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来在“四面楚歌”这个系列里,是不想讨论中国经济问题的,但由于一些事情不能不讲清楚一点,就在关于东亚经济这一块,一起发了。
在“梦幻泡影”里,俺曾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提出批评,认为在雷曼兄弟引发的金融风暴后,中国和美国比较,货币政策更紧了。
俺用了一个粗略的比较,就是美联储基准利率,和中国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之间的差幅,说明这个问题:
“以美国为例,从今年初开始,美联储总共降息5次,分别是75点,50点,75点,50点,和100点,共350点到现在的0%利率。自从中国人民银行在去年12月份最后一次上调,一年期贷款利率到了7.47%(当时很多小企业拿不到贷款,流动资金奇缺,民间非法贷款暴涨到了40%),和美国的3.5%相差了几乎397个基本点。而今年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下调的4次利率,分别是27点,27点,108点,和最近的一次27点,共189点,使一年期贷款降到了 5.31%,和美国相差531基本点。所以说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的今天,中国的货币政策相对于美国,比爆发之前还要紧。”
大家知道,并不是说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和中国的一年贷款利率是同样的东东,而是差幅比较。如果更可比的是,就是美国银行系统采用的要么是英国伦敦同业利率 LIBOR(这个是完全按市场调整),或者是银行基准利率(Prime Rate,这个通常是美联储基准利率上,加300个基本点)。
然后俺根据这个看法,作出了央行应该将利率减低到3-4%的水平,来应付这次的经济萧条。
“因此中国政府虽然不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壑的不负责的货币政策,但是中国不应该采取过于强硬的货币紧缩,保持和西方国家的利率一个合适的水平。以现在美联储的0利率,中国的利率水平似乎还是太高。比如说Libor一年期的利率预测,大概是2%,因此中国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似乎应该降低到 3-4%之间。”
俺并警告可能的后果是:
“当然中国人民银行的想法可能是留一个后手,以免在2009年情况更加恶化的时候,可以在调。这种看法其实是很愚蠢的,一个是明年三月到年中的日子可能是最难熬,现在调整可以正好在那个时候起作用。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银行体系还没有受到大损害,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还存在,你的利率调整,准备金额缩小,和贷款额增大,还有运作的空间。等你在拖几个月,把企业拖垮了,把小老百姓吓怕了,那时候,你就是来个0利率,恐怕也没有人敢借钱来消费和生产了,美国现在的例子就是一个教训。”
这篇博文是在去年的12月25号发的,大概是有心人读到了,因此中国央行的官老爷们不得不对此有所回应。这里似乎是易纲兄在今年一月12号的发表看法:
“中国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副行长易纲上周六驳斥了有关中国拥有大量减息空间的观点背后的假设,称货币政策观察人士应对国内外类型相似的利率进行对比。
他拒绝谈论未来的货币政策举动,但表示,认为中国拥有进一步减息空间的观点是基于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和中国基准存贷款利率的不恰当对比。
中国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利率为5.31%,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为2.25%。银行对客户应用这两种利率。相比之下,Fed将联邦基金利率(银行隔夜拆借利率)下调至接近于零。
他表示,对同一类型的利率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拒绝透露他本人对减息空间的看法。”
易老兄在这个回答中,似乎有意识的误导温大爷。西方企业的融资手段,大公司和上市公司,通常通过债券市场(5-10年长期债)和现金票据市场(90天以下的短期资金),而不是通过银行贷款。但是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则是依赖于银行的信用额度(Credit Line)和商业贷款。因此基本上是从银行基准利率和LIBOR这两个基点开始算起。
那么现在这两个利率在什么水平?银行基准利率就是3.25%,从0.25%的美联储基准利率加300个基本点。LIBOR一年期也是在2%,和前文提到的预测相同。
中国企业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不少的中小企业,到官方的银行贷款困难,需要通过民间的融资方法。那么在你这个银行规定的5.31%上,加一下,就会到10%。这样的利率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也叫做支持中小企业?要知道,大部分的就业,就是在这种中小企业实现的。
如果中国一方面要在制造业上进行升级换代,从劳动密集型模式,走到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发展可以容纳大量就业岗位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是唯一的出路。这方面的中小企业需要国家的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而放松货币恐怕是合理的要求吧。
中国央行有没有降息空间?答案还是明白的。至于为啥俺们的专家认为不应该降,俺在那篇文章里也说过,就是西方的经济理论,认为只有西方国家才应该采取货币宽松政策,而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货币从紧政策。不这样,西方金融制度的竞争力,怎么能体现出来呢?
二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下为啥俺们央行的脑袋们因为被西方的理论洗了脑,做出的政策决定,就没有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利益。
首先要回答一下对俺观点进行质疑的朋友的意见。
一个就是认为美国企业发行的长期债券收益率已经到达了高点,同时银行对企业贷款利率只会更高或者干脆不放贷,联邦基金利率和LIBOR已 经不能正常反应银行的信用额度(Credit Line)和商业贷款风险和利率,这就是易纲所说的“不恰当对比”,也就是目前西方流动性难以注入实体经济的直接原因。
而中国目前的金融秩序较为正常,大企业高评级债券利率和金融机构拆借利率利差不大,对于房贷还执行7折优惠利率,能拿到银行贷款的企业负担,与美国企业相比,差距并不大。所以易纲提出,看似5%利差非常严重,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不能将一个打激素药物的经济体和一个正常发展经济体做简单对比。
这里俺表达不同的看法。美国长期债券市场,5年期的Aaa债券收益率,确实是5%以上,和中国的一年期贷款率相似(当然5年期对比1年期应该要高才对,不过先忽略不计)。但是问题是,美国政府的放松银根的意图很明显,而金融系统对这个政策反应差,是其制度性问题,也是当前金融危机蔓延到整个经济体系的问题。中国央行的政策,当然不能以美国政策失败的结果,作为自己的对应坐标。是不是如果美国现在企业的债券利率,因为风险极高,变成了50%,中国的一年期就要调到50%?
