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谁为谁狂:评点环球时事(2008年9月)

2008-09-30 15:56 战略·谋略 ⁄ 共 1644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2008年评论之二十一:台湾“独立”或台湾利益,由台湾民意看和平统一前景

在本帖之中,已经多次对台湾问题做出评论,近来因为南奥塞梯冲突及陈水扁洗钱案一事使得台湾问题也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话题,有网友谈及了台湾民意一事,并因为这种民意而对和平统一前景抱有疑虑,小民在这里谈一下个人的看法,与各位网友交流。
我们要分析台湾和平统一的前景,有一个问题是无法避开的,那就是台湾民意到底是什么?
民意的书面含义是指:人民群众的共同的、普遍的思想或意愿。民意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词,而是相对的,民意不是绝对的,我们看到的民意与实际的民意往往是不能划等号的,民意是可以被操弄的,民意也是可以被引导的,政治家利用民意为民族的整体利益做贡献,政客操弄民意为自己谋私利,同样的民意,却有不同的意义。
对于台湾的民意,小民认为我们必须承认超过半数的台湾民众希望保持现状没有统一意愿这一现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是就是一种支持“台湾独立”的民意,台湾的民意调查之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冠于全球,不同的机构,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操作手法,就可以导致同一个调查题目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对于各种纷乱的台湾民意调查结果,小民认为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台湾的主流民意并不是拥护“台湾独立”,而是拥护“台湾利益”,拥护可以为自己带来幸福安定生活的“台湾利益”,前者是可以被操弄的,而后者则是实实在在的,台湾民众追求的是幸福安定的生活,这是永恒不变的最基本民意,台湾在历史上从来未曾做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存在,在未来的历史中也会同样如此,这是一个大势,这种大势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
在这种情况下,台湾民意就不会成为阻碍两岸和平统一的因素,我们确信这种阻碍的确是存在的,但是这种阻碍也是可以改变的,甚至是最终会对和平统一起到推动作用。
这其中的关键就要看大陆如何来做了。
台湾要实现统一,无非武统文统两种方法,在台湾并没有实现“法理台独”的情况下,武力统一显然是不适合的,所以我们现在的首要选项是通过和平方式统一台湾,但是,这不是我们想实现就能实现的,台湾如果没有统一的意愿,我们的意愿再强都没有用,所以我们要采取措施推动台湾愿意走向统一,也就是说,不仅仅要台湾“口服”,还要“心服”。
过去几十年里,在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上方面,我们一直处于探索之中,我们寄希望于国民党,寄希望于台湾民众,寄希望通过港澳“一国两制”的模式实现台湾统一,但是,却收效甚微,为什么?
很简单,我们的方式有些粗线条以及想当然了,在处理对台问题上,我们往往缺乏换位思考,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台湾,许多具体的处理措施往往只从本身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台湾民众的感受,所以,我们所采取的诸多措施往往起到了反面的效果,台湾感觉不到统一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先感觉到所受到的威胁,在一种政治不透明、交往不密切、两岸经济相差巨大的前提下,这种反面的效果越发被放大了出来,甚至为台湾的政客们利用,在这一方面,我们过去的做法可用一个俗语来形容,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2003年之后,我们对台湾的策略有了明显的变化,且不说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单就对台湾的具体策略方面就由震慑及压服为主的硬策略阶段改为“一手硬、一手软”的阶段,媒体将这种新的策略称之为“硬的更硬,软的更软,”其实小民认为这个政策的核心其实在后者,我们更注重软的策略,“硬的更硬”只是为了让“软的更软”有效达成既定目标。
在此,小民放下“硬的更硬”这部分内容,重点结合“软得更软”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在大陆实力日盛的前提下,我们有足够的信心通过和平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这种方式的最重在的表现就是创造一切条件,推动大陆与台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交流,消除两岸的思想隔阂,加强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存,让普通台湾民众从大陆的经济发展中获益,小民认为,中央政府对台湾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方面,有四个亮点:
一是建立起中国大陆与台湾政治精英阶层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平台。2004年以后,通过邀请连战、宋楚瑜等人对大陆的访问建立起两岸之间即时的联系渠道,在两岸互动的官方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这些渠道起来促进两岸理解与互动之功,即使在马英九上台两岸政治交流启动之后,这种平台仍有辅助及影响方面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我们并没有将这种交流对象仅限于泛蓝,而是希望这种交流是开放性的,即便是泛绿一方,同样是我们争取建立联系促进交流的对象。我们期待台湾是作为一个整体社会而统一,要避免处于社会分裂的情况,就首先要做好政治精英的工作。
二是在台湾培养了一个依赖大陆的经济精英阶层。在民进党执政的八年时间里,无论民进党如何对大陆恶语相向,如何推动“台湾独立”,我们均未对台湾采取经济封锁政策,放任对台湾每年几百亿美元的逆差,其实就是希望强化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通过单向的大幅开放以及对台商投资大陆的种种优惠,我们已经在台湾培养出一个离不开大陆的既得利益阶层(这个阶层在大陆有一个组织,叫作台企联),我们最成功之处在于,对于这个经济阶层,我们是没有根据台商的蓝绿属性来分对待的,因为蓝绿标签背后都是对于稳定环境的向往及对于最大利益的追求。台湾以选举闻名于世,但凡是选举就需要选举资金,而提供政治献金的财团就必然会要求当选者执行符合本财团利益的政策路线,如果多数台湾经济精英阶层要都要依靠从大陆市场获得经济利益,台湾有可能产生一个走两岸对抗路线的“政府”吗?
三是推动两岸文化交流,避免台湾产生一种“去中国化”的新文化体系。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使用同样的文字,使用同样的语言,同文同种,但是这不代表在这一方面就可以掉以轻心,我们应该站在更客观的立场上看待涉及两岸的共同历史,比如对于国民党在抗战中的正面作用应该给予肯定。通过各种文化研讨的方式促进两岸间的文化交流,吸引更多台湾学生到大陆高校就读,邀请台湾青少年前往大陆访问。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文艺界走在了前面,在这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避免区分蓝绿,因为区分的结果就是帮助“台独势力”推动台湾的族群分裂,正是这个原因,张惠妹和林志玲可以继续活跃在大陆的舞台上,交流就意味着放弃对抗,总有一天,涓涓细流会汇成巨大的海洋。
四是采取实际措施让普通的台湾民众从大陆的发展中获益。台湾南部成为深绿的大本营,台南农民喊出“肚子扁扁,票投阿扁”的口号并非完全是民进党政治操弄的结果,二二八血案造成了台南民众与国民党的政治隔阂,在台湾经济起飞的过程中,受益的是资产阶级及中产阶层,以经营传统农业主的普通台南民众未从经济发展中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在民进党的操弄下,台南民众容易将对国民党的不满转化为对国民党所奉行促进两岸交流的路线的不满,于是就出现了台南成为“台独大本营”这一情况,这看似一个死结,其实却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我们在台湾经济交流过程中,就要想办法创造条件让台南民众从经济交流中获益,避免大陆农产品对台南的冲击,单向开放台湾农产品进口就是基于这样一种选择,在大陆游客赴台观光路线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增加台南地区的比重,而不要因为民进党的故意找事而回避,逐渐消除台南民众对于大陆的敌意,为最终实现和平统一奠定民意基础。
如果台湾的多数精英阶层(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及普通民众都可以从两岸交流中获得巨大利益,那么就不会产生一个要求台湾走向“独立”的主流民意,这使得任何政客都会缺乏推动“台湾实质独立”的底气,这就使得台湾问题的解决进入我们希望的轨道,小民眼里的和平统一的路线图是这样的:中止敌对-经济交流-经济整合-政治谈判-实现统一,目前,我们处于第一与第二阶段之间,希望两岸交流有序推进,最终实现两岸统一,这将是中华民族真正崛起的最明显标志。(谁为谁狂于2008年9月1日)

