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井底望天·专栏 > 正文

井底望天:地球变暖大周期 全球动荡有先兆

2011-09-04 09:25 井底望天·专栏 ⁄ 共 9154字 ⁄ 字号 评论 9 条

    这个思考,暂时没法归结到哪个系列里面,而且关于历史的一些理解,还没有查阅资料证实,只能说是一些初步的想法

之一

2011-07-30 15:02

    现在我们处于的地球大环境,应该是一个变暖的环境。当然看过我的东西的朋友知道,我对于地球变暖的看法,和戈尔那帮伪专家的看法不太一样。因为地球在上一个千年,其实是在变冷,经历了一个小冰川时代。那么现在的地球变暖,其实是在这个寒冷时代之后,向正常的温度的回归。而这个回归的时间,大概会持续到2100年代。但是这个回暖的过程,也是一个波动的过程,就是这种30年为一个周期的波动过程。而我们现在处于的阶段,其实是趋于冷冻的波动,就是大概从2000年到2030年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其实就是中国需要完成工业化的阶段。这种完成工业化的时候,对能源的需求极大。上一次的变暖过程,就是从1970-2000这个阶段,中国是只赶上了一个工业化的尾巴。而且在这个阶段,工业化真正完成的是东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而且还出现了东欧的去工业化。

clip_image001

    但是关于地球变暖的炒作,在这个阶段并没有成为世界舆论的主要风行话题之一。只不过伴随着中国的全面工业化的进展,就非常“偶然”的变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了。而且关于地球变暖的原因,就和我们并不理解的地球变化,或者说太阳变化等等因素,没有了关系,从而成为人类的工业活动,尤其是中国发展的工业活动,大大相关了。其实中国还是算运气比较好的,如果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正好在30年的变热区域,那么估计中国人要被西方的口水给淹死了。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粗放型的耗能发展模式,会被精致的高能效发展模式取代。 那么在下一个30年,地球开始进入更热的时段,需要工业化的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就要承担地球变暖的替罪羊了

    对人类来说,最适合生存的地方,其实是温带。我还没有查实具体的数据,但在印象中,大概是应该北边是北纬40度线,到南边的北回归线这个区域。那么这个区域,在亚洲,南边边界,从东到西,在中国,大致是台湾岛的嘉义、澎湖列岛、广州、云南的个旧,然后是孟加拉国的达卡,过印度的中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然后过阿拉伯半岛中部。在非洲,就是埃及的阿拉旺,过撒哈拉沙漠的北部。然后在美洲,则是古巴的哈瓦那,穿过墨西哥的中部。这个区域的北部边界,从亚洲,就是从日本的本州岛北部、朝鲜半岛的咸兴、中国的丹东、北京、大同、嘉峪关-玉门关、喀什,然后从中亚的费尔干纳、布哈拉,过里海到巴库,到土耳其的安卡拉,过希腊半岛的北端、意大利半岛的南端,过地中海,穿过西班牙的马德里附近。而在美洲,则是经过美国的费城、辛辛那提、过加州的北部。

    在这样的一个温带地区,几乎是人类最早文明的起源之地。而在这个区域之外,就是所谓文明人眼中的野蛮人居住的地方了。而鉴于前工业化时代的主要人类生活,要么就是农耕定居型,要么就是狩猎游牧型,而北部边界,基本上就是这两大文明类型的分界之处。当然要是简单的这样划界,是无法说明欧洲的情况,也无法解释罗马帝国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主要活动地之一。欧洲的人类居住条件,可以归结两个自然因素。一个是作为内部海洋的地中海(要知道,以前是没有苏伊士运河这个出口的),导致了更北端的法国和意大利半岛温暖一些,可以适合人类居住。另一个因素,就是来自于墨西哥湾的暖流,在流入大西洋之后,本来是沿着北美洲东岸,一路北上,应该最后进入北极。如果这样的话,在欧洲的北部,其实是无法居住的,尤其是波罗的海应该彻底结冰。可是这个暖流,到了波士顿附近,突然改变流向,横穿大西洋到了英国,然后过英格兰海峡,最后进入了波罗的海。这个暖流,就使得欧洲变成了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使得这个温暖区,北移到了55度线。

