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伟人 > 正文

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多谋善断 主动灵活

2008-12-17 08:37 伟人 ⁄ 共 6570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1934年10月,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退出苦心经营的苏区,开始了战略大转移--长征。

长征开始后,国民党很快判明我军意图,急调四十万大军围堵,妄图一举歼灭之。"左"倾领导者不顾红军面临的危险,执意要按原计划北出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已遭排挤的毛泽东又一次站出来向中央陈述利害。他主张放弃中央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待机歼敌。这一主张得到了绝大部分同志的赞同。按照毛泽东的计划,红军在12月占领湖南西南边界的通道后,立即改道向贵州前进,并攻克黎平。此时博古等人仍主张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的会议肯定了毛泽东指出的长征方向,决定创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革命根据地。1935年1月,红军打败贵州军阀的四个团,强渡乌江天险,占领了遵义,并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旬召开的这次重要会议,在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上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党和红军新的任务。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朱德负责军事工作,取消了犯有"左"倾错误的领导人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不久,中央又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指挥小组,负责军事指挥工作。这就在中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从此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

"雄关漫道真如铁"。遵义会议后,如何摆脱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依然是红军最主要的任务。为了改变红军的被动局面,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根据中共中央制定的进至四川西部或西北部创建新根据地的基本方针,指挥中央红军在云、贵、川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运动战,这就是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

在红军的长征路线图上,代表红一方面军的箭头有一段以贵州的遵义为中心,绕过两个大圈,然后经贵阳、昆明附近,越过金沙江、大渡河,在川西懋功与另一支红色箭头相会,这便是四渡赤水的示意图,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带有决定意义的一段行程。它体现了毛泽东这样的用兵思想:红军的作战线,服从于红军的作战方向。作战方向不固定,影响到作战线不固定。大方向虽在一个时期中是不变更的,然而大方向内的小方向则是随时变更的,一个方向受了限制,就得转到另一个方向去。一个时期之后大方向也受到了限制,这个大方向也得变更了。

1935年1月中旬,红军总司令部制定了渡江的作战计划,指出了红军今后前进方向是由黔北地域经过川南,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协同四方面军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的反攻。计划还规定了中央红军将在四川省泸州上游各渡河点渡过长江。

这时,蒋介石似乎已了解到红军欲渡江与四方面军会合的意图,命令薛岳的8个师集结于贵阳、息烽、清镇地区;以黔军2上师在黔北各县守备,3个师向遵义以南以东的刀靶水、湄潭进攻;"四川南岸剿共军"10多个旅共40多个团向川南集中,阻止红军北进;湘军4个师在湘川黔边的酉阳至铜仁一线筑阵,防止红军东进;滇军3个旅向贵州毕节开进;桂军3个师进到贵阳南都匀、独山地区。妄图凭借北面的长江天堑和南面的乌江天险,聚歼红军于黔北、川南的莽莽山区。又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开始了。

1935年1月19日凌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红军将领,带领着整编补充后的3万将士,根据计划向赤水河地域转移,挥师北进。队伍分成三路,左纵队三军团从懒板凳、遵义出发;中路中央军委纵队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亲自率领,从遵义城出发;右纵队一军团与九军团,从松坎地区出发,五军团从娄山关地区出发。三路大军分头向西北方向的土城前进,准备于泸州上游的苎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土城是赤水河畔的一个场镇。27日,毛泽东到达土城,时左、中、右三路红军已占领赤水河东岸土城一带的地域。但毛泽东一到这里便是报四川军阀刘湘的水、陆、空军已齐集长江沿岸,企图全力阻止红军北渡。刘湘另又加派重兵先行开赴赤水,一部已到了土城外青杠坡一带高地,与红军形成了对峙的局面。毛泽东感觉情况非常危急。但经侦察,川军暂只到达两个旅四个团的兵力。毛泽东立即决定集中第三、第五两个军团消灭先期到达的川军。28日清晨5时左右,红军向盘踞在青杠坡高地的敌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战斗中,他发现先前提供的情报并不准确,面前的川军实不止四个团,火力非常猛烈,继续猛打猛冲对我军不利。毛泽东当即改变计划,决定赶到川军援兵到达土城以前撤出战斗,并火速在土城一带抢渡赤水河,寻求主动。为此,他指挥红军在赤水河上架浮桥,命令部队丢弃不必要的随军物品。29日黎明,数万红军分三路到达元厚(猿猴)场、土城的洋溪口一带,搅醒了还在酣睡的赤水河,一渡赤水。而后向川南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蒋介石在中央红军进入川南后,为统一组织堵截,重新编组了"围剿"部队,由龙云、薛岳指挥4个纵队共13个师4个旅,企图在长江以南、叙永以西、横江以东地区全歼中央红军。这样,原来北渡长江的计划由于敌情变化不得不取消。于是,毛泽东提出红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立即脱离四川追敌,向扎西集中,并争取由黔西向东发展。2月9日,中央红军在扎西集结,在此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根据对当前敌情的进一步判断提出,目前红军应摆脱川滇敌军以及薛岳部的威胁,乘隙向赤水河以东发展,准备与暂时孤立无援的黔军王家烈部及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部作战。这一建议得到了周恩来及其他与会者的赞同。于是,部队在扎西进行缩编,并留下一支部队组建川南游击队后,冒着山区霏霏细雨和早春的微寒,离开滇边小镇扎西,按前几天西进的路线原路向东返回,又过大沙滩、石坎子、水田寨、水潦、石厢子、营盘山、摩尼等地,于2月15日到达古蔺的一个小村--白沙。在该地,红军决定再次东渡赤水河。于是,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在往西追击的敌军大队人马中巧妙穿插,向东急进,直奔赤水河西岸。

