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其强权发展理念的过时,因私废公(只顾个人及本国发展,大量消耗社会及自然资源,遑论社会及生态的破坏。)思想的固守,正加速其衰落的过程。中国作为最后一个超级大国的兴起,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其和谐发展理念的开创,勇于自我否定精神的传承,正加速其兴起的步伐。
在当今世界市场中,美国是以虚拟产品(1)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为主的典型的消费型国家,中国是以实物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为主的典型的生产型国家。美国主要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手段大力宣扬其强权发展理念,强势制定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中的各种运行规则,从而有利于其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大量输出资本,消耗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其资本增值服务,从而在世界市场中攫取大量的超额剩余价值,以期使自己在世界市场中永远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并主导国际分工中的产业发展趋势,长期葆有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中国主要通过自身资源的消耗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各种实物产品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石和引擎。然而,由于当今的世界经济运行的理论及规则,均为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方式强加于世界的,从而造成了当今世界市场中,虚拟产品的利润往往千万倍于实物产品的利润,这也造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的一个新特点:当生产型国家属于虚拟经济方面的危机或者较发达国家的虚拟经济方面的危机,往往对发达的消费型国家影响甚微;甚至于在危机时,生产型国家的实物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发达的消费型国家的虚拟经济的高速运行,因为本国的虚拟经济已无法发挥其有效作用,无法有效的拉动其实物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世界市场中,美国的虚拟经济是最发达、最完善、最主要的,其他国家的虚拟经济的发展都依赖于它、是次要的,在很多时候,往往可以忽略不计;当生产型国家实物经济发生危机时,只要不崩溃,对消费型国家的影响更是微弱,更需要消费型国家的消费需求决定其生产的重组方向;虽然虚拟经济本源于实物经济,但其已远远游离于实物经济之上而独立运行了,只有当实物经济崩溃时,虚拟经济才会随之而逝,否则,实物经济虽有巨创,虚拟经济亦可无恙。当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危机程度较轻时,则可轻易地通过虚拟产品的改头换面,轻易地对其虚拟资本进行重组,就可将危机轻易地转嫁给生产型国家,自己并不伤筋动骨;当危机程度重时,生产型国家无法消化时,世界经济都会滞行,世界共同为其经济危机买单;在此时,只有当生产型国家国家实物经济恢复以后,世界各地经济,特别是虚拟经济,才会重新拥有新的发动引擎,焕发生机。所以,在当今世界市场中,生产型国家始终疑惑不解: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历史发展到现在,世界市场已是如此的发达。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守一隅:个人的力量永远也没有集体大,一国的孤立发展永远也没有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得快;独守的结果只能是落后,而资本的扩张性及掠夺性,则决定了落后就要挨打,甚至灭亡。所以,当历史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全人类共同富裕时,世界市场就不会消亡,消费型国家和生产型国家就会存在。而超级大国是世界市场的独特产物,是世界市场中各国在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残酷、无序竞争的最终结果,也是必然产物;它的产生,使世界市场可以有较为“合理”、“有序”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只要有世界市场在,就会有超级大国在。
历史的进步,使世界各国追求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不需要强权的存在。中国和谐发展的理念,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进步的先进潮流;和谐发展的理念,必将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中国成为超级大国,正是为了终结超级大国的存在;届时,世界共襄盛世,中国正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一、历史的选择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以后,资本的逐利性和掠夺性驱使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地开拓世界市场。15世纪末,航海业空前发达,冒险家拼命地寻找新大陆,为资本寻找世界市场。英国海岸线很长,得风气之先,在“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下,率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其经济飞速发展,国库日益殷实;在以军事手段为主、经济手段为辅的残酷扩张方式下,英国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并强力制定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的各种运行规则,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大国。