    那么这个区域的划分,和地球的温度变化有什么关系?其实人类就像候鸟一样,当地球变冷的时候,在北方的游牧民族无法生存,于是就进行南侵来争取生存的权力和空间。这个是大家都非常明白的历史事实。可是大家比较不注意的另一个情况,就是当地球变暖的时候,在南方的定居民族,也必须逃避过热的生存环境,并且因为地球变暖使得北部的寒冷地带适合于耕种,于是开始其北伐的过程。所以说我们现在处在的这个时代,其实是南部的人类,生存条件恶化,必须向北部迁徙。

    那么从世界范围来讲,这个迁徙过程,大概会是一以下几个主要的方向

    一个就是在美洲大陆,会出现来自南部的,主要是从墨西哥和其他中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人民,会逐渐向美国渗透。而美国的所谓白皮肤的假原居民,则会因为北部温度的升高,继续向美国的北部,以及加拿大的北部迁徙。这个地方,因为所谓美洲还是新大陆,美国和加拿大对人类人口增长的容量相当大,因此吸收的可能也比较大。

    那么在欧洲,则是以北非为主要的人口来源地,向南欧的主要国家,比如说法国和意大利,以及以土耳其为主要来源地,向德国和北欧的渗透。这个地方由于人口密度较大,而且旧人口中的基督新教和新人口中的伊斯兰教,意识形态冲突比较大,会造成比较大的社会震荡。挪威出现的问题,就是这个社会震荡的先兆。

之二

2011-08-03 16:29

    其实现在看来,北非移民的方向,主要是以法国为主。因为北非的不少国家,是旧法国殖民地,也是法语流行的国家,这些地方的移民,自然是以法国为主。虽然这次挪威出来砍人的白人右派哥们,认为社会主义对欧洲的危害太大,强调多元文化已经侵蚀了基督教,所以希望欧洲能够恢复天主教传统,重振当年的十字军的斗志,针对穆斯林的侵袭,采取另一场圣战。当然当年十字军的圣战,从大的战略意义上来讲,是一场保卫战,应对东罗马帝国,被塞尔柱突厥占领。但是从战术上来讲,是一场进攻战,是以今天的法国和德国等地方为主的基督徒向东边征讨,而且最后是屡战屡败,在技术先进和战力优势的穆斯林军队的打击下,是一败涂地。

    对欧洲的极端右翼来说,今天的对抗,不论是战略和战术上,都是一次背水之战,因为觉得给人家杀到老家来了。这样的情绪,虽然没有出现在欧洲的主流媒体上,但是从瑞士的制止建造尖塔、法国的制止穆斯林女人戴面纱、还有瑞典的行为,都表达了民间的暗流汹涌。不过今天的天主教徒们,似乎比起新教徒们,要更加软弱和温和。因此在短期内,看到的欧洲反穆斯林潮流,似乎不是针对北非的移民。倒是来自中东、以及巴基斯坦的移民队伍里面,倒是让欧洲人恐惧的情形更甚。但是随着穆斯林人口在欧洲的比重坐大,比如说到了2050年的时候,穆斯林人口在欧洲的比例,估计会达到25%,那么在文化上和宗教上,都可以和欧洲文明不分伯仲抗衡的内部异端文化,你自己的文明,因为缺乏宽容的内涵,无法消化别人的文化,那么就很显然地会最终走向文化冲突

