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分享我进实验室一年的经验

2009-09-26 14:09 学术科研 ⁄ 共 1849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不知不觉自己结束理论课程的学习进入实验室开始论文工作已经整整一年了,最近所里来的新生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自己的科研之路,虽然说自己也是个刚入门的新手,在科研这滩深水中远远不能游刃有余,但是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充满朝气和激情的脸,的确有些唏嘘。

前些天个师弟和我聊起了直博的话题,谈吐间深深的感觉到了他对实验室生活的不了解,竟然和去年的自己是如此的相像,于是产生了想写下下面这些东西的想法,以前总是在emuch上向别人索取,希望今天也能够为小木虫发一点小光,呵呵……

1、关于看文献

对于任何一个接触全新课题的人来说,文献调研是必不可少的,大多数同学在理论学习阶段就会有一些查找和阅读文献的经验,但以我个人的经历,进入实验室以后的文献调研和阅读与前者是完全不同的,举个简单例子来说,以前看到文献上说“将催化剂装入反应管中”,你很有可能不会考虑填料、催化剂颗粒大小、是否需要稀释等等问题。所以我认为,新进入实验室的同学在对待文献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和重视。

在导师分配课题后大家一般会先读一些和课题相关性大的中文文献(如果能找到中文综述就最好了),这是很必要的,对大多数人来说,要做的课题都是一个以前不太了解的新领域,阅读中文文献有利于我们快速的对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等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

中文的文献不宜看的太多,毕竟质量不高,大约读过15篇左右的中文以后就可以开始读英文了。刚开始看外文文献的时候非常痛苦,对于英语底子差一点的同学更是如此,经常是看的头昏脑胀却什么也没看明白(我当时就是如此),如果你正处在这样的状态,那么唯有两个字:坚持。一定要坚持下来,把一篇文章通读,哪怕看不太懂也要先读下去。可以先在电脑上看,用金山词霸,把不认识的单词标出来,然后在打印出来,认真的阅读。有很多文章第一遍看的时候云里雾里,等第二次看就会看清楚里面的来龙去脉了。

在这个阶段我认为不一定要马上看自己领域里大牛们写的综述,也不必一味追求很高档次的文章(一般高档次的文章会比较深入,较难理解),关键是要找到大量阅读英文文献的感觉,等大家度过一开始读英文文献困难的瓶颈,以后在读就会顺利很多,等那时候就一定要注重文章的档次了。

关于文献阅读,经验版有很多前辈们留下的经验,大家可以多学学,结合自己的习惯,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推荐给各位新虫一个软件:endnote,sci上查找到的论文可以直接将相关信息导入,非常方便。说到sci这个网站(web of knowledge),在上面查到的文献可以看到被引用的次数,对于新虫来说,这个是筛选经典文献的重要参数。

2、关于导师

这是一个比较敏感也比较严肃的话题,前段时间教师节,我们还在讨论,所里的老板,有个几个敢问心无愧的说自己是老师?

现在国内的研究生导师几乎不指导学生已经是太普遍的现象了,往往名气越大的老板越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留在实验室的全是一些比较年轻的小老板,遇到认真负责又有能力的是运气,遇到冷漠自私的也不算罕见。现在的导师和学生之间有了很多类似上下级关系的感觉(当然,我不否认好导师的存在),所以各位新虫最好还是审时度势,在和导师相处的问题上多花一点心思。这话说话来感觉有一点世故,但实际情况……

关于这一点我不多说了,毕竟我的老板就属于自己的学生都认不全的……

3、关于师兄师姐

一句话:交朋友,多沟通。

今年新进组里的几个师弟都比较害羞,刚来的时候多不好意思说话。其实这一点跟个人的性格有关,我很幸运,进实验室后的课题是接着一个即将毕业的师兄做的,这位师兄非常的友善,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文献,亲手带我做了半个多月的实验,最后走的时候还将自己多年来珍藏的许多“小宝贝”都送给了我,指导现在我们依然保持联系,他对我的课题也是非常关心。

其实绝大多数师兄师姐都不会以高人一等的身份自居,换一个角度讲,一个课题组的课题总是有或多或少的延续性,也就是说新生的课题一定会和某位师兄师姐的题目相关,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和师兄师姐讨论交流,这是非常有益的。

4、关于身边的人

大家做实验,除了导师、师兄师姐,还会接触很多其他的人,比如送药品、气体的工作人员、维护设备的技术工作人员等等,他们很有可能没有学历,但是其中有能力的大有人在,他们对于仪器设备的熟悉程度和操作维护经验远远高于我们,所以请大家一定要尊重他们,等混熟了,嘿嘿,就可以缠着别人把他们的经全部取过来……

就这么多吧,有点长,里面肯定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都是我本人的愚见了,我绝对没有好为人师的意思,只希望对广大朋友有用,最后祝大家科研顺利,潇洒毕业。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