-----------------------------------------------------------------------------

中国的问题之所以不好解决,主要的原因在于太大,国土大/人口多,情况复杂,新加坡的总理要视察国家,一天就可以将全国转上好几启遍,中国的总理要视察察全国,即便一天能视察完一个县,将全国的所有县都视察完还需要五六年的时间,中小型国家要觉得什么路子好,立马可以全国推动,中国不成,国家这么大,还要考虑这个路子是不是会有反作用,比如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制造业的科技含量,这件事看起来很好,但是在中国如果全面实施却不现实,因为这会导致就业岗位大量减少,导致缺乏技能培训的人大量失业,从而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所以中国所采取的新措施往往都要选择地区试点,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我们就是这样一路试点过来的,对于要在全国推行的东西需要一层层传达一层一层落实,这必然导致动作缓慢,但是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如果我们一定要绕开这个环节,强令全国立即推行,必然导致大量负面问题出现.
我们也可以将国家比喻成一艘船,新加坡这样的船稍微用一点力就可以迅速启动并可以在行驶中很容易掉头保持正确的方向,而中国则是一艘航空母舰,要启动就得一些时间,在行驶中如果发现前方情况不对,掉个头也需要许久的时间.大船的唯一好处是,这艘船一旦启动了,就具备了抗击风浪的能力,一般的风浪可以让小船翻船,却影响不到大船的前进.
我们看待中国问题,要注意从两个角度,一是从现实的角度,看看与世界同类国家横比,我们现在的表现如何,一是从历史的角度,看看其它大国在建国六十年时达到一个什么程度,而我们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既要承认问题,又要看到进步,我们还需要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问题缠身,这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如果有一天我们将这些问题给妥善解决了,岂不是为中国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动力?

