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井底望天·专栏 > 正文

井底望天:中国经济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0-12-24 16:20 井底望天·专栏 ⁄ 共 1969字 ⁄ 字号 评论 1 条

    谈到美国在阿富汗的困境,还忘记提到了美国著名外交家霍尔布鲁克的不幸离世。霍老兄,大概是美国硕果仅存的几个真正的外交大才,他的去世确实是对美国外交实力的一大损失。说真格的,这样的人才是对世界和平多有建树的人,可惜那些号称和平奖的东东,开始变成了炸药奖,不是在为鼓励和平,而是在鼓励爆炸。当然老霍空出来的位子,大概很难找到人来填补。现在美国驻阿富汗大使艾肯伯里,和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的关系,基本上是水火不容。如果把阿富汗裔的哈利勒扎德在给请回来,也许有助于改善他和卡尔扎伊这个老伙伴的关系,可是哈利勒扎德和巴基斯坦各界的关系,是另一个水火不容,基本上就会把美国政策带回奥巴马上台之前的瘫痪局面。

    回头谈中国经济的问题,其实就是2008年的后遗症而已。当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向全世界蔓延的时候,当时大家采取的就是一个法子,就是政府付钱来填坏帐。所以俺说这是政府把坏帐这个铁牛,从金融界接了过来,自己给抗上了。那么今天就是各国政府抗的铁牛,现在要找一个解决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要全民来承担这个责任。于是以欧洲为主的国家,开始实行紧缩财政政策。这个政策,就是政府出了钱给银行家们填窟窿,发奖金,那么这笔钱,只好要从政府的支出里面减出去了。所以法国要拿退休福利下刀,英国要增加大学学费3倍,四个小猪国家,也要紧缩日子。而同时又是货币宽松,就是说银行家们可以拿更多的钱,希望他们的私人投资,可以填补政府财政紧缩的空缺。

    美国其实也是在走同样的路子,不过现在要求财政紧缩的势力刚刚开始占领权力的位子。而美国联储局忙着干的是,如何在美国和全世界人为制造通货膨胀,从而让全世界人民为华尔街的金融家们的奖金买单。

    中国的局面有些不同。中国的金融界受到的牵连非常小,其实真正的风险,还是来源于地方政府变相融资平台,和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牵连程度。但是中国真正的风险,是来源于西方各国的信用紧缩导致的有效需求减少,从而导致大规模出口导向的企业倒闭,引发大规模农民工失业的危机。因此中国的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出发点是解决这样一个危机。所以当时采取的方法,就是先治病保命,然后再应付重药带来的副作用。而这个副作用,就是客观上为高涨的房地产市场,保了驾护了航,从而导致本来过热的一线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在2009年逆势而上,形成了2010年下半年的社会问题。

    至于现在大家颇为头疼的通货膨胀,倒不是那么可怕。因为你看起来颇为严重的5.1%的CPI,剔除了能源和食品之外,就是核心CPI其实只是1.6%。大家都知道,理想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是核心CPI在2%。那么中国的问题在哪里?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一个问题,就是食品支出在CPI构成中的比重过大,大概是45%。如果这个比例,没有真实地表达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支出比重,那么就应该进行调整,从而准备地反应出经济的实际情况。但是如果这个比例,确实代表了普通人民的生活情况,那么表明中国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必须进行重大调整,要更加向低收入家庭倾斜。要让中国人民的收入中,占食品支出的比重大幅度降低。不然的话,发展经济有个屁用

    这个就要求,一方面要控制住食品价格,另一方面要增加工资收入。要控制食品价格,不代表着要靠打压食品的收购价格,从而牺牲农民的利益,来保证城市平民的利益。真正的方法,是要靠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在整修水利、科学育种、农业机械化、农地集成化等等上面下功夫。还有就是产品加工,理顺农产品到达消费市场的流通渠道上面,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增加值。在西方国家出现的“Fair Trade”的概念,其实可以运用在这个上面。当然政府加大农业补贴,直接高价收购农产品,然后以平价投放市场,这个中国历史上经常使用的平准法,也应该运用。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持物价稳定,这样的政府干预,还是需要的。 不过大家要明白的是,温和的通胀对经济颇有益处。如何把通胀预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是一件很细微的工作。

    因此如果政策手段过重,从而引发经济急速下降,导致对整个经济的冲击,那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所以现在的一手紧货币,一手松财政的法子,算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就是说,一边踩着油门,一边踩着刹车,看路况如何,然后决定向哪边的力可以加大一点。

    倒是看着中国的一帮所谓经济学家们的胡扯,让人只好摇头。现在有不少人主张通过人民币快速升值,来“便宜”地从海外进口能源和原材料。岂不知要干这个,2009年才是大手笔的时候?当然那个时候,同样的这帮人,忙着鼓吹大举进军美国国债市场,救美国就是救自己呢

    中国现在的情况,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都不宜大动。板子要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中国的出口产品,可以适当提价,把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转移给全世界

注:本文原标题《政府付账,谁来买单》

目前有 1 条留言    访客:0 条, 博主:0 条 ,引用: 1 条

    外部的引用: 1 条

    • 郑永年:中国经济转型与中等收入陷阱 « 求索阁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