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至道学宫谈道德经(七十三):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2016-07-15 06:41 生活·感悟 ⁄ 共 141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前面一章讲,天之道,不可达于知,故无知;人之道,不可通于天,故有知。本章接着上一章,进一步阐述天人两道,人天相知。流俗的说法,通常把这个道理叫做“认知论”。

相关阅读

    ----至道学宫谈道德经(七十二):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流俗的认知论认为,人可以认识并理解自然,人类对自然的描述,最终将迫近完全吻合和符应。而在老子看来,这是一件无望而徒劳的事。人可说的,所描述的,只是“人之道”,而非天之道。无论怎么改进修辞方法,说到底也不过就是各种符号游戏。语言之外,没有真实;逻辑之外,没有真理。人之谓真理,不过是真此伪彼,亦或者,真彼伪此,只是各说各话罢了。

知不知,由知到不知,去人存天。知“道不可达于知”,则知天道。知天道者,勤而行之,遵道贵德,谓之尚道。

人只有去人以合天, 去彼取此,才能复其真,此为天真。有天真,方有真人,有真人,方有真言。


不知知,病也。


不知知,由不知到知,灭天存人。

人失其天,则丧其根,失其母。人之性命,宛如草木,失天之人,如同失根之木。道德离失,失常不正,精神疲惫。人的病,是怎么来的呢,究其根本,不过神乱而不治,不过形亏而不复。病,不正也。这里说的病,不仅指身体上的疾病,也指精神上的疾病。

流俗的“认知论”那一套,自鸣得道,在老子看来,都是病人呓语。道为一,不可言,言则天人相决,一裂为二。天下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嘴,那么多的言语,都自鸣为道。这都不知道,碎裂到了何等地步了。所以,老子会说,我不是说你们哪一个有病,我是说,你们所有的人都有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与众人走向天人相诀的路相反,圣人走向的是天人相合之路。不失天,则不失其正,不失正,故不病。是以,圣人不病。

圣人为什么会不病呢。因为圣人虚于不离大道,而且要时刻为天下复其正。流俗的观念认为,老子之道,就是教人卑下谦让,做鸵鸟,与世无争,做老好人。其实并非如此。

治国用兵,生杀决断,正奇相合,以定万化这才是老子之道。接着治国用兵的道理,本章讲的是“认知论”方面的问题。老子认为,不合天道的言论,都是病态的思想。圣人不病,是因为圣人总是要禁绝各种病态的思想。

病,世丧道,道丧世。病病,弃智绝圣。使人反其天,使世反其道,故成天下圣。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世界上那么多人,那么多思想,那么多观念,那么多主义,那么多偶像,那么多先知,那么多鬼神,那么多价值观,都各自“自定义”自己是神,是先知,是真理,自己是正常的,其他的是魔鬼,是谬误,是不正常的,是变态。真是这样的吗?老子又要说了,别吵了,你们没一个正常的,你们都有病。

人,不足以成为万物正邪的判准,也不足以成为道德之锚。这个判准,是天道,这个锚,也是天道。

什么是真,什么是正常的,就要看是不是合乎天道。只有认识到,这些“不正常”的事物,都是“不正常”的,才能明白,什么是正常。

意识到“不正常的东西”是“不正常”的,这很难吗?从现代社会看,这太难了。因为天下不正常的人太多,所以后来他们达成了某种协议,不仅自定义自己是正常的,也彼此承认对方也是正常的。即便不承认对方是正常的,也不可以“病病”,不可以认为“不正常”的东西是“不正常”的。看上去是不是特别眼熟?嗯,这就是政治正确。

是以不病而只有意识到所有不合天道的东西都是“不正常”的,并且绝弃这些“不正常的”东西,不离失道德,不丧其天,才能够一直是正常的。


附:《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

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