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井底望天·专栏 > 正文

井底望天:闲话中美经济转型 兼谈东西方模式

2012-07-17 20:50 井底望天·专栏 ⁄ 共 3326字 ⁄ 字号 评论 11 条

    记得之前说到了海外一些杂志,现在拼命唱空中国经济和中国特有的发展模式。本来想翻译出来,一篇是财富杂志,后来被华尔街日报转载的。另一篇是外交政策上面的。后来简单翻译给了同学们,然后一聊之下,发现这些文章都是传统唱空中国的观点大集结,内部没啥逻辑,看法及其肤浅,就不想浪费自己和大家的精力了。不过今天发现,外交政策的文章,被市场观察(Marketwatch)添油加醋,又到处传播,所以就在这里大致讨论一下。最起码让我的读者们不会受到忽悠。

    按照这篇文章,美国有4大“财政悬崖”:

    一是布什的退税法案到期,国会仍然博弈。

    二是美国国防预算裁减,因为两党达不成协议,而自动开始。

    三是美国社会福利裁减,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四是奥巴马医保法案,仍然是两党无法妥协,继续内斗的主战场。

    这四个财政悬崖,任何一个处理不好,都会让美国经济跌进深渊。但是该篇文章认为中国有5个问题,这5个问题比美国的还要严重。因此非常有可能,中国的经济会比美国先硬着陆,从而把美国经济也拖入深渊。这篇文章认为,中国的5大危机

》》》井底望天:中国经济显困境 破局之路在何方

    一是地方政府债务很大。中国的地方政府,象美国的金融机构一样,好日子的时候,胡天海地,终于碰到问题。2008年的4万元让地方政府可以喘口气,但是这只是推迟了问题而已。地方政府的问题,因为中央打压房地产而导致地方政府收入大减。

    二是中国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这种看法,就是认为中国的经济减速到8%一下,会造成民工大量失业,而引发社会动荡。该文章作者认为,中国会出现阿拉伯之春、美国的占领华尔街和希腊的暴乱之类的问题。

    三是中国的大富豪“出口”资本。在美国的亿万富翁认为“更多从来都不够”,尝试一切把美国政府管理得成为TG一样,中国的巨富们准备脚底抹油,直奔机场。美国人认为中国的问题,是政府还试图对付贪官,从2000年起,已经干掉了19000个贪官。因为贪官和大富豪们是一条裤子里面的,你打贪官,我就抹油。我看到这里,就觉得这个是美国舆论界的一大毛病。就是老以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大富豪和他/她的钱袋子,有大法力,没有了这些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就要翘辫子死求了。其实中国人的文化和价值信仰,更看重的是平民。1949年跑了一帮这样的大人物,中国反而更进步了。其实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没有担当的人,占着大量的资源和位置,反而有害。

    四是中国的环境危机。该文章认为中国人口的庞大,需要足够的大量的自然资源,而在全球竞争同样的短缺资源的时候,中国政府没有能力处理中央计划和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冲突,也无法处理环境压力。

    五是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变化,导致通货膨胀压力无法处理。

》》》井底望天:中国经济问题及解决办法

    如果你看了上面的描述,一头雾水的话,那么就记住,原文比我这里润色过的行文,还要缺乏内在逻辑。其实现在海外(中国自己内部也是一样)的大部分所谓中国专家,基本上可以说是屁都不懂。因为中国的真正强大的地方,并不是现在的这个政府,而是中国拥有的13亿人口的人力资源。这些普通的中国人,其实是中国强大的主要根源。因为中国目前的主流舆论,对历史的看法,基本上是受到西方的不知所以的理论和观察影响,从而对自己国家和文化的历史,缺乏真正的了解。

    这里大家就可以花点时间,看一看日本的一些学者,对中国历史的比较深刻的观察。前一篇文章里面,我提到了衫原薰,其他的学者,还有速水融和滨下武志等。这些日本学者,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主要关注点,是在16-18世纪的时候,中国人口从过亿,一直增加到4亿,而可以持续的生活水平提高,完全不是西方理论界对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的描述,其实是因为中国社会,发展出了一种精巧而复杂的模式,解决了高密度人口和稀缺资源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了可持续的增长问题。如果这种发展,不被英国的炮舰打断,也许人类历史,根本无需经历后来各工业国的生活模式,采取的是高资源消耗来支撑人类生活的经济发展,直到对地球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出现资源枯竭无以维持的地步。

