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历史·地理 > 正文

辛亥百年祭-中国人完全不了解的近代史(十四)

2012-03-08 18:20 历史·地理 ⁄ 共 4511字 ⁄ 字号 评论 5 条

    1644年5月27日,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倒戈清军。10月30日清顺治帝定都北京。清朝入主中原后,由于郑成功割据福建沿海,进行反清复明活动,清军无力海上制胜,于是实行了一系列禁海令。郑成功(1624-1662),祖籍福建南安,生于日本九州平户,其父郑芝龙早年赴日本九州,投靠海盗头子李旦,后接收其船队。1624年8月(明天启四年),颜思齐、郑芝龙等信奉天主教的海盗头目,密谋推翻打击天主教的日本德川幕府,因事情败露仓惶逃亡台湾笨港(今云林北港)。台湾古称夷州,隋炀帝大业6年(610年)曾派兵万人征伐;南宋时期派兵驻守澎湖,属福建泉州管辖;1335年(元朝至元元年)正式设立澎湖巡检司;明初海禁时曾派军驻守基隆、淡水港,万历年间正式启用“台湾”这个称呼。颜郑等人逃亡台湾后,修筑十余处营寨,招募福建泉漳三千余人垦殖台湾。颜思齐因此被称为“开台圣王”。目前台湾岛上2300万人口中,98%属于汉族,多为福建泉漳盗匪移民后代,畏威而不怀德,素有异心。

》》》辛亥百年祭–中国人完全不了解的近代史(十三)

南明政权——郑芝龙割据一方

    1624年9月,盘踞澎湖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军兵千余人,被福建总兵俞咨皋打败后逃往台湾,在台南修筑热兰遮城作为基地。大量台湾原住民因荷兰人带来的瘟疫征伐而死亡。颜郑与荷兰人有过摩擦,后双方划定了势力范围。1625年9月颜思齐在台湾嘉义病死,公推郑芝龙为盟主,此时台湾屯垦人口已超过万人。 1628年郑芝龙率盗匪进攻福建泉州,后被福建巡抚熊文灿招安,官至总兵,负责替明朝征剿海盗和倭寇。1633年10月,郑芝龙率军在金门料罗湾海战中,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独霸东南沿海,拥兵数万,船只上千艘,控制欧亚海上贸易,号称“海上之王”。

    1644年4月25日,大顺军攻入北京城,崇祯帝自杀殉国。5月15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立南明政权,年号弘光。郑芝龙被封为福建总镇,负责抗清军务。一年之后,清军进攻南京,朱由崧逃亡芜湖时被俘处死。1645年7月,郑芝龙拥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登基,建立南明隆武政权。1646年7月,清军逼近福建,郑芝龙见局势不利,受到同乡洪承畴利诱,仅带心腹北上,暗中与清军洽降,被胁迫至北京。郑成功母亲自缢身亡,遂率部至金门誓师反清。朱聿键失去依靠后欲逃亡江西,在福建汀州被清军俘虏,绝食而死,年44岁。1646年12月,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年号永历。此为南明最后一个政权。

    1647年8月(顺治四年),郑成功率部攻打福建海澄、泉州失败,清政府遂颁布《广东平定恩诏》,明确规定广东近海严禁外贸私船,以防接济海寇。禁海遂由广东起步。1650年秋,郑成功控制厦门作为反清基地,声势大振。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清廷全面颁布禁海令,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各地督抚,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然而清廷企图孤立郑成功的举措没有见效。敕谕实行了五年多,沿海对郑成功的粮饷油铁贸易不断。1659年7月,郑成功亲率水陆大军10万,战船290余艘,与浙东张煌言联手,北上沿长江进攻南京,声势震惊全国,后因中缓兵计,兵败退回厦门。清廷趁机派安南将军达素,率水师4万人追剿,在厦门被郑军击败。

禁海迁界——郑成功如何收复台湾

    1661年2月5日(顺治18年),24岁的顺治帝因天花驾崩,7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称康熙帝。11月郑芝龙被清廷处死。同年房星焕、黄梧(郑成功旧部)等人向清廷提出迁界策略,通过坚壁清野,制造无人区,断绝郑成功后援。清廷遂颁布《迁海令》,鳌拜强令从山东至广东沿海的所有居民内迁30里,所有沿海房屋村舍一律烧毁,商船民船一律不准入海,越界者以死罪论处。尤其是福建、广东、浙江三省,实施尤为严厉。禁海迁界给沿海居民造成了严重摧残,海外贸易和渔业生产陷入停滞。