还有就是中国经济现在的状况,虽然不是打激素药物经济体,也不能说是一个正常发展经济体吧!去年12月的GDP同比跌到6.8%,失业问题不容忽视,都说明政府政策必须要考虑现实情况。
另一个看法就是中国特殊国情下,货币政策不是最重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向国企下指令,让政府上项目,让银行贷款等体内循环方法更直接,更迅速,当然不一定是最经济的。.利率在表现货币政策的同时,还是机会成本的体现。作为高速发展经济体,只要发展速度能够跟上整体发展速度,国内企业的投资收益就能够到达10%以上, 所以民企能够接受10%的中期民间借贷。高于处于衰退期西方经济体的利率水平,就是这种更好的机会成本的体现。反之陷入负增长的国家,其平均投资收益为负 (亏损概率大增),持币或者买国债是理性的选择。
对这个看法,俺同意中国的货币利率政策,并不是最好的调控工具。这也是俺为啥对央行在2007-08年的货币紧缩政策持批评态度。因为当时中国面临的过热,其实一个是受到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的货币宽松政策带来的过度需求,导致的贸易顺差引发进来的外汇收入。虽然央行试图以发央票的方式,来减少货币的增量,但还是未能控制其规模。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倒是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不要求所有的外汇强制到央行结算,让合乎资格的大企业,把部分外汇收入留在海外。另一个办法是在香港或者新加坡(当然也可以在上海,但难度要高一点)作为离岸中心,停泊这些多余的美元。
这种海外过度需求,也是导致外向型企业生产能力过度扩张投资的结果。这个因素是中国无法控制的。本来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来减少出口的规模。这个办法,既可以是补偿中国农民工的强制提高工资(比如说提前几年强制推行新劳动法),可以是提高环境保护要求,也可以说取消出口退税,甚至是采取收取出口税,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可惜的是,央行采取的政策是靠人民币升值和收紧企业银根的方法。
这两个方法,难听点说,就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满足西方的要求。本来人家认为你的成本过低,是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希望你减低顺差。你就应该用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法来做,而不是对西方最有利的方法。
另一个通胀压力的因素,就是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飞速上升。其中包括对民生很重要的如化肥等,如国际米价等,都是中国政府无法控制,和不可能通过货币紧缩政策做得到的。
但是为啥,俺现在对央行这个并不是最好的工具,提出批评呢?
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就是中小企业,虽然在中央要求为他们提供寒衣过冬的政策下,情况有些改善,但是落到实处的好处还是太少。因为民间融资是这些企业的主要来源,而民间的利率是按照官方的贷款利率,往上加的。这就导致了中小企业在经济困境中,贷款成本还是过高。
本来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国有大银行的私有化,政策银行,如开发行和出口行的商业化,以及中央银行的独立化,再加上与国际银行系统的接轨。正确的方向应该是如何发展民间的区域性的社区银行,把现在以灰色身份运作的民间融资机构和山寨银行招安,发展一个完善和成熟的金融信贷系统,以国有或者国家控制主要股份的全国性银行作为龙头,建立起全国性的金融信贷和资金市场(短期商业票据和长期债券市场),才可以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
第二个原因,就是考虑到国际资金的流动性,由于美国的零利率货币政策,以低成本获得资金的投资银行和私募基金,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在中国抢占高质量的投资机会,和购买中国优良的企业资产。前一阵子,国际大银行在中国的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里,轻轻松松几十亿美金赚进几百亿美金就是这样的例子。考虑到中国各地方政府,对外资的优惠条件,和把吸引外资的比重看成官员的政绩,就形成中国资金变成假外资,来占据中国的优良企业和投资机会。
这个假外资,不是说那些内资跑到海外,重新包装回到中国来享受优惠政策的行为。这个假外资,指的是中国手头的资金,以美国国债和企业债券购买的低利息借款,在美国联储局的零利率政策下,变成低成本的美国金融贷款(投资银行和私募基金),然后回到中国来进行高收益,高品质,和高回报的投资。
结果就是中国央行采取相对比较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国内自身融资成本高于外资融资成本,结果就是本应该由自己企业获得的良好投资机会,拱手让给了外资,而这个外资还是靠低成本从中国借去的。这算是什么鬼政策呢,不如把中国人民银行的招牌,改为美国联储局北京分部,是不是更贴切点呢?
三
这个政策更厉害的一点,就是如果因为美国政策的有意或者无意的“失误”,导致美元贬值,和人民币相对上升,那么美国签中国的美元债,就会事实上减轻。而投资中国的人民币资产,就会在享受高回报率的同时,还享受汇率升值。这种买卖可是真爽啊。
其实如果中国经济可以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而美国经济要陷入一个停滞甚至萎缩的状态,零利率的美元来一个相当于过去日元那样的套利投资交易,完全是可以预见的。要做到这样,中国经济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相当的增长率,一个是相对的高利率政策。
但这种买卖要成功,就必须做到两点。一个就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金融脑袋,必须彻底接受美国开出的经济理论处方。第二个就是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必须接受这些专家的建议。而这些国家领导人在接受建议的时候,因为缺乏替代性的理论参考,就更容易的被忽悠进去。
看一看中国的例子,没有被忽悠得像俄罗斯那样,算是很幸运的。在这些专家口里了不得的美国金融系统,在俺们看来,也不过如此而已。所谓的复杂和高明的金融创新和衍生品,搞得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不过忽悠得你以为它有多厉害,乖乖的佩服得五体投地,被骗了钱,还要连连点头说多谢。
掌握理论的话语权,是很赚钱的事情。最近看到一则消息,纽约的商业律师界的豺狼虎豹们,开始看上了中国在纽约股票上市的大肥羊们了。人家说,你要为此而高兴,因为以前大爷们觉得你太瘦,不想在你身上磨牙齿。现在要吃你,是因为看得起你,你得高兴受到了抬举。想不被人杀?最好办法,就是请俺们豺狼虎豹们来做你的顾问,好好割几块肉下来,俺们帮你把法律文件样样做齐。
这叫什么呢?俺们中国历史上,叫做贼就是兵,兵就是贼。不付保护费,就过来砍你。你不得不交钱,规矩是人家定的,人家的规矩就是用来砍你的。
要是碰到俺,怎么办?很好办。俺不同你玩你顶规矩的游戏。俺的公司到香港上市,用俺中国定的规矩来玩。
现在美国的金融业信用已经破产,游戏规则必须改变。要改变这个游戏规则,首先得俺们自己的经济脑袋们先把自己被洗了的脑袋,把流毒清除。
据俺听到的消息,中国人民银行的专家们已经“内部决定”已经不再有任何降息的空间,自最近的去年12月22日减息后,从此不会再降息。
理由主要是以下两条:
一是中国的利息已经很低。介于美国和欧洲之间。作为先进国家,俺们中国学习的主要对象,还是相当较高的利率。所以中国没有什么必要将利率放低。俺们做学生的,自然不要用脑袋思考,跟老师们的风就是了。
二是人民银行调整利率,调的是存款和贷款利率,就是中国的所有商业银行必须遵守的在存款和贷款时的利率标准,是人民银行一下就订死的。而美国的降息,是美国3个月的短期国债(T-Bills),由美国联储局进行市场交易运作来影响其价格,从而影响其收益率。而美国的其他利率—公司贷款,发行新债券,消费者贷款,房屋贷款的利率,都是“市场决定“的。所以,降低利率对于美国来说有较大的作用,对于中国来说,意义不是很大。中国将主要依靠数量型调控,即给企业提供多少贷款这个量上,进行调整,来指导中国的货币政策。
看完俺前面的分析,大家估计还是明白央行的路子吧。那么央行的脑袋们,怎样去忽悠俺们的温大爷呢?
