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决战是敌我双方使用主力进行的决定战争胜负的作战。它比一般的战役更需要指挥员对全局形势的综合分析和把握,并据此选择时机,选择方向。毛泽东亲自指挥的辽沈战役,便是正确把握各种条件、及时抓住决战时机的成功之作。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经两年作战,总兵力已发展至280万人,同国民党军比较,已由战争初期的1比3.4上升为1比1.3。虽然总的说来还是敌强我弱,但由于我军后方稳定,兵力可集中用于前线,在第一线的机动兵力已优于国民党军,全军的武器装备也大力改善,同时我军士气高昂,在打大规模运动战的基础上,日渐积累了城市攻坚战的经验。另外,我西北解放区和华东解放区的失地已基本收复,中原解放区不断巩固和发展。华北解放区已连成一片,东北解放区也拥有全区绝大部分土地。在人民解放军大规模的进攻面前,国民党军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华北、东北五个战场上,其后方军队仅有36个旅,约23万人,在人民游击战争的牵制下艰难抽身。为此,1948年8月上旬,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并曾考虑撤出东北,确保华中,坚守沈阳至10月底,以观时局发展的计划。会后,又裁并原"绥靖区",计划以其精锐部队为核心,扩大兵力,组成新的"机动兵团",以图继续顽抗。
是让敌人把现有兵力撤至关内或江南,还是在敌人来不及决策逃跑之前就抓住时机,组织战略决战呢?毛泽东运筹帷幄,经过对战争形势的科学分析,在总形势还暂处劣势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抓住有利时机,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同时,他又正确选定了东北作为解放军决战的首要方向。
当时全国各战场的形势很好,程度不同地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作战。但毛泽东在总体上考虑到,如我把战略决定的方向首先指向华北战场,则会受到华北傅作义、东北卫立煌两大国民党集团的夹击而陷于被动,首先指向华东战场也不行,因为这将使东北敌人迅速撤回关内,实现战略收缩。那么把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东北战场怎么样呢?这时东北敌军已呈分散孤立的状态,地区狭小,补给困难。虽然在东北全区的总兵力还有4个兵团共14个军44个师,约55万人,但分别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敌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率第八和第九兵团共8个军24个师,约30万人,完备沈阳及本溪、抚顺、铁岭、新民地区,作为防御中枢,以确保沈阳,并支援锦州、长春两地;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率第六兵团共4个军14个师,约15万人,位于义县、锦州至山海关一线,主要兵力配置在锦州、锦西,以确保与关内的联系,并为沈阳、长春两敌保障补给基地和控制撤退通道。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率2个军共6个师,约10万人,完备长春孤城,以牵制我军主力。东北人民解放军已拥有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和17个独立师共60余万人,加上地方部队,总兵力已达100余万人,在东北局部兵力已占优势,且已控制了全东北97%以上的土地,86%以上的人口,并控制了95%的铁路线,地区广大,且联成一片。根据地土改也业已完成,后方巩固。这样,人民解放军如歼灭了东北的国民党军,即能粉碎敌人战略收缩的企图,有利于华北、华东诸战场的作战,并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
早在1948年2月,毛泽东就向东北人民解放军提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设想,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又一再强调实行这一方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指出:"应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1948年9、10月间,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提出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对战役作了具体部署。随即,从9月12日到11月2日,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进行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辽沈战役的第一个目标是攻克东北门户锦州,这是毛泽东在整个战役进行前即定下的高瞻远瞩的一着。4月份,他就指示东北野战军"不应当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7月,他又指出应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9月,他再提出:"置长沈两敌于不顾,专顾锦榆唐一头","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并要求东北我军必须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和打空前规模的大歼灭战的决心。
为什么放着长春孤敌先不收拾,而要舍近求远呢?毛泽东预见到,如从局部看,长春孤敌被解放军久困,是东北敌军的弱点,我军攻占长春,或可为继续进攻提供后方和保障。但现时敌军的战略并不尽然是为守长春而守长春,而是企图以此孤城来牵制我军,掩护沈阳、锦州敌军争取撤退的准备时间。我军把攻击方向指向长春,则正中敌人下怀,即使攻克,沈阳和锦州之敌也会迅速沿北宁线往关内撤退,影响全国解放战争的全盘计划。因此,毛泽东的眼光始终落在北宁线通向关内的咽喉--锦州。
