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9 07:19
⁄ 生活·感悟
⁄ 共 1762字
即便知晓了如何才能复归于道,很多人也是不可能行反用弱的。只有上士闻道后才能抱道不离。行于道者,可知道昏昏默默,反而动之,夷且混沌。故对应有道之人的德行也同样是行反用弱。正因为如此,道才能施养万物并育成它们。
夫唯道,善贷且成。道生养、造化、成就万物。这一切具体又是怎么进行和运转的呢,本章讲的就是这些内容。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无极生太极。
一生二,太极...
至道学宫, 道德经阅读全文
2015-12-08 11:22
⁄ 生活·感悟
⁄ 共 2385字
从失道到得道的过程,称之为反,这是道之动。一直反,直至复归于道。前面章节曾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失道者,用强,有道者,用弱,所以,从失道到复归于道,这也是一个由强到弱的过程。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很多人,自诩为修行者。既然是修行,那么到底要往哪里修,又往哪里行呢?给出的答案,那就是五花八门了,往哪行的都有。而道德经给出的答案是,你们都不要再修行了,方向走错了,不如歇歇吧。
还有某些动...
至道学宫, 道德经阅读全文
2015-12-07 12:17
⁄ 生活·感悟
⁄ 共 1286字
德经的开头两章,一章讲了道、德,仁,义,礼依次递失的关系。接着第二章,如果社会治理模式已经非常低下,如何从更低的社会治理模型,复归于更高的社会模型呢。上一章给出的答案,就是要“得一”。那些所谓的德行,仁义,礼法,不过都是些或者漂亮,或者琐碎的破石头罢了。
治天下,怎么可以依靠这些破石头呢。这样的结果,肯定就是天下昏乱,终至不救。真正的要以大道治理天下,那么只有扔掉那些破石头。有很多的向道之人,都在...
至道学宫, 道德经阅读全文
2015-12-06 17:12
⁄ 生活·感悟
⁄ 共 4060字
最高的德,是行不言之教,让百姓自化,这是上德;其次是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怎么样,这是下德;其次,下德之行丛生,百姓各行其德,教导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不要互相攻伐和伤害,这是仁。塑造社会的正当性价值规范,引导百姓自觉的去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这是义。
仁和义,都是发乎人的自觉,靠的是忠信来驱动,并不需要靠强制。如果人丧失了这种自觉,那么仁义的社会规范就会失序。这时候就需要得带些约束性质的行为指南,用这个行...
至道学宫, 道德经阅读全文
2015-12-02 15:16
⁄ 生活·感悟
⁄ 共 3927字
如何认识世界,几乎所有的人用的类似的探索思维和路线。看上去,一切都在变化和运动,今天发生和存在的所有的一切,在过去都是不存在的。过去存在和发生的一切,在更远的过去,也都是不存在的。一直往前推,很多人追溯到一个创世神,就没法再往前推了。
而道德经则不然,认为所有的事物,在开端的时候,都并不存在。那个开端,也不是最根本的第一因,华夏文明里面的上帝,其他文明里面的创世神,在道德经里面,还可以往前推。创...
至道学宫, 道德经阅读全文
2015-11-28 12:12
⁄ 生活·感悟
⁄ 共 2357字
上章讲了无极胜有极,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柔,即是复归于婴儿。弱,就是复归于无极。刚,只知雄而不知守其雌,只知长而不知生,无根之树,不可复命。强,只知其白不知守其黑,只知变易而不知不易,故化无可化,极其极而终。
复守其雌,复守其黑,方能复归于婴儿,复归于婴儿。进而,可以复归于无名之朴,复汲于道之川谷。有名者,必有其制,有制者,必灭其天,灭天者,必丧其性。本章是道经部分的最后一章,不仅承接了上章,也是...
至道学宫, 道德经阅读全文
2015-11-27 16:11
⁄ 生活·感悟
⁄ 共 1500字
天下不可取,若要得天下,只有行王道,执大象,无形虚空,则天下人都会前来归附。天下人既来归附,不要以有名之制来统治他们,这样会残生害性。淡然无味,视之不可见,则能为小而成大。听之不可闻,则百姓不会因为一些蛊惑人心的言论而驻留在不道之处。用之不可既,道不像吃的食物那样,让人驻留在现实的器用之上。
所以圣人欲兴王道,执大象让天下人归附,切不可,以器用而执之。而是应该,笃守其无形之小,虚空之大,做到淡然...
至道学宫, 道德经阅读全文
2015-11-22 15:45
⁄ 生活·感悟
⁄ 共 1664字
如何理解道德经里面一直在讲的大小之辨呢,这个不是很容易理解。理解了大小之辨,也就基本理解了道德经思想的一个核心要点。
常道,无名,无欲,无为,不言,不争,不害,婴儿,无极,朴,这些,都是看上去小,因为不器,所以能生养、承载、虚荣无穷多的事物,故能大到无穷。也可以长久到无穷。不易之大。
可道,有名,有欲,有为,有信,相争,相胜,壮大,衰老,终。这些,都是看上去很大,却小到只有自己那么大。一器之物,...
至道学宫, 道德经阅读全文
2015-11-21 12:34
⁄ 生活·感悟
⁄ 共 2210字
行王道之治,若要想使天下王道长久,那么圣人就应该须臾不离其宗,做到自知,自胜,通明天地,内强为圣。于是,就可以静则为圣,动则为王。动则为王,亦即强行者有志之意。此谓内圣外王之道。
天下不失天,则能长久。王道不失王,方能长兴。即便天下失道,亡天下而不亡天;天下失王,亡圣人而不亡王道。天道永存,王道亦永存,其失而可复,谓之死而不忘则寿。
若天下失王道久矣,又该如何复兴王道呢?这正是本章承接上一章要讲...
至道学宫, 道德经阅读全文
2015-11-20 15:07
⁄ 生活·感悟
⁄ 共 1803字
天下大定,复归于王道之治。王道之治,在于使天下复归于无名之朴。天之道,不制而公,不令而均,人之制令,则必然的会导致天下昏乱,万物失衡。遵循效法天道来治理天下,就是王道。
行王道,便能生养万物而不息,承载万物而不制,虚容万物而不盈。能行王道者,即为天下王。为天下王,日常应该是如何修养的呢,这正是本章要讲的内容。下面进入本章正文部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圣人奉天道,俗人奉智巧。知俗人智之所智,...
至道学宫, 道德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