俺们的温大爷,是一个很关注民生,非常具有孟老夫子的“以民为本“胸怀的总理。这也是俺对温大爷很尊敬的原因。
可是对他手下的央行官僚们来说,如何对上司投其所好,进行忽悠,就是要强调自己推销的政策,如何如何保证的小老百姓的利益。反正俺们的总理有不是金融专家,千万不要将实际的打算向总理托盘而出,只要不想实行的政策,说成是不利于人民的利益,就会比较容易被温大爷接受。
所以第一条理由,就是降低利息,对人民不利。因为一降利息,存款利息就会少了,这不是减少人民群众的收入吗?
第二条理由,就是降低利息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因为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是俺们国家的一项既定目标,如果减低利息,就会减少人们对于持有人民币的吸引力,人们就会放弃人民币而转持其他货币。人民币变得没有吸引力了,所以不宜降低利息。
可是要是有人问,那个什么什么日元那东东,不是长期低利息吗?央行脑袋们就回答说,日元那算是什么国际化货币啊。从1980年代到现在,国际商品贸易结算中采用日元计价,从差不多10%降低到了目前的1%上下。而正是日本实行的低利息政策,成了阻碍其国际化的原因。俺们千万不能学啊!
第三个理由,就是前面说的,中国利率已经不低,介于美国和欧洲之间。俺们要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必须积极的向国际先进经验学习。所以俺们就在两个目前学习的对象之间,取个利率水平是非常合适的。
俺们央行里面的头脑可是真敢张嘴胡扯啊。欺负总理不懂金融,连最简单的事实都可以乱扯。
四
先简单的对这三个理由中的第一条批驳一下。老百姓安身立命,靠的不是你那个2.25%的存款利息,而是一份稳定的收入不错的工资。如果你的货币政策可以帮助经济复苏,使人民,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和失业的农民工可以找到工作,那才是救民于水火的大功德。如果央行认为商业银行可以压缩一下利润空间,那你可以不调低存款利息,只调低贷款利息。你觉得商业银行吃亏了吗?错了。现在的商业银行巴不得你这么做。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第二条理由,也是非常好笑。一个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大约是在两个方向上。第一个方向是作为一种贸易的结算货币,可以作为贸易的支付手段,并可以为跨国进行贸易和投资的实体企业,提供融资作用。第二个方向是作为一种金融的投资手段,在套利交易中,或者博弈汇率变化中,成为投资工具。
对第一个方向而言,一个货币可以不可以国际化,看的是你这个货币主体国家的贸易量在世界的地位。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地位下降是事实,但是并不是因为其长期的利率低,而是因为日本经济的内外政策失误,导致了在1980年代后,国际经济地位降低,原先大量的产品出口,开始慢慢地以半成品的方式,在中国借壳出口。而中日贸易运用美元结算,就造成了日本的第一出口市场中国,和第二出口市场美国,都是用美元结算,从而压缩了日元的结算空间。而日本的第三大和第四大市场韩国和欧盟则是以美元和欧元结算。
要改变这个局面,和日元的利率完全没有关系。只要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签订协议,要么两国贸易全用日元,或者用人民币和日元,来作为结算单位,日元的比重马上就突飞猛进了。如果低利率就无法国际化,那么低利率的美元和欧元,又算什么呢?
而在第二种国际化上,日元兑美元的兑换额是排名仅低于欧元兑美元的第二大货币交易。从这个角度看,日元不仅是名符其实的国际化货币,而且还因为它的低利率,成为了所有对冲基金,进行全球金融炒作的基础货币。大家不是对日元不愿持有,因为其利率太低,反而大家到处想借日元而打破头不得门入。另外一个长期低利率的国际化货币,就是瑞士法郎,因为其特殊的金融中心的原因,是所有各种货币最后的结算中心,一样是国际化货币。
而且就是中国的利率降低到俺说的水平,还是比美元和欧元要高,并不是大家比谁烂的问题。中国的利率还有没有下降的空间,主要在于你对中国经济现状的判断。如果你觉得中国经济一点问题都没有,现在的利率,就可以保证中国经济到达至少8%,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当然就不需要在降息。另一种观点,则是以张五常为代表的出口商利益集团,不光是反对过去的紧缩政策和人民币升值过猛这些错误政策,要求人民币大幅下降,利率降低到零最好,而且顺便把新劳动法也给废了,那才叫爽啊。
俺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应该是介于这两种观点之间。
对不认为中国现在还有减息的空间,主张中国经济基本面还不错,或者是根据新出炉的PMI数字,断定中国经济已经在去年11月触底的人们,俺的看法是太一厢情愿了。
让俺感到失望的是,当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扩大成世界范围的经济总危机,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似乎没有一位,对美国当年的大萧条进行过研究。俺算是勉为其难,在“美国社会十字路”一篇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粗略的分析,要了解俺的整个思路,可以仔细阅读那一篇。这里俺对中国经济的类比性,提出以下几个归纳后的看法:
第一, 中国经济面临的危机,和当年美国大萧条时非常相似。有两点是一样的,一是危机之前,美国经济发展很快,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高飞速,但是收入分配不平均,工资收入占GDP比重实际下降,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这也是中国今天面临的同样问题。
第二, 美国当年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办法是,发明了个人信贷消费,把明天的钱拿到今天来花。结果就是当大萧条来临时,美国消费者没有储蓄,却是负债极其沉重。中国今天的有效需求不足,是靠海外,主要是美国的需求解决的。但中国今天面临的制造业收缩,和大量制造业工作职位丧失,大量工人失业的压力,和当年的美国没有什么区别。
第三, 因此利用政府的低税收,低利率(当然俺们央行不赞成这一条),和高支出,通过基建工程来带动就业,是一条正路。当年从1933年初,美国的罗斯福和德国的希特勒,采取的都是这个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两个国家,尤其是德国,在将高企的失业率在数年中降下来,非常有成效。当年美国和德国的大型企业托拉斯集团,在执行政府政策上效率比较好,这点和中国现在的国有企业在基建,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上的关键重要,非常相似。