锦州是联结东北和华北的一个战略要点,是东北敌军通向关内的大门,如能把这扇大门关上,东北敌军便成"瓮中之鳖",整个东北战场将形成"关门打狗"的有利形势。而且锦州至山海关线各点的敌军孤立分散,攻歼取胜较有把握。再者,我军如能及时在北宁线上打响战斗,长春、沈阳的守敌必会出兵增援,这就有利于我军在沿线伏击打援,歼灭更多的敌人。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切的关键是争取在一星期内外攻克锦州","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于是,东北野战军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提出的战役方针和具体敌情,决定以第三、第四、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一等6个纵队另加4个独立师,集中对付锦州范汉杰集团,分别包围、歼灭义县和北宁线锦州至昌黎段各个孤立据点之敌,相机攻取两锦(锦州、锦西)、山海关或承德;另以第一、第二和第十等三个纵队(欠一个师)置于沈阳以西地区,以第五和第六两个纵队置于沈阳以北地区,共同对付沈阳卫立煌集团,并阻止长春敌人突围。还以第十二纵队和九个独立师继续围困长春之敌,并阻止其南逃。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按我军预定计划打响了。当天,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在冀热辽骑兵师等部队配合下,从建昌营地出发,突然攻占了昌黎以西地区。热河独立第四师、第六师和第八师自热河东部地区出发,奔袭兴城、沙后所、绥中。我军一下子便切断了敌锦州、唐山之间的联系。从9月16日起,我军大批南下,并先后攻占了锦州外围的塔山、高桥、西河口、绥中、兴城、义县,至10月1日,辽西走廊除锦州、锦西两孤城外,其余均被东北野战军廓清,锦州的敌人完全陷于我军的包围之中。范汉杰连连向上告急,要求派兵增援。蒋介石闻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面令范固守,一面催卫立煌、傅作义赶快出兵,从南北两个方向增援。发出此令后,蒋介石还放心不下,10月2日,又飞赴沈阳,反复告诫下属,"东北局势好坏,就在锦州一战"。他还不顾卫立煌的反对,决定以11个师和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廖耀湘指挥从新民出彰武、新立屯,计划切断东北野战军的后方补给线,迫使他们撤退,又派出9个师(后又增援2个师)作为东进兵团,由侯镜如指挥,沿铁路北犯,计划在10月10日攻击塔山,救援锦州之敌。
10月9日,东北野战军到达锦州城外,并对其外围阵地实施攻击。第二天,敌人也开始了援锦和作战行动。形势十分紧张。毛泽东及时指示东北野战军:"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我军遵循毛泽东的指示,在14日11时,对锦州发起总攻,经过31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全歼守敌,解放了锦州,并俘获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和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等。
与此同时,我军阻援部队在塔山与敌东进兵团血战六昼夜,重创敌军,成功地保证了主力部队解放锦州的战斗,敌西进兵团也由于我军的阻截,陷在了新立屯以北地区动弹不得。10月7日,国民党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率长春守军一部起义,敌东北"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和新七军军长李鸿也被迫于19日率部投降,守敌10万余人全部放下武器,长春宣告解放。
蒋介石尽管亲临战地指挥,然而再次判断失误,他以为东北野战军在以前的战斗中作伤亡严重,短期内不能再战,因此再令刚调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的杜聿明指挥东进兵团自锦西、葫芦岛北犯,令困在新立屯以北的廖耀湘西进兵团立即南进,企图夹击我军,夺回锦州。为此,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及东北野战军决心将廖部敌军诱至新立屯、黑山地区予以消灭。于是,我军攻占锦州后又立即向东北方向回师,急速奔袭黑山、大虎山南北两翼。我军发扬了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三天后,即将廖兵团合围在辽河以西、大虎山以东、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到28日,我军全歼了被围之敌,生俘廖耀湘。
此战结束后,东北敌军尚剩14万,企图以坚守沈阳来掩护自己从空中和海路撤退。于是,毛泽东又急令东北野战军快速转向辽南,由第一、第二纵队向沈阳,第七、第八纵队向沈阳西南,第九纵队向营口急进。令长春地区南下的各独立师和铁岭附近的第十二纵队也分途向沈阳进攻,以夺取沈阳、攻克营口,断敌海、空退路。其余部队分别在辽西和锦西执行清剿和阻击任务。11月1日,我军突入沈阳市区,2日,全歼沈阳守敌14万余人。同日,我军又解放了营口。至此,辽沈战役全部结束,东北全境解放。
辽沈战役人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我军共歼敌47万余人。以辽沈战役为转折点,解放战争中敌我双方力量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而且在数量上也已超过了国民党军队,敌人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增至300余万人,为我军继续在华北和淮海与敌决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谢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