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情这样复杂的情感,它首先是情绪的范畴,但这种情感又不是先天就具备的,更多的是在生理唤醒的前提下,通过主动与被动的学习而发展起来的。所以,爱情不单是一种情绪,还体现在个人对爱情的认知和表达爱情的能力。下面我要论述的,是基于一个人在健康的环境下的爱情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假设。所谓阶段性,是指爱情认知并不是一下子就有的、一直不变的,而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前一个阶段为下一个阶段提供认知基础,两个阶段有质的差别,发展的顺序固定,但临近的两个阶段间可以有重合之处。也就是说,作为情感的爱情,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但在连续性里又体现的阶段性的痕迹。
第一个阶段:前爱情
所谓前爱情,就不是真正的爱情,我们习惯称之为“喜欢”。这个阶段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希望见到这个人。喜欢一般由外表(比如很漂亮、很帅气)、动作(比如是运动健将)、语言(比如幽默)、成就(比如学习优异)等外在表现而引发。此时,会产生“晕轮效应”,即将这个人某一优点扩大至全身,对其的印象近乎完美。但我们都明白,此时的爱情是甜蜜的,也是脆弱的。
第二个阶段:类型之爱
其实,前一个阶段中所吸引我们的那些特质是我们心中理想伴侣的映射,当某个人比较多的表现出这些特质就会引起我们的爱意。也就是说,我们是按照理想的模型去寻找伴侣,即所谓的“类型之爱”。在这个阶段中,两个人要进行长时间的相处,于是互相了解成了必修课,但这马上就会引发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随着了解的深入,“光环”就会越来越淡,不符合模型的特质也越来越多或者达不到理想的程度。因为人无完人,并且谁也不是为了迎合谁的要求而出生和成长的,所以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不足,甚至还会有心理创伤。而这个阶段的爱情,是一种完美主义的爱情,它的眼里容不得沙子,它对伴侣的关注更多的体现在那些非理想模型的特质上。如果这个人的要求非常高,那结果可想而知,爱情的火焰会在挑剔中慢慢熄灭,分开就成了必然。
第三个阶段:个性之爱
前一个阶段的爱情苦大于甜,因为人的理想从来没有是低级的时候。其实,类型之爱阶段的痛苦还来自于两性间固有的差异,而这种差异若不是刻意的观察、学习、思考,是不能完全明白、理解的,所以,就会更加的对另一半失望了。但这并非无解,通过一系列措施,比如学习两性间的差异、体验伴侣的心路历程等,关心、信任、支持、理解、宽容伴侣的个性特征,承认并接受他/她的一切与你理想中模型的相同与相异,真正的从爱一种类型的人到爱这个在身边陪伴你一生的活生生的人,从爱一个抽象的人到爱一个具体的人,就是个性之爱。这个阶段的我们不但会因为我们接受对方的全部而感到爱的升华,还会因为这种爱使我们自身得到完善,实现两个人的共享同一性。所以,真正达到巩固的爱情是出现在这个阶段的,也有人会把这种情感理解为“亲情”,我觉得不够准确,除非特指夫妻间的亲情。
第四个阶段:真爱
真爱常常被认为出现在一见钟情里,但仔细考察,所谓的真爱也是要经历前两个阶段的。其实,当你认为真爱出现时,实际上是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是因为这个真爱和你的理想模型契合的非常多、非常像。但爱情认知的发展是无法阻挡的,因为人的认识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真爱必然要超越第三个阶段,最重要的区别是,在第三个阶段里我们付出爱是因为想得到爱,而真爱阶段是无需回报的付出,全心全意的成全对方,而不在乎自己的得失。于是,我们很容易想到“父母之爱”,的确,父母之爱是一种真爱的表现形式,而这种爱能否出现在夫妻之爱中呢?我想,能做到的大概也要到垂暮之年了。
写到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正如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道德认知的最高阶段,爱情认知也是如此,它的发展程正偏态分布。思考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开始伸向内心。尽管我们很容易理解这些理论,但真正的做到还是有差异的。爱情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可以也应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才能发现其真谛。俗话说,说到容易做到难。相对于爱情认知,爱情行为更令人费解,也更值得去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