第四, 但是以为只要政府大规模投资基建,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是可笑和无知的。中国的4万亿刺激计划,是寄希望以两年时间里,度过经济最困难的时间,然后希望世界经济开始复苏。这种希望是建立在美国主流经济学界对美国经济在2010年底,开始复苏这个最乐观的看法。
第五, 而在大萧条时期,希特勒的基建政策到了1937年,就失去的作用。这之后维持有效需求的办法,则是靠“军事凯恩斯主义”,即重建军备,以军需来维持经济增长。最后就走向了战争。而罗斯福的基建政策也是到了1937年,同样失效了。这个结果就是美国经济在1937-1939年,重新陷入衰退,直到1940年,二战开始打了,美国的军工生产发现全球的大量需求。
第六, 对中国的基建投入刺激,同样不能抱太大的期望。这个刺激可以维持2-3年的增长,但之后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依赖的。要么也是走建军的老路,要么就是期望美国和西欧的经济可以恢复,而使中国的出口保持一定的水平。
第七, 和当年美国大萧条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的民间负债基本没有,储蓄率还是比较高,有一定的内需潜力(当然不是象西方那些经济学家吹嘘的那么大)。可不可以把这个潜力挖出来,在基建刺激效力完了之后,起经济推动作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行动。这个行动可以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成败,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解决大量中小企业贷款难,借贷成本高的问题。
这就是为啥俺要和中央银行争论的主要原因。
五
现在国内对经济情况的现状似乎是一片乐观。比如说在PMI的数据出现了连续两个月的上升,虽然仍然在50点一下,表明了生产规模还在萎缩,似乎就已经比去年11月要好一些。于是俺就听到了中国的各类经济学家们,分析师们,当然包括中央银行的官员们的一片叫好之声。
那么俺们就同时看一看这边美国的经济状况,由于考虑到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出口行业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要预测中国的经济在短期和中期的情况,不能不同时看一看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现状。
在“梦幻泡影”里的第一篇,俺预测了美国经济会大约有5%的收缩。结果在2008年第四季,出来的数字是3.8%。其中一个原因是在2008年夏天的时候,大家对经济的信心还是异常高涨,结果下了很多买单。而这些产出变成了库存,就是导致经济数据看起来比较好的原因。如果去除了这个因素(因为你现在就要头痛这么把这些库存卖出去,新的单子就会没有了),那么下降的数字就是5.1%。
那么在美国高企的私人消费,在美国人民开始节衣缩食,对中国的出口带来重大影响之后,在GDP中的比重降了多少呢?从72%,降到了71%。考虑到美国以前很多年的私人消费占GDP大概是65%左右,那俺们就可以预料到出口市场的坏日子还没有真正开始呢。现在的农民工失业,大概是15%,即是1亿3千万总数中的2千万,需要解决就业问题。还是俺的那句老话,把困难想足一点,要有50%农民工,即是6千万人失业的打算。
正如俺在“美国社会十字路”一篇里,回顾当年大萧条中德国的希特勒和美国的罗斯福的政府财政刺激政策里,得出的结论,那就是政府刺激的功效是有限的,顶多撑个2-3年。而且中国政府在基建上,不管是你的高速铁路还是高速公路,还是你的信息网路,和市场网络,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平台。而如何利用这个优良的平台,来真正实现经济增长,还得依赖于民间的经济活动的活跃,更依赖于大量的中小企业,来为经济提供足够的就业职位。
虽然相对于美国穷兵极武的高国防预算,靠军事支出已经不再对经济增长带动太大,中国的国防建设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利用现有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正好可以帮助中国军队进行人员换血。对退役军官和退伍军人的出路,应该考虑到中国驻外经济人员和工程师越来越成为绑架的目标,可以建立中国式的黑水公司,提供就业出路。
但是中国的主要目标还是发展内需为主,考虑到现在的通胀率应该是1%左右,而且中期的预期还是通缩的危险,货币政策应该是继续放松。
另外一个让经济学家们兴奋的就是今年一月份的贷款总额是1.3万亿,说明了中国现在的信贷很好。考虑到8%经济增长,起码也要5.5万亿的信贷,而传统的一季度,大概是全年的30%,所以看起来形式一片大好。
如果中国政府的领导人,看到这个数字,就信以为真,可真就成了信了你的邪。
贷款总额是被政府压下来的政治任务,中国官场的那一套就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银行那帮鬼精灵们会有什么对策呢?
1. 去年搞紧缩的时候,要控制贷款总额,估计就有些赚钱的贷款,当时无法摆上台面,必须藏起来,现在就正好漂白,算成现在的贷款。这个帐好做得很。
2. 因为考虑到未来经济不好的风险,又要完成国务院下的任务,怎么办?找一些资金情况好,非常有宽裕,不需要用钱的大企业借假贷。可是这些资金宽裕的大企业,本来又不想扩展规模,这个贷款一转手,就变成了存款,回到本来的银行。可是人家是帮你完成国务院的硬任务,保你的乌纱帽,又怎能让人家来支付你那个存款和贷款差额呢?结果就是由银行自己付。所以说,俺前面说道,你以为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不降银行存款利率,会影响银行的收入。看什么情况下了,这个时候,银行要补贴的利差就要大多了。
3. 当然因为有国家出钱的基建计划,大家自然会抢这些中长期贷款。而这部分的项目,因为是国有大企业的地盘,因此是以中长期和国家背景的建设项目为主,并不是以中小企为主。
4. 融资方式中,因为票据的灵活性,这个市场增长比较快,变成了新增信贷是以票据为主,而不是贷款。从中国银行业龙头老大工商银行的数据看,2008年全年票据融资余额占全年信贷余额的6.4%,而在12月份,则是高达27.8%。今年1月份,这个数据是54%,说明了政府刺激计划的项目,确实不象美国那样还是停在嘴上,而是在行动中了。
5. 票据融资中,也是同样资金情况好的大企业占主要。而真正需要资金,由于资金紧张而造成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仍然面对资金不足的局面。而要知道,这些企业是你的主要就业制造者。
6. 很多民间企业面临的资金紧张,除了成本高,还有就是没地方借钱,除非你有物业等可以抵押。可是很多城市的小生意,哪里有自己的物业呢!出现的替代方式,就是一个专门为贷款而设立的空壳公司,因为多种原因,可以拿到银行的贷款。那么就把这个贷款,以要借钱而没有物业抵押的企业,以定期存款的名义存入银行。然后银行就以这个“存款”作为抵押,借钱给这个企业。这种情况下,就是企业,必须支付高的利率---企业支付银行的存贷利差(贷款利率减去存款利率)给银行,和支付给中介人的利差(银行贷款给中介利率,加上中间的手续费)。当然对银行来说,其实是同一笔贷款,就把贷款额翻了一倍。你温大爷不是要俺们银行完成信贷任务吗?