-----------------------------------------------------------------------------

分省是为去地做服务的,而这一切最终的落脚点是强市镇,地级行政机构的存在显然价值不明显,甚至是大量负面价值,将大量用于县市的资金沉淀于地级,与县市争利,限制县市发展,取消是大势所趋,最近几年市改区就体现了这一趋势,而取消了地级,省一级的管理责任就加大了,对于一些人口大省来说,市县数量过于庞大,因此考虑分省,将一些超大城市划为直辖市未尝不可,这种分省主要目的就是将一些管理县市数量较大的省的县市数量降下来,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也避免这些大省因为经济实力方面过于庞大而生产生与中央对抗的可能,中国应该避免出现某省经济占全国比重过高(20%以上)的情况出现.当然,分省比去地影响更大,不会立即展开,不过,你也不能说中国没有分省,过去我们已经分出来两个了,一个是海南从广东省分出来,一个是重庆从四川分出来,未来分省的重点可能会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分省也不是越多越好,我个人觉得中国出现40-50个省级行政区是不错的选择.省管县与省辖市其实就是我所说的强市环节,这并矛盾,省级下面只有一个级别的市或县,县市的权力得到扩大,可以更好促进本地的发展.至于强镇,则是希望将城市化就地展开,避免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失衡局面出现,所以,未来的中国最繁荣的地方极有可能是小城镇,生活配套齐全,环境又要好于城市,我所说的新一轮下乡运动,就是指下到镇里:)所以,整体上来说,我的想法跟你看到的媒体上的思路并不矛盾,反而是一致的.

-----------------------------------------------------------------------------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最不好处理的是与印度的领土争议,其次是钓鱼岛问题,最后才是南海问题,我可不认为欧美会收拾越南,相反,美国倒是有可能成为越南借以依赖对抗中国的对象,在南海海域帮助越南开采石油获得利益的正是欧美石油公司,要解决南海问题,必定要先解决好台湾问题,否则很难协调一致,加之有关诸国都是中小国家,不具备与中国真正抗衡的能力,所以只要中国保持进一步发展,在经济方面形成对各国的巨大优势,并加强在南海的军力部署,配置南海航母舰队,就可以获得解决南海领土争议的主动权.
-----------------------------------------------------------------------------

总量与增量是两个不同概念,如果你一定要说康乾盛世,那么可以从清王朝的建立开始来理解,1644年,清兵入关,1662年康熙即位,1736年乾隆即位,1996年退位,清王朝达到顶峰,也就是说,清王朝经历了近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到达了盛世的程度,而今天的中国建国不到六十年,今天的中国的实际购买力已经是世界第二位,如果没有大的意外,再有10-15年中国就可以超过美国重新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也就是说,我们用70-80年左右的时间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历史上的强汉与盛唐均是这样,我们再看今天的超级大国美国,1776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确定第一大国的地位,用时超过一百三十多年.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日本,战后四十年就到达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但是我们要考虑一点,日本的发展有其历史延续性,日本从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为日本积累的无形财富是我们所不能比拟的.
中国最具可比性的就是印度,几乎同样时间建国,面积大人口多,印度底子比中国好,而且国际环境比中国好,但是几十年下来,我们的经济是其几倍,人均收入是其几倍,这样的成果难道不是成果吗?
不否认今天的中国问题多多,形势严峻,如果没有错误国民的生活应该会更好,国家应该会更强,但是世界上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有些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应该吸取教训,避免以后犯错,而不是时时对此耿耿于怀让自找不舒服.

-----------------------------------------------------------------------------

关于两房的事,我再说一下我的观点,中国购买的是两房的债券,不是股票,两房不倒闭,中国不会受到实质损失,事实上,两房也不可能倒闭,美国政府现在已经对两房由默认担保改为公开担保,也就是说除非美国愿意面对美国金融体系与国际信用双重崩溃,否则,中国持有两房债券不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至于中美之间的交易,中国犯得着用钱来换美国不捣乱奥运吗?事实上对奥运干扰最大的格鲁吉亚不正在美国默认下发动军事进攻的吗,甚至出现了要不要退出奥运会的说法,没有美国的默认,这个小国敢如此挑战俄罗斯吗?所以,中国在奥运上跟美做交易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中国支持美元的事实是存在的,我想,这其中的战略考量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我在前面也有过评论,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中国不希望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现在就崩溃,因为中国还没有准备好,人民币还不具备全球性货币功能,我们还无法在新的国际金融秩序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中国不能从旧秩序的崩溃中受益,反而会受到巨大损害,所以,在现阶段,中国适当支持美元其实是在支持自己,我们可以说中国确实有大量的买办阶层在通过损害中国利益的方式使自己受益,但是不能据此认为国家在整体上也是采取如此的策略,我们还没有愚蠢到这种地步.
网友中对中国的做法最大的意见是,为什么中国宁愿帮助美国救市,而不救自己的市?我想举一个小例子,一个人身上有个脓包,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在外面用点药止痛,使其一直拖下去,虽然不那么疼了,但是必然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导致整个人遭殃,一种让其破裂,然后从根本上治疗,虽然痛在一处,却保护整个人的安全.大家如何认为呢?

