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郑永年:中国如何实现战略“走出去”

2010-12-07 13:53 战略·谋略 ⁄ 共 3634字 ⁄ 字号 评论 11 条

    今天中国外交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经济和战略“走出去”的不平衡。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中国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发展,国家很快从资本短缺转变成为资本过剩。和其他国家一样,资本必然要超越国界,流向一切有利可图的地方。再者,中国也已经成为其中一个最大的贸易国。正因为如此,在本世纪初,中国确立了“走出去”的经济战略。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防现代化也成为必然。尽管国防现代化,主要是军事现代化,并非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主题,但国防现代化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一些领域开始赶上甚至领先其他大国。

    但与经济“走出去”相比,中国的战略“走出去”似乎是困难重重。除了在联合国构架内的“维和”,以及近年来的中国军舰护航索马里海域之外,中国军事力量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十分微弱。在很大程度上,中国表现为一个没有军事战略支撑的贸易大国。从前的贸易大国如英国和美国,都有极其庞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其后盾。中国是个例外。那么,中国的贸易大国是如何成为可能的?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就称中国为“搭便车者”(free-rider)。

    不过,问题在于,中国的“搭便车”战略是否是可持续的?从历史的经验看,答案是否定的。且不说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仅仅就自由贸易安全的角度来看,战略也必须随着经济力量“走出去”。在最低限度上,任何贸易国家要有能力保护海上航线的安全,免受海盗或者敌国力量的威胁。很多年前,中国提出“和平崛起”或者“和平发展”的战略口号,向国际社会展示了自己和平发展的决心。但很显然,“和平崛起”只是表达了中国和平的意愿,它并不能保证现实是和平的。要实现和平,中国不仅必须有足够的国防和军事能力来保障自己的国家利益安全,包括在海外的国家利益,而且也必须有能力承担起保障国际社会和平的能力。

战略“走出去”的障碍

    如果没有足够的国防和国际战略能力,中国一旦遇到强大的外在压力,很容易放弃自由贸易转向成为封闭国家。这在历史上是发生过的。例如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切断了和其他国家的海上贸易交往,成为一个非常封闭的国家;而封闭也是中国走向最终衰落的根源。

    在战略“走出去”问题上,中国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在于:其国防现代化经常被其他国家视为是“威胁”。的确,如果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被视为威胁,那么就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担忧,他们或者联合起来,或者和其他大国结盟,来应付中国。就是说,随着中国的崛起,如果中国没有能力给其他国家一种安全感,尤其是战略上的安全感,那么中国自身不管其军事力量多么强大,也会感觉到不安全。从历史上看,在军事方面,各国在“不安全”感下的互动,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最终的公开冲突。也正因为意识到这个问题,中国在军事现代化方面多年来一直奉行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战略,在国际社会上保持低调。直到最近几年,中国感觉到了战略“走出去”的重要性,开始以一种自己的方式试探相关国家的反应,但很快就导致了有关国家的强烈反弹。

    中国的战略无疑需要“走出去”,并且因为方方面面因素的推动,战略“走出去”也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动力。但同时其他国家对中国在这方面的举动变得越来越具有敏感性。也就是说,中国战略“走出去”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外在压力。怎么办?如同经济领域,战略上的“和平崛起”与和平“走出去”不仅是有可能的,做得好也是可以成功的。但中国必须直面一系列挑战,而非回避它们。

建立与外界的军事互信

    最主要是军事能力的建设和培养,就是说必须具有真正的军事现代化。军事能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的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并且军事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可以推动其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最有效的做法是踏踏实实地进行军事现代化来保障内外部安全;最糟糕的做法是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军事实力,而又高调地去吓唬人。不过,应当指出的是,军事现代化并不是说中国必须成为一个军事国家或者军事大国,而是说中国必须具有足够的军事能力,为内部经济发展和外部贸易安全服务。