六
如果你把俺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历史回顾,和这一篇对中国经济问题一起来读,那么俺的基本思路应该是比较清楚:
1. 不可以对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盲目乐观,前一阵子的政府和经济界让人觉得看到了一个好统计数字,马上就是开始唱山歌,什么河水清晰已见底。这种行为,基本上就是和去年看不到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是同样的心态。
2. 期望于4万亿度过难关,然后等着美国经济在2009年底,或者是2010年中,恢复从而带动起来中国的外贸出口,这种思潮在中国的主流经济学界,似乎也比较盛行。前几年俺们听到太多的保尔森的天下太平的交响乐,现在也不要把盖特勒和伯南克的乐观预测太当一回事。还是用俺的建议,把困难准备的足一些,考虑到美国可能在5-7年之内没有恢复的可能。即使美国在那之后,经济恢复了,可能对中国的出口带动不会太大。
3. 而且对政府财政刺激的基建计划,不能寄于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短期的经济拉动效应,和中长期的平台作用,自然是不可忽视,但如何深化市场发展,打破行业,地区,城乡因为软硬件两方面的阻碍,而缺乏一个统一和流畅的市场的弊病。从中央政府的法规和管制,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土政策和潜规则,行业之间的整合,都需要加大力度。如何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内地和沿海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发展出一个顺畅的资金流,货物流,人才流,和信息流,是一个主要的用力方向。
4. 在这个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建立一个可操作的信用系统,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村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应该是政策的关键。可以通过国有银行,民间融资,港澳台金融机构,甚至外资银行的介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中小企融资市场,为中国经济的活力提供有源之水。
5. 那么对中国的农民工因为外贸加工企业,受到的打击而带来的失业问题,也要把困难准备的充分点。俺的看法是,做一个50%,即是6千万人可能失业的准备。希望局面不会变得这么差,但是宁肯准备充分,不要准备不足。
6. 中国实体经济的产能过度,很大原因是靠债务消费的美国带动的。要解决有效需求的不足,依靠内需消费,千万不能重蹈美国式的饮鸠止渴的老路。人民的消费增长必须来源于收入增加,不能靠消费信用的增长,也不能靠房地产价格的攀升。
7. 要解决消费能力不足,就要解决现在的分配不公的局面。中国的理想经济模式,应该建筑在市场经济上的政府积极调控。用市场活力来保证效率,避免走入欧洲模式的经济低效率。用税收递进来调节分配,保证全体人民可以均分经济发展的成果。用社会福利来关怀弱势,让最贫穷的底层人群可以做到丰衣足食,有瓦遮头。
8. 没有社会公平和利益均享,任何经济发展都没有实质的意义。把中国引向拉丁美洲之路,不光是不道德,而且是不可行。中国特殊的文化,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发展均富的道路,寻求一个和谐和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中国不可能摆脱历史上一次又一次重复的由繁荣到衰败,由安定到动乱的周期性震荡。
9. 要解决社会公平,一定要解决政府廉洁问题。严吏治,提高人民对政策决策的参与度,政策拍板的影响力,政策实施的监督权,和政策回顾的权威性,都可以防止现在的底层政府管理质量的恶质化。
10.最后就是要推翻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起可以负担的低廉房屋,医疗保险和高等教育。
那么看一下这些观点,有哪些获得了中国政府的赞同呢?
前几天,温家宝总理上了网络,和网民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似乎温大爷的想法倒是和俺有些地方比较一致。
温大爷认为,“因为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现在还在蔓延,没有见到底。”说得非常好,虽然说去年中央对经济危机的判断,因为所谓主流经济学家,和中央银行的脑袋们的错误导向,没有看清楚情况,反映有点迟缓(比如说重庆的薄熙来老兄,就接受了非主流经济学家们的意见,从而主动在他的辖区进行了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整,使重庆2008年获得了14%增长的骄人成绩),但中央于11月份出台的政策,确实落到了实处,算是全世界反应最快和措施最得力的政府。
如果俺们的总理可以拨开这些“乌云”,不要相信中央银行报上来的全国金融形势一片大好的数据,切实和定期的和各类企业沟通,了解他们在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中国的经济是不会出大问题的。
温大爷关于“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应该推动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当是他“信心比黄金还要重要”同样精彩的至理名言。抓住中小企业这个产生就业和经济活力的关键,支持更多的民营企业,改变对外资企业和国有大企业的过度政策倾斜,不关是走出这场世纪罕见的经济危机的关键,也是中国经济未来健康高速发展的中心。
七
前文俺批评了中国的政界和学界,前一阵子,站在美丽的漓江上,学人家刘三姐唱山歌,唱到“河水清晰已见底”,告诫中国领导人不要“信了你的邪”。
看来俺们天朝的领导人,还是让俺们放心的。
不论是胡锦涛,温家宝,还是习近平,都明确表示经济危机没有见底,前面的困难还是很大。当然对中国人从这些困难中,走出来,成为浴火重生的凤凰,俺是丝毫无需怀疑的。
但是,一定要做到正确地判断国内外形势,不要被势力集团绑架的专家们,和不学无术的接轨派们,搞昏了头。
看了温大爷在两会后的答记者问,俺们总理说道:
“我们把巨额资金借给美国,当然关心我们资产的安全。说句老实话,我确实有些担心。因而我想通过你再次重申要求美国保持信用,信守承诺,保证中国资产的安全。”
唉,总理啊,不是俺在这里挑你的刺。如果美国可以保持信用,能够信守承诺,怎么会有今天这场大危机呢?
