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离开这个职业的时候,写的。也许会泄露身份(请认识我的朋友,悄我,手下留情,别直接点名)。但是回头看这7年。感慨万千。希望能给正在做技术支持,需要和技术支持打交道的人,或者对这个职业有兴趣的人,有点参考。
一、容易骄傲自大的我
我入行10年,头三年在研发,后面的7年都在做技术支持,现在马上就要离开这个技术支持领域了,心中恋恋不舍,写点东西做总结,也算回忆了。
我是个自视很高的人,有些自大,有些眼高于顶……自己经常给自己的这种自大找借口,你看,我一个工程师,经常和别人讨论问题,结果基本上是我对了,我又对了,还是我对……天长地久, 难免自大起来,常常想,如果有个排行榜的话,TOP10 应该可以排得进去吧。 当然骄傲可以,没点骄傲,不肯努力上进,自然很难做到顶端。但是态度要好,要谦卑,肯放下架子与工程师混成一片的人,这才是技术支持的根本啊。早些时候,性情比较急躁,总是直接上来直接指东指西的,现在,多数的时候,我是解释自己的思路开始, 慢慢解释,我是如何想的,什么现象让我怀疑什么,做这个测试能证明什么,做那个测试能排出什么。
技术支持,说到根本是解决问题的人。作为上游厂商,只有下游的设备商开始大量发货,才有钱赚。在大量发货之前,一切问题,都是技术支持所要面对的。每个做技术支持的,接到的电话,Email, 都是汇报问题的,问题解决的时候,人家才不跟你说呢。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研发是中规中矩做技术的, 支持呢,是做技术中搞创意。你想想,10个人,奋斗一个月,每人写了5W行代码, 做了一个50W行的大项目,其中有一行代码有问题,找不出来,实在无法,叫你过来看看,你怎么办?代码不是你写的,不熟,全凭人家描述,人家肯定是往正确里描述,要是人家知道哪里有问题,还用叫你来?想通读代码,发现问题, 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读一遍,你只能靠经验,靠想法啦。而且,常规的测试方法,人家工程师,也肯定试过了,人家10个人也不是吃白饭的,你的脑子里要没点超越人家的想法,人家连试都不会让你试的。
我是个有创意的人,这些年,有的时候我最得意的不是我的技术有多牛,而是我的想法,非常多非常有创意,哈哈哈,真的很自豪这点。
当然,扎实的技术是一切正确判断的基石,我最大的优点是我很清楚的知道,什么问题,是我的能力范围之内的, 什么是我能力范围之外的, 技术支持,只要能解决问题就是好的技术支持,不需要凡事都是自己解决的,借力是很重要的。
一个好的技术支持,第一必须能够判断哪些问题是自己能够解决的,那些是需要协助的。第二能自己解决的, 自己解决掉。第三自己不能解决的, 给同事以正确的输入,协助同事解决掉。做到此三点,可以打满分。我自打分95, 人么,总有失误,无法满分。
二、什么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技术支持是解决问题,但是跟一般工作一样,也是符合80/20规则的。
80%的时间,我都是在回答一些简单的基础问题,请让我借用淘宝体来描述一下,
“亲,请翻到手册xx页,你的问题可以在xx行找到答案”
“亲,英文看不明白?没关系, 我帮你翻译一下,你再看看”
“亲,翻译成中文你也没有看明白?没关系,我给你举个例子”
……
剩下的20%, 才是真正的问题,才是能够用上我前篇说的3个要点的。解决掉一个问题, 成就感是难以言语的,有的时候,我觉得这地球上只有我,才能解决这样的难题……
以前,总是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中国的客户是最弱的,因此中国的技术支持必须最强”,其实中国的客户不是弱,而是太年轻,放眼望去,做事的工程师,一批比一批年轻,积累不够啊。因此报到技术支持的问题,基本上复杂的,只有现象,没有怀疑方向的。还有一点,中国的客户愿意把芯片用到极致,好处是性价比上去了,坏处是,芯片用到极致,遇到极端问题(corner case)的概率高很多。在中国, 做技术支持是个有挑战性的工作。
回到,题目,什么问题是能够解决的。总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我不知道我负责的那些客户领队,经理,是否问过自己的手下,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
凡是能复现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不能复现的,如果能保留现场,尚有一线希望。如果不知如何复现,也没有保留现场,只知故障现象的,基本上是无计可施的,能不能解决的,全看运气,如果有其它客户遇到这个问题,能复现,能解决,坐个顺风车而已。
确定复现条件,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就这么简单。
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 比较难。而且,对于我家芯片这种有软有硬的器件,完全是个手艺活,每个问题都是特立独行的。
举个例子,最近的一个问题,客户给的复现条件,是双片对接,从两端打对称的流量,再从另外一片的另外一个接口出。条件虽然清晰,但是不具有可操作性。两片对接的这种方案,怕是这个地球上的独一份,不可能找到参考的平台,而且公司总部也无法搭建类似的环境测试,这是一方面。从另外一方面看,如果是芯片本身的固有问题,一定是单片可以复现的,不需要双片对接,对接的端口是标准的,与谁对接现象都应该一致。因此,我的最初判断,这是一个客户自身板级的问题。 在客户实验室,连续待了将近一周,发现,复现条件可以简化到单片,单端口,与客户软件无关的地步,并且发现问题复现时,在芯片内部的统计计数器上发现有异常值,因此判断为芯片自身问题,最终交给总部研发部门处理。