-----------------------------------------------------------------------------

● 2008短评之:矛盾的西方

说明:本评论写于4月底,当时感觉不是太满意,因此写好之后并没有发出来,今天重新读了一下,感觉还是有一点价值,所以原文发布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伴随三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形成了一个具有极大吸引力的市场,当我们还缺乏在这个世界上的话语权的时候,当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底气制定出符合我们利益的全球规则的时候,灵活的运用市场这个优势将会为我们增加极大的战略性的弹性空间。其实于中国市场这一因素的重要性,许多网友都能够注意到,网友“佛陀的微笑”在本帖的回复中提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市场的庞大吸引力并不能保证“一招鲜、吃遍天”,我是认同这种观点的,我们对于中国市场的认识必须是建立在双方面的基础之上的,一方面要认识到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因素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因为你有一个全球最具吸引力与增长空间的市场存在,就可以保证到世界各国特别传统强国会在国际交往中采取一种合作而非对抗的态度。北京奥运圣火的在英法美三国的传递中遇到的种种波折正好是这种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没有哪一个国家真正在政府层面采取与中国公开全面对抗的策略,它们没有勇气放弃从中国这个快速增长的巨大市场里获得利益: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又在背地里为各种杯葛中国的力量提供各种支持,以西藏问题为幌子杯葛圣火,以杯葛圣火的方式杯葛奥运,而这一切的最终落脚点是杯葛中国的崛起,我们不能否认全部的质疑因素中确实存在需要我们改善的地方,但是可以判断这不是一种出于良好居心的行动,如果单纯就经济论经济,美国不愿意向中国出口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与军事装备显然是一个悖论,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市场是重要的,但是不是万能的。在这样的时候,市场的因素已经被让位于政治因素,让位于意识形态,让位于对利益博弈的阴暗面的考虑。要应对这样的局面,中国的发展必定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推进全球化,倡导自由贸易,推动和谐世界秩序的建立,我们需要认识到这里的世界体系并非是欧美体系,而是全球化的体系,体现多种经济体利益诉求的体系,欧美体系是一个只保护既得利益阶层的体系,我们无法指望可以从他们制定的规则获益,所以我们需要倡导全球性体系的建立,只有这样,我们可以的从中找到自己的发言权,才不至于为欧美所操控,反而让我们市场成为伤害我们自己的利器一方面加强自身改革,解决内部存在的问题,加强自身的防卫力量,我们要在政治层面对西方定义的东西有所防范。
我认同中国的市场是对外关系处理的最强大武器,庞大的全方位的不断增加的消费能力对于中国处理与各国关系有着正面的意义,我曾提出过全球化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这种全球化的实质是中国籍此融入全球体系,与世界各国结成利益共同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动机与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动机是一样的,利字当头,西方十分看重中国市场,在最近的藏独闹事事件之后,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敢于公开与中国叫板,除了这件事上他们本就底气不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奥运会再有五个月就成为过去,但是他们还需要从中国市场获得长久的利益,以国家的形式在中国最痛处的领土问题上找碴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但是他们也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中国的杯葛,所以这些国家的媒体、组织及个人就成了杯葛中国的主要力量,正是因为各国政府的放任才使这些导致行为的猖獗,只是因为他们不大相信这种方式可以真正弄乱中国从中渔利,所以才选择了尽量不在政府层面触怒中国,而这其中,缺乏执政经历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与其它大领袖相比,显然还是菜鸟一只,这个一上台之后四处抢风头的大国领导人显然犯了大忌,当西藏事件发生后,他急于抢占“道德”上的至高点,于是在真相尚不明的状态下抢先表态,他以为自此以来就可以让法国取代美国的民主领头羊地位,但是但他环顾一周后发现,其它国家的领导人并没有跟进,而他成为了一只出头鸟之后,出席北京奥运会或许是一个他想要继续让中国顺利执行那几百亿协议合同的唯一机会。(谁为谁狂于2008年4月26日)