这个金融危机,就是信用危机啊。
和美国投资界的朋友私下聊天,哥儿们个个对中国政府要求美国政府信守承诺这一做法,笑得前仰后颠。美国政府,和信用,这两词儿,你可以放到同一个句子里面吗?哥儿们拼命挤兑俺,你知道美国政府是谁组成的吗?那些国会山庄的议员!嘿嘿,骂他们是婊子是对婊子的侮辱。
大家的一致意见是,外国人的债是肯定要赖的了。大家现在琢磨的是,何时赖,如何赖,和赖多少的问题吧。
俺好好看了一下美国学界对此的舆论准备,估计整个思路是这样的:
1. 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储蓄过度。
2. 造成储蓄过度的原因主要是人民币兑换率过高,和资本账户不开放。
3.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广场协定第二版本。
其实整个思路,就是中国人造就了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中国人要负责任,为危机买单,美国开始为美元贬值,赖掉国际债务做准备。
喊这个观点的包括美国前财长鲍尔森,现财长盖特勒,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现任主席伯南克。当然也包括美联储北京分行行长周小川,在马来西亚大谈亚洲的储蓄过度问题,也包括美国国务院驻北京办事处首席经济学家吴敬琏,大谈中国的储蓄过度问题。
那么这个全球的“专家们”都认同,那就是中国是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不服气?那么中国和美国各打五十大板,一半一半,如何?俺们美国人的罪过,就是你的钱俺们用得心安理得,脸不变色心不跳,现在出了问题,你要负责任。
对温总理的担心,人家一句话,你自求多福吧。俺们这是自由市场,你投资亏了,自由市场啊。
俺这里也劝温大爷一句,西方文化是和俺们东方文化不同的。人家是不吃“君子趋于义”这套玩意的。那些“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的东东,在西方是没有市场的。靠他们信誓旦旦的说白话,和接他们肆无忌惮的打白条,有什么不同?
你必须整出一个让人家投鼠忌器的玩意,如果他们要胡来,其结果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他们就会自己乖乖的老实了。
如果你老有一帮脑残的官员成日家,向人家透露底牌说,俺们不买你的国债,也没有别的出路啊!那就别怪别人骑到你的头上,作威作福了。
其实中国不是没有办法了。问题是中国现在的政府机构里,金融那一块变成了美国政府的北京办事处,再好的办法可不可以行得通,倒是一个问题。
去年底狡猾的日本人,已经看到了美国政府要赖帐这个结果。于是有人主张向美国发行非美元债券来保证自己的利益。这种做法1970年代的美国政府就以发行德国马克为计量单位的债券来过关。日本人的想法是,如果俺们可以用日元计量的单位,向美国政府贷款,然后美国政府就可以用今天的兑换率换成美元拿走,但将来就必须以日元来还钱。看你丫敢恶性贬值来逃债?
这个做法,颇有一种期货的玩法。就是说俺们日本现在已经有5千7百多亿栽进去了,那么如果现在可以用日元贷款给你的话,你在俺那5千亿的被困之兵里,斩杀多少,至少俺可以在这些援军那里杀回来。
主意是个妙计,可是日本没法执行。人家美国大兵就在你政府大楼外操练呢,你敢?
中国就没有这个问题,美国大兵顶多只敢在海南岛以南150公里处耀武扬威,离中南海还有万里之遥,而且中国还不要单干,别忘了把打虎的武二郎小弟普京拉上一起干一票。
这里,俺就列出中国可以采取的应对方案,不这样,俺的读者们要把俺的网页撕烂。
1. 建立一个美国国债安全关注会议,由六个美国的主要债主的财政部长组成。这六大债主是中国,日本,英国,俄罗斯,巴西,沙特。
2. 建议停止继续购买美国国债,转而向美国发行等量的以人民币作为结算单位的债券。
3. 根据现在的各国货币兑人民币比率,来认购这个国债。沙特没有自己货币,不要紧,以其黑金和人民币价格来认购。
4. 大家把认购换算成的美元,交给美国政府。将来美国政府必须以人民币来偿还。
5. 在香港建立债券的二级市场,欢迎大家来炒。
完成这个步骤后,美国联储局想搞什么货币崩盘,那就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吧?
八
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刚刚在美国爆发,一帮中国的接轨派有心人士,高喊要中国尽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义务,要用辛辛苦苦赚来的外汇储备,尽全国的吃奶之力,去赢得美国人的芳心。
当时俺在《梦幻泡影》里,就这样批评这种观点:
继续把钱扔到美国,就等于你看到一个不能自拔的酒鬼,反而给他一瓶茅台。这种行为不仅不是“救人即救己”,而是“害人又害己”。参加美国救市,当然可以得到华尔街的大声叫好,但是美国民间却不会对此心怀感激。很多美国人在反思自己的过错的时候,也把矛头指向中国,认为中国不断扔过来的钱,也是他们在泥坑里越陷越深的一大罪魁祸首。有些人就认为中国只是利用美国人的弱点,借钱给美国人买中国货,而乘机坐大。更有甚者,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共产党红色中国的阴谋诡计,为的是打垮美国经济,从而将民主自由的国际社会一锅端掉。
今天看来这个观点是非常准确的。因为除了美国政界和经济界齐声合唱,认为中国的过度储蓄是美国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外,美国的媒体也开始制造民意,在《时代》周刊关于“谁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投票评选中,中国总理温家宝被选为第24名,而且还配了一副温总理的模拟罪犯照片。
按照时代周刊的说法,温大爷只是中国政府的代表,尤其是代表中国政府里那些在这过去8年里,源源不断向美国供应信用的人们(比如说俺们的龙永图等老哥,非常热爱美国债券那些人)。时代周刊认为,如果你考虑到便宜的信用,事实上就是金融危机中的可卡因毒品,那么俺们美国人只是可怜的上了毒瘾而不能自拔的瘾君子,而你中国人,就是罪该万死和万劫不复的大毒贩子。
只要想一想,大家对吸毒者和毒贩子是何种态度,就可以看出美国人中对中国人这么多年来,便宜的借钱给他们花,心里充满的不是感激之心,而是怨毒之气。
这种纯粹的流氓无赖心态,其实在1980年也出现过。不过那时面对的是殖民地日本,可以通过政治军事上的高压,来达到经济上的掠夺,而对一个独立的中国,光是在南中国海和黄海上搞些小摩擦,或者是中国的西部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做些军事行动,或者是在西藏和新疆支持一些境外分离组织,或者是在缅甸等国搞一搞颜色革命。
只不过中国是经历过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硬碰硬的历史的,光是这些小动作大概是没有多少实效的。真正的效用,估计还是在中国牢牢抓住国际接轨派们,让他们继续以所谓“向先进文明”靠拢的方法,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危害中国的发展战略。