    禁海迁界的实施,对郑成功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决大军的后勤给养,郑成功决定进攻荷兰人控制的台湾。1661年3月,郑成功在福建金门料罗湾誓师,亲率 2.5万大军,经澎湖进攻台湾南部。4月30日在台南登陆。随后郑军与荷兰人展开海战,夺取制海权,包围了荷兰人的普罗民遮城(台南赤崁楼)。5月4日,荷兰守军出城投降。郑军转而围攻热兰遮城(台南安平古堡),久攻不下遂转为长期围困,并派兵屯田征粮。8月,荷兰东印度公司派来600多援军试图反扑,遭到暴风雨影响,郑军大获全胜。1662年2月9日,荷兰人向郑成功投降,全面退出台湾。郑成功大军随即在台湾开展大面积屯垦,奉南明永历帝,割据一方。 1662年6月23日,郑成功因内外交困病急而亡,终年39岁,葬于台南永康(后迁葬福建泉州南安祖坟),其子郑经继位。

    1683年7月8日(康熙22年),清政府乘郑经死后台湾内乱之机,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2万水军,大型战船300余艘,中小战船230余艘,从福建东山岛启程,直取澎湖收复台湾。因台风季节,郑军以为清军不会冒险渡海;疏于防范之下,被施琅一战攻下澎湖。7月31日,郑克爽派人到澎湖请降,要求仍居台湾,被施琅拒绝。8月13日,施琅率舟师登陆台湾,受到百姓迎接。9月17日,郑克爽递送降书,缴纳了延平王等册印。10月3日,施琅亲往台湾,接受郑氏归降。在施琅促请下,1684年4月,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驻兵1万戍守。

    台湾收复后,沿海各省纷纷要求开海贸易,康熙遂于1684年夏下令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海经商,鼓励外国人来华贸易。此后三年在漳州、广州、江苏云台山、宁波四地,陆续设立了闽、粤、江、浙四海关,分别管理对外贸易事务,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开始。其中粤海关地位最高,不用听督抚节制,直接向皇帝和户部负责。下设7个总关口,在每一关口中,又设税官、夷务所、买办馆、永靖营等机构,负责征税巡防等事宜。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丹麦、瑞典等国陆续在广州设立商馆,其中以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量最大。

    海禁重开后,深受海禁之苦的沿海人民纷纷出国谋生,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达上百船,回来的不过一半,不少人居留南洋。清政府因担心汉人出洋会聚集反清,于 1717年(康熙56年)下达南洋禁海令。规定内地商船不准到菲律宾和印尼贸易,南洋华侨必须回国,澳门夷船不得载华人出洋,令沿海炮台水师严加盘查。直至雍正初年,福建、广东等省才又陆续开禁。

历狱风波——西洋科学与政治斗争

    清初海禁重开后,大批西洋传教士随之进入中国。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二月,清廷颁布了允许天主教在华传播的诏令,史称“康熙容教令”。这是天主教入华百余年后,首次得到中国朝廷以旨令形式的允准。天主教于唐、元时期曾经两度入华,在唐代称为景教,在元代称也里可温教,但都相继中绝。1583年(万历 11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入华传教,开启了基督教第三次入华的序幕。其后各国传教士相继进入中国,其中比较有名的有1597年来华的意大利人龙华民,1606年来华的德国人熊三拔,1619年来华的德国人汤若望,1658年来华的比利时人南怀仁等。由于传教士多受过长期教育,西方科学思想也随之传入中国。到1664年,有耶稣会住院共38所,耶稣会士来华人数累计82人,全国的教堂已经有156座,天主教徒达24.5万人之多。

    在来华传教士中,德国人汤若望(1592-1666)资历颇为深厚。此人原名亚当·沙尔,出身德国科隆望族,精通数理天文和汉文典籍。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汤若望在钦天监官员李祖白协助下,撰写《远镜说》一书,第一个将伽利略式望远镜介绍入中国;崇祯三年(1630年),汤若望经礼部尚书徐光启推荐,入钦天监供职,研究历法天文,并将德国矿冶学家阿格里科拉(此人被称为地质学与矿物学之父)撰写的《矿冶全书》翻译成中文,取名《坤舆格致》进呈崇祯帝。崇祯七年,汤若望协助徐光启、李天经编成《崇祯历书》,并受命督造战炮,将西洋火炮制造技术引入中国,著有《火攻挈要》(西洋火炮最早由徐光启从澳门引入中国,为英国式滑膛舰炮)。崇祯九年(1636年),汤若望奉旨设立铸炮厂,铸造40磅大炮20门。这种重达3000斤的前装滑膛铜炮,射程可达5公里,也被称为红夷大炮。火炮在明清战争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两军都相当重视。清军俘获明军火炮后,也开始着手仿制。孔有德降清后,带去了整套铸炮制药技术。以汉军为主的炮兵,和以骑兵为主的满八旗配合,成为满清攻城掠地的劲旅。