2月18日下午,红军占领了赤水河西岸的太平渡渡口,随之西渡。于2月21日前,从太平渡、二郎滩两处第二次从容地渡过了赤水河,并立即向桐梓奔袭。

蒋介石又慢了一步,直到红军渡过赤水河后,他才发现红军的去向,于是马上命令川军3个旅由扎西东追,命黔军王家烈派兵截击红军南下,并防堵红军东去秀山、酉阳会合二、六军团。但红军行动神速,待王家烈看到蒋的电令,红军先头部队已经兵临桐梓城下。王家烈慌忙之中,只得命驻防桐梓的第四团到松坎,堵截红军南返,把驻遵义的第六团调到驻防桐梓。然而,当敌第六团还在川黔公路上气喘吁吁地赶路时,红一军团的一部已先行攻占了桐梓县城,黔军第四团落荒而逃,第六团也进退两难。

不久,该部敌人在娄山关北麓的红花园被红军击败,退守到娄山关一带高地,依仗险要地形阻止红军前进,红三军团奉命夺取娄山关天险。红军还联络占领遵义城时组织的群众抗捐军,让他们的半路上阻击王家烈从遵义派往娄山关的援兵。25日,红三军团用一个团担任正面攻击,两个团分别左右迂回的战法,向娄山关发起强攻。经激烈战斗,娄山关守敌被迫向板桥方向退却,红军大队乘胜沿着崎岖小道,盘旋通过了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的雄关隘口。随队而上的毛泽东抚摸着冰凉的"娄山关"石碑,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周恩来说:"好一座铁关啊,终于被我们敲开了。"

当娄山关还火光冲天的时候,尾随红军的敌吴奇伟部五十九师和九十三师接到薛岳从贵阳发来的电令,要该部火速北渡乌江,驰援遵义。27日下午,当吴奇伟率部北渡乌江,到达离遵义城不远的一个叫忠庄铺的小镇时,他接到了娄山关失守、红军正大举进攻遵义的消息。这时,薛岳又来电命他迅速做好准备,配合黔军迎头攻击南返的红军。但为时已晚,几乎在同时,遵义新城已被红军占领。原来红军攻下娄山关后,乘胜直追,于27日打垮了王家烈派往城北董公寺、飞来石一带阻击红军的一团与五团,并一鼓作气,于28日晨攻下遵义。为挽回局势,吴奇传和王家烈马上分两路急奔遵义,但在老鸦山遭到红军的猛烈阻击。老鸦山是遵义的天然屏障,控制了老鸦山,遵义城便唾于可得。因此,吴奇伟不顾一切地向坚守在山上的红军发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红军面对强敌,英勇战斗,在当地群众的援助下,不离阵地一步。他们依照毛泽东的部署,依山构成野战防御阵地,把敌人死死地钉在阵地面前。

