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伟人 > 正文

周恩来传(三十七):建国前夕

2014-04-11 22:35 伟人 ⁄ 共 10631字 ⁄ 字号 评论 1 条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得那么快,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料。周恩来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的一次讲话中说:“目前形势的发展,在最近半年多起了质变。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在去年九月间估计形势的时候,还认为革命战争有可能要在两年半以后胜利。若从一九四六年七月大打开始算起,就是五年左右基本上打垮蒋介石,得到全国的胜利。可是,在我们估计以后不久,济南就解放了。接着,辽沈战役彻底胜利,东北完全解放,淮海战役获得了历史上空前的消灭了五十万敌人的大胜利。以后,平津又解放了。在这五个月当中,整个形势起了质的变化。”

相关阅读

----周恩来传(三十六):和平谈判

    人们热烈兴奋的情绪,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一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已经有足够的条件,很快就要诞生了。

    本来,中共中央一九四八年发布的《五一劳动节口号》中已经提出由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并得到全国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和爱国华侨的热烈响应。八月一日,毛泽东致电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就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时机、地点、召集者、参加者的范围、会议应讨论的问题等,征求他们的意见。同天,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致香港分局并潘汉年电,要他们按照毛泽东上述电报征询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并把这个讨论推广到上海、南洋的民主人士中去,欢迎他们到解放区来商谈和进行准备工作。〔2〕八月二日,他又致电钱之光,嘱以解放区救济总署特派员名义前往香港,会同方方、章汉夫、潘汉年、连贯、夏衍等,从事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的工作。〔3〕

    这以后,周恩来一面协助毛泽东指挥三大战役,一面就帮助爱国民主人士陆续进入解放区,并同他们就召开新政协的问题进行具体磋商。

    九月间,周恩来拟定了邀请到解放区商讨召开新政协的民主人士七十七人的名单。并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上海局、香港分局电,征询他们的意见,希望各方人士在今冬明春进入解放区。九月二十日,他又为中共中央起草给华北局并城市工作委员会的电报,提出准备在北平、天津邀请参加新政协的代表性人物名单,其中包括张东荪、吴晗、李烛尘、许德珩、张奚若、费孝通、徐悲鸿等。〔4〕

应中共中央的邀请,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人士从一九四八年秋开始,陆续从全国各地和海外进入解放区。为了保证这样多爱国民主人士平安地到达解放区,周恩来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并且一直抓得很紧。他们大多从各地到香港。在香港负责这项工作的是潘汉年和钱之光,协助的有许涤新、饶彰风、乔冠华、夏衍等。他们对外以租用外国轮船运货的名义,秘密地将这些爱国民主人士分批送往东北和华北。前后这样走的至少有三百五十人以上。在大连等地,由刘昂等负责接待。周恩来一再向接待人员电示:一定要把进解放区的爱国民主人士接待好,安全地送到目的地。他的指示很具体,包括要给他们买皮大衣、皮帽子、皮靴,要给他们住好的旅馆,要开欢迎宴会等。这些爱国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后,大多集中在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哈尔滨,也有一部分到了中共中央统战部所在地河北平山李家庄。

第一批由香港北上的有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蔡廷锴四人。他们在九月二十九日到达哈尔滨。十月五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去电表示欢迎,告诉他们“准备在明年适当时机举行政治协商会议”。〔5〕

三天后,周恩来又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东北局高岗、李富春电,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发去,要他们同沈钧儒等,还有已在哈尔滨的朱学范、王绍鏊、高崇民会商,正式征求他们对这个草案的意见。十月下旬,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到达东北解放区。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电报,要李富春、蔡畅代表中共中央为冯玉祥不幸去世向李慰问,并邀请李德全参加上述会谈。

这些爱国民主人士在会谈中提出:参加单位中要加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平津教授”可改为“全国教授”,“南洋华侨”可改为“海外华侨民主人士”。周恩来都复电表示同意。有人不同意致公党参加新政协,周恩来答复说:致公党响应新政协最早,我们主张列入筹委会;还说:“社会贤达”以称“无党派民主人士”并作为一个单位为好。在通过决议的手续上,他提议一般的决议经多数通过,全体负责施行;基本方针的决议经多数通过,少数不同意的单位有不签字和退出的自由〔6〕。十月三十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香港分局并告上海局电,将经过讨论修改的《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文件转发给他们,要求抄送尚在香港的李济深、何香凝、周新民、马叙伦、李章达、彭泽民、章乃器、孙起孟、郭沫若等十一人,征求他们的意见。〔7〕