-----------------------------------------------------------------------------

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中国均不应该与其成为同盟者,最佳的态度是采取灵活的合作态度,而非结盟.中国应该乐于看到美俄之间形成真正的对抗联盟,而不是参与其中,成为对抗的一方,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他们均不可能是中国的同盟者,都是中国事实上的竞争者,至多是中国在某些方面的合作者罢了,美国至今还在竭力维护着对中国高科技封锁与军事武器禁运,至今还在试图分裂中国的西藏与新疆,试图继续让台湾牵制中国,美国是国际上一切反华行为的真正大本营,而俄罗斯什么时候放弃过对中国的警惕之心,远东输油管道一拖再拖,在中亚产油地区,俄罗斯试图通过强化垄断地位将中国挤出这一区域,与中国有着巨大领土争议的印度从何处得来对抗中国的军事底气,再看看俄罗斯对中国商人的处理态度,与法国对待中国游客的态度又有何异?不要寄希望从这两个国家得到真正的信托与支持,我们要做一个不断强大的第三者,乐于见到美俄之间维持一种动态平衡,我们既要保证来自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又要保证来自美国的贸易顺差,所以我们既给俄罗斯以适当支持,同时也继续借钱给美国,让美元不至于崩溃,对于需要和平环境的中国来说,三极世界显然比二极世界更稳定一些.

-----------------------------------------------------------------------------

● 2008短评之:名人国籍、裸体做官及博士争当公务员背后的思考

网友“水风轻晚霞明”在帖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能不能说说现在名人的国籍问题、裸体做官(家属都移民)和最近有篇文章说90%的博士不愿意回国和一半博士考取公务员的现象?”看似简单的几十个字,牵扯到的却都是大问题,小民就此来评论一下这些现象背后的东西,与大家交流:
先说名人的国籍问题。好好的中国人不做,非要变成外国人,而且成为继续在中国生活、继续在中国工作、继续在中国人的赚钱的外国人,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成为外国人可以获得更多利益,比如在国内投资可以享受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可以获得一些超过中国国民的特殊待遇,比如同样的办事,可能就会有外宾窗口,同样违法,可能就因为是外宾而得到更轻的处罚或免于处罚,如果是财产来路不明,可以通过是外宾这样的方式及时转移到国外,可以不必遵守一些只面对中国公民的国内政策,比如计划生育政策,成为外国人就可以爱生几个生几个,没有上人上门罚款不必担着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这样的道德压力,有这些好处,这些名人们何乐而不为呢?其实对于更改国籍,我的态度是开放的,如果你是到国外长久发展(比如嫁娶到国外、投资经商、从事体育活动等),通过更改国籍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无可厚非。当然但是如果你是一个铁定还要在中国生活,还要消耗中国的社会资源,还要赚中国人民的钱,却要弄一个外国人的名义,尤其那一批台上高呼爱国主义,私下里却已经是外国人的“名人”,BS之。关于名人的国籍问题,我们应该从体制方面进行考虑,正是因为体制方面的一些不合理导致了名人国籍问题的出现,假如我们的制度可以让国民在自己的国土上获得超出外国人的待遇或至少是一样的待遇,如果我们可以对一些钻空子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向一些转变国籍却继续长期生活在中国又大量生育孩子的人征收社会抚养费),如果我们的制度可以让所有的国民能够以中国人的身分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会引起我们关注或争议的问题。
裸体做官涉及的是反贪腐机制的落后问题,根据中国目前的官员政治收入水平,将其他家人全都移民到国外的合法的可能性是极低的,既然出现了,那就说明了两点,一是有大笔不明收入,二是试图以此来转移财产逃避法律责任。为什么这种现象越演越烈,说明我们在反腐机制方面的落后,现有的体制既不能在事先避免官员的贪腐,也不能在事中及时发现不良表现给予制止(如通过阳光法案,进行财产公开,在媒体环节进行有效监督),还不能在事后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制裁犯罪分子,如我们可以通过加入全球反洗钱联盟来遏制非法资金的流出,通过与相关国家的司法合作引渡及异地有效打击贪腐分子及其受益者,但是在这两方面取得的成效甚微,总而言之,要避免裸体做官现象,我们需要的努力不是一点两点,需要的时候可能不一天两天,希望能有好的进展。
关于博士不愿意回国及近一半的博考公务员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考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国内的科研环境存在问题,待遇低,且被过度政治化,科研人员的精力被过多消耗在非科研环节,这样的环境如何可以吸引高学历的博士们回国?至于博士考公务员一事则说明了中国的官本位问题的严重,对于博士们来说,中国公务员的工资并没有多大的竞争力,但是公务员的灰色收入,公务员远超社会其它阶层的良好保障却极富吸引力,所以博士们宁愿让专业荒芜而去争着考公务员,就出现了四十个教授争一个处长职位的事情发生,不为真正从事科研的人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待遇,不去除官本位思想,不去除掉公务员的灰色收入,博士们不愿意回国或者竞相追逐公务员这种不正常现象就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
无论是名人国籍、裸体做官,还是博士争当公务员,这些不正常现象的背后隐藏着由体制的不正常不健全而导致的必然,我们说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国内的问题,这也是一种体现,我们有太多太多需要解决国内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方式不是行的,必然要将国内问题的解决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从体制这个层面入手来解决,否则,我们依旧会走向老路,那种不痛不痒的方式已经伴随了我们三十年,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到非要一个更完善更健全更有活力的政治机制来做为保障的时候,中国已然无别的路可走了。(谁为谁狂于2008年9月9日)

