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十论中国改革之九:中国改革与军事变革

2008-04-21 18:47 战略·谋略 ⁄ 共 1652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对中国感兴趣的人,现在不再怀疑,中国正在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舰。关于这个话题,已经讨论了快10年。

中国国防科工委发言人2007年1月8日表示,中国已经具备建造航母的能力,但目前还没决定具体何时制造。外界的解读则是,中国传递出一个信息,默认建造航母的事。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指出,中国军队过去五年的发展有些冲刺的味道,因为军队领导人急于建设一支能够应对来自日益紧迫的安全和技术挑战的部队,首当其冲的任务是把一支规模庞大但已落伍的军队转变成一支高效、合成、灵活的军队。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的国家利益比起20年前变得更复杂和多元化。这个全球第二大贸易国每年的对外贸易已经占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六成,在海外有数以百万计的侨民,还有漫长的运输线,从非洲到北美,从欧洲到东南亚,从中东到大洋洲,中国把能源和原材料运回中国,再把制成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商品,当然也有中国人。

显然,现在的中国军队还没有能力保护他们,以及他们身后的海上运输线。中共元老邓小平启动的改革开放运动,终结了解放军在文革中的特殊地位,自1985年以来,中国三次进行大规模裁军,将军队的规模从400万削减为目前的230万。过去20年,中国并没有在军事领域投入更多的资源,中国的整体战略仍然是集中资源用于经济部门。

台湾的问题日趋紧张的局势,令中国军队更愿意把台湾问题当作一个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军事目标,这样他们就应该得到更多的资源和关注。事实上,结果也是这样。过去五年,中国在更新武器装备方面表现得非常进取,这也是外界反应强烈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过去的2006年,中国军队持续不断的军事演习表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治军新思路。显然,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他军队的部属明白,解放军需要改革。中国提出总体军事战略规划要求“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这个规划与其说是战略目标,还不如说是一种战术目标而已。从这个角度说,中国需要一个更符合其国家战略的军事战略,这样,中国军队改革任务就变得紧迫而又艰巨。

中国军队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国防战略本身的变革。

无论是就台湾问题而言,还是针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一系列紧张局势而言,国土防御策略本身远不能应对急剧转变的战争模式和战争形态。中国需要将其国防战略的视角就覆盖范围扩展到可能发生国家利益冲突的所有领域和地理范围。只有这种战略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指导中国军队改革,才能解决目前中国军队面对的即时困难和风险。

中国军队改革的另一个关键是在于军队结构的调整。

中国军队现行的结构基本上仍然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大军区体制,各兵种条块分割,指挥体系叠床架屋,缺乏动应变能力,加上长期驻防,与地方利益结合,严重削弱军队的战斗能力。2006年频繁进行的军演,实际上已经暴露了中国军队在这些方面的问题。

由此可见,裁撤大军区,建立一个由解放军总部到集团军的军队架构,将是中国军队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陆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海军由近岸、近海防御型向远洋攻防型转变,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提高军队的联合作战和协同作战能力,也是军队结构改变的重要方向。

2006年12月29日,中国公布了1998年以来的第五份国防白皮书,阐述其军事立场。这份白皮书较之之前,在内容上有了相当的透明度,但是,对中国在军事方面很多动作的真实意图并没有丝毫的透露,其宣示的防御性国防战略也并没有发生变化。很显然,白皮书中提出的国防战略以及中国安全环境保持基本稳定的论断,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家安全所面临的现实。

这种方式并不能消除西方国家媒体的“中国威胁论”,其实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只是党同伐异的一种表现而已,当印度不顾全球防止核扩散体系,完成它的核计划的时候,当日本把它的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时候,中国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舰,并且更新它的军队及其武器装备,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如果这是威胁,那就让它是威胁吧,反正其他国家做的更多,中国并不需要对任何国家感到抱歉或者遗憾。

中国需要一支新的军队。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