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至道学宫谈道德经(三六):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015-11-21 12:34 生活·感悟 ⁄ 共 2210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行王道之治,若要想使天下王道长久,那么圣人就应该须臾不离其宗,做到自知,自胜,通明天地,内强为圣。于是,就可以静则为圣,动则为王。动则为王,亦即强行者有志之意。此谓内圣外王之道。

天下不失天,则能长久。王道不失王,方能长兴。即便天下失道,亡天下而不亡天;天下失王,亡圣人而不亡王道。天道永存,王道亦永存,其失而可复,谓之死而不忘则寿。

若天下失王道久矣,又该如何复兴王道呢?这正是本章承接上一章要讲的内容。下面进入本章正文部分。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泛,说文注,浮也。这里指,对于有道之人来说,大道浮现而无处不在。即使天下失道,那也是天下之人失道,而不是道真正的隐匿不见了。它仍然一直都在。

左右二字,单个的分开讲,在道德经里面,指喻的是阴阳。如果合起来讲,那就是说可阴可阳,可生可杀,可现可隐,变化无穷,指的是操纵驾驭之意。

对于欲以道统天下的圣人来说,道一直都在那里等着他,圣人乘道而驾,以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具体怎么操作呢?看下面几句。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恃,依赖着。辞,讼也。此处的不辞,被某些沽名钓誉的国学大师,解读成道生养万物不辞辛劳。这种文盲式的的解读,居然也能获得全国性的声誉,说明当今社会,文化堕落的程度有多深。人打官司的时候,为的是什么呢,不过就是为了争东西,这个是你的那个我是的,等等等,这个就叫讼,也就是此处辞的含义。讼,才会有;不讼,即不名有。

万物都赖道而生,道却从来不会指着万物,说这个那个是我的。天地万物都被造化出来,这就是功成。天地万物,各行其所,也不知道它们是谁创造的,更不会追问这个问题。道,也从来不说天地万物是它所生,所以应该为归它所有。

同理,圣人使天下百姓生生不息而不去指讼他们,认为天下是这里如何如何,那里如何如何;更不会认为这个是我的功劳,那个也是我的功劳。

对比其他民族和文明里面的神啊,先知啊,在这方面做的简直就是反面教材。不仅对万物辞而有之,还要贪天之功为己有。说明什么呢,非有道之人,鲜于德。后来这些无道的野蛮人愚昧思想传入中国,却自己给自己满脑门子都贴满了“大德”的纸条。不仅邪僻,而且贪鄙,跟马戏团的小丑无异。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衣,说文注,依也。万物于道,赖而生,衣而养。道不仅给了万物生命,生出了它们,还要永久的奉养它们。

有的父母认为,我给了孩子生命,所以这个孩子就是我的,这个叫为有。进一步,我养活了孩子,所以这个孩子就得什么都听我的,这个叫为主。而在道德经看来呢,这样想,是不对的。

为什么不对?因为道生万物,从来不说万物是它的,养万物也从来不说自己是万物的主人。万物有了生命,也就有了天性,天赋与他的特质,它们未来长成什么样,皆由此而定。既然不让生命得到自然而然的伸张,要以自己的意志处处扭曲它们的成长,那为什么还要创造出来一个生命呢?

生养呵护,并不是钳制;钳制也不是呵护。呵护是让孩子生长的更好,以便未来他能够更好的成为他自己。钳制,则不然,打着呵护的旗号,不过是为了让孩子的天性和特质被抹掉,复制黏贴一下母本而已。这是彻底丧失了创造力的生命。

常无欲,拿开那只手,不要钳制。呵护备至而不钳制,孩子既感觉到从父母那里汲取了无穷的力量和养分,又能伸张绽放的没有障碍。是其所是,成其所成,这才是美丽的生命。

可名为小,天地万物,都依赖着道而生养,可是有谁能感觉到道的存在吗,没有。它创造了一切,不名有,不为主,让万物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任运自化。

圣人兴王道治理天下,也是同样的的道理。反面教材呢,则是那些野蛮人民族的文明里面,他们的圣人不仅不小,而且很大,大得都把人贬低为畜生了,吃喝拉撒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钳制,什么都要惩戒,那里的人活着,根本就不是人类一样的活着,而是作为神和先知的牲口而活着。不仅这辈子要钳制,上辈子下辈子也一并的钳制的牢不可破,所以他们的生命,也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活,终生也不能从这种可怕的禁锢中,挣脱出来。这是一种可怕的精神奴隶制,可能说奴隶制不准确,应该是一种畜牧制,牲口是没资格做奴隶的,奴隶起码还是个人,牲口已经不是人类了。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生养万物,而不钳制他们,不折腾他们。任他们自然而然的生养不息,这样,天下万物都会前来归附。

道,生了孩子,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产,养了孩子,也不认为孩子一辈子都要像个奴仆一样对自己言听计从。恰恰因为这样,万物都会归附于它。

圣人兴王道治理天下,也是如此。使天下太平,百姓皆归附,却能功成身退,天下已经太平了,王道已成,百姓自行其是就可以了,他们并不需要一个主人,因为他们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如此,王道之治,方能长久。天下才能永久的不失其常然之序。天下有常, 复合于天道之常,有常乃为大。此谓,可名为大。

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圣人怎么才能使天下复归于王道呢,生而不有,养而不主,归附而不役,尽矣。

如何才能做到生而不有,养而不主,归附而不役呢,那就是要效法道,虚极静极,既能从无中生出万物,又能长养万物而不息,还能虚容万物而不役,能为此者,唯有虚静合道。

虚静,不可得,不可见,不可闻,名小。虚静,生养,蓄藏,生生不息,皆赖于此,名为大。这就是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如此,王道可复,可兴矣。

附:《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