可笑的是,互联网在中国的流行,不光是未能扩大美国对中国年青一代的洗脑能力,反而在接轨派完全掌控主流财经媒体,智囊机构(其实更象一个留声机,美国出什么唱片,他们就放什么曲子),和金融机构的时候,帮助中国创造出非接轨派的生存空间。
而这些在政府的接轨派,拼命讨好美国人,用了吃奶的力,帮着美国支撑债台,本来想做只忠心的义犬,不知道天可怜见,一下被主子贴上了标签,成了戴罪的羔羊。冤啊,接轨派们大喊。
俺的评论就是一句,活该。谁叫你们这帮丫不知到屁股该坐到哪边。
前一阵子,俺戏称中国人民银行的牌子,挂错了,应该挂美国联储局北京分行的招牌。虽然说组织关系上,北京分行不直接向美联储报告,但不知为啥让俺觉得,北京分行里传达的政策,都是在美联储总部里开会决定的。
因此俺们的小川老哥不服气,决定把北京分行的牌子给砸了(其实是应该这样,人家纽约分行还有些发言权呢,北京分行刚刚对国债收益率提出一些看法,马上就被联储局主席伯南克老兄一个嘴巴就删过来了),发了一篇文章,要求放弃美元国际结算系统,用IMF在1960年代提出的纸黄金“特别提款权(SDR)”来替换美元。
让俺们全体起立,为小川兄鼓掌。俺们如果有机会,应该到银行办公大楼前去放鞭炮(不要学CCAV那帮丫乱放烟花,烧钱来自娱),舞狮子,踩高跷,玩龙灯,热烈祝贺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挂牌开张。
小川兄的这一巴掌扇的好,打得伯南克那厮眼冒金星,满地找牙。老虎不发威,被人当病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个根本原理一定要谨记。
图一 热烈庆祝中国人民银行终于正式挂牌营业
小川兄的这个举动正式表明的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摆脱了思想上成为美联储的附庸,开始用自己的思维来探讨国际金融问题。
现在G20就要开会了,要求中国在IMF里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决定权会成为与会者的一大共识,自然顺便借力打力,要求中国向IMF注资也就成为欧洲非常想达到的目的。
如果看一下全球的经济形势,真正需要IMF出钱救助的国家,除了东亚的南韩和南亚的巴基斯坦,基本上全部集中在东欧地区。而对东欧陷入这个困局要负主要责任的欧盟,却自己否决了一揽子欧盟主导的救助计划,想在中国身上斩一大块肥肉下来。
而东欧那些把自己搞到这步田地的国家,又是世界上对中国充满最大敌意,对任何反华行为都大力支持和身体力行的国家。要想知道这些国家的恶劣行径,看一看2008年的历史大事记就明白了。
那么中国如何可以做到,在任何国际经济组织的参与,又要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用自己的奶汁去喂一个整天想你死的小狼孩?其中一个办法,就是以IMF的框架,搞多方成员国的合作,把经济救助的主要角色地区化。很简单,就是亚洲的国家有问题,亚洲其他国家出力,美洲的国家有问题,美洲其他国家出力,欧洲的国家有问题,欧洲的其他国家出力。
中国可以自愿的加入救东欧国家的行列,不过俺可以自己决定救那家,不受IMF限制。
九
东欧国家的救助,自然是为了保证西欧的银行系统不会被拖下水,对保住西欧经济,以及中国的出口市场,当然有一定的助力,不过其中一些国家,如波兰和捷克等,不知道那根筋搭错了,一听到中国两个字,马上就口吐白沫,张口大骂,是不需要中国人去做救命恩人的。选择IMF的债权人身份,选择中国比较想支持的其他国家,比如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等国,作为对美国债券的一个替代方案,倒不失一个折中的路子。
但是中国人对IMF这种国际性的金融组织,不能抱太大的幻想。任何增加中国在这些组织的话事权,和取消美国的否决权,都会以中国在资金上的大幅牺牲,和利益上对西方各国的大幅让步,才可以做到。这种在国际机构上争权夺利的行为,不一定真正合乎中国的利益。
一个比较好的做法,反而是绕过西方占绝对地位的国际金融组织,通过掌控地区性的经济发展组织,比如说东亚发展基金组织,东盟与中国合作组织,拉丁美洲发展组织,南部非洲国家组织,南亚国家组织,还有阿拉伯国家组织以及伊斯兰联盟等等,直接介入,可以保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至于小川兄提到的特别提款权,其重点不是在于用这种纸黄金的方式来替代美元,而是在大的立场上表明,以美国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做为国际贸易储备货币,是行不通的。可以考虑的一个方法就是三家分晋,在欧洲维持欧元为主,其他货币英镑,瑞士法郎和其他北欧货币为辅的局面。在亚洲发展以人民币和日元为主,其他如韩元,澳洲元,新西兰元,台币,港币,和其他东盟货币为辅的新局面,保证亚洲可以基本上和美元脱套。而在原材料和能源等方面的大宗产品,一种方法是建立海湾统一货币,来整合石油国家,如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埃及,利比亚等国家的能源定价,另一种则是建立以人民币为计价和结算的亚洲大宗消费品现货和期货市场,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上游产品中的贸易比重。
对中国来讲,如何解决人民币海外结算中心,可以通过中国银行等等机构,在主要市场建立clearing house,应该是下一步的主要发展步骤。
周小川老哥的最近几篇文章是不错的,尤其是对欧美掌控的评级机构的胡作非为和双重标准,算是一针见血。中国要发展出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建立自己的有信用的评级机构,至少在对大中华市场的金融产品,进行独立的评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为过去俺对小川兄批评得比较尖锐,对他做得好的方面,当然应该大大的鼓掌。他关于中国储蓄的观点,已经比在马来西亚的那篇讲演有进步。美国人的储蓄数据,并没有包括人家的高额退休金计划,人家的社会安全网和其他的福利,因此和中国人的储蓄率来比较,从而得出中国人的储蓄率过高,是根据美国的标准得出的,并不代表中国社会的真正状况,也不能因此断定中国人的储蓄过高。只能说以中国人的储蓄,俺们确实有增加消费和内需的空间,但不是像海外的经济学家们嚷嚷得那么厉害。
在现在中国面临的困境下,以出口为主要产业的沿海省份,比如说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等,自然会受到经济的下行压力。从全国的角度来讲,中西部的省份,比如说重庆,四川等等地方,可不可以在发展速度上多一点贡献,给整体的GDP提供多一些份额,是一个需要关注的要点。
当然那些受到压力的省份的出口产业,也会哭得震天响,希望中央政府可以在5个方面来帮助他们度过危机。这5个方面,就是“3率2价”。三率就是出口退税率,利率,和汇率。两价就是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