    或者说,中国首先是经济贸易大国,而军事力量则是对这个经济贸易大国的保障而已。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成功在于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保障着其经济大国地位,而苏联的失败,则表明了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走上了为军事现代化服务的轨道,其经济衰落成为不可避免,而经济的衰落也必然最终导致军事的衰落。中国要进行军事现代化,但也必然理顺经济和军事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内部的军事现代化,不见得一定会对他国造成“威胁”感或者实际上的威胁。这里涉及到军事现代化和战略崛起的方式问题。在这方面,中国必须秉持公开、开放和透明的原则。对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外在世界一直是有合理期待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现代化都是并存的。如果中国没有军事现代化反而是不正常的。不过同时人们也想知道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意图,就是要中国回答“为何而军事现代化?”的问题。在这方面,中国迫切需要和其他国家建设互信(confidence-building)。在军事和战略交往方面,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是显得非常小心翼翼,甚至保守。和一些国家的军事交往已经开始了,但力度不足;并且一旦遇到其他方面的问题或者纠纷,军事交往经常是第一个牺牲品。

    如果中国要成为大国,这种现状必须得到根本的改变。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可以说是通过融入世界体系来实现的。今天,中国经济无疑是世界经济体的内在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在短短三十来年的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崛起之梦,并且已经具备很大的能力对世界经济体产生影响。但是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还处于“孤立”状态,至少并没有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当然,这和一些国家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诸多猜疑和敌意相关。就是说,和鼓励与推进中国经济的全球化相比,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军事崛起持有遏制的态度。不过,中国军事越是处于“孤立”状态,外界对中国的猜疑会越深。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中国必须采取主动。

    如果要和其他国家建立军事上的互信,国际合作不可或缺。国际合作不仅仅有利于互信的培养和建立,也是中国军事战略“走出去”的唯一途径。中国目前的做法似乎属于传统的“突围”范畴,即要突破他国对中国的战略封锁。实际上,“突围”也是最常用的战略词汇,尤其在海洋战略方面。但是如果是“突围”心态或者战略,那么就会构成和他国对立而非合作的局面。经验表明,无论是“突围”战略还是其他不是以国际合作为轴心的战略,都难以持续。很简单,这些战略都必须由中国本身承担成本和费用。苏联采用的就是这个战略,而最后军事拖垮经济,经济拖垮国家。

军事合作与大国责任

    相比较,美国是采取国际合作的战略,就是说,美国比较能够考虑到其他国家对美国军事力量的需要,从而把很大一部分成本和费用转嫁给这些国家。没有其他国家为美国分担费用,美国军事力量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很难持续。(应当指出的是,在很多场合,美国军事力量远远超出了和其他国家的相关性,而演变成军事帝国主义。)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必须确立军事方面的国际责任。作为大国,中国军事除了必须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国家外,还必须承担和国际社会一起共同维护世界秩序的责任。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个国际秩序是需要的,尽管人们对如何建立这个秩序有不同的看法。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各国间相互依赖和交往的增多,国际秩序在客观上是存在的。但是这个国际秩序并不是自动存在的,它需要(至少)被保护和看管。

    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集团把世界一分为二,各自维持着自己的国际秩序。在冷战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国际警察。尽管很多国家并不满意美国这个国际警察,但并没有其他选择。美国有时候做好事,有时候做坏事;有时候成功,有时候失败。对很多国家来说,不管美国怎样行为,这个国际警察还是需要的。尤其对很多小国家来说,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国际警察的国际秩序。

    不过,美国已经意识到,“帝国的过分扩张会导致帝国的加速衰落”(奥巴马总统语)。美国也需要其他国家来承担维持国际秩序。尽管美国处处防备中国,恐惧于中国军事崛起对美国构成的可能挑战,但同时美国也希望中国能够和美国合作来维持国际秩序。很容易理解多年来美国为什么要急于和中国建立军事交流关系。