    因为这种靠高资源消耗的生活模式,是建立在全球的生活不平等的条件下,就是10%的西方国家人口,必须消耗大部分的世界资源。而一旦其他国家的人口奉行同样的高资源消耗模式,那么这种模式,就马上会分崩离析,这一点恐怕是西方有点头脑的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井底望天·卷三】梦幻泡影 第二篇 中国经济变局

     而中国在明朝以降,创造出来的吸纳劳动力体制,和高密集劳动力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口增长,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一样持续地提升了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个才是中国奇迹。而日本,在一个更小的土地和人口规模上,后来又重复了这个模式。速水融其实是勤劳革命的最初提倡者。他用这个概念描述日本德川时代,因为人口增长和土地稀缺,农民不得不辛苦劳作来提高收入,因此学会了珍惜工作和发展了一套坚定的懒惰可耻、劳动光荣的工作道德。

    而西方发展模式,从英国开始,到美国发展到了极致,是建立在劳动力缺乏,资源和资本相对宽松的环境之下。因此资本和能源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力密集型,就成了主要的发展模式。在西方通过能源密集型而发展起来的军事和重工业,摧毁了东方的国防之后,西方倾销的工业品并没有完全摧毁东方传统社会的手工业。以中国为例,靠不平等条约蜂拥而来的英国机器布,并没有打败中国的农村家庭手工业织布。因为中国农村家庭的生产效率,仍然可以保持这些手工业织布,具有足够的价格竞争力。

》》》占豪:货币战争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二)

    而从日本到中国,当西方发展模式的高能源消耗工业被引进来,其实是自然的融合了文化传承中,本身具有的高劳动力密集的因素的。这种因素的结果,就是高素质但是低廉价格的产业工人群体,从日本、韩国、台湾到大陆,都很好的补充了高能源和高资本密集产业的不足之处。其实东亚的文化传统中的劳动密集和资源节省的发展模式,运用到西方模式的资本和资源密集行业里面,从1950年开始,就预示了西方发展模式的限制,就已经走到头了。

    当然大家必须承认,西方模式下的工业革命,确实是对少部分人类的生产能力的一大突破,是一个生产的奇迹。但是东方模式下的勤劳革命,却是通过劳动密集和能源节约,把生产奇迹带来的好处,更好地扩散和让更多人可以分享,因此是分配上的奇迹。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你就明白为啥我说西方的中国专家们懂个屁

    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而解决的方法,并不是更多的西方模式的能源和资本密集来解决办法,而是需要西方模式,象东方模式学习,提倡能源节省和劳动密集,一方面减轻工业化对环境的压力,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密集,而不是盲目继续追求西方模式下的资本和能源密集的效率,才可以继续延续分配奇迹。

》》》【中国世纪】之《中国模式》第五篇 中国经济奇迹改写世界经济理论

    所以说,中国的经济转型,其思维方式,不是所谓的市场经济的再次改革,因为中国虽然某些地方,需要改革,但总体来说,市场经济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更自由的市场经济和充分竞争,导致的是更低的工资收入,和企业的一般利润率的下降。中国的经济转型,其实是从粗放型的资本和能源密集型,转型到更加倾向于能源和资本节省型,但是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当然这里的劳动密集,并不是大家理解的体力劳动密集,还应该有很多高附加值的智力密集、知识密集和创造密集。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创造出更多的就业职务,更好的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这样的模式,少一些大富豪,又何妨?我又不是资金密集型。而且人民充分就业,收入增加,哪里有啥社会动荡。

    反过来看一下欧洲,失业率高企,倒是在社会动荡。再看一下美国,这么大的国土和充足的资源,人口只有3个亿,居然明朝可以解决的就业问题,这里还这么头疼。如果美国不能向东方模式学习,解决不了劳动人民就业的问题,那才是比中国面临更麻烦的局面。不过这个转变,需要的是劳工大于资本家,美国以资本家垄断为特征的资本民主制度,可以转型吗

注:本文原标题《中国经济转型的几点思考》;

目前有 11 条留言    访客:11 条, 博主:0 条

  1. 爱求索 2012年07月19日 6:35 上午  @回复  Δ11楼 回复

    懂历史的啊,简单的说人就是最大的资源,科学技术需要人来掌握,资源需要人来利用,社会需要人来运转,钱是生不了钱的,是通过人才能生钱的啊。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