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中国是美国的救星还是灾星

2010-07-30 12:13 战略·谋略 ⁄ 共 243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一场经济危机,虽然把新自由主义的气焰打了下去,“华盛顿共识”也风光不在,然而围绕世界上两个大国:中美之间关系的争论却日益炽热。

关于危机的根源,有两种解读。一是美国自作自受,连累全球。用前财长保尔森的话来讲就是:我们过度消费,用借来的钱和借来的时间。摩根士丹利董事长兼CEO约翰麦克则认为悲剧源于“贪婪、杠杆,太宽松的投资者标准,我们无视条件的变化,而且我们整个行业已经丧失了纪律”。中国副总理王歧山在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八十周年的晚宴上,当着数百位在全球曾风云一时的银行家的面,直言金融危机的起因就是金融人士因为贪婪忘了基本戒律。他的直言也让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应该说,这种观点是世界主流。但另外一种解读却非常的另类:这场全球危机源自中国:正是由于中国源源不断的借钱给美国,才导致今日危机的爆发。这实在是过于荒唐。这好比如说债权人借钱给债务人,结果债务人没有去投资却用于赌博,结果输了个精光。于是他反过来指责债权人不应该借钱给他。有这样的道理吗?更何况,中国虽然是美国第一大债主(八千多亿美元),但相对于美国13万亿的债务总额来讲,实是微不足道。而且日本、英国、沙特等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和远远超过中国,如果此等逻辑成立,他们才是真正的元凶。

中国“灾星”说,占不住脚,最近却又冒出一股“救星”说。其核心是:中国一个人均穷国。却大量借钱给美国,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并进而分析道:美国政府之所以需要大量举债,其中有58%的原因是为了社会保障。就理论上而言,如果美国社会保障不是如此消耗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美国政府的债务就会减少60%(就实际情况而言甚至于根本不会产生债务)。换言之,在理论上,我们至少可以说,就总体而言,中国持有美国政府债劵,实际上有60%是在援助美国的社会保障与教育,14%是在援助美国的国防。

这一段有四个问题。第一,福利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建立的,中国虽然起步晚,但仍然在不断的建立和完善。不搞福利是一个不可能的假设。

第二,美国的危机源自百姓超前消费,超出自己能力的消费。所谓次贷就是没有能力贷款买房,但却买了。这和美国的福利政策没有关系。实际上,全球福利制度最好的是北欧,照此逻辑,应该北欧产生经济危机才对。何以偏偏是美国?更何况西欧的福利普遍好于美国,按说西欧的危机程度要比美国严重,何以反而是美国抗危机的表现要优于西欧?

第三,全球包括中国购买了美国国债,这笔钱如何用,是美国的经济主权。他国不容干涉。比如伊拉克战争开支目前高达八千多亿美元(超过美国救市规模,美国的学者估计开支将最终高达三万亿美元),难道说伊拉克战争也是中国出资、支持打的吗?(近年来类似的说法还有:两岸贸易台湾大幅顺差,结果民进党都拿这个钱去搞台独,实际上是大陆在经援台独。也有人指责美国和中国有大量的贸易逆差,是在向中国输送养料,培养、扶植对手)谈到这,不由想起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在机械部任职时出访美国,问对方为何限制对中国先进技术的出口。美方回答说:担心用于军事目的。江泽民反问道:你们为什么出口粮食给中国?我们的军队也消费啊。

第四,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购买美国的国债是为了投资,为了获益。美国全球销售国债是为了弥补国内资金不足的缺口,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自愿和互利的举动。这和当今世界普通的国际贸易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根本不是一个穷国“无私”援助一个富国的概念(只有无偿—实物或资金、无息或低息贷款才算得上援助)。在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美国国债的收益率都是负数----也就是说买美国国债是倒贴钱,然而已是惊弓之鸟的资本仍然涌向美国国债。所以美国自然不会领情。当然,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在特定条件下也会演变成一种武器(普通产品也同样可以,比如贸易制裁)。在金融危机最危急的时刻,美国政府不断“主动”的向中国保证其资产的安全性,而中国也不断的“主动”要求美国保证中国所持资产的安全性。对于美国来说,担心中国抛售,引发信心崩溃。而对于中国来说则担心美国放弃责任。可以说这种武器如同核弹一样,具有威慑作用,但并不具备实用性。其唯一的作用可以确保双方无论发生什么问题,都会斗而不破。从这个角度讲,对于处于崛起进程、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的中国来说无疑战略上更占便宜。再补充一点的是,当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俄罗斯曾向中国最高层建议,共同抛售“两房”债券(这是美国政府担保的)。中国当然拒绝(据保尔森的回忆录)。毕竟美俄矛盾和中美矛盾不是一个层面的。

其实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美国拖累世界是共识一刻,美国的部分学者却提出了现在已经证明是错误的预言:美国将率先复苏,然后在美国的拉动下,依赖出口的中国才会复苏。这不妨称为美国“救星论”。结果美国救星论的破产,却意外的出现了同样站不住脚的中国救星论。

不过此次危机导致的全球大洗牌太过剧烈,中国的作用过分放大,即使中国发生了积极的正面效应,仍然引发猜疑和忧虑。这又以德国最为明显。今年5月份,德国出口和工业产出呈现大幅增长,《金融时报》引述许多德国制造商的话说,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不断加速复苏,是由“中国推动的”。而《纽约时报》的报道则称,德国企业正在意识到,在中国做生意,比在俄罗斯等其它任何国家都更能拯救自己的经济。然而,却出现了这样的“忧思之论”:德国制造业应防止过于依赖中国经济增长,不能对目前“德国纺织机械‘几乎完全’来自中国需求”的现象掉以轻心。德国工程业协会一位人士这样说:“如果没有中国,我们就很难看到眼下的复苏——这是一种可怕的趋势。”看来西方主导的世界,其逻辑是需要中国潜心好好研究。免得充当了 东郭 先生而不自知。

事实上,在全球化时代,在多极化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历史时刻,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充当救星或灾星。各国都已经成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共同体。虽然共同体和作的表面下也是暗潮汹涌,但确实形成一个讨价还价、斗而不破的格局。我们中国,面对“捧杀”和“棒杀”,不妨一笑置之,不动摇,不折腾,自然迎来“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前景。

法国巴黎 宋鲁郑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