更强的舰队,打下了更多的殖民地,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使资本赚得了更丰厚的利润,从而又可以打造更强的舰队;小小的弹丸之国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黄金阶段。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其整个经济社会日新月异,产业革命水到渠成的在英国首先兴起,十八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生产占世界的一半,成了典型的世界工厂;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并逐渐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由此使英国逐渐从生产型国家转变为消费型国家,在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中,始终处于产业链的顶端,进而确保了英国作为超级大国的不可撼动的地位。英国人曾自豪地说:“……地球上不少地区自动向我们进贡。北美洲与俄罗斯平原是我们的麦田,南美洲有我们的放牛场,秘鲁赠送她的白银,黄金从加利福尼亚与澳大利亚流到伦敦,中国人替我们种茶,西班牙与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主权国家的独立,殖民地的消失,打破了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英国以殖民掠夺为根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逐渐衰落了,因为此时英国已是资本的世界、是消费型国家,一旦殖民地国家独立,就不能随心所欲的控制世界资源和实物产品的生产了,资本失去了其增值的核心,成了无源之水,其魔力自然就消失了;这种生产方式的衰落也就不可避免了。在世界市场的残酷竞争中,英国由于既得利益者的固守,没有迅速转变其经济增长方式及核心发展理念,在还没有来得及华丽转身的时候,就被美国后来者居上,取而代之,从而江河日下、一落千丈。
美国在1894年工业生产总值就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1914年更是超过了英、德、法、日四国总和。然而,此时美国的军事实力还不足够强大,远远不能为其经济发展去扩张世界市场、进而掌控世界资源保驾护航,美国还没有能力去打倒世界政治、经济旧秩序,组建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并制定其规则,于是它小心翼翼的高举“自由贸易”的旗帜,努力使各强国在世界市场中都能有一定的份额,在以经济力量为主、军事力量为辅的核心发展理念下,美国在世界市场中努力的扩张着。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正是世界政治经济新、旧秩序的残酷、激烈斗争的结果,从而急速抛弃了以殖民掠夺为内核的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是抛弃了德、意、日等国竭力以军事力量掌控世界资源而成为超级大国的妄想,正式确立了美国以经济手段为主、军事手段为辅的掌控世界资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由美国亲手组建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也确立了美国作为新兴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通过推行强权政治和制定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的各种运行规则,使自己始终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的塔尖地位。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大力发展高新产业,进行了产业升级,逐渐由生产型国家转向消费型国家;五、六十年代,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是典型的生产型国家;七、八十年代,日本是典型的生产型国家;九十年代至今,中国是典型的生产型国家。几十年来,美国到处推行强权政治为其经济发展服务,其经济发展一有危机,就会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软硬兼施的逼迫生产型国家为其买单,轻易地将自己的危机转嫁给生产型国家,而常葆其经济长期稳定的繁荣,从而使欧、日等国艰难的进行产业升级,甚至一蹶不振。现在,中国正在为美国一手造成的经济危机买单,由于美国通过强权政治对中国的掌控不能如以前对欧、日那样随心所欲,它对中国更多的是经济理论及思想文化上的利诱;所以,这场经济危机对美国而言,相对的要长一些,要等到中国的实物经济基本恢复后,美国的虚拟经济才能随之而起,而不是美国带动中国的复苏。如果美国现在能轻易的掌控中国,那么美国经济就会很快复苏,中国就会象欧、日那样一蹶不振;当然,如果没有世界市场,中国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消费型国家;因为只有在世界市场中,有生产型国家的实物经济作为基石,才会有消费型国家的虚拟经济,才会有超级大国的存在;在一国内而无世界市场,以某些地区为生产型城市,另一些地区则可能成为消费型城市,但这样的国家永远不可能成为以虚拟经济为主的消费型国家,只可能是少部分人富起来,大部分人穷下去。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世界市场,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实现大部分人富裕。
目前,中国实物经济总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当然,美国是以虚拟经济为主,其实物经济占GDP极少,且大多为高新技术产业;中国是以实物经济为主的典型的生产型国家,虚拟经济远远无法和美国相比;特别是美国的资本早已遍布世界各地,中国的资本几乎都在国内。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进行产业转移及升级,可以在国内不同地区间、也可以在国际间进行产业转移;而中国要想由生产型国家转型为消费型国家,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产业链的顶端,光在国内进行产业转移绝对不行,必须开拓世界市场,在国际间进行转移;在国际间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中国进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及虚拟经济,从而占据世界产业链的顶端,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制定各种经济运行规则,打破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过程。