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井底望天·专栏 > 正文

闲话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2012-08-11 11:45 井底望天·专栏 ⁄ 共 320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前文“对货币政策的反思与建议”新思路,不少读者可能看得不太明白,觉得是在扯淡,这里我从西方国家奉为圭臬的货币主义思想说起,以通货膨胀为例,讲一下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通货膨胀形成机制。

    货币数量论有下面几个关键性的公式:(1)MV=PY;(2)△P≈△M+△V-△Y.

    第二个公式是由第一个公式求极限变形而来。说简单点,其中△P是价格增加量可以近似地用CPI来代替,△M就是货币增加量,这个指标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中国一般是以M1为货币中介,欧盟是用的M3,FED似乎更多用M2和MZM(一个由M2变形的指标)。△V是velocity,就是货币流通速度,如果通胀预期很高,人们倾向于拿到工资以后马上用出去,货币流通速度自然就会很高,△Y是指的实际GDP增长量。

    然后很自然的是,如果货币发行量过大,物价就会上升,如果物价长期快速上涨,人们就会形成通胀预期,(一般这种通胀预期会比实际物价上涨有一个半年到一年的滞后),通胀预期一旦形成,人们会减少储蓄,囤积货物,加快货币流通速度,而政府为了取得足够的税收,就会发行更多的货币,形成恶性循环。这样在货币超发与货币流通速度剧增的双重压力下,恶性通货膨胀就会爆发。(一战以后德国的恶性通胀,解放战争时国民党法币贬值的速度就是最好的例子)。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为了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必须把货币增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但是你政府天生就有超发货币剥削人民财富的本性,怎么办呢?就必须保证央行的独立性,让货币政策不受你政府财政赤字的影响。(很眼熟吧~)此外,要严格监督政府,不能让政府过度借债,控制财政赤字的规模,(当然,俺们伟大的美国政府除外,哈哈!)之后老美就全世界推销这套理论,国内很多“叫兽”也成为这套理论的传道者。

    这套理论几十年来成为全球各大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基准。(我们上课的老师以前就是FED的高级经济学家,她的原话是:我在课上讲的所有模型,就是FED在制定政策所用的模型)但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这套理论在物质生产相对紧缺,居民消费不足,金融市场比较简单的金本位时代是适用的,这个时候货币发行量和通胀率的相关性的确很大。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近20年的战后恢复,各大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生产相对过剩的阶段。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世界进入了全新的信用货币时代。而用之前几十年的简单模型的经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来指导全新时代的货币政策,自然是问题重重。

    首先,这套理论只是用于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初级,金融市场不发达,工业生产相对紧缺的时代,在这个时候,货币发行量的多与少才会比较直接地反映在物价上面,而在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单单虚拟经济本身就像海绵一样可以吸收掉大量的货币。这样无论是货币扩张还是紧缩都能很难对物价指数产生太大的影响。(记得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尽举一些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阿根廷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货币超发的危害,然后旁边的一堆中国学生若有所知地点头,当时我就纳闷,中美这种大国的工业盘子哪里是津巴布韦比得了的,更何况那些国家所经历的通货膨胀几乎都高达200%以上,这在当前发达经济体中很少发生,这种小样本事件用来指导普遍性的货币政策岂不奇怪,而且最后用这套理论写论文还只能选这些比较落后的小国,中国德国是选不了的…)

    其次,货币理论受西方传统的供求曲线的影响,认为物价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动达到稳定状态。但是现实生活中供给能力和需求随着货币资金的流动而随时变化,并不存在所谓稳定的供求曲线。在资本全球化以后,大量的资金可以瞬间从一个市场进入另一个市场,这个时候的市场价格并不是由真实的供给需求来决定,而是由套利资金来决定(近几年FED每次放水后大宗商品猛涨就是例子)。因此,在现实世界中,价格更倾向于在过度供给和过少供给之间反复波动。因为这样的原因造成物价上涨,紧接着就调整货币总量,显然是过于敏感。

