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文章
有这样两则故事:凯撒曾穿着中国丝绸长袍去看戏,引起全场的钦羡。公元前53年,罗马的执政官克拉苏率兵与安息人作战,酣战之际安息人突然展开丝质的军旗,颜色绚烂,为罗马军人所未见,使他们受到了惊吓而溃不成兵。 虽然说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是以张骞出使西域为开端的,但是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的确是强化了,汉代出产的丝织物也就在这时通过各种途径流入西方。当时西方的罗马帝国,就非常喜爱丝织品,甚至以拥...
阅读全文
2018-07-17 16:58 生活·感悟 ⁄ 共 1481字 暂无评论
提到“慢”,大多数人最先会想到它速度不快的意思,比如说慢悠悠啊慢腾腾啊慢慢吞吞等,唐宋杂曲中有一种曲调,比较舒缓,也被称为慢,比如《木兰花慢》《声声慢》《扬州慢》等。但其实,慢的本义并不是指缓慢。 慢,从心,曼声,小篆字形写作左心右曼,隶书字形“曼”下的右手形状有时候写作“寸”(取意与手相同),有的时候写作“方”,楷书写作“慢”。《说文解字》上说,“慢,惰也”。慢的本义就是怠慢、傲慢、懈怠。陶渊明不为五斗米...
阅读全文
习武之人,都希望学得绝世武功,成就天下第一。然而,在金庸眼中,世界上本没有最好的武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个快字,成为天下武功的第一要秘。 其实,快的本义并不是指急速。《说文解字》上说,快,喜也,喜悦、欢乐才是快之本义。快,从心从夬,夬亦表声,小篆字形为左心右夬,不过在包山楚墓竹简中也有上夬下心的写法。楷书字形由小篆演变而来,写作快。从心,表示快是一种情感、情绪,与内心有关,从夬,夬含有开的...
阅读全文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天体,应该就是日月,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使得古人以昼夜交替为一日,月相变化周期为一月,那么年呢?是以谷物成熟为一年。不过年在夏朝称“岁”,这个岁指岁星,即木星,岁星运行一次是一年,因此夏朝取岁星运行一次之意来表示一年。 就甲骨文字形来看,岁好像是兵器的样子,这是因为岁与戉本为一字,戉是斧钺之钺的本字,于省吾解释说其字上下二点即表示斧刃上下尾端迥曲中之透空处,没有点的则是省略...
阅读全文
每逢元旦和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都会有一场盛大的狂欢。人们又常常称为过年,即表示是在新年或春节进行庆祝活动、度过新年或春节。年,也就是表示一年之义。旧岁去,新岁来,一年一年,世事变迁。 事实上,年在古代还有别的名字,比如岁、祀、载。《尔雅》中说,“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岁名。”意思是说,在唐尧与虞舜的时代,称之为“载”,取万物更始之意,《尧典》说“七十载”、《舜典》说“五载”,就是...
阅读全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这是《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鲲能化为鹏,从一条鱼变成了一只鸟,这种神奇的变化、奇特的想象,大约也只有庄子能做到了。 我们常常将变化相提并论,变是变化,化也是变化,古人说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又说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又说动则变,变则化,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变和化是一样的,化字的本义就是变化。《说文解字》中说:“化,...
阅读全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这是《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鲲能化为鹏,从一条鱼变成了一只鸟,这种神奇的变化、奇特的想象,大约也只有庄子能做到了。 我们常常将变化相提并论,变是变化,化也是变化,古人说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又说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又说动则变,变则化,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变和化是一样的,化字的本义就是变化。《说文解字》中说:“化,...
阅读全文
今天,我们常常用步来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但是在古代,这只能算是跬。古人将一举足叫作跬,两脚各跨一次才叫作步。比如我们说的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这个五十步和百步的步,都是指举足两次、两只脚各跨一次,还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谓的跬步其实是指半步,跨一次脚。 步的本义,是指两只脚走路,即行走。步的甲骨文字形,从二止,有时候从彳或从行,像是人在前进的时候左右脚一前一后的样子,故《说文解字》言“行...
阅读全文
2018-07-09 22:39 生活·感悟 ⁄ 共 6864字 暂无评论
世间只有一种病,穷病。 这是《我不是药神》之中,骗子张长林教育男主角程勇的一句话。 《我不是药神》的剧情一点儿也不复杂。2002年,男主角程勇经营一家壮阳药店,经常从印度进货神油,经济窘迫。某日,某白血病患者吕受益主动登门,求他去印度走私一种抗癌药。据这位患者说,这种药在国内的售价是37000元一瓶,在印度药店只要2000元一瓶,正版药他实在吃不起,印度仿制药疗效接近,但是便宜得多。程勇当然知道走私的后果,直...
阅读全文
2018-07-09 06:49 生活·感悟 ⁄ 共 1339字 暂无评论
古龙写小李飞刀李寻欢,不仅武功高强,而且才高八斗,人称小李探花,不过不仅是他,他们家中过的进士、探花还真不少,江湖上称“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进士和探花,都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名称,其中,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则称殿试考取的人为进士。 甲骨文中的进,从隹从止,隹是鸟,止是脚,古人见鸟足能前进而不能后退,因此用这样的形象表示前行的意思。止、辵意义相近,故在古文字中常常通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