在当今世界市场中,中国进行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对象在非洲,因为各发达国家自不必说,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目前在世界市场中居于产业链的中高端,也是不可能接受中国的产业转移的;如果它们接受低端的生产型产业转移,势必会将其国家所有的既得利益者全部推翻,发生一场革命,改变国家性质。欧美等发达国家即使想把自己的产业模式复制到非洲,由于它们处于世界市场中产业链的顶端,非洲各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欧美的那些政治、经济模式在非洲各国压根就没有实行的基础,往往适得其反。在当今世界市场中,只有中国非常适合将产业转移到非洲,使非洲各国迅速发展起来,非洲也只有靠中国才能在世界市场中发展起来;中国将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并理所当然的制定各种经济运行规则;只有非洲的强大,中国帮助各国发展,联合各国一起,才能打破当今在强权政治下的大量消耗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才能打破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旧秩序,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才能成为世界最后一个超级大国;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后一个超级大国,恰是为了消灭超级大国的存在,使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上完全独立自主,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各国共同富裕,这也正是世界发展的最先进的潮流,谁顺应潮流,谁就会引领世界的发展方向。中国当今和谐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最先进的潮流,中国成为世界最后一个超级大国,正是这一历史的必然选择,而中国成为最后一个超级大国的关键在非洲,并非欧美。
二、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理念的禅替
英国作为一个弹丸之国,能够成为世界第一个超级大国,保持几百年的繁荣昌盛,关键是其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理念的先进,使其率先抛弃了封建的田园式的封闭性的生产方式,顺应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顺应了资本的逐利性、扩张性和掠夺性,顺应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先进潮流。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文艺复兴时期,已使人们不再相信神权的至高无上,“天赋人权”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被适时提了出来,它也正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巩固和发展;由此应运而生了“个人利益最大化”和“国际分工”的经济理论。“个人利益最大化”理论顺应了资本的逐利性,“国际分工”理论顺应了资本的扩张性和掠夺性,更是顺应了资本家贪婪扩张的无限膨胀的野心,从而彻底抛弃了封建田园式的生产方式。英国鼓励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鼓励个人和国家拼命扩张、拼命进行殖民掠夺以进行资本增值作为经济社会核心发展理念,正是首先顺应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潮流。反观荷兰、德国、法国等在军事上均曾强过英国,横行一时,但它们都没有完全抛弃封建式的霸主思想,军事、政治没有很好地为经济扩张发展服务;没有经济的发展作为后盾,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上,它们曾有机会,但先后都不可避免的败下阵来,让英国独领风骚几百年。
英国的无限强调个人利益,弱化了集体利益,更是遑论全人类的利益,无限的鼓励着资本家、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地、血腥地扩张着世界市场;而“国际分工”理论为其在世界市场中明确了目标,殖民掠夺则是其付诸行动的直接结果。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还未从封建及神权的统治下挣脱出来,军事方式成了打开世界市场的强有力的手段,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使其在世界市场中一马当先,率先开始并完成了产业革命,并在高新技术产业及金融、证券等服务业中始终引领世界的经济发展潮流,使其始终占领世界产业链的最高端,而经济的发展更是为军事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假如英国建立的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资本的逐利性的驱使;即使它再强大,也不会积极地、血腥地扩张世界市场,让全世界的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服务、为其资本增值服务,更为其军事做后盾。它再强大,也只能在欧洲徘徊一时,绝不会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几百年。然而,历史的现实是残酷的、也是公正的,历史没有假如;谁率先掌握世界先进的经济社会核心发展理念,谁就会引领世界的发展,谁就会站在世界之巅。
