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孙皓晖
说明:这是一篇创作札记,发上来与喜欢历史文学的朋友们交流。 既说创作,当无虚言,说一些实话。 实话一:历史文学创作的真正困难 相比较立足现实生活的当代文学,历史文学的创作有着特殊的难度。 这种特殊难度,从人所共知的基础说,是知识的积累,是研究的水准,是超越时空的想象力,是基本的古典文化素养,是起码的文字语言感觉等等。惟其如此,真正进入严肃地历史文学创作的,大多是有一定学养根基的人。但是,一旦进入,...
阅读全文
对于先秦历史,吕不韦是当代中国人所熟悉的极少数人物之一。 由于司马迁重史轻政的传奇笔法,由于后世治史儒生在文化霸权式的叙说中刻意扭曲,由于当代庸俗史谈书籍与庸俗电视剧的猎奇渲染,吕不韦的历史真面目,已经被涂抹成了一部荒诞不经的奸商发迹史、宫闱色情史。吕不韦与他的生身时代一起,变成了儒家制造的历史哈哈镜中的扭曲破碎的身影。我们熟知吕不韦这个名字,但我们所知道的吕不韦,与历史真实的吕不韦却有着难以言...
阅读全文
要了解术治派,必须从申不害和韩非说起。所谓申韩之术,此之谓也。 申不害的足迹 申不害是个奇人。其祖籍是郑国的京邑,在今日汜水东南平原上的一座城池。申不害的父亲,曾经在末代郑国做过小吏。因此,申不害有机会读书,青少年时期也可能做过官府小吏员或仆役。能够确证的事实是:在申不害年青的时候,韩国吞灭了郑国,申不害与父亲一起,成为故郑之贱臣,也就是遗民。如此家族,国家灭亡之后的必然归宿,是归家耕田。 依据申...
阅读全文
从公元前3000余年的古巴比伦王国开始,人类各民族相继进入了国家时代。 以国家为单元的人类文明的竞争演进,迄今已经有5000余年的历史了。 漫漫岁月,沧桑变幻。人类文明在灾难与收获的交互激荡中拓展伸延,已经由缓慢发展的古典文明社会,进境为发展速度骤然提升的工业文明时代了。但是,文明的进境与发展的速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性,并没有改变人性的基本需求,更没有改变人类面对的种种基本难题。贫困与饥饿依然随处可...
阅读全文
大凡中国人,十有八九都知道“千古大变”的商鞅变法。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商鞅变法时的秦国君主是谁,他起到了什么作用? 古往今来的政治法则:领袖人物是任何国家变革的第一推动力。譬如赵武灵王之胡服骑射、秦始皇之中央集权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罗斯福新政、列宁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主义体制等等,都是以领袖名号为变革标志的。而战国时代的秦国,发生了如此一场惊雷闪电,改变了天下格局与文明历史进程,天下竟然皆呼“商...
阅读全文
在战国文明群山中,荀子是一座突兀的奇峰。 人格的独立自由,思想的卓尔不群,使荀子在中国文明史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人格的独立自由与思想的独立自由,既密切关联,又未必完全同一。人格的独立自由,基本点是思想家的生存方式。只有获得一种不受制于他方的生存方式,思想的独立自由才有根基与条件。思想的独立自由,基本点是理论的创造品格以及自我传播方式,不受制于外在束缚。只有思想的创造不受制约...
阅读全文
公元前207年秦亡。 秦帝国的骤然灭亡,是中国文明史上最大的黑洞。 秦以排山倒海之势一统天下,以变法图强之志大规模重建华夏文明;使当时的中国,一举整合了春秋战国500余年剧烈大争所酝酿出的全部文明成果,以最大的规模,以最快的速度,巍巍然创建了人类在铁器时代最为伟大的国家形式,最为进步的社会文明。依照历史的法则,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权力主体,其权力生命至少应当延续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然则,秦帝国却只有效存...
阅读全文
在战国布衣政治家中,第一个为变法死难的,是吴起。 吴起,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谤言风行当时,责难播于后世。 让我们怀着冷静客观的心态,走进他生命的历程。 布衣吴起的青少年奋争 吴起,是一颗内涵极其复杂的煌煌巨星。 他的复杂,一在于他不同于所有布衣大家的曲折的奋争经历,在于他正当盛年所绽放的绚烂血花; 二则,在于他专业特质的多样性——早期是儒家子弟,后来是兵家法家两大才,既是发动主持变法的大政治家,...
阅读全文
记者:从您法律学者和历史学者的角度来看,商鞅变法到底对后世具有怎样的意义? 孙皓晖:你这到底两个字,用得颇具意味(笑),说明包括你在内的许多人,对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始终是不清楚的,怀疑的。在今天,这不奇怪。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代最为深彻全面的社会文明大变革。这次变革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中国文明的一次深刻裂变。所以如此,在于商鞅变法正确的解决了当时社会大转型时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第一个是土地关系问题...
阅读全文
孙 皓 晖 2008年5月12日,一场亘古未闻的巨大劫难骤然降临中国。 汶川大地震,将以极为深重的突发性灾难后果与大规模的国家与民族总救援行动,永远铭刻在中国与人类的灾难救援史上。然则,更为重要的是,汶川大地震将以极为特殊的精神起爆意义,永远铭刻在中国文明史的巍巍丰碑上。 汶川,将成为我们民族二十一世纪的哭墙。 汶川,将成为我们民族强势再生的精神坐标。 余震未息,灾难犹存。我们的泪水,我们的忧伤,我们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