-----------------------------------------------------------------------------

● 2008年评论之二十二:悲喜交加,写在国观开帖一周年

2007年的9月25日,也就是去年中秋节的晚上,一直在国观潜水的小民心血来潮,决定开一个帖子,发表一些个人对与中国有关的国际时事的评论,于是即兴写了一个开篇再加上第一个评论《由默克尔的对华作为所想到的……》,等写好在国观上发布出来,已经是9月26日的凌晨了。当时只是心血来潮,我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坚持多久,没有想到,这个帖子从此却成为我的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每天都会到这个帖子上来看看,看看网友的评论,发发自己的评论,一年下来,竟写下了60多个评论,回复网友的问题近400个,在这个帖子里,小民居然写下了近40万原创评论,这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帖子得到了国观版主及广大网友的热烈关注,一年里的浏览量与回复量都达到了让小民几乎不敢相信的数字,这些数字让小民惊喜,更惊喜的则是大家在此帖里所展现的那种对于国家对于民族前途的深深忧虑与真诚关注,我们都是大国中的小民,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推动整个国家的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可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建设性力量,这种力量尽管微薄,但是这种力量如果数以十亿计,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股力量,可以推动历史的车轮向前,可以见证我们这个国家走向真正的民富国强。
一年前,小民创立这个帖子的时候,万没有想到接下来的一年竟是中国近几十年里最悲喜交加的一年,小民与多数网友一样,简单的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到来的时候,在奥运会的举办年度,我们的国家可以迎来近代史以来最为灿烂的一次国家形象展示,但是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迎来大陆与台湾关系由冷转热的最好时期,迎来了百年奥运,却也迎来了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南方大雪灾、四川大地震、西藏的骚乱、新疆的恐怖袭击,更有通货膨胀及经济减速的双重考验,还有贵州事件、云南事件、毒奶事件、华南虎事件等各种因机制缺失及信用缺失而形成或加剧的社会危机,中国是一个国土与面积方面的双重大国,天灾人祸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避免,但是如此多的天灾人祸在一年的时间里相继出现,却是从前所没有的,所以,过去的一年是对国家的最严峻考验,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国民的严峻考验。
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为中国赢得了国际盛誉,从表面上看,我们战胜了所有的天灾,也基本解决了每一件出现的人祸,受难者得到抚恤,为害者得到惩罚,我们也初步将通胀指数降了下来,在全球经济不佳的情况了保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非理性的楼市与股市开始回归理性,一切似乎都在归于平静,似乎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一切都在控制之中,但是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小民并没有改变对国家的前景乐观的本性,但是小民觉得还是有必要充分认识到国家所面临国际国内环境的严峻性: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整个欧美经济的萧条,已经演变为金融危机,这种巨大的负面作用早已经扩展到其它地区,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国无法不受到影响与冲击,在经济方面我们必须要做更坏的打算,因为美国金融危机而导致的直接损失会进一步加大,美元有可能进一步贬值,外贸形势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能被迫改变从紧的货币政策,重新加大投资力度,改变不救股市的态度,使得根治股市顽疾的最好的一次机会再次错失,这无疑会为日后的真正治理增加难度;我们看到了,在过去一年里的各种人祸,看似偶然,却有着必然性,对于这些人祸,我们不能用“发生”或“爆发”这样的字眼,因为这些问题并是今天才有的,而是早就广泛存在着,只是随着新闻自由及政治透明度的增加而被不断“发现”或“暴露”,这些影响恶劣的巨大人祸的解决同样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表面的责任者被轻度惩罚,但是却没有借这样的机会从根本上进行治理,既没有追究体制深层的原因,也没有借此机会着手建立起一个真正有效的体制,每每在事后被动应对的情况可能在未来的数年里还要继续,这都是过去一年里所发生的事情给我们最大的挑战,这是小民认为值得忧或称得上悲的地方,但是今天的中国显然不是一个用悲可以做全部形容词的国家,就小民的而言,也绝不是一个用悲贴上全部标签的人,小民之所以提到了中国存在的许多问题,那是因为小民看到了这些问题,小民是中国认识最深刻的一个国民吧,肯定不是,既然一个普通的小百姓都看到的事情,精英阶层如何看不到,人民的力量许多人都已经看到,“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我想,在国力上升阶段,自上而下的继续改革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过去一年里,小民在对国际国内时事的把握方面的收获胜过从前任何一年,这不只是因为小民为了撰写评论不断梳理自己的看法,不断阅读大量的相关的资料与评论文章,开始将关注的焦点由台海及中美、中日等扩展到中国与周边任何一个国家及地区,最大的收获来源于通过与广大热心网友在帖子的里交流提高了自己的认识,在与大家的交流与讨论中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完善自己的观点,让自己对时事的看法可以更加全面一些更加系统一些,虽然小民的水平仍旧停留在肤浅的水平上面,但是比之从前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在评论国际国内时事时理性更多一些,在过去一年的评论中,小民站在中国的基本国情与发展的大势上展开评论,基本没有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出现错误预判,因此可以少给网友们带来一些误导,以此深感欣慰。(谁为谁狂于2008年9月25日)

