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毕业前夕谈科研】说说发文章的那些日子

2010-05-13 15:50 学术科研 ⁄ 共 1429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作者:佚名

    说来惭愧,我发的第一篇文章是一篇综述,当时是为了考博面试时用而准备的,数据类文章当时连影子都没有看到,实话实说,请朋友们不要拍砖啊,我写好后导师改了几次就投出去了,非核心期刊很快就接受了,暂且不提。

    考博前,我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只能描述现象的数据,没有关于机理的表征数据,学校没有这个条件测试,只能送到外面测试,但外面测试花钱贵不说,还很慢,一来一回要2-3个月,我想部分朋友在测试方面跟我有相同的经历吧。我自己很懒,白天做实验,晚上做完实验就想着休息或者看看书准备考试,直到导师跟我提了几次送样测试以后,我才慢吞吞地去联系那个学校的测试老师,寄样品去测试。

    考完博后,得知自己被录取,写文章的事情就抛到脑后去了,整天忙着赶实验进度,直到过完春节回来,才真正开始我的写文章之旅,我当时很无知觉得自己的论文有创新,凭手上的这些数据就能发SCI,却还不知道自己离SCI还有十万八千里远呢,一开始我写的是英文的文章,我一般比较喜欢先写实验部分,再写introduction部分(现在也是这样,不过会努力的看文献避免重蹈覆辙),当我实验部分写的差不多的时候,写前言查文献我傻眼了,国外土耳其的一个课题组做的和我们有些相似但也有不同,而且文章已经刚刚在网上挂出来了(发在water research上),那天我做实验破天荒地打碎了很多玻璃仪器,我完全六神无主了。其实我知道,我的心碎了,恨自己的懒惰,恨自己的无知。世界之大,做相同课题的很多,大家都是赶进度,谁先做出来就是谁的。

    现实我无法改变,只有勇敢的去面对他,我以最快的速度把实验部分翻译成中文的,又补充了前言,交给导师修改,也许是天意,那个星期导师没有什么会议,就这样一来一回改了五六次,就投了一个国内的EI杂志。

等了大概一个多月,审稿人的意见回来了,2个老师的意见都差不多,文章虽有创新但是深度不够,缺少表征机理方面的数据和论述。一个老师建议修改后再审,另一个老师直接拒稿,主编最后采纳了第一个老师的意见,让我修改后再审,但只给我半个多月时间修改。

    当时我测试的数据还没有回来,我赶紧联系那个测试数据的老师,但他的回答让我很崩溃,他说测试中心优先测试自己学校老师的样品,我的样品还没有测试,我好说歹说他才勉强答应尽快安排给我测试,那时我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早中晚给那个老师打电话问测好了没有,也算是我运气好,过了一个星期,我终于收到的测试数据的邮件,赶紧整理数据补充文章给老师修改,在截稿日期前2天把文章投了出去。

    接下来又是漫长的等待,等了大概快2个月,编辑部的审稿意见返回了:小修后发表。我当时的心情现在我无法用高兴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也许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才能真正的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吧。

    现在到了新的课题组,实验条件很好,什么仪器都有,我唯有多做实验多发文章来弥补我内心的愧疚,内心最对不住的不光是自己,付出了很多结果确是这样,最对不住的是我最敬爱的导师,不是每个研究生都能遇到这么好的导师的,导师对我的帮助使我受益终身。现在身旁的师弟师妹说我做实验太猛,我只有笑笑而已,没有以前痛苦的经历,想必现在还是很懒散,哪里会猛的起来呢?

    这就是我发第一篇EI文章的全过程,希望能给虫友发文章方面有一些帮助,哪怕是一丁点也好,,我最想说的是:无论你身在什么样环境的学校读研,请相信自己,能行的,做事情千万不要拖。最后真诚的祝愿大家在科研的路上越走越远,有所创新,有所建树。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