敌人的进攻越来越凶,从遵义到贵阳公路两侧方圆约10公里的山区一片战火,敌人曾一度攻下老鸦山主峰,但不久又被红军夺回。激战到关键时刻,红军一路由川黔公路以东的甘堰塘、南宫山迂回到忠庄铺敌人的指挥所,打垮了黔军第八团。黄昏前,红军趁南在红花冈老鸦山的主阵地上发起全线反击,激战一个多小时后,敌军全面崩溃,其主力被红军歼灭在遵义城外,残部则向乌江溃退,吴奇伟和王家烈不顾薛岳不准撤过乌江的命令,慌不择路地逃过乌江。当红一军团追到乌江时,他们下令斩断了乌江上的浮桥保险索,把1000多逃兵甩在乌江北岸,成为红军的俘虏。遵义战役历时5天,红军共击溃和歼灭敌军2个师又8个团,俘敌约3000人,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仗,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

遵义战役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企图用堡垒与进攻结合、南守北攻的新战术将红军消灭在遵义地区。在遵义城中的毛泽东也在审慎地研究敌情,制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此时,红军北临强悍的川军堵截;南有蒋介石嫡系薛兵的部队,又有乌江天险横亘面前,东面湘军虎视眈眈,也复去不得。现在唯一的通道只有西面。毛泽东当机立断,在敌军合围遵义以前,带部队撤出遵义,向鸭溪方向前进,并于3月4日,在鸭溪成立了前敌指挥部。

但敌人似乎也察觉红军有西进的企图,命驻长干山一带的周浑元部加紧修筑工事,拖住红军,等待乌江以南的吴奇伟部前来,合围歼灭红军。毛泽东认真考虑,命令部队原地休整,并把前敌司令部移至苟坝。这时一部分同志想挟遵义之役大胜的威风,打下黔北的战略要地--打鼓新场,扫清西进的道路。这种意见在前敌司令部中一时形成多数。毛泽东显得异常冷静,他深知"攻坚则暇者坚,乘暇则坚者暇"的道理,极力说服大家坚持红军作战的特点,在运动中调动敌人,然后避实击虚。这一提议并未被大家理解,相反从上到下都形成了向西打的决心。当夜,毛泽东怎么也入睡不了,夜半,他提着马灯,再次敲开主要军事负责人周恩来的门,建议暂缓发令。周恩来接受毛泽东的意见,第二天再召开会议讨论,最终毛泽东说服了大家,并由军委发出了野战军停止进攻打鼓新场的命令。

但敌情还是日甚一日,当部队集结鸭溪地域寻求战机时,遵义被敌人袭占,致使部队失却后方。红军原准备争取在遵义西面站住脚跟,以在云、贵、川三省实施战略转移和建立苏维埃根据地,由于3月14日红军在长干山区域伏击不成和部队在鲁班场攻敌周浑元纵队不下,红军优势渐渐丧失。在毛泽东提议下,军委马上命令部队撤出战斗,并迅速决定再次西渡赤水,甩开乱人前进。这样,红军于3月16日在茅台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向古蔺、叙永方向进发。

红军再次进入川南,蒋介石判断红军此举还是要北渡长江,并认为"'剿匪'成功在此一举",急调所有部队向川南还击,决心在赤水河以西的古蔺、叙水地区与红军决战。但正当蒋往川南频繁调兵之计,他怎么也没料到,他的计划正中毛泽东的下怀。此次西渡,毛泽东就是想要造成红军渡长江北上的态势,以调到敌人过河,然后根据敌情再作计议。现在见蒋介石如此"配合",便决定抓住这个时机,赶快第四次东渡赤水,把敌人抛在赤水河西岸。

这时,毛泽东对红军过河以后的行动也已谋略在胸,对有些同志认为可在贵州中部活动的意见明确表示反对,因为这里红军与敌人的追兵已相隔太近,不利于红军的活动。他主张这次渡河后要走得远一些,以更大规模地调动敌人。其时,蒋介石已把滇军孙渡的部队调至贵州的毕节一带,云南兵力空虚。毛泽东认为,这为红军向云南转战,然后,在云南从容地向长江上游挺进,并在金沙江渡江北上,实现预定的战略方针创造了条件。古人讲,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在强大敌人的围追堵截下追求固定的作战线,无疑是作茧自缚。虽然红军北上的大方向不容改变,但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调整小方向可以更好地实现大方向。正是经过缜密的思考和盘算,毛泽东最终发出了四渡赤水的命令。