    在美国的情形,就是旧人群的新教文化,和新人群的天主教文化的和谐问题。大家都知道美国历来出任总统,要求的是WASP男人。WASP,就是White白人,Anglo-Saxon就是盎格鲁-撒克逊、Protestant就是新教徒。迄今为止,所有的美国总统,都是来自于欧洲北方白人—英国、德国、荷兰和爱尔兰的血统。唯一不合乎这个标准的,一个是肯尼迪,是爱尔兰后裔的天主教徒,一个是奥巴马,是一半爱尔兰后裔的混血儿。而今天美国的白人仍然处于增长状态,因为靠了南部的红脖子们死命生孩子。但是这个趋势会在2040年停止,使得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从1960年代的85%(今天是67%),下降到2050年的47%。而拉美裔人口,会从今天的16%增长到29%。非洲裔则保持不变为13%,而亚裔会从5%增加到9%

    可以想象的是,在这样的一个人口布局下,拉美裔的政治力量会变得相当强大。而作为美国社会同化和维系大家一体的意识形态,就是美国特有的华盛顿共识体系,是建立在作为个人的美国梦,就是说只要你个人奋斗,就一定会出人头地,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强大地位,来保持各自不同宗教、种族、文化和民族的一致性。有美国学者,把美国大致分为很多个不同的小社区种类,就是说其实现实上并没有一个一体的美国,而是由不同类型的人群社会自己安身立命,然后通过意识形态的体系,而链接在一起那么当美国经济开始失去昔日的光辉,美国梦越来越艰难的大趋势,无法提高自身主流文化的宽容度,又无法有效地同化其他的文化,将成为美国社会的很大的挑战

    因为很简单,当年的苏联帝国,就经历了中亚的穆斯林人口在生育率上的大幅度赶超,然后在1989年左右,俄罗斯族的人口比例,下降低于50%,然后引发了苏联帝国的分崩离析。当年能够把苏联境内的各民族和各宗教团体联系在一起,靠的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而当这个基点,受到了撼动,那么整个国家的链接,就折断了。这个过程,我在以前的系列里面提到过,并用了一个名词,叫做“内部殖民化”。这个名词,可以比较明显地描绘目前在美国和欧洲出现的情况,其实包括德国总理梅克尔等人在内,都发表了关于欧洲多元文化的努力算是彻底失败了。

    当然,并不是其他的国家,就会比美国和欧洲好多少。对俄罗斯来讲,这个也是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俄罗斯面临来自于中亚国家的穆斯林人口,向俄罗斯北迁的问题。而现在因为美国在中亚的动兵,还难以看出这些人群迁移之后,来自南亚,比如说巴基斯坦的人口,会不会北上,填补这些人口丧失的真空。

    至于印度次大陆,可以看到的,其实有同样的北移的趋势。在西北部,可以看到印度教徒,大规模向印度占领的克什米尔地区移民,在北部,可以看到同样的印度教徒去占据被印度非法吞并的锡金,和非法占领的中国藏南。而在局势不稳定的东北部,则可以看到来自于西孟加拉邦的印度教徒,和孟加拉国的穆斯林,向北部蚕食。 当然印度人口的北迁,会在气候暖化之后,印度次大陆因为水源紧缺,形成更大的压力。但是印度的最大障碍,是因为中国的关系,无法顺利地越过喜马拉雅山。这估计也是印度一直梦想着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一个主要原因。想象的话,一个独立的西藏,估计迟早都会成为印度的盘中餐。

    中国在几个北方大国里面的情形,在比烂中,相对要好一点。一个是中国的民族融合历史上做得比较好,比如说最难以同化的犹太民族,在中国是自己心甘情愿地给同化掉了。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的儒法家(我自己搞出来的一个新词,来描绘道德修为和法规行为的内儒外法的儒法一体化),是非常世俗的意识形态体系,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成功地融合了佛教和道家,算是达到了三位一体,那么今天要做到的,就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就是要以儒法家为那颗大星星,然后让佛教(包括大乘的显宗和密宗)、道教(包括各种地方教种)、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包括犹太教和天主教)这四颗小星星,大家和谐的团结在一起

