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文
当敌方处于危机的时候,要乘机对其发起进攻以便夺取胜利。敌方有内忧,可抢占她的地盘;敌方有外患,可掠夺他的民财;敌方内忧外患交加,就同并他的国家。这就是强者乘势取利,适时把握战机,一举打败陷于厄境之敌的战略。
解读
无论多么强大的对手,都会有软弱的地方,看似无懈可击的防御,也会出现有机可乘的时候。当竞争对手遇到麻烦或陷入危机时,往往是制服对手的最佳机会。高明的决策者往往会充分利用这种机会,果断出击,获取最大利益。
此计有这样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乘人之危,抱薪救火。对方后院“起火”,我方可以伪装“救火”的姿态前去凑热闹,这样既不会被对方拒绝,也不会引起对方注意。在“救火”的过程中,便可以暗中获得好处,或在暗角再点一把“新火”,给敌方制造更多的麻烦,这样就可以轻易的将对方置于死地。在敌人发生危难之时,采用这种方式向敌人发起主动进攻,往往能够很容易取得成功,为自己谋得利益,也可称为乘间取利,乘人之隙。第二种情形为助纣为掳,入伙分利。火是别人放的,别人趁火打劫时,我方乘机插手,住对方一臂之力,事成之后,获得部分利益。
此计策虽然看似不甚光明磊落,但着实是屡试不爽的破敌良策,往往能起到扭转战局、变被动为主动的奇效。其要义在于,当对手处于危难之中自顾不暇时,乘机迫其接受正常情况下难以接受的苛刻条件。运用这一计谋的关键,在于对“打劫”时机的把握。这就要求决策者掌握对手的动态,通过分析,确认对手已经“失火”,正处在危难之中或是有求于己时,果断出手,于乱中获利。需要注意的是,“趁火打劫”,一方面要求决策者反应敏锐,出手果断,因为有利时机往往稍纵即逝,若是等到“火”灭了再行劫,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也要权衡双方实力,注意不可盲动,既要避免中了对手引蛇出洞的圈套,又要注意“劫”之有度,不要引火烧身。
当然,一旦有人对我们实施“趁火打劫”之计时,我们也应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应对:
首先,要时刻管好门户,不给敌人可乘之机。成火打劫者一般都是乘隙取利,乘乱谋益。如果我们总是提高警惕,管好门户,以防外人乘虚而入,敌人就不太容易发现可乘之“隙”了。退一步讲,即使哪天我们身处困境,也一定要做到临危不乱,秩序井然。敌人的可乘之机无非就是我们“家里失火”后的混乱,如果我们沉着冷静,面面俱到,妥善处理问题,并且对外界保持高度的警觉,敌人也就无可乘之“乱”了,这是最根本的防范措施。
其次,一旦陷入困境时要全力防卫,一致对外,让敌人无利可图。遇到危难,损失在所难免,但也要尽可能减少较大的损失。如果敌人乘我们内乱之时来进攻的话,那么,内部发生矛盾的双方要清醒的认识到,“河蚌相争”,得利的是渔翁。要立即品弃前嫌,联合对外,这样不仅对双方有利,对整体也有利。
活用
日本在近代战争中的“趁火打劫”、蒋介石狡猾“劫”政权、职场“火”中显身手
附注
本计属于三十六计中的胜战计。胜战计,是指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根据对手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此计要求在战前具备胜利的条件、方案和把握,而后在战斗中通过计谋的运用,将我方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战胜敌人,获得更大的利益。
特别推荐
1、《活学三十六计》
嗯,有道理!~
活学活用。那就不能按常理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