人类社会的进步就在于通过大多数人的不断的努力和抗争,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国家能够享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当历史发展到各主权国家纷纷独立时,以殖民掠夺为手段,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不顾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为核心理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已经过时了。此时,英国固步自封,既得利益者更是抱残守缺;德、意、日等国趁英国衰落之时,奋起直追,企图学习英国掠夺式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重新瓜分世界;而美国由于在1894年工业生产总值已是世界第一,军事力量相对较弱,遂提出了较为温和的各强国共享的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理念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正是资本主义国家无序、残酷斗争的结果;由于人类进步力量的壮大,最终抛弃了以殖民掠夺为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美国的在强权政治下的自由贸易为核心发展理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美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在强权政治下,它强调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它强调个人利益,但不能完全无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它努力在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间寻求一平衡点。
美国一方面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理念去说服各国开放市场,供自己在世界市场中积极扩张服务;一方面借助与苏联争霸,大肆推行强权政治,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大力宣传强权政治下的“自由”、“平等”等理念,并强势制定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中的各种运行规则,使自己始终处于世界市场中的塔尖地位。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也努力形成一个有国际分工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格局;由于各社会主义国家原来经济基础薄弱,虽然表面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但其内核实际上实行的是在国际市场中的国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方式,其内核仍然是市场经济规律,压根不知计划经济规律在哪!更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的独立性,社会主义市场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小而且远不成熟,且市场经济必然会造成少富多贫的局面;于是在社会主义市场中,除苏联较富外,其他国家均较穷。由于社会主义国家较少,社会主义世界市场较小,苏联不能像美国那样大肆消耗世界资源供其发展;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是一整体,国际分工层次分明,各种经济政治运行规则均由美国制定,使美国可以迅速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并扩大其强权政治下自由贸易发展理念,为其军事、政治的持续强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苏联未能轻易地掌控各社会主义国家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服务,更未形成社会主义国家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从而未能实现本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使自己成为消费型国家;只在本国各加盟共和国间进行产业的国内分工,必然造成个别共和国富有,其它多数共和国贫穷,更不可能使本国成为消费型的国家;因为不在世界市场中,一国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消费型国家,实现本国多数人富裕。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剿、堵截与紧逼,时不我待,需要急于与美国争霸,苏联始终以军事、政治发展为主,以经济建设为辅作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在内外交困、先天不足、后天失措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苏联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被美国抛在了后面。当苏联的经济发展不足以支撑起其军事力量去争霸时,若无外力,尚可慢慢发展,逐渐恢复;然而,此时历史已经发展到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国际市场高度成熟的阶段,资本的逐利性、扩张性和掠夺性早已疯狂于世界各地,任何一国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了。在国外残酷竞争的压力下,在国内少数既得利益者更是想把国家社会发展成果据为己有的配合下,于是苏联一夜崩溃,其国灭种退的结果只是造就了少数既得利益者的一夜暴富。苏联崩溃的根源在于其未能研究好在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规律下,合理分配资源,搞好真正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倘若历史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还没有使人类能够掌握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规律,还不知道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内涵;那么,在世界市场下的市场经济中,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也已过时:它仍然妄图以军事力量为主掌控社会主义世界市场资源,在不能掌控时,又以国际分工理论在国内不同地区间进行产业分工,未能扩张世界市场,未能使自己迅速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未能使本国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中,经济的落后必然会使军事、政治的发展后继无力;军事、政治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服务,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先进于封建社会的地方。