-----------------------------------------------------------------------------

中国是落后于美国的大国,如何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处处挑战美国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所以在参与救市与达赖两个问题上,要分开主次,不要因为局部的小问题影响了大局,中国参与救市看似救的是美国,实际救的是自己,维护的是中国的国家利益,美国金融业如果崩盘了,中国所持的万亿美元左右美国国债及两房债券就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中国还将损失来自美国的每年数千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而且,我们的人民币也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如果美元体制立即崩溃,受益的可能是欧元与日元,我们还无法保证新金融体制中获得更好的收益,所以中国参与救市是必然的,我们需要美国金融这个脓包的恶化减速,给我们足够的应对空间,小民在过去曾提到过,中国在近三十年对外关系中,基本是建立在中美双边关系架构的基础之上的,那就是极其重视与美国关系,尽量避免与美国的全面对抗(现在对外关系已经有所转变,这也正与美国的单极世界崩溃相适应),所以美国的历届总统无论如何挑衅中国,中国均采取守势,以此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提供最大的国际保障,事实上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美国虽然处处遏制中国,但是苦于与中国盘根错节的利益,没有像对付俄罗斯那样采取更加露骨的措施,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无论美国如何面目可憎,美国在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中还是起到了相当正面的推动作用,现在,美国出现了问题是其过去十数年过度放纵信贷消费放纵对虚拟经济监管而结出的恶果,我们无意于帮助美国度过危机,我们只是想尽量避免自己受到更大冲击,为自己争取时间,所以不必有我们是在帮助美国的想法,而达赖之事则也说明了美国的本质,它是永远不希望有一个比自己强大的国家出现的.

-----------------------------------------------------------------------------

黄金不是美国货币,但是美国同样有能力让其贬值到让中国心惊肉跳的地步,换作欧元\日元\石油同样如此,事实很简单,无论中国采用哪种形式的储备,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都有这样的能力让其缩水(前苏联的例子大家有目共睹),所以我们在今天空谈当年如何不多储备黄金或多储备石油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中国在国力远逊于美国,无法在世界秩序中拥有更多话语权的时候,只有两种方式保证自己的外汇储备安全,第一,避免与美国正面对抗,尽可能与美国结成利益共同体,其表现就是增持美元,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往来,第二,外汇储备多元化,美国有能力影响一种或几种外汇储备,但是不可能同时影响所有形式的外汇储备,所以中国可以将外汇储备多元化,以此保证安全,但是这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方式(因为美元之外的其它外汇储备形式在安全性等方面弱于美元),其实最完美的方式就是努力使人民币获得全球性货币地位(目标是类似于美元的霸主货币地位),让全世界的国家都乐于储备人民币,我们就会安全许多,就像美国,美国的外汇储备几近于零,美国要用钱了怎么办,很简单,增发国债,自有全球为美国买单,这才是外汇储备的最高境界.

-----------------------------------------------------------------------------

我拿黄金说事,只是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我的意思是说,对于实力远逊于美国的中国来说,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储备体系,都将会面临着被强者美国所左右的危险,因为现在的游戏规则是美国制定的,美国凭借着其强大的国力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我赞成刘军洛的多元化储备的观点,但是我们应该注意这样一点,许多方案往往出发点是好的,形式上也没有问题,但是在可操作性\实用性\适用性方面可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能脱离了中国有十三亿张口要吃饭这个现实,我们看待中国储备的得失,不能只看到帐面数字的变化,还要考虑到一些非帐面上的东西,比如,因为我们持有了巨额的美国国债,使得美国无法在经济层面过于遏制中国,在政治层面也没有与中国过于对立,允许中国连续多年对美贸易获得巨额顺差,这种收益用多少钱来衡量呢?小民认为刘先生的部分观点只注重局部得失只注重静态算法,现在美元贬值,我们说中国外汇储备有一定损失,那美元也会有升值的时候,我们看到中国在外汇汇率方面出现损失,也要看到在其它方面的收益,需要用动态的全面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小民认为,中国是大国,不能只计一时之利而要计一世之利,不能计一处之利而要计全局之利,这才是最符合我们的国家整体利益的作法.

