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动控制 > 控制·综述 > 自动控制 > 正文

【史博士信息化制造系统讲座】之五:信息化企业(e-Enterprise)

2010-05-05 14:07 控制·综述, 自动控制 ⁄ 共 275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注:本讲与第二讲内容有部分重复,主要是因为后面的内容需要这些内容,而第二讲因为间隔的时间太长,因此,在这里将内容大致重新贴一次。请大家不要误解。对前面还有印象的读者可以跳过去。]

本来,为了和前面提到的电子商务、电子商业等名词并列,我们应该把e-Enterprise叫电子企业,但是电子企业的叫法容易让人想到从事与电子器件有关业务的电子厂等企业,因此还是按本书的原则翻译成信息化企业可能清楚一些。

信息化企业概念的诞生

在2000年左右,许多公司发现,公司内部的业务,必须既包含对企业也包括对客户的业务,也就是说,既有B-to-C的业务,又有B-to-B的业务,而且,企业要真正发挥IT技术的优势,需要对企业内部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改变,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信息化企业的概念。在信息化企业中,整个价值链从供应端的原材料的采购到顾客端的零售和客户关系管理,整个传统的企业资产的基石都有效地协调起来,因为这些组织由内部和外部的复杂的商业过程和关系组合而成,信息化企业很快发展成为大家共同推崇的虚拟企业组织。大家都认为,行业间的界限将被打破,陈旧的行业逐渐消亡,新的行业将诞生并取而代之。随着新兴的技术如XML,CORBA,或JAVA等的兴起,信息化企业将重新捧红一批新的企业明星,通过非居间的方式重新整理销售渠道,通过网络再重新建立市场秩序,分解顾客的需求,一对一地进行市场营销工作,使顾客能够自我服务,并建立能够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趣味社区。

在信息化企业中,企业文化不仅仅局限在网络或商业模式方面,更注重在整个企业的目标达成和流程整合方面;人员也更注重于投资回报率和策略的产生;商业模式方面关注企业的内部流程整合与合作;组织结构上也偏向于合作以及将不擅长的业务进行外包,在应用方面,主要是围绕如何完成公司的整体目标和各部门或个流程的分目标来指定相关的技术应用程序。
从以上观点大家可以看出,信息化企业实际上是企业价值观的回归,因为投资回报率和目标责任制是所有企业的生存的根本,也是百年以来所有传统企业的一贯信条。因此,由于这些观念和流程再造所带来的收益,很难归功于IT技术,因为,即使没有IT,只要企业进行了有关的流程再造(事实上许多企业IT诞生之前就已经在进行有关的改革了),企业都能够获得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但是,与常规企业相比,信息化企业毫无疑问是敏捷、潇洒的,因为,IT技术可以帮助这些企业更好地进行有关商业模式、商业流程、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的改变。我们在本系列讲座的后面几讲中将对信息化企业做一个稍微详细的介绍。

从根本上来说,信息化企业是1980年到90年代初期的BPR(商业流程再造)运动的一种延续,通常,BRP提倡废除已经有百年历史的专业化分工和端到端的商业过程的个人作业优化,而只根据对顾客创造的价值最大化进行优化。这种围绕顾客而进行的企业的流程再造,在许多方面由个人电脑和网络计算引起的技术革命的结果。在最简单的层面上,计算机的革命使业务经理可以将现存的商业流程自动化。由于技术的限制和不成熟,还有后面要提到的企业间电子商业的交换标准的匮乏,首先的BPR集中在企业内部进行。信息化企业就是通过利用网络的独特优势来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双向流程进行工程和流程再造。
目前,企业流程再造已经升华为更成熟的ERP(企业资源规划)。这些变革对传统企业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如果能够在企业的整个价值链上提供实时到分钟级的信息,公司可以完全转移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上,而且可以把用户自始至终放在可掌控的位置当中。结果是,企业从内部流程和策略的优化向建立一个面向商业伙伴的核心神经网络系统的企业转化。

信息化企业的特点

前面提到,信息化企业来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企业流程再造的概念,作为这个概念的延续,要实现一个信息化企业,首先要为企业建立信息化企业的模型,这个模型包括几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商业模式、流程模式、应用模式和应用的结构。由于IT技术的发展,这个模型的建议比原来要容易和快速得多。可以聘请专业公司建立,也可以通过内部的管理层来讨论建立。
信息化企业要关注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并且要建立一套对投资回报率的量度系统,这个系统要通过一些指标来检测企业的投资回报率的能否完成或为什么不能完成,这些指标包括:财务方面,如收入、成本、利润、投资、产量等基本财务指标,还有资金和库存周转时间等间接财务指标;顾客方面,如市场份额、顾客保持度、顾客满意度、长期和短期的赢利预期、以及新客户的增长率等等;内部流程方面,如设计与产品更新情况,部门管理工作效率、服务情况等等;学习与增长方面,如人力资源与职位的增长与变动情况,工作满意度,成功激励,整体企业的团队等。
企业的组织结构也要进行改变,传统的企业结构越来越向扁平化的关注个人过程的机构转化,如销售和市场组织,部门间的协作也变得更加重要。管理层的角色逐渐倾向于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和协调者,企业不在追求大而全,而倾向于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交给外包合作伙伴,或者企业内部的其它部门。

以上这些策略和特点在没有IT技术时也一样可以实施,IT技术最大的作用就是在事实这些模型和进行业绩考评时,为企业的管理层建立了一个管理、技术和无形资产的智囊团,企业可以利用相关的技术很方便地设立目标,对目标进行度量而且还可以保存度量的结果,并且这个方法可以通过现有的许多软件方便地实现。现在,企业的信息诸如销售数据、顾客清单、成功销售策略、单位销售的历史业绩、等可以方便地列出并可以被处理。换句话说,这些策略在有了信息技术后,才能真正地得到贯彻和实施,而企业的信息化,如果只单纯实施网络化等纯技术的东西而不实施这些商业模型与策略的改造,也将不会有什么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在信息化企业的年代又将这些策略提到新的高位的原因。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SAP、IBM、ORACLE等公司的合作,ERP软件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各类BPR的改造,代之以实施ERP为核心来进行相关的企业流程改造。而且,目前许多企业认为,发展ERP就是向信息化企业的方向在发展,这个观点实际上是有失偏颇的。

信息化企业的最大的好处------或者说应该具备的最大的好处-----是对需求的实时响应。管理大师Regis McKenna 曾经说过,“实时服务是赢取新客户的心的关键,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拖延就可以得到对新的需求的有价值的反馈”[ McKenna,1997 ]。实时就是一切。企业将在对客户服务,以及企业内部的所有方面,如产品设计、市场、产品装配、配送和客户支持等一切方面都实现实时,否则,企业就必将失败。我们在下一节重点介绍ERP以及对现代企业的影响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ERP在制造业的实施中接二连三的失败,就是由于缺乏企业的信息的实时流动造成的。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