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文章
上善若水。 在上一章,道德经由天地生万物而不自生,故能长生的道理;递推到圣人治天下,因后身外身故能天下治的道理。这是从义理的高度上,讲了圣人治天下的理念。本章承接上一章,继续往下递推,侧重于讲圣人如何在具体方法上治理天下。 上,最高的。善,高明的方法和行为。在之前的章节中,已经交代过,在道德经全书中,所有的善字,几乎无一处是单纯的指人伦意义上的那种善良,好人好事。因为道德经整本书里面,几乎很少谈...
阅读全文
重阳节,早在战国已然形成,直到唐代走入民间,是固定在农历九月初九的一个传统佳节。 根据《周易》的理论,“六”为阴数,“九”为阳数,所以九月九,就是九又重九、阳数相重的日子,这才有了“重阳节”的名称由来,也称“重九节”。 祭祖节 重阳节几乎是处在年尾时段最后一个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由此也可看出重阳节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
阅读全文
天长地久。 上一章讲了谷神不死,以及何以能不死。不死,也就是说,道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而天地呢,为道所生。既然天地是被生出来的,那么它们肯定就会有一个开始,既然有开始的事物,那么必然的也会有终结。 所以,道德经认为,天地并非永恒不死之物。它也会生,也会死,只是它和万物的生命周期相比,显得是那么的长久。以至于无法来形容天地的寿命到底有多长,只知道,天地宇宙已经存在很久很久了,也不知道它会过多久会...
阅读全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本章承接上面几章,继续在讲道是如何创生万物。在上一章,道德经侧重讲了人应该以道御物在根源上整体把握天地万物,而不是为纷纭的万物所迷乱,这就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道理。本章的侧重点,是讲道生万物为何能永恒不息。 后世注解道德经,多数把此章,作为治身之术来解,在人体上寻找谷神,比附玄牝之门。并引出玄关一窍之说。这不失为一种解经视角,着眼于道德经的摄生治身之用。摄生治身,只是道德经...
阅读全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仁,亲也。仁,为儒家之道。 如果一个社会,每个人都能爱别人像爱自己一样,大家互亲互爱,没有倾轧也没有伤害,那这样的一个社会是多么的美好啊。所以儒家一直在教化百姓,让他们成为有教养的君子,温文尔雅的,走到哪里都能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在这样的社会里,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会遇到伤害,到处都是对自己友善与亲密的人,这样的社会好不好呢,这样的社会当然好了。 老子是怎么看待仁的呢,老...
阅读全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通常所看到的道德经注解版本,大都把冲理解成盅,取空虚之意,好与后面的盈相对。不过,又把盈字,理解为尽。这是解读本章的主流见解,但是却是很牵强的。 解读道德经,有两个很不好的现象,一种在版本问题上纠缠抠弄,好比一个人今天穿的衣服和昨天的衣服上面有几个纽扣不一样,就一直在那个纽扣上做文章,而把人和衣服都彻底抛却了。事实上,道德经的不同版本之间,思想义理上是高度一致的,并没有明显...
阅读全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上一章讲了美和善二字,本章又出现了贤字。这三个字,在道德经中,都是讲世间比较美好的事物。美,侧重于审美;善,侧重于方法;贤,侧重于功用。 贤,古体为賢。这个字由三个部分组成:臣,又,贝。臣指屈从之意,事君者为臣,走到哪里就被君王牵引到哪里,生怕跟丢了。又,一只手的意思。贝,金钱的意思。这三个字组起来,用一只手牢牢紧握着金钱,生怕弄丢了。古人造字,真的很形象。所以贤的本意,就是...
阅读全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这句话,后世注解的很乱的在恶字上面。很多人为了和前面的美相对应,就把恶理解为丑,这是乱解经。恶的最初的本意,是过。亦即过失之意的过。过是什么意思呢,过的繁体为過。過,从辵从咼。咼,口戾不正也。可见,此句里面的恶字,正确的含义,是指夸夸其谈的不正当的话。 知字,在这里也不是作为知道来解。知,从口从矢。本意,有口口相传之意。这里取其本意。 这句话的正确解读:天下人都在口口...
阅读全文
在《道德经》一书中,道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道的含义总的来说可以归为三重。 常道。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万物即宇宙,自然。常道,为第一因,永恒不变。 天道。指天地万物的规律。例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一句中的天道,即为此意。很多人把道,理解为自然规律,宇宙法则,他们所理解的道,实际上指的是天道。单纯强调道的宇宙法则自然规律的一面,则会丢失其他的两层含义。 德道。指人与道的关系。...
阅读全文
本篇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为依准展开。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的个人基本信息。楚国人,家住苦县历乡曲仁里乡,今安徽亳州涡阳县。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子的职业,周天子国家图书馆馆长。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