之三

2011-08-22 04:01

    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引发了不少争论。

    第一个就是有读者认为,世界大趋势的变化,不能只以全球气候作为唯一的考虑因素。这种看法是对的。我之所以把气候作为一个切入点,是因为气候影响的是人类生存的大环境,而这个大环境也包括生态状况、人口密度、生活水平等等。总之,一切让人类生活出现不适应和不舒服的地方,都可以考虑到这样的一种生存状态。而人类迁徙,就是发生在这样的一个情况,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需要向更适宜生活的地方迁徙。

    当然人类社会实行了部分工业化和贸易全球化之后,对人类面临的自然灾害有了比较强的应付能力。要是放在以前,比如说出现大饥荒和大地震,比如说汶川、巴基斯坦、海地和日本那样规模的地震,或者索马里、俄塞俄比亚等等的饥荒,现在都可以看到人类的救助反应。要是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以前,那么当地的整个社会结构自然崩溃,带来的必定是灾民的大规模迁徙。

    在全球变冷的情况下,在古代出现的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南方定居民族地盘的侵掠。在中国的古代,有记载的应该是四次比较大的阶段。因为缺乏历史的考证,现在很难说,发生在5千年前黄帝族、炎帝族和蚩尤族的争斗,是这样一种情形。但大致可以确定的是,蚩尤族主要是以山东为中心的东夷族。而炎帝族,则很明确是以陕西和河南西部为主的古羌族。倒是黄帝族的来历有些疑惑。如果按照大家认同的说法,认为黄帝族活动在中原地带。因为很简单,黄帝和炎帝联盟,与蚩尤的大战,是发生在逐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基本上是在桑干河地域和太行山的五台山以北地界。这里是今天的北京的西部,和张家口的南部,比较像是从蒙古高原入侵南部的主要战场。如果黄帝族是中原部落,其和东夷族的主战场,应该是在河南和山东交界的菏泽和濮阳一带,其实就是刘邦和项羽之争,以及汉朝周亚夫平定六国之乱的战场。

    因此我个人的看法,黄帝族当年应该是游牧于蒙古草原,极有可能是在气候变冷的情况下,南部入侵中原。因为先是获得了处于西北的炎帝族的支持,形成了军事同盟,最后打败了蚩尤族。这个结果,就是北方游牧民族迁徙入中原,而中原的一些东夷族,或者败走辽东和朝鲜半岛和日本岛,或者南迁,称为淮夷、以及后来生活在吴越地区和荆楚地区的百越。而战胜蚩尤族之后,昔日的军事同盟炎帝族和黄帝族又争斗中原的主导权,最后是以黄帝族战胜为结果。当然黄帝族和炎帝族同出于少典部落,可以说是后来大概从关中,经过黄土高原进入河套的鄂尔多斯草原,然后在蒙古草原出现权力真空的时候,占据这个游牧之地。这种情况后来的历史上有过多种重复。比如说匈奴亡后,乌恒和鲜卑兴,突厥亡后,回纥兴,然后回纥亡后,契丹兴,都是这样的填空游戏。

    因此看待中国之后的历史,基本上可以确定的,之后的夏商周三个名称,夏似乎是黄帝族的后裔的联盟,商似乎是蚩尤族的后裔的联盟,而周似乎是炎帝族的后裔的联盟。学术界的一种新的看法,就是不把夏商周看成是后来的朝代更替的形式,而是看成是一个同时存在的三个同心圆。其实就是大家各族的基本盘,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根据大家实力的强弱,在夏的时代,算是大家听从夏的号令,而在商的时代,大家听从商的号令,在周的时代,大家听从周的号令而已。

    其实就是说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形势,其实是到了秦朝在真正开始。而即使是在周朝的时候,各种名义上顺从,其实行为上独立的政治实体,还是有几千甚至上万家。最后是通过了不断的战争和兼并,然后从春秋到战国的七大政治国家,才最终成为了秦始皇的一统天下。而这个一统天下,主要的是靠着郡县制的政府结构代替了封建制的政府结构,靠的是官员的推荐选拔制度,取代了贵族血统传承的官二代制度来实现的。

