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也谈我的科研+SCI之路

2007-11-25 13:27 学术科研 ⁄ 共 86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搞研究也已两年半了,回顾走过的科研之路,我也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研究生被调剂到一个没有名气的学校后深知一切只能靠自己的重要性,在设备短缺的情况下作出创新性的成果更是不易。研二刚开始时是接着以前师兄师姐的课题继续,但由于这个领域我们组在国内搞的比较早,也算是比较好的吧,但是继续做下去感觉已无太大意思(经常跟导师探讨这个问题),而我又是一个不愿意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的人,所以在做了两个月时间也发了一篇SCI后决定自己开辟一条新的体系出来。也并不是完全脱离以前的课题,毕竟从头到尾创新并不是很轻易的事情。

    通过阅读大量国外文献并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自己的想法也逐步成形,并通过初步实验表明这条路行的通。我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改进,主要是将其功能化转变了,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并不仅仅限定于原来的基本性质。由于国外几乎找不到相关报道,因此也没有一个参照,更谈不上依据了。说干就干,也仗着当时有一股冲劲,经常通宵做实验,最长的时候是连续95个小时没睡觉,一直守在实验台上,就这样紧锣密鼓的做了有3个月左右,记录了大量实验数据,也申请了一个相关专利。但毕竟对自己的选题是否合适心里一直没底,因此决定先写几篇英文文章投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后面便是专心组织,解释、成稿、修改、投稿等一系列过程了,本以为会等好久,没想到写的两篇都是20多天就录用,几乎不用修改,而且评价也不错,这让我喜出望外。

    后面更是在前面基础上继续深挖、拓展,毕竟没有什么理论依据,刚开始遇到一些实验现象找不到解释,只能靠表征来证明自己的说法是合理的,当然在投稿时也被提出来很多疑问,在这方面我导师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也是经常为了一个问题讨论好久。现在这个方向已经逐渐被大家接受,也陆续有相关报道出现。万事开头难,在实验前,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设备的选用、表征以及后面性质的选择与测定都进行了精密的考虑。

    现在我也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也已发表了10篇左右SCI,论文数量也达到了15篇左右。

作者:tangqw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