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星期的星期三,日本政府公布,日本首次出现年度贸易逆差,预示了日本经济奇迹的终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这个事件标志着被美国黑色舰队打开大门,经历明治维新而崛起,成为亚洲首强和世界数强之一的日本军事帝国,以及经历快速战后重建,而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和亚洲经济第一大国的日本经济帝国,终于在这个世纪要寿终正寝了。对于中国近代史上,从1890年开始,受到日本人欺负,和在1990年开始,仍然受到日本人歧视的中国人来说,终于等到可以扬眉吐气的一天了。
记得在1980年代,当日本经济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日本战略界人士已经认为,终于有一天,中国会赶超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但是在这个赶超过程之中,日本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日本站在美国一边,可以导致美国的衰落迟缓50年。如果日本站在中国一边,可以让中国的崛起提前50年。当时我的看法,就是日本很快会衰落,而中国的崛起,也就需要50年。那么从当时的1980年算起(是1980年代后期),那么中国的崛起,就是在2030年代代末期-2040年代初期了。还用得着日本人的殷勤吗?
对日本现在来讲,碰到的是四个大问题:
第一个大家都知道,就是日元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一路高企,冲破了日本政府的底裤线1美元对80日元,造成了日本国内制造业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上升。
第二个就是日本去年经历的大地震、大海啸和大核扩散的三重灾害(前两个是天灾,后一个是人祸),对日本的经济是很大的打击。
第三个就是日本核扩散之后,把全国民众对核能的信心和核工业的信誉,全部扫除一空。从而使得运用核能,面临很大的政治阻力(比如德国政府,就不得不采取无核政策,逐渐退出目前的核能发电)。这样在1970-1980年代建成的核电厂,面临退役期到来的时候,又无法续约,又没有新的核能电厂开发,直接造成电力供应的短缺,而打击日本的制造业。
第四个就是在近年国际经济处处面临危机的时候,国际油价仍然在100美元上下的高价位徘徊,对日本经济的良好运行增添了成本因素。
屋漏偏逢连夜雨,日本人的运气确实是坏透了。努力经营的日本最大的海外基地泰国,又面临大洪水袭击,把日本人的汽车和电子器件,如电脑硬盘之类的东西,都给水淹七军了。(【相关文章】井底望天:水淹七军和两虎相争)
当然这些都是属于短期的问题,日本的经济主要面临的是长期的问题。而这个长期的问题之中,最严重的就是人口快速老化,新生婴儿不足,导致人口基数急剧下降。想一想,要是你在日本开公司,每天来的顾客,头发越来越白,而且慢慢每过几个月,就少了几个,这商店也没有啥子人气啊。
因此解决不了内需不足,日本的公司就只好面向海外,通过外需来解决。外需就需要和人家其他国家的产品竞争。日本一方面,要面临美国和德国的高端产品竞争,还要面对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商家慢慢往上拱。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平心而论,日本人还是做得很不错的,不断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来维持自己的海外市场份额。但是现在这个外贸的最后一个日本人的堡垒,似乎出现了坍塌的迹象。
现在大家后继跟踪,就是要看这个外贸赤字,是一时的临时问题,还是像日本经济那样,从1990年开始,就进入失去的二十年一样,开始出现长期的外贸赤字。因为现在日本的财政赤字,也是相当的严重。最近大家大炒意大利财政状况如何如何,其实意大利的财政总债务和GDP比是120%,而日本已经达到200%。唯一的区别是,日本政府的财政赤字,是靠国民认购的国债来支持。所以老被日本政府剪羊毛的日本老实安分的国民(看一下日本政府在地震、海啸和核辐射之后的表现,你不得不感叹日本普通人的逆来顺受),是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逼政府的宫的。但是在日本人口老化的过程中,由中年人收紧消费,存钱养老带来的高储蓄率(是日本国债的购买力来源),将会被老化人口之后的老年人取钱出来维持生活的低储蓄率取代。
这个时候,日本政府的赤字,就不得不靠海外资本的国债认购,来填补空缺。而这就是国际资本大鳄的用武之地了。因此现在海外的各大对冲基金,已经虎视眈眈地盯上了日本,认为这个是一个人生一次的难得机会,可以把日本往死里空。而指标性事件,就是日本的国债收益率。
本来日本几年前,已经看到这个隐忧,所以才有东亚共同体的意向,企图通过东亚共同体的市场整合,把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当成日本的共同市场,从而创造出一个“准内需”出来。其实就是像德国那样,享受一个欧元区共同市场。而在东亚共同体之内,又因为中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实力的涵盖下,可以让日本少点被美国往死里剪羊毛。但是这种想法,很快在美国的天安舰事件的操作手段下灰飞烟灭。