    可以引用的一个佐证,就是《公羊春秋》里面对“王正月”的大一统思想的强调。这种号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情形,其实是并不存在的。当时号称天子的周王,每年向诸侯颁布历书的时候,希望大家都用同样的日历。可是人家宋国这样的商地,自然是用自己的殷历,杞国这样的夏地,当然是用夏历。如果这样理解历史的话,那么商朝势力占据主导地位,似乎又预示了天气变化,可能是向变暖的方向发展,这样导致了农耕民族的实力增强,而且商朝兴起的主要原因,大致是对马的掌握。在古代时候,马作为一种军事武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古代的部落,谁的畜牧业发达,谁的军事力量就比较强大。而商朝的兴起,主要来源于对马的畜养技术,从草原的放牧,变成的圈养,并发明了马车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生活,这就导致了其在军事实力上的增强。

    那么当商朝兴起,在军事上实力增强,那么又在气候变暖,可耕农田可以向北部纬度高的地方移动,那么就显然出现了夏朝衰亡的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下,夏朝的一些部落,自然就会理所当然地,向从前适应于游牧的草场回归,因为那里的生存条件变好了嘛。这里就提到了我对司马迁《史记》中关于匈奴来源的一个描述,就是匈奴是在商灭夏之后,其中的夏的一族北迁。由于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是汉朝和匈奴交往非常密切的时代,这种关于匈奴来源的说法,自然是非常接近于匈奴族的本事认定。考虑到当时的匈奴没有入主中原的野心,因此和后来那些想来中原过日子的北方游牧民族,认亲戚的需要有所不同。

    其实这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随着气候和居住条件的变迁,古代的中国各族部落,是可以北上和南下,前面谈到的黄帝族似乎是这样,后面出现的周族,其实也经历过从到北部游牧,后来又南下周原定居的过程。

之四

2011-08-23 02:01

    其实回到黄帝族奠定了在部落联盟中的主导地位之后,这种部落政治里面,还是应该有三大势力互相平衡。所以当尧作为部落领导联盟的时候,他的主要盟友,就包括炎帝族的四大酋长,所谓四岳。这个时候,政治中的一件大事,就是黄河的洪水问题

    当时的洪水问题,和今天的洪水问题,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可以确定的是,黄河当年的泥沙问题,肯定没有后来那么严重。虽然喜马拉雅山在印度次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冲撞中,不断升高,导致了黄土高原的气候趋于干燥,但黄土高原在远古时代,应该还是有大片草原和森林。这个地方的环境开始受到影响,是随着地球变暖之后,中国北方可耕种气候北移,出现了秦朝和汉朝为了打击匈奴而进行的军垦计划。当然后来黄土高原环境的彻底恶化,还是要归咎于明朝时候,和北元对抗的大规模毁林造田计划,和清朝为了对付准葛尔蒙古的军垦计划。

    既然尧所面临的洪水问题,不是黄河流沙问题,那么应该是那些问题呢?其实就是在黄河的上游,缺乏洪水时候蓄水,和缺少时候补水的蓄水池。而一旦在上游突降暴雨的时候,那么黄河在中原的中下游地带,通常是没有达到山东的东平湖之前,是可以相当于一个扇面的方式,爱向哪里流,就朝哪里流。而这个改道的口子,基本上就是小浪底之后的孟津一带,那么任何改道就是中原地区人民皆为鱼鳖。北边的黄河故道,可以从新乡、去保定,从天津入渤海,而南边的黄河故道,可以从兰考,进洪泽湖,夺淮河入海。黄河这种爱上哪就上哪的脾气,当然把当时的人们给折腾的够呛。不过看一下黄河灾难,在上游的炎帝旧部,和在山东下游的蚩尤旧部,都不是受灾群众,基本上可以打酱油。而在中原的黄帝旧部,就是受苦受难最厉害的了。

