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
抗日战争进行到1941年底后,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频繁地进行"扫荡",并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妄图封锁、割裂、蚕食抗日根据地,进而消灭抗日武装。根据地军民广泛采用"敌进我进"的战术,与敌人展开了艰苦的反"扫荡"斗争。 敌人在多次"扫荡"中,不断翻新花样,一会"捕捉奇袭"、"反转电击";一会又"铁壁合围&q...
阅读全文
国内战争的硝烟过尽,在中国人民忘情地呼吸着没有火药味的空气的时候,毛泽东没有被胜利陶醉,他又在思考如何保持国内和平,如何使中国人民的这种愉悦得以持久。 1954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的决议。决议决定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在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之下,担负整个军事工作的领导。1956年3月6日至15日,中共中央军委召开了扩大会议,讨论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军队履行自己职责首先需...
阅读全文
"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朱德同志的话很确切地体现了毛泽东的用兵原则。 许多侵华日军士兵提起华北游击战就头痛。侵华期间,一些日军士兵在其家信中这样描述:"此处差不多就是山岳地带,道路也全是石头,相当受苦,并且当地抗日思想特别激烈,每日都受敌袭"。"向水泄不通的敌阵冲锋前进,整天和饥渴苦斗,要碰到中国特有的游击战,那就是前进...
阅读全文
古代科林斯人曾说过,战争使和平得到再次巩固。拒绝舍弃安宁而害怕战争,这并不是避免危险的可靠手段。毛泽东自然更深刻地领会这个道理,在新中国成立之始,他就说:"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的远见还在于,在...
阅读全文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顽强反击,从而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同时,有关战争前途的争论也在国内军事、政治舞台上开场了。 蒋介石在开战后不久认为,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解决。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胜利后,有的报纸即吹嘘此战之后的徐州战役应是中日的"准决战",此战一胜,日阀"只有静候末日审判",更有一些人鼓吹...
阅读全文
1950年11月24日,"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狂妄地向全世界发布公报,宣布发动"总攻势",以便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并即集中5个师20余万人大举向北进犯。骄横的麦克阿瑟乘专机亲临新义州以西鸭绿江出海口上空,想亲眼看看志愿军的脚印,但飞机飞行了40分钟,他什么也没看见,于是得意地说,中共军大部队的脚印可能被风雪掩没了,我已下决心让第八集团军继续进攻,直到同中共军队直接遭遇。但是,他做梦也没...
阅读全文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胜利到达陕北,与当地坚持斗争的红军会合,并一起粉碎了蒋介石对陕北根据地的"围剿"。这时,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中共中央在12月中旬至下旬,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决定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全国人民投入抗日战争。为这个目的,党的军事策略也转变为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
阅读全文
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人回忆,在毛泽东的军事生涯中,大概没有一次像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那般苦思冥想。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悍然进行武装干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和图们江边,并派第七舰队侵占我国领土台湾,严重威胁着我国安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已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项神圣义务。但是面对中美两国和两国军队在财力物力及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许多问题不得不事先想得很清楚,准备得很充分。侵朝...
阅读全文
1935年5月15日,中央红军在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上,并顺利通过了彝民区。然而一个更大的障碍横亘在红军的面前,这便是大渡河。它宽约100米,深约30米,流速每秒4米左右,是红军长征以来遇到的水流最湍急的河流。蒋介石两次围歼计划均遭失败后,企图利用大渡河天险再次围歼红军主力。他一面令四川军阀刘湘以二十四军、二十军以及二十一军一部在泸定、源汉等地区构筑工事,阻止红军北进;另一方面,又令薛岳率主力渡金江,向西昌方...
阅读全文
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基本被歼。但他们仍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一面伪装和平,摆出"和谈"旗帜,一面继续扩编军队,企图凭借长江天险,继续顽抗。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代表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宣告破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夜发起了渡江战役。到6月1日战役结束,我军突破敌人的长江防线,解放了苏南、皖南、浙江、闽北、赣中等广大地区,并攻占了南京、上海、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