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十论中国改革之二:中国渐进式改革得失

2008-03-28 18:39 战略·谋略 ⁄ 共 207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中国现在仍然处在转型时期。从邓小平为中国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的那时起,就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基本的事实,从这个认知出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需要不间断的持续的有效的改革,并且需要不断的检讨。

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检讨时,首先就从整个改革的指导思路入手。

中国的改革指导思路,就是渐进式的改革,具体而言,就是先易后难,摸着石头过河,越难的题目越留到后面做,每走一步都在寻找最小的风险。这种思路,有得,也有失。

二十八年来,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改革的意义和成效可以用“革命”来形容。而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保持了国家的完整,保持了国家基本运作的正常化,保持了政权的存在,并且还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所得。假如以苏联的激进式改革为参照系,尤其可以对中国的得印象深刻。

也正是因为有苏联改革的参照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改革指导思想做一个评判,即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是正确的决策。因为中国不可能承受国家和政权崩溃的代价。这是决策层最核心的考虑。渐进式改革的本质就在于很好地处理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中国对稳定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只有政权的稳定发挥作用,才能保证改革的延续性,改革的有效延续也才能保证国家的发展。

稳定、改革和发展的矛盾如何解决?答案就是在发展中解决改革的问题,因此,核心和前提条件就是经济增长。这是中国经济改革先行的经验。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实施了为期六年八个月的改革,在真正实践改革的一九八七年到一九九○年,以创纪录的短时间就使苏联社会获得了政治自由,但是经过一年半的政治斗争,到一九九一年圣诞节,苏联就不再存在。苏联的改革由俄罗斯继承并且享受成果。中国不愿承受苏联式的政治代价,因此它没有如同苏联一样直接触及最核心也是最艰难的问题。

作为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设计的方案是渐进。它的核心思想是在坚持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前提下向资本主义开放。这在世界历史上没有现成经验,甚至也没有理论支持。邓小平的一系列名言由此产生,诸如“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

激进或者渐进的改革,不涉及到对错的评价,涉及到的是是否愿意付出代价,以及能否承受代价,由谁来承受代价的问题。苏联崩溃了,但是俄罗斯现在享受到了苏联改革的利益。而中国则越来越接近触及改革过程中积累的难题,由此,风险和困难也越来越大。这是渐进式改革的所失。

中国改革每走一步,都是在选择风险最小的切入点。典型的步骤是先易后难,摸着石头过河。这样,改革的政治阻力最大限度地减小了,也在社会上逐步培育起改革的意识。这种政治策略非常高明。但是,当改革推进到今天,同样要看到摸着石头可以过河,但却无法通过汪洋大海。

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本身就决定了它不具备一场大规模改革的周全因素。由于缺乏自上而下的整体考虑,改革变成了急就章。哪里出现问题,哪里就来一次改革。但是我们都知道,改革是复杂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也相互制约。虽然选择从最易入手,但当改革越深入下去,牵连面就越广,其他关节的不断加入就影响到先期改革环节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老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随之而生,我们可以看到,在改革前期,基本上处于救火的状态。

二十八年的改革累积到现在,可以看出改革到位无效的问题。何谓到位无效?这就是说各个领域的改革措施没有收到最终的效果,没有达到最终的改革目的。它的原因就在于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以改革的风险系数小为出发点,从而也就缺乏整体的通盘考虑。而一个国家面临的问题并不绝然有难易之分,有效的改革也并不全然是先易后难,难易的条件在相互转化。没有完善配套的改革,也就无法真正实现效果到位。

以国企改革为例。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放权让利,但到现在也没有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国企改革并不是简单“关停并转”,股份化就能毕功,它牵涉到产权的改革,也牵涉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问题。国企如果要实现自由雇佣工人,那么社会将承受大量失业工人,这就变成了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了。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没有到位,国企改革当然难以到位。

当前,改革还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变成了缺乏主动性,被市场推着跑的被动式改革,变成了行政角度的改革。中国电信的切割体现的是典型的长官意志,为切割而切割的改革,它的改革方案没有充分利用民间的智慧;农村粮食体制的改革亦如此。丰收之时,行政力量就会放松,逢到歉收则以加倍的力度去执行农业政策;宏观经济大好之时,农业行政力度就会减弱,经济欠佳则又加强农业行政力度。其他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如作为市场经济根本大法的《物权法》长期难以出台,作为改革初期产物的《公司法》长期难以修改,即可见行政主导改革的现状之一斑。

渐进式改革的指导思想,既取得了初期的巨大成就,也为现在遗留了许多问题,让中国近三十年来始终处在转型的阶段,这是要付出代价的。而长达十年的经济荣景以及未来的持续看好,掩盖了这些仍然存在的问题。改革缺乏动力,这是非常危险的,改革缺乏整体规划,这也是非常危险的。

现在的中国,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革,需要齐头并进,有完善而周全的配套措施,尤其是通盘考虑的整体方案的改革。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