再举一个例子,目前这个问题尚未解决,复现条件倒是也清晰,且每次都能复现。但是针对复现条件进行的所有排除测试(就是说,例如复现条件有一个是,查表一,则能复现问题,那么排除测试就是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不查表一,看看是否还能复现,看看这个问题究竟是否与表一相关),结论是发散的,怀疑点不是减少,而是增加的。这个,理论上,不是复现条件不正确,就是问题是随机的(但是,保持复现条件,每次都能复现,应该不是个随机问题),还有可能是排除测试有错误。最要命的一点是,复现条件与客户现场密切相关,无法提取一个总部实验室可以复现的条件,这样的话,帮忙也无处帮起。更要命的是,客户的负责人,态度让人头痛。
请允许我抱怨一下, 有这么一类负责人,完全瞧不起国内的技术支持,大约觉得我们都是吃白饭的,只有老外能帮得了他, 开口闭口都是让你们总部派人。我不喜欢这种人,简直是一定的。其实,我可以喜欢他们的,因为他们不寄希望与我,我也没有压力,我只需要中规中矩的完成翻译和传音筒的功能就好了,应该是蛮轻松的。无视,轻视算什么,又不影响我每月领工资。但是,他们都是在自误,虽然有的时候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你的分量不够的时候,哭死也不会有人理的。总部派人,一个工程师一周,费用在4W~5W人民币的样子,算算项目的利润,够几周的,何况出问题都是量产前,中国客户的名声不算好,一般不是顺路,这种要求都是忽略的。 你强烈要求总部工程师,我们这些中国的技术支持,就不太肯出力了,反正你也瞧不上我们,我们何必吃力不讨好呢。还有一点,凡是有这种要求的负责人,我发现,大多数都是对问题不了解,对自己工程师没有要求的,他们也瞧不起自己手下的工程师,觉得自己手下肯定是不行的,只能仰仗外援,这样的领导,带出的队伍,也是不行的,出了问题,只想外援,自己是一点力气都不想花,一点钻研的精神都没有。
相反, 另外一类领导,找到你的时候,会很清楚的说,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试了什么样的方案,做了什么样的测试,排除掉什么因素,但是仍然怀疑问题与什么相关,你看可以怎样排除掉剩下这些怀疑点,或者你看某个行为是否正常。我喜欢和这样的人合作。而且,有这样的领导,他对手下也绝对不是,有问题,直接找外援,而是努力先想想,再问。长此以往,能力就是这样提高的。
三、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
曾经有人问我,你们坐班么? 我问他,如果我每天过来5分钟,解决掉问题,然后回家睡觉,你会觉得我工作不尽力么? 相反,如果我解决不了问题, 每天早晨8点过来,跟你一起待到晚上12点再回家,你觉得我工作努力有用?
别说,我还真干过这种来了5分钟,然后就出门逛街的事情,当然头天看了一下午的现象,晚上琢磨了半夜,有了思路。才有的第二天早晨过来,看了一个寄存器,改一个bit,立马药到病除。然后,人家工程师万分感谢的送我出来,还向我介绍哪里逛街比较好。在我来之前,他们为这个问题已经加了一个月的班了。
技术支持的工作,是不能用时间来衡量的工作。大家对技术支持的期望是,用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也不是以解决问题的多少来衡量,最最上乘的技术支持,在设计阶段就帮助客户避开所有有可能的问题,整个项目做下来,一个问题都没有(当然,这种项目只发生在传说中, 我尚未遇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5分钟在客户实验室解决问题,办公室里面花的时间绝对不是普通早九晚六。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工作的, 我也没有特别的志向,我只是希望无论什么时候,都知道自己现在跟5年前比,值得一份更好的薪水。
我也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我知道我的老公对我是不太满意,我不喜家务,不喜做法,也不喜和孩子玩耍,早晨送过孩子之后,就是上班,下班之后,有小时工做饭,打扫房间,晚饭之后,基本上是笔记本不离手。
幸好,我还喜欢旅游,喜欢运动,喜欢尝试一些新鲜事务,否则我是个多么无趣的工作狂啊。
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有所得,有所失。
四、如何和技术支持打交道
我相信这个话题,才是更多人关心的。请让我分两个部分来说,一工程师如何和技术支持打交道,二项目经理如何和原厂技术支持打交道。
1、工程师
我明白,当一个工程师想起一个技术支持的时候,是他/她遇到问题的时候,我明白,遇到问题的人是心情不好的人,但是你也要明白,你买的是芯片不是去商场买的电视,插上插头就能亮,否则公司也不会付你这么高的薪水来搞开发啦,相信我,农民工兄弟比你便宜,比你更会插插头。遇到问题是正常的,你寻求帮助也是正常的,大家都是工作,发脾气,对谁都没有帮助。
当一个客户告知有问题的时候,技术支持的脑袋里面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是我家产品的问题,还是你家板子/系统/软件/应用的问题?"