那么日本的问题,如何解决?为了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上的高成本,其实日本是希望可以把大部分老人,送到中国去养老,来降低成本。而日本缺乏的年轻人口,和高技术劳动力,又可以通过从中国江浙一带地区的大规模移民来解决。不过这样的做法,估计就会被日本的一些势力,认为是打造未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特别行政区,而大力反对了。不过不这样做的话,日本的没落真的是指日可待了。而日本人最强大的supply chain产业链,估计要么就得去中国的东北,要么就跑去美国。
其实从古到今,按照日本历史学家内藤湖南的看法,日本在文化上,只是中国的一个省。这种从1840年开始的不正常局面,是应该结束了。记得有一位日本的政党领袖,当初访问中国对毛主席说,日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如此滔天罪行,只有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才是真正的赎罪之道。(【相关文章】井底望天:中国龙年的十大预测)
注:本文原标题《日本的社会和经济困境》;
成为一个省有点过了,中华文化圈还是应该保留点多样性的,否则又会死水一谭了。话说日本处理老龄化的历程倒是可以作为经验。期待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会有些突破也说不定
从全球来看,凡是用欧美体制的,除了山姆的有政治局,可以对扯淡的政客调教甚至砰掉外,其他的都是不咋地!短期利益至上,长期目标难以执行。这种体制下内部搏奕的结果是在引进外援后卖国。被山姆控制剪毛。对内象小鬼子的早期核电站超期运行得不到纠正
日本人善于在需要你时,说点恭唯话忽悠人,表面功夫过人,切忌那着鸡毛当零件。退一万步讲,即使日本成了中国的一个省,只怕吃不了兜着走 饱呢。一个苍井空就搞得中国男人(包括一部分男女名人)神魂颠倒,中国真得受得了吗?
井大有时间谈一谈韩国吧,这个国家作为美国的同盟国,在政治上与中国对立。在领海上与中国争端,在产业上与中国竞争。为什么国内的媒体无论是南方系还是央视对韩国报道都是一边倒的示好呢?
对日本人还是防着点吧,自古日本对中国就没有过认同,古代它虽然抄袭中国一切,内里却一直对中国玩阴的。
中国让日本人敞开进来,或者让日本成为中国的一个省,日本人就会成为“美国的犹太人”一样的中国人
日本的人口减少也是缓慢的,它有一亿几千万人口,足够撑得住人口缓慢减少。而中国是人口过多,还是减少点儿好。博主别痴人说梦了。前几天我修我家几年前买的海尔洗衣机,维修人员都找不到配件了,而我家30年前买的松下洗衣机在租户里那野蛮使用都没坏,这就是差距。中国就靠粗制滥造的低价低端产品,在非洲还能打开市场,在亚洲的西亚都打不开市场。
应该说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通过利用外资及引进先进技术,我们的国家已取得很快的发展,但到处都是工厂已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生态平衡,严重的自然灾害接连不断的发生。因此,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不应该成为世界工厂,我们应该向欧美日及新加坡各国学习,建议如下:
1。对所有进口的产品,国家不应该对其进行补贴或退税(注:对烟酒、奢侈品及高科技产品还需征收一定比例的进口关税)。
2。暂停对所有外国资本的引进,特别是到中国办工厂的,更加要严加审批(注:一般是不批的,高端服务业的投资除外,如办医院、律师事务所、学校及银行等)。
3。对已投资的外资工厂或内资工厂,如果达不到国家环保标准,则应力促其限期整改或关闭(注:以钢铁为例,应停止宝钢湛江及武钢防城港基地的开工建设,大力支持国内钢铁厂兼并重组、升级改造及自主创新)。
4。鼓励我国企业出国投资办厂(注:参考北京现代汽车或上汽通用或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的这些合作投资模式),全面取消所有产品的出口退税,并大力提高所有产品的出口关税,只有这样,国内企业才会更加重视自主创新产品,这样的产品出口才能获得高额利润。
5。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主要是规模化、承包化、专业化、标准化、订单化的农场种养管理),并对规模化的承包单位或个人进行大量补贴,从而保证国内大部分农民的安居乐业(注:每个农民都是股东,每年既有分红拿,也可以在本地给承包的农场主打工或外出打工)以及十三亿人的稳定基本生活问题(注:得到政府巨额补贴的农场主需接受一年或两年的统一固定价格收购,农场主通过物流公司(注:农场主负责物流成本)把农产品直接送到超市、单位饭堂、酒家及某些农贸市场)。
6。期望中国有更多地方可以像广东河源一样喝到干净的河水或湖水(即卖水为生,希望中国每个地方都能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坚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及靠水吃水的经济方针,并极少量地发展工业园区来集中办厂以避免大规模污染环境)。
7。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注:包括失业保障金、全民养老金、60岁以内的低保救济金、12年的免费义务标准教育、全民免费标准医疗服务、廉租房及限价房、6年的独生子女补助费、特低价的公交车及地铁等公共福利),让最穷的人不至于上街乞讨、杀人放火、偷窃等。…
日本的未来 确实不被看好。 尤其是处在 美国 这个 见利忘义 实用主义至上 的主子殖民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