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官场·职场 > 正文

历代政治家们以退为进的阴谋

2010-04-10 11:20 官场·职场 ⁄ 共 135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由古及今,人类都是在追求着进步,即使是老百姓也一样,但是当形势发生逆转时政治家们却往往采取退隐的办法来暂时逃避政治敌人的进攻,远的有春秋时期的范蠡,汉朝的张良等,近的有曾国藩,袁世凯,蒋介石等,他们有些是被迫作出择决的,有些是审时度势,激流勇退,前面如袁世凯,蒋介石就是这样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况,后者如范蠡,张良,曾国藩便是主动隐身以求自保的例子.不管政治家如何巧妙地运用,退隐都可称为历代政治家的一个绝妙阴谋.

范蠡,张良,曾国藩可谓功成身退,退得很有尊严和理智,他们无论作为开国元勋还是中兴之臣事实上都成就了一个王朝,本来可以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然而他们正是清醒认识到勾践,刘邦和清王朝的对功臣怀疑加猜忌的危险,从而选择退隐,以彻底离开比较敏感的权力斗争的旋涡中心,免得招致杀身之祸,后人也许有不少惋惜,象曾国藩当时凭借实力应该有很多机会趁火打劫,夺取清王朝的天下,重新建立一个帝国也不是没有可能,王剀运就多次试探他,可他就是不予理会,视为妄谈,不过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封建统治环境下能够善始善终,确实得益于退隐的功劳,今天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是胆小鬼,这可能和他们崇尚的儒家思想有关,至于范蠡,张良当时的实力还不足以和曾国藩相提并论,他们的隐退是唯一选择.

与范蠡,张良,曾国藩不同的是袁世凯和蒋介石,他们选择的退隐却是一种高明的斗争策略,因为他们经过多年来和政治权力的周旋,摸爬滚打,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特别是军事队伍,对于他们而言,退隐只是为了虚晃一枪,等待时机,争取更加大的胜利.袁世凯由于清王朝的统治顾忌实现了权力的钳制被迫辞职,但他实力还在,部下仍然听他的调遣,后来当朝廷受到革命军的进攻无力抵抗时,只要请他袁世凯出山,可是他假装有疾,坚不复出,为的是向清王朝讨价还价,结果等到他完全掌握了清王朝的军事大权,又反戈一击,假装共和窃取革命成功果实.另外蒋介石在国民党统治发生危机时期,几次通电下野,也是权宜之计,并非放弃斗争,其实是更加高明的以退为进的阴谋.

还有一种情况明明知道某方面自己不得不要退下来,比如由于年龄的问题或者迫于某些方面的潮流以及势力的压力,政治家们为了继续立于不败之地,便会别有用心地树立一个傀儡政权或者代理人,只要保证其手下人都是自己的人,何愁政治傀儡不俯首帖耳,唯马首是瞻?这样不仅避开敌人反对的锋芒,而且一旦情况有变幕后操纵者随时可以玩金蝉脱壳的把戏,另外立傀儡,将原来手中的傀儡当作自己过错的挡箭牌与牺牲品!如此比起来他们明政当权要安全地多!

说来引退至少有如下好处:1是可以暂时麻醉敌人,让敌人为轻易取得的成功而得意忘形,为表面的胜利冲昏头脑,丧失斗志和警惕,2是可以使敌人暴露实力和软档,甚至可以让团结的敌人同盟在既得利益面前大打出手,自相残杀,退隐者可以隔岸观火,坐受渔翁之利,3是韬光养晦,可以保存实力,养精蓄锐,避免直接正面斗争,两败俱伤,做无谓的牺牲,4是隐退者能够有时间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以四两拨千斤的神奇致敌于死地,况且如此隐退不怕没有机会翻身,只要实力在,自然有人请你出山.即使自己一直不出山也不要紧,遗传子子孙孙始终把握人事组织与军事权力进行暗箱操作,仍然胜券在握。所以善于进退的政治家方是大智慧,虚虚实实间才显得谋略的惊人魅力.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