3月20日,军委向红军各部下达了四渡赤水的行动部署,命令各部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折西向东,限21日夜由二郎滩地段渡过赤水东岸,寻求机动;命第五军团迟滞并吸引追击红军至川南的敌人向古蔺前进,以争取大部队渡河时间,随后即速往鱼洞沟转移到太平渡,于22日上午继续渡河;命一军团在镇龙山留一个团,并派队向逼近古蔺方向之敌游击,伪装我主力西进,迷惑川、滇敌人,完成此任务后即行渡河。

3月21日晚,红军待敌军调动部署即将完成之际,突然转回,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第四次渡过了赤水河。然后趁黔北、黔中和黔东广大地区敌军防备空虚,在31日强渡乌江,主力直趋贵阳方向。与此同时,红军除留九军团于乌江以北牵制敌人外,另派一支小部队东返,佯做杀进湖南的姿态。

于是,红军又一次把川黔军阀和薛岳等部抛在自己后面,而且再一次引起敌人内部的混乱。他们判断不清红军是想乘虚而入贵阳,还是东进湖南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时蒋介石正携夫人在贵阳坐镇督战,由于黔军都追堵红军外调,城里只有一个团,当红军主力进至离贵阳东北只有15公里的地方时,蒋介石一面急催滇军入黔,一面派人挑选了20名向导,12匹好马,2乘小轿,准备逃跑。红军虽一路披靡至贵阳城下,却并无攻城之间,当毛泽东得知滇军3个旅已赶往贵阳,其他各路敌军也正纷纷向贵阳以东开进时,指挥红军突然从贵阳、龙里之间突破敌军防线,以每天60公里的速度,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急进,与增援贵州的滇军正好相对而行。但蒋介石浑然不知红军的意图,当滇军被毛泽东计调贵州后,他还在为自己及时调兵遣将而暗自得意,并特意犒劳滇军官后。而此时,红军实际上仅留一支小部队在那里佯作进攻贵阳的姿态。

红军在向西南的急进中,进展顺利,连克定番、长顺、广顺、紫云等县。4月18日,红军在彝族同胞的帮助下,渡过了位于贵边界的北盘江,而后相继占领贞丰、安龙、兴仁等地。原活动于乌江北牵制敌人的第九军团也进至水城。

当蒋介石发现红军仍在黔西,又立即判定红军将经云南平彝北进,与第九军团会合,然后再西渡金沙江或经毕节入川,于是命令滇军4个旅尾随红军,以14个师向云宣威、威宁地区转进,企图围歼红军于该地区。

而红军为了进一步调动敌人,令第九军团从水城向宣威地区前进,以吸引追敌向北,在滇、黔边牵制敌人;同时,令一、三军团为前锋,分兵两路,浩浩荡荡直扑云南。云南王龙云因其主力军在半个月前就被蒋介石调空,现见老巢即将不保,急忙向蒋要兵回援。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得又发滇军赶回昆明,而这又松懈了敌军滇北各地和金沙江南岸的防御。于是,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后,毛泽东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指挥中央红军分三路由寻甸、嵩明地区向西北挺进。其中,以第一军团为左纵队,经绿劝、元谋直取龙街,佯作积极渡江的姿态。手忙脚乱的蒋介石赶忙亲赴昆明督战,并急调薛岳、周浑元等部中央军和滇、湘军阀部队向元谋追击,妄图歼灭红军于元谋地区。右纵队红三军团,乘此机会经思力坝、马鹿塘,夺取了洪门渡。军委纵队和第五军团为中央纵队,经山仓街、海龙塘、石板河,进至绞平渡。原留在乌江以北活动的红九军团,在贵州、云南边境击溃黔敌5个团,完成了牵制任务后也乘胜进入了云南。

5月3日晚,中央军委参谋长刘伯承率中央纵队先遣队干部团,在绞平渡偷渡金沙江成功,并歼敌江防大队一部,抢占了北岸制高点,控制了渡口,还在当地群众帮助下,找到了6只小船。毛泽东得知后高兴地说:前些天,我们一些同志还担心,怕我们渡不过江去,被人家挤上绝路。当时我就对恩来、朱德同志讲,没关系,四川人说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会挡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这以后,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先后奉命由绞平渡过江。从5月3日至9日,中央红军主力依靠6只小船,全部从绞平渡渡过了水流湍急的金沙江。单独活动的红九军团也在东川以西的树节、盐井坪地区渡过了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敌人全被红军抛在了金沙江以南,蒋介石计划围歼红军于川滇边境的计划彻底破产,红军终于取得了在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谢伟民)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