-----------------------------------------------------------------------------

中国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推动出口增长有什么方向性错识,而是没有对内需市场给予足够重视,而因为体制无法保证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合理性可能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我想这段话的作者的意思是说,中国只重视出口,结果与贸易行业无关的国内人民得不到实惠,我想这也的确是一个问题,侧重用出口与投资这样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成本比较低的,但是却有失公平,因为要促进内需增长需要做的工作太多,比如要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消除大量的制约国内需求增长的不利因素,比如改革户籍制度,这需要更大的工作量,对于急于取得政绩急于升迁的官员们来说,他们显然没有耐心做这样的事情,好在现在已经有改变,我在之前的评论中一直对于国内消费市场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给予期望,一个十四亿人(包括港澳台在内,胜过世界其它工业大国人口总数)规模的、处于快速增长的巨大的国内市场将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15-20年(甚至更长久一些)最可靠保证,前三十年,我们将最好的产品出口给外国人用,而接下来,为满足国民的需求生产最好的产品,这是一个必然的转变,国民将得到实惠,提升生活质量,这既有利于国家经济安全,又会对经济增长有巨大推动作用,小民判断为什么美国不可能像玩弄日本那样左右中国,原因也在这里,日本缺乏一个足够稳定局势的国内市场。
最后一句话小民感觉有些奇怪,“中国人陷入普遍的贫穷当中”,中国目前的问题的确很多,中国国民的压力确实巨大,但是用这样的词感觉有失客观性,人民的生活普遍比以前更差了吗?

-----------------------------------------------------------------------------

关于大家所讨论的农村非法地下传教一事,我想大家关注是应该的,一件事情的出现而且是广泛出现,有其必然的原因,官员们将注意力都放在招商引资上,忽视的问题有太多,太多的社会问题得不开及时的解决,传统文化得不到真正的恢复,民族自信得不到加强,人们的思想在世俗社会的一再打击与折磨下必定要寻找一种寄托,而传统的本土宗教在很多时候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在旅游景点里忙着算命骗香火钱,于是一些形形色色的地下教派就有了市场,这种现象暂时不会有什么危害,但是如果被利用则有可能在将来影响到中国的社会稳定,所以应该给予重视,但是最佳的处理不方式不是强硬的解散,而是引导,人民最关注的自己的生活,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什么时候两个文明建设不再是官僚口中的摆设的时候,什么时候就是这些地下教会自行消散的时候,小民相信中华民族必然可以在对传统文化的极大宏扬中找到真正的精神寄托.
最后要说的是,这里是国际观察,对于人口/民族/宗教问题不必用太多的篇幅过于讨论,希望大家理解,不必再讨论这个问题.

-----------------------------------------------------------------------------

我的分析,并非是中国硬起来了,而是双方在搞拉锯战,看谁可以坚持到最后,谈水河谷的作法十分无理,因为这是要求在已经谈好的价格上做临时调整,这违反了规则,中国企业如果不在此方面加以抵制,就会在日后吃到更多的恶果,其实质,还是中国企业议价能力的缺失,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却无法在议价方面获得足够的影响,这与中国钢铁企业的现状有关,钢铁企业太多,组织无序,多处于中低端,内部充满恶性竞争,这种局面得不到改变,中国可能会在今后一段时间的铁矿石议价方面继续处于弱势地位,这次风波也极可能是以中国钢企的退让为结束,因为中国的需求太大,无法从其它渠道获得全部的弥补,而靠钢铁吃饭的国民太多,我们不大可能用停产这样的方式对抗,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并不一定是坏事,随着铁矿石的涨价,会催生国内钢铁企业的真正整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对铁矿石的需求,获得对全球铁矿石的议价能力,目前已经有这种整合迹像,但是多是区域性的行政式的整合,效率有限,小民还希望中国在另一种方式解决铁矿石涨价对中国企业的不利影响,那就是利用人民币升值这一优势加大收购控股世界铁矿石生产企业的力度,希望中国在未来的时候会变成国内只有3-5家世界级的超大型钢铁企业,希望中国可以在未来从资本层面争取控制世界几大铁矿石供应商,这样才是圆满的解决之道.

-----------------------------------------------------------------------------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