    最后,就像上次所说的,货币主义理论是将整个国民经济看成了一个黑箱,不研究货币的具体运行过程,而只是依靠几十年的经验数据,研究货币政策的输入量,与通胀、GDP变化的关系,对环境变量因为无法知道其因果关系只有省略。自然而然,这种拍脑袋的方法并没有考虑中国经济所处环境以及运行体制的特殊性,这种一刀切的调控方式很多时候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即便是在美国,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几十年的经验数据也并不能对今后的货币政策作出很好地指导。

    下面分别用美国和中国的实际情况举例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因为越战元气大伤,更因为外部石油危机导致能源价格上涨,通货膨胀高企,经济发展停滞的情况下便采取了这种矫枉过正的方法。(没记错的话井大在《大国游戏》第三卷里面提到过这个事情),当时“通胀斗士”保罗.沃尔克在就任联储主席之后,就采用货币主义理论,试图用货币供给的方法来治疗通货膨胀,以为降低货币发行量就能压住物价上涨,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将联储会长期奉行的以控制利率为目标的行为方式,变为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目标的行为方式。他认为通货膨胀是美国的公害,实行新的方针能更有效地对付这一公害。结果可想而知,这套方法是杀敌三千,自损一万,通胀最后是控制住了,但是企业借贷困难,无数中小企业倒闭,导致美国产业空心化,埋下了今天金融危机的种子。

    而中国在2008年遇到了同样的物价上涨,通胀高企的情况,CPI最高的时候达到了8.8%,但这高企的CPI背后,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的涨价,也有前几年养猪利润减少,农民不愿养猪,造成猪肉价格人为上涨的因素。结果央行在没有搞清楚通胀机制的情况下就采取了紧缩货币总供应量的方式来应对通胀,本身货币政策就有一个滞后的效应,各行各业的生产周期又有所不同,(比如房屋从修建到完工要2,3年左右时间,养猪一般也要至少半年的时间),这种一刀切的货币政策后果自然就非常严重,把大量的中小企业都给误杀了,民工失业,经济陷入困难。而经济困难造成的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生产会进一步萎缩,使得情况进一步恶化。

    但是天助中华,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形势的急转直下使得央行放弃了紧缩的办法,随着而来的是4万亿的大放水,09年M2的增长幅度达到了25%。此时房地产市场再一次疯涨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但不幸的是,央行这帮人再次跳进同一个坑里面,又是紧缩货币总量进行宏观调控。实际上在当时的情况下,从货币供给量进行调控,首先会影响到的必定是流动性最高的股市,最后才是房地产市场,而且由于中国经济的特殊性,房地产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挂钩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必定会将贷款优先贷给地产企业,用紧缩货币的方式来调控房地产市场必然时间长,成本高,而且过程中还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受到影响。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治理房地产市场的话,等到房价降下来的时候,中国经济也差不多失血而亡了。结果不出所料,这次通货紧缩并没有抑制住房价的上涨,最终还是靠限购政策,区别性购房,按揭贷款杠杆的降低,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央集权的努力,限制了地产市场的疯涨。但股票市场却被误杀受到沉重打击,从3200多点一路下跌,到现在的极度悲观。应该说当时错误的货币政策以及整个股票市场供应量的极度增长(08年开始的全流通和大量央企上市)导致了现在的漫漫熊市。

    当然,我并不赞成像津巴布韦那样胡乱印钞票,把整个社会都推入恶性通货膨胀的陷阱当中。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由于行业利润的巨大差异,货币的流通在各个行业并不均等,当前中国的国情下,物价会受到大宗商品,季节,中央地方博弈,产业升级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非常简单的货币多发=物价上涨。治理通胀的时候更应该了解通胀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而不是固守教条,调控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本文原标题《现代通胀形成机制》,作者TING LEI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