先谈一下原材料价格,应该说当前的经济危机,把这个价格打了下去,是否要求中央政府在原材料上在进行补贴,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劳动力价格,就是张五常老哥一帮人,成天价号召的压低工人工资,来补贴西方国家的消费者,可以说正好和希望增加工人工资,而推动内需的国策相悖。
而在出口退税率上面,就是要求中国政府更多的补贴出口,将成为西方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一大借口。至于人民币汇率下降,估计在现在中国的进出口仍然呈现顺差的情况下,就是发动全球贸易战的一个开战信号。
如果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在短期和中期内,变化不大,那么美元贬值,会使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有改善。而如果美元升值,而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就对中国的欧盟市场影响不大,但会改善美国市场出口。从经济层面来讲,人民币在中长期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应该是升值压力比较大,因此会导致汇率贬值这个工具,难以运用。
剩下来的利率,倒是中央银行还是有一定的降息空间,估计可以操作。
其实要帮着出口企业,一个最好的办法是帮助他们出口转内销。要这样做,有三个方面可以帮上忙。
一个是成立相似于对出口资金担保的进出口银行,搞一个内销结算行,可以接受内销票据贴现服务。另一个就是搞一个内销退税,让出口企业享有同等的税收优惠。还有就是在广交会的框架下,增加一个内销交易会会期。
当然一个要做的事,就是尽量吸收西方企业的市场行销模式,要么通过购买西方品牌,要么雇用这方面的人才,将出口企业从简单的拿订单干活的方式,增加自我品牌管理和市场行销的功能。
这样才可以真正改变现在的出口企业的困境。
十
好久没有谈中国经济的话题,是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对经济的掌控还是比较中规中矩。
现在大家担忧比较多的就是中国的贷款总数,似乎比较高,说是上半年有望超过7万亿。那就是全年可能超过10万亿,于是有经济学家们高喊,要回笼猛虎了。
其实俺对这个情况的出现,并不吃惊。记得当时4万亿刺激计划出台的时候,俺就说过,来个10万亿又何妨呢。以中国的产能能力,某些行业如钢铁业,其实是需要整合和缩减,但还是有许多其他产业,如精密机械,核能设备等等,倒是应该有扩张的需要。
而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更大规模的要求消除城乡二元化,那要建设的高速铁路,乡村公路,废水处理,公共设施,诸如此类,还有得建呢。
大家的一个担忧,就是现在的10万亿,有人说20%,甚至有人说三成是跑到了股市和楼市里面了,就有央企出来做地王,把炒地皮的地价给抬上去了。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互相矛盾的说法。一种是钱太多,跑到资本市场里了。一种是钱太多,保八绰绰有余,通胀要到了。可是如果你的钱跑到资本市场里,那么在实体经济里的钱,看来不是那么多啊。如何保八又足够了呢?
客观上,这些钱也许保住了地方政府,因为很多穿着“房产公司”的马甲,其实就是地方政府的喽罗。把几块地皮一拍卖,就把银行的钱揣到了政府财政的口袋里了。那么地方政府拿了这笔钱去干嘛了?如果这些钱用到了地方政府开支,那就是贡献给了实体经济,为俺们的保八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么那些地皮抓在手里,这么办?先放在冰箱里吧。过几年经济发展上去了,盖房子卖。如果亏了,不要紧,反正银行销坏帐。
如果这些地王,是在大国企手里,更好办,俺们国企财大气粗,赔得起。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只要不要让小民们最后去接手这个烫手山芋,而且把这个坏帐算到银行头上,就不会对这个社会有太大影响。
有兄弟担忧,中国现在的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打击这些城市里的高阶专业人士的买房计划。更有兄弟警觉,认为中国的房市前景,过于类似日本在1985年的情况。而中国现在有一个可以调整货币政策的窗口,就是说现在可以开始紧一些,为这之后可能会在进行刺激政策,提供一个空间。
持这个观点的兄弟认为,如何判定美国经济的现状,是可不可以进行调控的关键。因为如果美国现在的经济稳住了,开始恢复,那中国就有了可以调整的基础。但是如果美国的稳定只是一个暂时现象,那么明年1月份,又可能银行业受到商业房贷市场和个人信用卡市场的打击,经济再次下滑,那么中国恐怕又要来一个刺激政策,就变成了党的政策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了。
不过反过来看,如果不把这个房地产和股市控制一下,一旦在2012年时候,经济状况不佳,需要再行刺激财政政策,那么新上任的习近平和李克强两位老哥,就会面临政策工具缺乏的困境。
看来8月中旬的北戴河会议,就必须对这个政策有一个定夺。以俺们政府的惯常行事原则,比较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一动不如一静,就是说继续现在的适度宽松原则。来个2008年底的萧规,2009年底曹随。
不过俺这里就要为下届政府的领导人提个醒,记得发表意见啊。现在不发表,倒时候政策困境的时候,可赖不得别人啊!
俺这里的锦囊妙计就是两句话:总体保持适度宽松,局部进行适度调控。
这个政策是什么意思?非常简单,就是实体经济部分,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要继续保持适度的宽松货币政策,支持民间的创业和中小企业扩大规模。
而房地产政策,则要严格控制房地产贷款在银行总贷款额的比重,要保持在安全水平,就是说如果房地产平均水平,下降30%,对银行不造成伤筋动骨的损害。另外要控制消费者房屋贷款,避免消费者的贷款负担比例过大。
当然最好的就是以向地方政府增发货币的行为,出现的拍卖地王,可以由民间的大款们来接手,比如说山西发了大财的煤老板之类,或者由海外的外国投资人来接手。总之,说白了,不能让将来的中产阶级来背上这个负担。如果倒时候需要政府来按房地产的reset键,你那些负资产的受害人,都是城市中产市民阶层,就像日本的1989年那样,社会和谐就成了问题了。
那么如何可以保证这个情况不出现呢?那就是继续快速的发展城际高铁,将大城市周边的1小时城市圈,3小时城市带搞好。俺们政府不需要操控市场,俺们只要把基础设施搞得好好的,让高薪水的新企业,不需要呆在大城市的中心。
对美国经济的判断,不要太过主导中国自己的经济政策。只要认定中国的出口会下跌20%就行。看美国经济,要看失业人数,看中国经济,要看用电量。其他股市上的折腾,都不要太当真就是。
看来俺的心情比较平静,对中国的近期没有太多担忧。倒是觉得,如果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还没有解决的话,3年后经济刺激计划完了之后,不知道哪个经济发动机可以用来发力。也许新能源行业的兴起,是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