    1644年5月,吴三桂引清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7月29日,汤若望准确预报了9月1日的日食。因天文历法方面的学识,汤若望得到摄政王多尔衮赏识,任命其为钦天监监正,负责修正历法。从顺治二年开始,汤若望参与修订的新历法颁行天下(就是《崇祯历书》的删节版),被清廷定名为《时宪历》。顺治帝亲政后,汤若望受封太常寺卿(掌管宗庙祭祀)等职,经常出入宫廷。顺治临终时发现自己身染天花,急于立嗣。孝庄太后坚持立三子玄烨,顺治派人征询汤若望的意见,汤若望以玄烨幼年得过天花,已经获得免疫力为由,力主立玄烨为储君(见《汤若望传》),这才有了康熙帝。可见外国人已能左右中国政局。

    1661年正月,顺治病逝,八岁的康熙登基。辅政大臣鳌拜等人不满外邦人参议朝政,反对西洋学说。大臣杨光先以《辟缪论》首先发难,攻击汤若望历法不准及天主教妖言惑众。1664年冬,鳌拜废除新历,逮捕了已经中风瘫痪的汤若望、南怀仁、利类思、安文思等西洋传教士,史称“康熙历狱”。在鳌拜的支持下,汤若望及钦天监官员如杜如预、杨宏量、李祖白、宋可成、宋发、朱光显、刘有泰等均被判凌迟处死。其时恰巧天空出现彗星,京城发生地震且皇宫着火,均为不祥之兆。在孝庄皇太后的斡旋下,汤若望、杜如预、杨宏量免于一死,但李祖白等五人还是被处死了。至此,一场政治斗争,让徐光启在崇祯年间,精心培养的一批汉人西方数学天文专家,被彻底扫荡干净。1666年8月15日,汤若望在特赦后病死于寓所,终年75岁,葬于北京利马窦墓旁。其在华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朝,对传播近代科学多有贡献。中国现在仍在使用的农历,前身即为徐光启、汤若望等人编制的《崇祯历书》和《时宪历》。

    1667年六月,四大辅臣之首索尼病逝,临终前建议康熙亲政。七月初七,14岁的康熙在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然而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实权,专权跋扈为所欲为,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里。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将鳌拜党羽遣出京城,由亲信掌握京城卫戍,再召鳌拜入宫,以练习布库(摔角)为由擒拿下狱,后死于狱中。铲除鳌拜后,康熙下旨平反冤狱。当年9月康熙给汤若望平反,重修坟茔立碑表彰,11月16日,康熙帝亲自为汤若望撰写祭文。至此,康熙历狱一案方告结束。那个陷害汤若望的杨光先,早前如愿以偿地扳倒了西洋人后,被朝廷任命为钦天监监正,然而其所修历法谬误百出。1669年康熙革除杨光先职务,任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为钦天监监正,负责治理历法。康熙扳倒鳌拜后,南怀仁指杨光先为鳌拜党羽,结果杨光先被判处死刑,后虽赦免回乡,还是死在了路上。

》》》辛亥百年祭–中国人完全不了解的近代史(十五)

目前有 5 条留言    访客:3 条, 博主:0 条 ,引用: 2 条

  1. 爱求索 2012年03月08日 7:14 下午  @回复  Δ1楼 回复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被别人打,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无能不争气。我们会从回世界的中心。

    博主回复:2012-03-01 19:32:17

    自虐思维作怪

  2. 爱求索 2012年03月08日 7:15 下午  @回复  Δ2楼 回复

    辛亥革命的本质是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也就是排满兴汉

    博主回复:2012-03-01 19:30:55

    辛亥革命实质是外国势力操纵下的军事政变,最终英国支持的袁世凯,干翻了日本支持的孙中山。

  3. 爱求索 2012年03月08日 7:19 下午  @回复  Δ3楼 回复

    读了博主的文章,才真正感觉到唯有毛泽东思想,才能振兴中华民族!毛泽东伟大!

外部的引用: 2 条

  • 辛亥百年祭-中国人完全不了解的近代史(十五) « 求索阁
  • 井底望天:洋务运动百余年 江浙财团兴起史 « 求索阁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