    按照今天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一方面要在上游建立蓄水池,那么就是地处于小浪底的三门峡水坝,用来调节黄河的水量。另一个就是要在上游,给洪水一个去处。当然今天就要考虑在黄土高原进行生态改造,防止过多泥沙入黄河。这方面最经典的做法,就是陕北的高西沟。可惜的是,后来在中国农业的树典型上面,高西沟输给了山西昔阳的大寨,导致了中国农业的发展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子。但是建立三门峡水坝,这样的工程估计是在古代是不可能的了,唯一可能的法子,也许就是在渭河流域里下点功夫,可以让这里出现某种分洪的机制,那么最起码可以让渭河的洪水不要全部灌入黄河,还可以让黄河上游的洪水,分一点过去。

    不过这种想法,在那个时候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尧的四大酋长,都是炎帝族的。不可能像后来的陕西省委那样,中央说啥就尽量配合了,结果三门峡治水,陕西自己好处是没有得到,鸡毛是飞了一地。鲧的治水方案,肯定就主要是中游下手,那么法子很简单,就是尽量加固堤坝,把黄河限制在应该呆在的河道里面,不要乱跑。这个法子,自然大部分都是中原地区的人民要出苦役的事情,肯定有不少怨声载道。但是该法子有两个大毛病,一个是特大洪水你肯定防不住。另一个就是堤坝的维护,是很成问题的。那就是一旦水源不足的时候,本位主义倾向出现。就会有些部落,会在鲧建立的堤坝上面挖一个孔,放水给自己的农田。然后也没有维修,那么大水一来,堤坝有毁了。这样的现象,大概是几千年后,也同样出现。

    鲧治水的失败,应该是影响到了尧的权力继承计划,结果就不得不“让贤”给舜。而舜的支持者,则是以东夷族为主,共工等人在权力斗争中成了牺牲品,于是大禹出场了。大禹的治水方案,除了修堤坝之外,还讲求为黄河分流。就是说你黄河在中下游有不少直流,那么我就首先要搞好水文调查,把各支流的情况给搞清楚。然后那些支流可以疏通入海,就把它们给疏通了。哪些支流,可以有个大湖蓄水,就把它们给修整好了。那么大禹动手的是那些支流?一个是疏道了九河、漯水和济水,让它们直通渤海。九河就是黄河泛滥之后,从天津到山东惠民之间的低洼地,都成了黄河的出海口。这些是黄河北面的支流。另一个就是开通堵塞的汝水和汉水,以及泗水和淮水,把部分的洪水分流去了长江。

    从这里看出来,虽然分流的很多工作,必须由黄帝族的中原部落们去完成,那么在靠近出海口的地方,或者是淮河的地方,这些工程必须是有东夷族的部落们来干了。而从汉水往长江分流,肯定就是要三苗的群众们出来干活了。于是东夷族,和它们的亲戚们三苗各部落,自然不愿意为你中原的人们出血出汗,所以人家就开始闹情绪了。

    可以知道的是,大禹在洪水治理上的成功,肯定就团结了大多数黄帝族部落的人在大禹中央的周围。而依赖于东夷势力制衡炎帝势力的舜,肯定就要悲剧地让贤了。大权在握的大禹,又因为治水的原因,对各地的山川土地都做了实地考察,又对土产特产了如指掌,那么收起税收来,那可是刀刀到肉,你想瞒报和逃税都比较难了。于是接下来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叫做讨伐三苗,另一个叫做涂山大会杀防风氏,都可以看着前面闹情绪的后继事件。

    当然最后就是大禹把大权传给自己的儿子启,又引发了黄帝族部落内部的权力斗争,自然是后话。不过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就是当时的黄河治水,是最大的政治。那么根据如何治理的方案,而导致的各类利益集团的权力斗争,就一点都不令人出奇。

之五

2011-09-04 09:10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的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应该算是从周族避难,走到周原,直到文王奠定了崛起的基础,由武王完成了讨伐商朝的任务开始,到后来西北的戎族各部落的向东南方向迁徙,导致了镐京陷落,平王东迁。这之后的北方侵袭,基本上因为管仲治理的齐国,实现了“尊王攘夷”的华夏族同盟,算是遏制住了。而随着气候的变暖,开始了秦朝和汉朝,向北部的扩张。而这种扩张的结果,一直延续到迫使了北匈奴的西迁。