苏联名为社会主义国家,却不知计划经济的内涵与规律,即使在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中,倘若苏联在五十年代,能够积极将产业转移给中国,自己成为消费型国家,积极的转让技术、经验给中国,帮助中国成为生产型的国家,从而建立起平等、和谐的社会主义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是一国独大、霸权天下陈旧思想,则今日之世界,试看又是谁人之天下!相反,美国以军事力量为辅,推行强权政治积极扩张世界市场为其经济发展服务;在自由贸易的口号下,积极将自己的产业转移出去,使欧日等国成为生产型的国家,自己转型为消费型国家;在此过程中,各种经济政治运行规则自然而然均由美国制定。在五、六十年代欧洲成为生产型国家,七、八十年代日本成为生产型国家。二战后,虽然美国也有过经济危机,但在美国制定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在强权政治的威逼下、在“自由贸易”的经济运行规则下、在“自由”“民主”“平等”等思想文化的利诱下,美国都轻易的将自己的危机转嫁出去,永葆其经济的飞速发展,永葆其超级大国地位。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强烈的感觉到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不平等。在强权政治下的“自由贸易”的核心发展理念已经过时,特别是在此种模式下,美国一国大肆挥霍,大量消耗世界资源,世界各国根本不可能大部分富裕起来,更别说共同富裕了。美国也知道自己发展模式的过时,但它因为坐享其成,是最大的受益者,自然不愿意放弃这种模式,更不愿意让世界各国都发展起来,因为在这种模式下,共同富裕只是痴人作梦;所以,它就大肆利用军事上的恫吓、政治上的威逼、经济上的掠夺、思想文化上的利诱,让世界各国都安于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不断地拼命地证明:不平等是永远存在的,存在即合理;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但它绝对永远是最好的。
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国若想转型成美国那样的消费型国家,军事上且不说,单是经济上发展就不可能,因为世界绝对没有那么多的资源供其消耗;这一点,美欧人士早就担忧了,这也是它们能达成共识来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的智慧就在于看到了世界发展的先进潮流,而能够顺应潮流,及时提出了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在世界市场中,和谐发展就是各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完全独立自主,互利互惠,成果共享,合作双赢,共同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它遵循人与社会、自然发展的固有规律,它突出生态的观点,将个人的发展纳入全人类的发展,将全人类的发展纳入整个生物圈的发展,着重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最先进的核心理念。
美国资源消耗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人类的居住环境愈来愈恶化,使地球愈来愈无法承载人类的居住;这种生产方式的消亡是必然的,否则,人类就得消亡,或者象有的科学家那样未雨绸缪,移居外星球。中国的和谐发展方式,不仅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国与国的和谐,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整个生物圈的和谐;这也正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作为最后一个超级大国的客观要求。
在和谐的发展理念下,中国将逐步向非洲等在世界市场中处于最低端的国家转移产业,并将总结自己成为生产型国家的经验、教训,帮助非洲等国成长为生态的和谐的生产型国家,从而使自己进行产业升级,成为生态的和谐的消费型国家。在此过程中,中国将依据和谐的理念制定各种经济政治规则,打破现有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建立起和谐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将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引领世界的发展方向,与世界各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届时,世界将再也没有超级大国,中国已和世界各国融为一体,和谐发展,共同繁荣。历史发展到现在,虽然偶有倒退,但谁也挡不住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国家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人类的发展必将实现全人类的共同繁荣,谁先践行这一理念,谁就会永远繁荣。
注(1)虚拟产品是指没有实物价值或实物价值可以忽略不计,以其虚拟价值为主的商品。包括股票、证券及其衍生物,古董、字画、歌唱、影视等艺术品及融入满足人们心里享受的各种服务的产品。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能够满足人类“吃、穿、住、行”等生理需求后,其消费需求就会向追求心里享受的的方向转移,此时,虚拟产品就会兴旺发达。从资本的逐利性而言,虚拟产品的利润远远大于实物产品的利润;当然,在任何时候,虚拟产品都必须以实物产品为本源,没有实物产品,虚拟产品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虚拟经济是指以虚拟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为主的经济活动。
(胡立利,龙飞世纪经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刘辉、田学飞、刘广阔、童杰、史方鹏,龙飞世纪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