十一月三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高岗、李富春电:“依据目前形势的发展,临时中央人民政府有很大可能不需经全国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即径由新政协会议产生。”因此,“应多邀请一些尚能与我们合作的中间人士,甚至个别的中间偏右,乃至本来与统治阶级有联系而现在可能影响他拥护联合政府的分子,以扩大统战面。”〔6〕五日,他又电告香港分局,要他们邀请尚在香港、上海的民主人士北上。他们中包括李济深、何香凝、郭沫若等,还有茅盾、马寅初、李达、叶圣陶、欧阳予倩、曾昭伦、陈嘉庚、司徒美堂等。周恩来亲自布置他们北上的路线。〔8〕十一月初,受在哈尔滨的各民主党派代表委托,周恩来开始主持起草新政协共同纲领。一九四九年一月七日,李济深、茅盾、柳亚子等三十多人抵达东北解放区。他们从香港赴大连的轮船,在途中遇到大风浪,耽误了一些时间。周恩来知道后非常着急,几次去电大连询问情况。直到他们安全抵达大连,他才放下心来。在这个时期,先后到达河北平山李家庄的有周建人、翦伯赞、刘清扬、楚图南、田汉、胡愈之、沈兹九、宦乡、吴晗等。

一月十九日,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信的全文是:

“庆龄先生: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沪上环境如何,至所系念。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至于如何由沪北上,已告梦醒和汉年、仲华熟商,总期以安全为第一。谨电致意,伫盼回音。毛泽东,周恩来。”〔9〕

宋庆龄接到信后,因当时身体有病,不宜旅行,暂时未能动身。次日,中共中央又电示在港的方方、潘汉年、刘晓,望即邀在上海的张澜、黄炎培经香港北上,参加新政协。由于环境的原因,他们一时也未能成行。

二月十四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东北局、华北局等电,告诉他们:“原到华北的民主人士,业已多数去平。现在东北的民主人士,应即接他们来平,以便能集中协商大计,并准备新政协筹备会的成立。为此,特请林伯渠同志代表中央于丑寒(即二月十四日)由此动身前往沈阳,迎接他们来平。”〔10〕二十五日,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一行三十五人,在林伯渠等陪同下,乘专车由沈阳到达北平。这以后,黄炎培等也先后抵达北平。

二月二十七日,周恩来在西柏坡审阅修改《关于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草案)》、《参加新政协筹备会各单位民主人士候选人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组织大纲(草案)》、《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并批示将它们以《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有关文件》为名付印成册。

本来,周恩来同中国共产党以外的这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有着多年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他在他们中间熟悉的朋友,比中国共产党其他领导人要更多。但是,由于中共中央在三月五日至十三日举行七届二中全会,所以他在三月二十五日才到北平。一到北平,尽管他立刻投入紧张的和平谈判,但二十天的谈判过程中,他先后在四月五日、十三日、十四日、十六日、十七日分五次邀集在北平的民主人士和大学教授会面,向他们报告和谈进展的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二十一日,又向各民主党派人士报告和谈破裂的经过。同天,原在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电影、戏剧工作者举行联欢会。尽管这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紧张时刻,周恩来还是赶来参加这次联欢会,热情号召大家到工厂、农村和军队中去,创造为广大劳动人民所爱好的作品。

五月五日,纪念五四运动三十周年的座谈会在北京饭店召开,参加的有许多科学界、学术界人士和各大学教授。周恩来在会上作长篇讲话。他从“科学”和“民主”讲起,叙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过的迂回曲折的历程和经验教训,分析了新民主主义同旧民主主义的区别。他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论证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指出这不是强加于人的,而是由三十年来的斗争事实所承认和肯定的。他最后说:这几十年来,我们很闭塞,以后见面的机会多。各位在某一方面说来都比我们知道得多得多。我们共产党人在建设上很差,甚至可说是无知。但我们为什么敢说领导建设呢?第一,政治上局面已经打开,这是建设的先决条件。第二,在建设上我们做一个小学生,向大家学习。第三,我们知道如何推动和组织大家一起前进。大家都长于一样而短于另一样,只要组织起来,就能共同建设。建设还是要依靠各位,希望大家和广大工农结合起来,努力建设新中国!〔11〕七日,他出席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了《全国青年团结起来,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前进》的报告。