因此,作为一个工程师,应当尽量客观的描述,你做了什么,看到什么,你期望的结果是什么,但是实际上的现象是什么。而这些描述,要客观,用代码,寄存器这种通用性的工程语言,而不是单纯的文字语言。
例如,有人发我一封信说,我把XAUI口配好了,然后发流,流量不通,是怎么回事?
这个,基本上上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用的信息点,除了一问题与XAUI口相关,二问题时流量不同以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一般,我只能回复,在这颗芯片上XAUI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请再查(这个就是说,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客户板子或者系统问题)。
再举个例子,有人发信说,我用 XAUI_CONFIG API 配置了XAUI接口,参数如下... ... 我读了PCS_register 和MAC_Status寄存器,值为xxx,应该是链路状态正常,这时,我用Smartbit往XAUI 0 发10个64B的包,读XAUI 0的端口统计,发现有收包计数,值如下...,但是读内部统计,发现全为0。这可能是什么问题?
这封信的信息点就多了,客观了许多,虽然听起来还是象客户问题,但是我可以提的建议就多了,一般来说,我会说,XAUI 0的端口统计正常,说明xxx和xxx正常,你应该看看xxx,看看这部分的配置是否正常。
有些大公司,对于客户提交问题,是有格式要求的,听起来有点教条,但是绝对必要。
客观的说,我收到的Email,95%是需要打电话回去,查问详情的。问题描述客观,详细地工程师,这么多年,我遇到的不超过5个。
其实,电话比Email方便,我也理解,中国某些客户,往外发Email是需要权限的,但是,如果我当时很忙,或者在外面,电话里的说的东西,容易忘记,但是如果有follow up的Email的话,就不会忘了。Email有的时候,也会丢失,如果长时间没有响应,再补一个电话。
不是忙得要死的时候,我会在每个周五的时候,给负责的项目经理打一个电话,看看是否有遗漏的问题,同时跟踪一下项目进展。
最后,对于来自技术支持的建议测试。有的时候,我会遇到很不耐烦地工程师,觉得我没有能力解决问题,反而刁难他,让他做这个那个测试。实话,技术支持也不是神,不可能什么都说了现象就知道问题原因的。不同的测试,是用来证明或者排除一些怀疑点的。如果觉得有些测试,不必要,大家可以商量,抱怨,发脾气,于事无补。
2、项目(研发)经理(领导)
让我猜猜,项目经理最关心的问题,1、这是个什么问题 2、什么时候能解决? 3,怎么知道解决了?
当一个问题,上升到项目阻碍性问题的时候,就不再是工程师的烦恼,而是项目经理的烦恼啦。
也许,项目经理的第一个问题,不是这是个什么问题,而是这是谁的问题?我见过,实在分不清,只好开三方会议的,让两方的技术支持直接PK的。
项目经理,最常要求的是 1、on-site support 2、远程调试 3,开电话会议
on-site support,这个让我头疼的词,我承认,这个方法,往往最有效,问题拖到一定程度,最后一招,就是去现场啦。对于客户来说,扣一个技术支持在手里,技术支持,为了能回家,只得全心全意,贡献所有的智慧,动用所有可用的资源。
但是,前面也说了,去现场是要花钱的,项目不大,不重要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去现场,无非是支持工程师可以自己查看状态,看得更仔细,如果自己的工程师可以客观描述现场,让支持工程师如同在现场一样,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远程调试,在中国,大部分情况都是不现实的。 偶尔有条件的,效果真差啊,动一下鼠标,屏幕就花了,半天也看不到,脾气急的同志,根本受不了。
开会,容我说句大实话,没有正确的输入信息,跟谁开会也解决不了问题。有了正确的输入信息,开不开会,都能解决问题。多数的时候,电话会议只是用来安抚心急如焚的项目经理的,并无实际作用。
这么些年,我也见过不少人,靠谱的经理,带的队伍多半非常靠谱。不靠谱的经理,带的队伍也不靠谱。有些擅长提不合理要求的领导,看着挺强势,但是往往他们带的队伍是最弱的。
五、(完结篇) -- 杂七杂八的小秘密
1、 所谓内部文档
技术支持手里是否有客户没有的内部文档?有的。 但是放心,精华部分都在公开文档中。
作为一个客户,一般公开文档中的内容足够, 有些文档,虽未公开,但是按需供应,只要问,就能得到。