    然后第三次的地球变冷,又引发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这次的南下,主要不是军事的入侵,而是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在中原经历了汉末黄巾之乱,各路军阀的混战,一直到了三国抗衡,然后在西晋的时候才短暂平息。这场乱局,北方各游牧民族的军事能力被中原的各军阀们借用,而在中原人口大幅度减少的时候,他们又成为了主要的劳动力补充力量。

    但是这个时候的中原文化,已经受到了佛教的侵袭和道教的发展,董仲舒做了什锦大杂烩儒学,失去了整合的影响力,而导致了居住在中原的各游牧民族,保持了独立的文化体系,从而出现了内部殖民化。这个现象,就是今天的欧洲和美国开始面临的文化困境。

注:本文综合整理自《最近的一点思考1-4》;

目前有 9 条留言    访客:4 条, 博主:0 条 ,引用: 5 条

  1. zeno 2011年07月31日 1:31 上午  @回复  Δ1楼 回复

    难以苟同,把温度作为这么重要的因素来谈,实在令我难以苟同。

  2. 爱求索 2011年07月31日 3:44 下午  @回复  Δ2楼 回复

    现实生活中的主体,并无所谓不稳存在,只是网上很容易被某些势力所掌控,导致出现这种假象,我们现在并不急于破局,只是美国现在很急,不论是周边生事,还是国内鼓噪,还是做空欧洲,都有美国的影子,他们想自己主导下,可控的破了再立,而我们想要么和我交换,要么我就等着和大家一起破了你,如果大家一起破美国还能不能立起来,就不是美国能控制得了的。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上门来求我们,让渡出合适的利益,我就再拉你一把,要么我就等着让大家一起破了你。中国也没必要出头,现在还不是时候,不论何种变化,以我们现在的实力会有人找你出来主持大局。静静的等着就是了。

  3. 爱求索 2011年08月04日 2:22 下午  @回复  Δ3楼 回复

    五星红旗,那个大星,是否可以看作是一种思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或者“儒法家”?四颗小星是儒、佛、伊、基,如何?

  4. 爱求索 2011年08月05日 8:48 上午  @回复  Δ4楼 回复

    中华民族能融合其他民族首先是因为汉族人口的基数大,其他民族进入中原如河水汇入大海不得不融入了,其次是中原文明远远先进于蒙、满等其他民族的文明,其他民族进入中原后不得不学习融入了。所以目前的计划生育不限制少数民族生育而限制汉族生育的政策是很不可取的,至少应该一视同仁。
    道家的养生观念已经植根于中国人的血液中,道教很大程度上已经不算是一种宗教。
    儒家之所以在中国受推崇,是因为儒家三纲五常等思想最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所以当初废除百家,独尊儒术。佛教与儒家在某些方面类似,是利于统治阶级管理百姓的,所以统治阶级不排斥佛教,在西游记里,玉皇大帝不是与如来佛祖联手过吗?
    宗教从创立之初就是为某些统治阶级服务的,宗教的传播也都是为某些统治阶级的利益扩张服务的。宗教从来都是带有政治性的。而且当今宗教的推广更是明显的带有政治色彩。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不可能融入中华文化的,基督教目前在中国悄悄地推广是危险的,值得警惕的,目前中国应该淡化民族观念、阻止各种宗教的推广传播。

外部的引用: 5 条

  • 井底望天:远谋中国大时局 近看中美小时事 « 求索阁
  • 井底望天:闲话古今大工程 争论纷纷为哪般 « 求索阁
  • 井底望天:闲话文化大融合 汉化同化殖民化 « 求索阁
  • 井底望天:中美博弈四十年 而今迈步从头越 « 求索阁
  • “奸商”CAD 谈股论今 妙笔生花 第五十二篇(2013年12月) « 求索阁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