对各民主党派和民族工商业者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地位和作用,周恩来十分关心。五月二十六日,他同民主建国会领导人黄炎培、盛丕华、章乃器、孙起孟等座谈,说:现在的中国,应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四个阶级的联盟,共同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因此需要各党派的合作。民主建国会的成分有工商业者、退休工商业者、与工商业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及文化界人士,因此,民主建国会应把工商业家与新民主主义经济密切结合,团结、教育、领导工商业者,为经济建设服务。〔12〕六月二十五日,周恩来又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华东局并上海市委电,提出聘请黄炎培、陈叔通、盛丕华、胡子婴、颜惠庆、江庸、施复亮、章士钊等十四人为上海市政府顾问,“俾其能因联系上海资产阶级而取得发言地位”。〔13〕

这时候,筹备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时机已渐次成熟了。

六月十一日,举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预备会议,商定参加新政协筹备会的单位为二十三个,共一百三十四人,并确定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人选等。十五日,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及人民团体等二十三个单位,共一百三十四人。周恩来担任临时主席,并致了开幕词。毛泽东、朱德、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陈嘉庚等先后发表讲话。毛泽东在讲话中说:筹备会的任务是“完成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便领导全国人民,以最快的速度肃清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力量,统一全中国,有系统地和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国防的建设工作”。〔14〕第二天,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对《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草案)》的说明。他说:到起草共同纲领“是六、七两月份一个繁重的工作”。过去我们起草过一两次,因为当时战争正在猛烈进行中,因此重点在“动员全国人民力量,支援战争”上面;而现在“我们的纲领不能不转向建设方面”,“重点要摆在我们共同努力,来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同时强调:这次会议期间,“凡是重大的议案不是光在会场提出”,而且在提出之前“总是事先有协商的”,“协商这两个字非常好”。〔15〕会上,经过讨论和修改,通过了筹备会的组织条例,还通过了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的名单。

当晚,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周恩来主持下举行,推选毛泽东为常务委员会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李维汉为秘书长。为了加快各项准备工作,决定在常务委员会领导下设立六个小组,分别完成下列任务:一、拟定参加新政协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二、起草新政协组织条例;三、起草共同纲领;四、起草宣言;五、拟定政府组织大纲;六、拟定国旗、国徽及国歌方案。周恩来并被推兼任第三小组组长,负责起草《共同纲领》。六月十八日,他在这个小组的第一次会议上说:起草共同纲领的任务很繁重,很紧迫,“必须加紧工作”。共同纲领将“决定联合政府的产生,也是各党派各团体合作的基础”。会议决定由中共负责起草共同纲领的初稿。〔16〕

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共开了五天,在六月十九日闭幕。参加会议的成员有着广泛的代表性。整个会议的气氛是团结和谐的。但有些共产党员过去长期生活在农村中,同如此广泛的党外民主人士合作共事还是第一次,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因而在会议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会议最后一天,有一位民主人士提议向毛泽东和朱德发致敬电,另一位民主人士认为也可以不这样表示。这时有一位农民代表(共产党员)站起来说:我们农民只知道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从我们劳动人民看,只有共产党、解放军才使中国得到解放。周恩来对这个情况十分重视。他在参加新政协筹备会的党组会议上严肃地指出了这个问题。他说: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具体组成。中央政府成立后,政协便成为中共领导的各党派的协议机关。国家的一切大事都可以事前在此协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长期的。我们要善于和党外人士相处,态度应该是谦虚的,诚恳坦白的。对原则问题一定要争,对非原则问题要善于妥协。不能性急,更不能怕麻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长期合作,保证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不断前进。〔17〕不久,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新政协筹备会的党组干事会,由二十一人组成,周恩来、林伯渠、李维汉、徐冰、李立三为常委,周恩来担任书记。

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闭幕后,一切筹备工作继续由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和它所领导的六个小组分别担负起来。周恩来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两件事上:一件是协商参加新政协的代表名单,一件是起草《共同纲领》。

协商代表名单,需要包括广泛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区域、人民解放军、国内兄弟民族、国外华侨及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人物,需要显示出全国人民力量的大团结。人少了,便不能完满地代表全国各阶层的人士。但又必须有严肃的要求,照顾到相互间的协调平衡,并能为各方面所接受。取舍恰当,十分不易。这可以说是整个筹备工作中最繁重的工作之一。

各单位的代表名单,一般先由单位提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反复磋商,再确定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为了某一个代表的适当与否而函电往还,斟酌再四,费时达数周之久。筹备期间,共收到三十件以党派、团体或个人名义申请参加新政协的书面要求。筹备会秘书处根据新政协筹备会组织条例规定的原则,对这些申请作了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报常委会作出决定。对某些在解放战争中虽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其组织严重不纯,或是在民主运动中并无实际表现,甚至有过反动行为的,以及投机分子临时拼凑起来的派别和团体,不邀请参加。但对这些党派和团体中有民主运动历史并有一定代表性的民主分子,则邀请他以个人身分参加。因为这方面的问题既复杂又重要,许多事情是由周恩来亲自处理的。