作为一个技术支持,最痛苦的莫过于公司不提供任何内部文档,手头资料和客户完全一致,特别是新产品刚刚上市的时候,完全和客户一样,完全一个起跑线, 特别是小公司,根本没有提前培训,哭啊。 但是,技术支持总有机会接触到公司内部的一些设计文档,草稿什么的。 这部分文档,量大有用部分不多。但是,芝麻也得捡啊。
另外,越早的文档,往往内容越多,后期的文档,反而内容少。 我的第一家公司,文档写得好,一看就是架构工程师写的,有理论,有算法,有历史,有设计,但是代码一般。 我现在的公司,文档是工程师写的,有细节,没有理论,但是代码写得好,注释清晰,资深工程师的活。
2、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有人奉行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原则,但是每个技术支持手里/心里都是有个项目排名单的。实在忙不过过来的时候,单子里面排名靠后的,响应时间肯定没有保障。我知道,有的老板,甚至明确的要求不用理会某些项目的要求和问题。
但是,我是受不了同一个问题问三遍的, 如果有人坚持问我,我宁可不睡觉,也把他/她的问题回答了。因此,这个原则,至少在我身上是奏效的。
3、黑名单
工作这么多年,其实跟所有的人,都相处得不错。工作关系么,不对人。但是,至有这么一次,看到一封带有侮辱性语言的Email,如果他抱怨的问题,确实是我的问题,我也能忍了。可他要求我提供另外一家公司的代码说明,我拒绝了,他因而发此信。这个人,我希望今生今世不必再见到他。如果真有狭路相逢的一天,我会以彼之道还至彼身的。
此外,我还有个小小的难以沟通的人员名单,名单不长,一只手可以数过来。只要是名单上的人问我事情,无论他以什么方式提问,我必然以Email的形式回复,且抄送他的同事,老板,我的同事,和老板。因为,我90%的确定,我的回答,他不理解。 其实,我蛮擅长解释问题,化繁为简,把复杂的问题解释得通俗易懂,而且因人而异,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说服方式。但是,有那么三、四个人,彻底伤了我的心,打击了我这方面的自信,我在他们身上,失败次数太多,因此,每每有交流,一定要保证有第三人参与,保证即使他们不明白,他们公司也有人明白,退一万步,要保证我老板知道我已经正确解释过这个问题了。
4、技术支持工程师的资源
第一重要的资源,当然是身后的强大的研发队伍啦。客户关心的是问题解决,谁会在乎一个问题是技术支持自己解决的,还是他/她找人解决的呢?(我自己在乎,每个问题,即使求助于人,也一定要有所贡献,否则不就成了一个翻译器了么)了解公司内部的人员结构,工作流程,知道哪类问题该问谁,永远是有用的。
第二重要资源,是客户。 手头的客户就是一个个的实际应用案例。两个客户在某个接口上配置完全相同,一个工作正常,一个有问题,正常的那个就是最好的资源了。 中国的客户,让我头疼的同时,让我的经验丰富,往硬件软件系统都懂得的全面手上发展啊。
第三类资源,是同事,说白了,是同事手里的客户资源。一个问题,公司的系统验证部门没有测过,且没有条件测,客户又有问题,难以判断是客户自己板级问题,还是芯片问题,怎么办?先看自己手头其它客户有没有类似应用,没有,就问遍同事,看看有没有类似应用。好吧,实话实说,中国客户,用一个全世界无人用过的功能的情况,基本上是没有的。 因为中国的客户,定位在追随者上,往往在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有人用这个功能(相当于有人验证过这个功能),才会决策用这个功能,因此出了问题,总是能找个参考的。
5、当你是第一个尝试者
上面说了,这个可能,在中国比较低,但是万事有例外,总是有这种时候,其它客户项目延迟啊,什么的,你就有机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
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我是挺兴奋。 首先,要相信自己的人,功能设计出来,应当能用的。稳住客户,自己努力研究,同时抱紧研发的大腿(你设计的东西,我的客户用不起来,兄弟,你总得给个说法吧)。
6、快乐单纯的工程师
其实,做个工程师, 非常单纯,很容易快乐,凭手艺吃饭的人, 只要手艺好,其它的什么,算是次要的吧。一般的人,对工程师都是多多谅解,例如说说错话,做错事,发错Email什么的。
英文烂一点,凑合能把问题讲明白就好, 聊天的时候木一点,谁也不介意。
说实话,离开工程师的岗位,心中非常恋恋不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