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井底望天·专栏 > 正文

希拉里,G2,海地

2010-01-21 13:07 井底望天·专栏 ⁄ 共 178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注:本文转载自井底望天的新浪博客,却非井底望天本人之作。

谷歌闹腾了一阵,宣布一切如常,俺不走了!看来是让希拉里大妈的计划,出师不利。希拉里大妈早就放了话,当地时间本周四,也就是21日,会公布一个互联网自由的宣言,看来现在这个如意计划,似乎是比较尴尬。

起来一看,谷歌又搞了个动作,突然中断和中国联通,还有摩托罗拉和三星的GPhone合作计划,什么理由也不说。俺的看法,是给希拉里大妈交差,英雄宴也吃了,军令状也领了,总不能灰溜溜的空手回去见司令官,所以就拿还没开始搞的手机事业上做动作。其实,这已经从政治挑战,降格为一桩生意变故,凑数之举。而且停止GPhone合作,也许还可以为他在美国目前惨败的Nexus One手机在中国打开销路,做好提前准备。

总体看起来,笔者本来准备写的如何应对谷歌事件,看来也用不着了,商务部和外交部都应付的很不错,根本没有为这种扭捏小丑所动,表现了很高的素质。笔者倒是提醒读者,1月13日公布的三网融合的国务院决定,和随后宣布的.cn域名可以“恢复”个人注册,值得关注。

就像俺昨天的“奥里巴巴和535大盗”帖子说的,希拉里和民主党同志们,又要因为那个共和党帅锅新参院议员,为医保案掉几根头发,拿软实力来挤压拉扯中国的如意算盘,就像俺说的那样,估计这近一年多,恐怕都难以抽身了,看来前途夜漫漫啊。当然,笔者也不排除也许两党顿悟来联手对外,但可能性相当小。

谷歌事件发生以后,其实美国盘子里面的公司都不领情,比如微软,惠普,英特尔等等。几个重要的报纸,比如时代杂志,也刊登了质疑谷歌的观点文章,这里有一篇扎查理-卡拉贝尔的文章:《谷歌和中国——硅谷不再称王》,拿谷歌和其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败在本土的百度,阿里巴巴,盛大下面说事。

笔者感兴趣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扎老弟。扎老弟写了一本书,叫“超级聚合——中美两国是如何成为一个经济体并决定了世界的繁荣命运”,呵呵,这个书的封面如下:

clip_image001 clip_image002

这个扎老弟想说的,其实就是弗格森老兄说的“中美国”,不少美国人,像这两位作家,也把它作为G2的等义词。

其实,G2有两种不同的概念,笔者在“哥本哈根,他人嫁衣”一文里面,说,“哥本哈根会议,是G2最好的背书”,笔者的这个G2,当然不是中美国。

所谓两种G2概念,前一种,大概意思就是像扎老弟的封面表达的一样,两个国家相互交缠在一起,简称中美国,美国人继续消费,中国人继续供应商品,美国上层的一小群人,特别是华尔街精英们很满意,既可以享受中国的商品供应,又可以从中国企业的各类证券发行中抽头,或者其他什么二级市场操作赚钱,还有微软,英特尔什么的稍微实体经济一点的,从销售收入上从中国获得好处。这种人,尤其是华尔街的一批人,说白了,它们喜欢的G2,就是让双方共穿一条裤子(各自一小群人),从中国生产的肥肉里面继续免费的刮一大块,白拿一笔。
这种人,其实是不太管自己的国家和底层广大百姓的,如果说民主党的一些人为了解决美国的问题想捷径出歪招(比如策划普世价值攻势,想牵中国鼻子走),那这种人,则是俺在《梦幻泡影》里面,提到的“全球化自由金融战士”,就是没有多少想解决自己国家问题的意识的。

后一种概念,那就是中美两国,都有主体性,向着自己或良性发展,或重振经济的道路走下去。那么这时候这两个国家,相互之间并不是那种危机前的“相互依赖关系”,而是或竞争,或合作,有时候竞争大于合作,有时候合作大于竞争,引导推动技术,文明的发展。

这两种概念,都可以被命名为G2,但是彼此间的区别,似乎没有见到什么人提,而且美国国内的G2,经常都带上了第一种G2的色彩,至于笔者,显然赞同的是第二种G2。

看到有朋友提到海地。其实笔者对于海地,倒并不是很看重。海地人民很可怜,海地是政府丧失威严和组织能力以后的活生生的教训,海地震后的骚乱演化成“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说明了政府在危机的组织能力和体制是多么重要。至于美国花了上亿美元的援助,和大规模的出兵,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在笔者看来,倒没有什么深藏不露的目的,而是出于防御。就是防御,阻止震后的海地人偷渡美国的难民潮。所以,美国大兵个个都是全副武装奔赴海地。

给大家一个照片开心一下,

WORLD NEWS HAITI 11 RA
干嘛?俺们正开始救灾呢!

看来,汶川大地震的奔赴灾区的解放军,在西方的眼里看来,不像卡崔娜飓风和这次海地地震的美国大兵那样带枪,似乎是一种另类。原来,是救灾的本质目的不同啊!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