在研究名单过程中,陈毅曾在七月二十二日致电周恩来、李维汉,建议新政协代表中应照顾到老解放区的开明士绅。他说:这一大批人与我党共度过两次战争,其中许多人在一九四七年的土改中亦承认我党的领导。另外,对于旧职员如护厂移交有功的,海、空军方面的,国营工厂企业方面的人士以及极有技术管理能力者,均应考虑有人参加新政协,以为今后建设所用。第二天,周恩来、李维汉复电:“所提建议甚好,当引起注意。”并嘱他如有这方面适当人选,请即提出。〔18〕

受到全国人民尊敬的宋庆龄,那时还留居上海。五月二十七日上海解放后,周恩来写信向她祝贺:“从此永脱险境,诚人民之大喜。”〔19〕接着,派邓颖超和曾长期在宋庆龄身边工作的廖梦醒去迎接她北上参加政协会议。廖梦醒先去。因为孙中山是在北京去世的,宋庆龄对廖梦醒说:“北京是我最伤心之地,我怕到那里去。”廖梦醒说:“北京将成为红色中国的首都。邓大姐代表恩来同志,特来迎你。你打算什么时候见大姐?”宋庆龄说她想好了再通知廖梦醒。过了两天,接到她宴请邓颖超的请柬。几次交谈后,邓颖超把宋庆龄说服了,同意北上。〔20〕她以什么名义参加政协会议呢?当时有三个单位都提出要推她为代表。周恩来和李维汉在七月十八日致电中共中央华东局陈毅、潘汉年并转邓颖超,请他们就这个问题征询宋庆龄本人的意见。二十一日,邓颖超复电周恩来、李维汉说:孙夫人表示因身体不佳不能参加任何团体的业务,也不愿参加任何团体,只愿以个人旁听的资格列席新政协会议。邓颖超提议:以宋为特别邀请代表,请中央决定。〔21〕以后,在新政协代表名单中,除有四十五个单位的代表五百一十人、候补代表七十七人外,还有经筹备会常委会同各方面协商后确定的特别邀请代表七十五人。他们中有宋庆龄、陶孟和、张难先、张元济、张治中、邵力子、程潜、傅作义、周信芳、梅兰芳、赛福鼎等。

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筹备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工作。这个《共同纲领》以明确而概括的语言,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凡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均应共同遵守。”

周恩来担任负责起草《共同纲领》的新政协筹备会第三小组组长。六月十八日,第三小组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由中国共产党起草《共同纲领》的初稿,组员分为政治法律、财政经济、国防外交、文化教育、其他等五个小组讨论,分别写出具体条文,供起草者参考。

为着起草《共同纲领》,周恩来六月下旬在勤政殿“关”了一个星期左右,亲自执笔,写出全文。以后又经过七次反复讨论和修改,其中包括由先后到达北平的政协代表五百多人分组讨论两次,第三组本身讨论三次,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两次,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再把草案提交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七月五日,周恩来主持召开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各党派各团体为纪念“七七”抗日战争十二周年宣言》,宣告:“代表中国人民意志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已经成立,不久就可以召集新政治协商会议,产生民主联合政府,着手新中国的建设工作。”〔22〕七月六日,他还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作政治报告。十四日,出席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代表会筹备会议,并讲了话。二十三日,出席全国工会工作会议,号召工人阶级团结起来,把革命进行到底,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建设新中国而奋斗。八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又在周恩来主持下,举行第四次会议。在讨论政协组织法草案时,周恩来说:如果形成固定的统一战线组织,名称也要固定一下,建议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人民民主国家中需要统一战线,即使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有与党外人士的统一战线。要合作就要有各党派统一合作的组织,这组织就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要长期存在。〔23〕

八月二十八日宋庆龄由邓颖超等陪同从上海到达北平,九月七日程潜从湖南到达北平,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都到车站迎接。

九月初,已确定的政协代表有四百四十多人来到北平,超过代表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七日,周恩来在北京饭店向已到北平的代表作《关于中国人民政协几个问题的报告》,共讲三个问题:一、关于参加人民政协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和人选问题;二、关于人民政协组织法草案;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当晚,又将《共同纲领》草案分送各代表,组织他们进行分组讨论。

为什么在正式开会前先要有这样的报告和讨论呢?周恩来说:“因为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开会前,使大家对上面说的几方面的情况有一个全貌的了解。”“新民主主义议事的特点之一,就是会前经过多方协商和酝酿,使大家都对要讨论决定的东西事先有个认识和了解,然后再拿到会议上去讨论决定,达成共同的协议。”〔24〕

