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我的四篇SCI的经历

2008-06-26 13:19 学术科研 ⁄ 共 1919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2006年10月份进入了实验室,开始从什么也不懂慢慢摸索,无论是文献储备还是实验仪器,完全是个门外汉。于是开始边看文献,边熟悉实验过程。因为做纳米,所以实验过程的熟悉倒是很快,主要是文献的积累花大量的时间。
    刚开始做实验,从模仿做起。慢慢的摸到了点门道,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实验。第一篇文章,2007年5月份成稿的,一开始投了几个高的杂志,都是审了后拒的,历经约4个月,2007年9月17日投到JPCC,10月24号返回一个审稿人的意见,大修,运气挺好,修改意见都是比较好改的,都是加个XRD,红外之类的。11月1号投出修改稿,11月11号编辑来信接收了。甚是兴奋!第一篇文章就这样发表在JPCC。

     第二篇文章,也是发表在JPCC.这篇文章的工作,是接着第一篇文章的工作往下做的。做纳米的人也许都有这种感觉,一个工作发表了,就可能不想接着做下去了,其实这点是要斟酌的。一来接着前面的工作做,思路会更顺畅一些,整个工作也能系统一些。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我第二篇工作实验花的时间并不多,因为是接着第一篇文章的工作往下做,所以实验的成功率也很高。2007年12月底成稿。当然那时心里的确是觉得这篇文章的分量没有上一篇那么搞,成稿时也就直接投了JPCC,投稿时间是2008年1月3号。2月4号,返回一个审稿意见,小修:加3篇文献,都是同一个作者的,估计是审稿人;解释一下一个反应物的作用。当时已经回家了,所以老板帮忙改了下,2月5号投出修改稿。2月12号编辑回信说把copyright发过去就可以接收了,于是等到2月14号发去copyright,2月15号来信接收。经过这次以后,再投文章的时候都是一并发了copyright。这里顺便说一下,前两篇一直感觉运气不错,审稿人只有一个,而且修改意见比较好改。
    第三篇文章,还是发表在JPCC。我一直认为,这篇文章的工作要比两篇的工作做的出色的多,也是自己期望最大的一篇。从文献信息的收集,实验的设计,到文章的写作,自己都是很系统很深入的。整个工作做了半年。2008年1月成的稿,最开始投到adv. fun. mater.,一个月后返回审稿意见,第一个修改,第二个直接拒,编辑于是给拒了。第二个审稿人说我的文章看下来根本不知道我在做什么,说的一无是处。当时看了很气愤,本想申诉,但老板说申诉一般不成功。于是作古。再投CM,返回三个审稿意见,两修一拒,编辑给拒了。于是下了决心,将文章全盘翻新重写。2008年4月11号投到JPCC,6月4号返回审稿意见,三个审稿人,一个直接接收,另外两个小修。于是马不停蹄做了修改,6月5号投出修改稿,6月11号编辑回信接收。做这篇文章工作的感觉是,工作要系统,文献调研要全面,机理讨论要深入。
    第四篇文章,发表在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上。这篇文章的工作,在做第一篇JPCC工作的同时就起了个头,后来陆陆续续做了点,觉得没什么前途,就放下了。有一次随意的翻了翻以前的实验记录,突然间又找到了突破口,于是就接着做了,不过说句时候,即使当时找到了突破口,对实验结果还是没有预期的,后来测试出来的结果也与之前想象的相差不少。在这种情况下,就盯着一个突破口去写了文章,一开始投到J. SOLID STATE CHEM.,未审被拒。2007年12月17号投到New journal of chemistry,等了一个月,终于看到文章状态从编辑手里到了审稿人手里。又等了一个月,返回审稿意见,一个小修,一个大修,大约5天后,按审稿人的意见快修改的差不多了,又返回第三个审稿人的意见,这下麻烦大了,第三个审稿人的意见和第二个审稿人的意见几乎相反。在经过仔细推敲以后,觉得第三个审稿人的意见很有道理,于是就用第三个审稿人的意见去解释第二个审稿人的意见,再按照第三个审稿人的意见重新做了修改。又过了大约一周,投出修改稿。过了一个月,返回审稿意见,这次第三个审稿人没意见了,直接接收,第二个审稿人也只有两个小问题,第一个审稿人意见多了起来。于是,根据第一个审稿人的意见补做了一些实验,继续修改。过了一周,投出第二次修改稿、又过了约15天的时间,编辑回信接收。这篇文章的感觉是,实验不要轻易放弃,一个角度不行,可以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去做;实验结果出来以后,即使与预期的不同,也要多进行文献调研,力图找到自己实验结果的亮点,并以此为依据写文章;修改文章时,要根据审稿人的意见仔细认真的补做实验,引用文献,实在无法做出明确结论的,也要说一些笼统的话(这个可以只放在给审稿人的回复里,而不出现在文章里)
    最后,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大家一个参考。

作者:caosw2001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