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至道学宫谈道德经(五二):出生入死

2016-01-18 18:30 生活·感悟 ⁄ 共 289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人生的问题,林林总总,似乎说不清也道不尽。实际上,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生死。弄明白了生死问题,其他问题,也都不再是问题。或者说,人之所以痛苦烦恼与困惑,大部分的原因在于没有理解生和死。

既然谈到了要理解生死,首先一点,要诚实,不可以对这个问题弄虚作假,引入虚妄的死无对证的假设来自欺欺人。在忠实于自己心智的前提下,然后才能谈生死。大部分人谈论生死,都选择了自欺欺人。用虚妄的彼岸之物把生死遮蔽掉,也同时蒙蔽了自己的心智。

在生死问题上的自欺欺人,有的人是因为恐惧,有的人是因为偷懒,还有的人则是被人蛊惑。这些人,把自己糊弄了一番便单方面宣布成功解答了生死的终极问题。生与死,并不存在这些人所说的此岸和彼岸,因为生和死都是同时发生的。它们只是一件事的两种状态。任意时刻,既可以出生入死,也可以出死入生。

忠实于自己,敞开自己,给心智解蔽,放下恐惧和懈惰,那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剖析生死。人为什么会生,又为什么会死,生之前在哪里,死之后又去了哪里。生向着死运动,是不是死也再向着生运动?这里面的深层机制到底又是什么?

道德经认为,人在生之前是虚无,死之后又重归于虚无。生因为动,而趋向死;死因为静,而趋向生。生为死之徒,死为生之始。这便是生死相徒的的道理。徒,就是徐徐而动,走走停停的样子。

就好比海洋里,有很多波浪。浪花被溅出水面,为生。浪花落入水面消殒无踪,为死。浪花被溅出之前,它就是海洋的一部分。它落入大海而消殒,则再次化为海洋的一部分。这个海洋,就是生的来处,和死的归处,它的名字叫做道,叫做虚无。

生命像浪花一样的跃出海面,便是出生。生命又像浪花一样的消殒于大海里,便是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这句并不是讲,十个人里面,有三个死的,三个活的,还有三个活的一动弹就会死。也不是讲,十个人里面,有三个长寿的,三个短命的,还有三个长寿的,一动弹就会变成短命的。人生的夭寿问题,只是生死问题下面的一个次级小问题。本章讲的并非人之夭寿这种小问题。

它讲的不是十个人,而是一个人身上的三重生死机变。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发生在他身上的趋生运动有三分,趋死运动有三分,还有三分是因为不善于摄生,把原本趋向生的运动,导向了趋向于死。

徒,它的本意就是步行。所以,理解道德经生死观的关键,就在这个徒字上面。它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在这一章中,它也更不是指某某一类的人的意思。

每个人出生到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天命,也就是自然寿限。这个自然寿限也叫天年,古人认为人的自然寿限理论上为120岁。可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活满天年。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而造成的呢。为什么大多数人,只能活几十岁呢。这里面的关键,在于“人之生动之死地”。

再次回到那片海洋。在海面上,一片涟漪在荡漾着,波纹很慢,但是却荡漾了很久。随着风越来越大,涟漪变成了波浪,运动的越来越快,但是每一个波浪的存续时间,却越来越短。风更大了,波浪变成了惊涛骇浪,浪花飞溅,每一滴浪花,飞溅的越猛烈,存续的时间就越短。

人的生命运动有两重。第一重,是道生人。第二重,是人生事。这第二重,便是生生。事情越多,越刚猛,越激烈,那么这个“生生”就会越厚。就像浪花一样,生命活的越猛烈,存续的时间就越短。

柔弱者生之徒,坚强着死之徒。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两句,则是反过来,说的是有道之人的活法:出死入生。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所谓善摄生者,便是出死入生。在生死相徒的原理中,人之生动之死地,那么也可以人之死静之生地。和大多数人理解的完全相反,生命不在于运动,而在于恬静。

这里的人之死静之生地,不是指生命本身的死亡,而是指开其兑济其事的第二重生生的终止。生命重新归复于虚静,重新扎根在道中,汲取生命之母的滋养。

人生其事,则必起纷争。小纷争,角斗。再大一些的纷争,张牙舞爪的争斗。上升到了你死我活的生死之争,则要用兵杀人盈野。兕虎之斗,甲兵之斗,都是生生之厚把人带入了死地。

而善摄生者,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会赛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把自己从死地里拉出来,选择出死入生。生命那么宝贵,把它用来和人角斗张牙舞爪的拼命,甚至是生死相搏,岂不是辜负了生命。

所以,他们日常生活中,不会和人发生纠纷和争斗。如果实在遇到了避不开的祸事需要用战争手段来解决,他们也会倾向于选择不战而胜的上策。而不是选择以命相拼的下下策。

兕(sì),一种带角的野兽。从带角的吃草动物式的意气争斗,到老虎这样肉食的猛兽之争,就发展到了流血冲突。再到刀兵相见,则是纷争和冲突升级到了生死相搏的不可收拾的地步。一步步的,把生命陷于越来越糟糕的死地。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这些冲突和纷争,由何而来?皆是因为“人之生动之死地”而来。只要开泄了生命的精神,那么生命就会选择在外部世界里面第二次表达自己。济其事务,逐其功利,所有的人,都将生命投向了这个名利场,他们就会把人生变成了一座斗兽场。

如果反回身,从这个斗兽场里面走出来,将精神重新内守闭藏于生命。一旁看着这座斗兽场,看里面的血肉飞溅,听里面的恐怖惨叫,不由得会感叹,那么多年轻而美好的生命,因为一些身外之物,而灰飞烟灭。

那些斗兽场里的野兽和角斗士们,会冲出斗兽场来追逐场外的人吗?他们不会。他们的角,他们的爪子,他们的利刃,都是为斗兽场而生。也只能在斗兽场里面使用。这些尖角,爪子和利刃,都不会投向斗兽场之外的地方。因为投向那里,又争不到什么利益。

生生之愈厚,斗争之愈烈。斗争之愈裂,死地之愈深。死地之愈深,则生命愈不可续存。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为什么善摄生者可以避开那些危险的可以置人于死地的尖角,利爪,和兵刃呢。因为他们把自己置身于了那座斗兽场之外。

那座斗兽场,名字叫做死地。人只要出离于生命,把精神投向外部世界,便会加入这座斗兽场。这是一条选择了出生入死之路。死地便是最后的归途。

人人都知道生命宝贵,但是世间的真正的贵生者却少之又少。从死地逃离出来,收回精神,复归于生命本身,并把生命根植于大道,抱神以静,守一不离,从而可以长生久视尽其天年。能做到这样的人,又能有几个呢?

生命并不在于运动,而在于虚静。人之生动之死地,是选择走向了一条出生入死之路。相反,则能静之生地;这是选择走向了一条出死入生之路。唯有出死入生,才能无死地。

道德经此章,并非是说,人要能把握掌控自己的生命,避开世间的是非和灾祸,只能像个植物人那样的活着。而是说,只有出离那个斗兽场,从外部命运的沉浮中转回头,才能直面生死,和自己的生命面对面的对话,直视并理解生死。知生死之所出,知死生之所去,知生生死死之所由。才能成为一个善摄生者。

摄生之道,在于虚静,而非动入死地,亦非堕入僵死寂灭之境成为一个活死人。静中有道,静中有生,静中有汪洋。圣人,静中观天地,静中取天下。

道德经丨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