    因为中国做了和苏联全然不同的选择,即加入以西方为主导的现存国际体系,维持这个体系很自然就是中国的国际责任的一部分。不管以何种方式,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承担这个责任;否则就很难成为真正的大国,即其他国家所认可的大国。

    在国际关系上,经济关系一般被视为是双赢游戏,而军事关系则更多被视为是零和游戏。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传统(或者冷战)看法必须得到改变。任何一个大国,如果自己把军事现代化和外在的军事关系视为是零和游戏,或者自己的军事现代化被其他国家视为是零和游戏,那么最终必定失败。很显然,在“和平发展”、“国际合作”和“国际责任”的构架内,中国的军事和战略“走出去”会是双赢局面。这也是国际社会所期待的中国。

作者郑永年是国大东亚所所长,文章仅代表个人看法

目前有 11 条留言    访客:7 条, 博主:4 条

  1. 远酷车灯 2010年12月07日 2:41 下午  @回复  Δ1楼 回复

    沙发先 :grin:

  2. 读卡器 2010年12月07日 4:16 下午  @回复  Δ2楼 回复

    :?:
    这个主题模板以前我也用过。跟我现在用的模板有点像。呵呵。


    • 管理员
      明镜 2010年12月07日 4:44 下午  @回复  ∇地下1层 回复

      是这样吗? :razz:

  3. overlord 2010年12月07日 4:25 下午  @回复  Δ3楼 回复

    倒数第2段完全不赞同,作者胸无大志,希望中国做西方的狗腿子,这样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这样的文章不转也罢


    • 管理员
      明镜 2010年12月07日 4:43 下午  @回复  ∇地下1层 回复

      是另起炉灶还是借壳生蛋,哪个对弱势一方的中国崛起,代价更大呢?

  4. 优得客 2010年12月07日 4:32 下午  @回复  Δ4楼 回复

    中国经济真的发展了吗?
    是的,
    发展了
    但是,这种发展会有什么后果呢
    后果是很严重的…


    • 管理员
      明镜 2010年12月07日 4:46 下午  @回复  ∇地下1层 回复

      所以才会有科学发展观啊

  5. 途途 2010年12月08日 11:24 上午  @回复  Δ5楼 回复

    中国整体的趋势是越来越好了
    但老百姓的生活依旧很糟糕~

  6. 爱求索 2010年12月08日 12:15 下午  @回复  Δ6楼 回复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要基于现实。但基于现实,一定要胆大心细,要有战略和策略,以谋定天下,谋定而后动。就像毛主席在日本投降后说解放战争也就是四五年的事,当时没人会相信四五年能把国民党的政府推翻,但事实证明国民党就撑了四年。时机不等人,中国现在已经不是光知道韬光养晦的时候了,世界经济第二、军事大国、人口最多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已经大到在某些领域和世界老大美国扳腕子了还怎么一味地去韬光养晦?别人都在处处拿你当目标进攻,再不有所作为那就会遭到列强的围攻了。政治、金融那不光是对抗,而是博弈,博弈里有对抗就有合作,何况这个牌桌上真正的玩家有四个而不是两个,最终输家一定是实力和谋略差的那个。中国实力不是最强的,但是除美国外政治、军事、经济最全面的,那么在这个牌桌上再不乘着美国实力衰落有所作为,等美国真的坍塌了好处也就没中国什么事了。何况,如果中国不去有所作为,那不能排除美国最终通过博弈让另两位一起来攻击中国。现在不是单纯的对抗,而是有战略、策略的博弈,谁要对抗不怕,但主要是借力打力然后完整自己的大业。

  7. 学夫子 2010年12月09日 1:50 下午  @回复  Δ7楼 回复

    一味地韬光养晦,只能说明是无能,该出手时就出手


    • 管理员
      明镜 2010年12月10日 12:51 下午  @回复  ∇地下1层 回复

      该到了“有所作为”的阶段了~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