经过将近三个月的紧张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项准备终于在九月上旬大体完成。

九月十七日下午三时,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这次会议仍由周恩来主持。他代表常委会作了关于会议筹备工作的报告,宣布会议筹备工作已经胜利完成,正式大会即将召开。会上,审议并基本通过了三个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草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并且正式决定: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九月二十一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出席开幕式的有参加会议的代表六百三十四人,来宾三百人。推出毛泽东等八十九人组成主席团,周恩来是主席团成员。主席台布置得庄严大方,中央并挂孙中山和毛泽东的巨幅照片,上面悬着人民政协的会徽,两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大会宣布开幕后,军乐队齐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同时在场外鸣放礼炮五十四响。全体代表起立,热烈鼓掌达五分钟。毛泽东致开幕词。他庄严地宣告: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25〕

是的,“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毛泽东这句话喊出了中国人民此时此刻的共同心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人民曾经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进行了一百多年可歌可泣的斗争,才换得这一天的到来。

第二天的会议上,周恩来先代表主席团向大会作了关于主席团常务委员名单和设立六个分组委员会的报告。他当选为主席团常务委员。在这次会上,他又代表第三小组作了《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经过和特点》的报告。对《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他这样说明:

“新民主主义的总纲问题。在讨论中,曾有一种意见,以为我们既然承认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质的阶段,一定要向更高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发展,因此总纲中就应该明确地把这个前途规定出来。筹备会讨论中,大家认为这个前途是肯定的,毫无疑问的,但应该经过解释、宣传特别是实践来证明给全国人民看。只有全国人民在自己的实践中认识到这是唯一的最好的前途,才会真正承认它,并愿意全心全意为它而奋斗。所以现在暂时不写出来,不是否定它,而是更加郑重地看待它。而且这个纲领中经济的部分里面,已经规定要在实际上保证向这个前途走去。

“总纲中关于人民对国家的权利与义务有很明显的规定。有一个定义须要说明,就是‘人民’与‘国民’是有分别的,‘人民’是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从反动阶级觉悟过来的某些爱国民主分子。而对官僚资产阶级在其财产被没收和地主阶级在其土地被分配以后,消极的是要严厉镇压他们中间的反动活动,积极的是更多地要强迫他们劳动,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在改变以前,他们不属人民范围,但仍然是中国的一个国民,暂时不给他们享受人民的权利,却需要使他们遵守国民的义务。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这是对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团结和生产有利的。”

“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制度问题。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它完全不同于旧民主的议会制度,而是属于以社会主义苏联为代表的代表大会制度的范畴之内的。但是也不完全同于苏联制度,苏联已经消灭了阶级,而我们则是各革命阶级的联盟。”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问题。基本精神是照顾四面八方,就是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的构成中,国营经济是领导的成分。在逐步地实现计划经济的要求下,使全社会都能各得其所,以收分工合作之效,这是一个艰巨而必须实现的任务。”〔26〕

九月二十七日、二十九日,人民政协全体会议在周恩来等主持下,先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四个议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关于选举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规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共开了九天。九月三十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周恩来在会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十月九日当选为这个委员会的副主席)。会议通过宣言和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致敬电后,举行隆重的闭幕式。

大会闭幕后,为了追念一百多年来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们,全体代表乘车前往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下午六时,奠基礼开始,周恩来在庄严的气氛中,代表大会主席团致词:“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我们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外举行这个纪念碑的奠基礼。”〔27〕周恩来致词后,全体代表脱帽静默致哀。然后,毛泽东宣读他所撰写的纪念碑碑文(后来经周恩来手书,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晚上,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盛大宴会,庆祝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的胜利闭幕。

延伸阅读

----毛泽东传(四十):筹建新中国

十月一日下午二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

在这次会上,五十一岁的周恩来被任命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政府首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中华民族遭受外国列强蹂躏奴役、中国人民过着悲惨生活的黑暗岁月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它的得来是如此不易。这是一百多年来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人民革命事业结出的灿烂成果,是用无数先烈的头颅和鲜血换来的。周恩来从青年时代起就为它奋斗了三十年的新中国,终于在他正当盛年的时候,像一个巨人那样,开始矗立在世界的东方。

永远不知疲倦的周恩来,又要踏上新的征途,着手新的探索,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国家而奋斗了!

来源专题周恩来传

目前有 1 条留言    访客:0 条, 博主:0 条 ,引用: 1 条

    外部的引用: 1 条

    • 金冲及版:周恩来传(1898-1976) 目录 | 求索阁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