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顽强反击,从而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同时,有关战争前途的争论也在国内军事、政治舞台上开场了。
蒋介石在开战后不久认为,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解决。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胜利后,有的报纸即吹嘘此战之后的徐州战役应是中日的"准决战",此战一胜,日阀"只有静候末日审判",更有一些人鼓吹"抗战不如参战,参战不如观战"。他们把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命运押在外国人身上,企图依靠英美的援助或干涉很快获胜。与此同时,也有人以"低调俱乐部"自称,讲"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再战必亡","如果抗战,必会作阿比西尼亚"。然而,在中国西北的延安,却另有一种见解。
中国会亡吗?不会!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不能!战争是持久的。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了《论持久战》的著名讲演,提出了上述全新的观点,并就在这场持久战中如何用兵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毛泽东认为,那些认为中国将亡或中国将速胜的观点,究其底蕴,是战争问题中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所致,是他们看问题的方法不对。
毛泽东提出,抗日战争有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这些特点贯穿于中日双方一切大小问题和一切作战阶段之中,在战争过程中它们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战争开始阶段,敌我双方力量强弱悬殊,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所以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然而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又决定了日本不能在中国横行到底,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毛泽东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场战略上的持久战,它将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阶段;第二阶段是敌我战略相持阶段;第三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阶段。他分析道,敌人形成大范围的外线作战,我则处于内线作战,以及敌强但兵不足,我弱但地大人多兵足,这产生了两个重要的结果:一是敌以少兵临大国,就只能占领我国一部分大城市、交通要道和某些平地,还有广大地区敌难于战领,这便给中国人民开展游击战争提供了活动地盘,给了中国进行持久战和争取最后胜利的总后方和中枢根据地。二是敌以少兵临多兵,便处于多兵的包围中,我们可以利用地广兵多两个长处,机动灵活地消灭敌人,坚持持久战。这样,我们在战争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中,就应实行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在第三阶段中,则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
根据以上分析,毛泽东提出了抗日战争中我方用兵的具体谋略,即: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一句话,"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他认为这是实行持久战最好的方针。贯彻这个方针,便要求战争在具体形式上表现为运动战,主要特征表现为流动性。它要求野战军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大踏步地前进和后退。要求既利用起辅助作用的阵地战,又须有运动性的防御和退却。为了能求得有利的地形、好打的敌情、能封锁消息的居民、敌人的疲劳和不意等,我们不惜丧失部分土地,不与敌做一城一池得失的争夺,而诱敌深入,创造条件,使强敌变为弱敌,然后择机击之。
但是运动战的重要性是就决定战斗胜负、决定战争命运这个意义上说的。就抗日战争长时期说来,特别是在战略相持阶段,毛泽东认为主要是在外线进行单独作战的游击战。这种游击战由于有共产党的领导和一支坚强的人民军队,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它将是大规模的,且将做许多"异乎寻常"的事情。它的作用简单说来是两项:一是辅助正规战;二是把自己也变成正规战。因此,它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毛泽东说,在抗日战争三个战略阶段中,"第一阶段,运动战是主要的,游击战和阵地战是辅助的。第二阶段,游击战将升到主要地位,而以运动战和阵地战辅助之。第三阶段,运动战再升为主要形式,而辅之以阵地战和游击战。但这个第三阶段的运动战,已不全是由原来的正规军负担,而将由原来的游击军从游击战提高到运动战去担负其一部分,也许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为此,中国抗日游击战争将演示为人类战争史上"空前伟大的一幕"。
他还认为,人民军队充分发挥游击战的作用,主要是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它和运动战一起,大量地消耗日本帝国主义,使战局变得旷日持久,逐步地转变敌我形势,准备反攻的条件,待反攻时机成熟,一举歼灭已不堪消耗的敌军。所以,游击战将主要是配合运动战的歼灭性,来充分发挥自身对敌人的消耗性,并且这种消耗必须带有歼灭性的特点,以达到既能大量消耗敌人,又能大量补充自己的目的。为此,毛泽东又提出我军作战的基本方针:尽可能的歼灭战,在一切有利的场合,每战集中优势兵力,采用包围迂回战述--不能包围其全部也要包围其一部,不能俘获所包围之全部也要俘获所包围之一部,不能俘获所包围之部也要大量杀伤所包围之一部。而在一切不利于执行歼灭战的场合,则执行消耗战。前者采用集中兵力的原则;后者采用分散兵力的原则。在战役的指挥关系上,前者采用集中指挥的原则;后者采用分散指挥的原则。
毛泽东之所以能提出这一整套抗日战争的战略和策略,是因为他是站在人民战争的高度来考察和研究问题的。他一直认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进步是中国最终战胜日本的主要条件,所以他说:"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的持久战论,高屋建瓴,全面论述了抗日战争的性质、前途和方法。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贡献了一部全新的兵书,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了这部兵书的全部正确性。(谢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