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1 18:00
⁄ 生活·感悟
⁄ 共 1308字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嫦娥这一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也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嫦娥本称恒娥,后来根据其性别而派生姮娥。到了西汉,为避汉文帝刘恒之讳,而改称常娥,又根据其性别称为嫦娥,并一直沿用到现在。由恒娥到常娥,是因为恒有经常、长久之意,常与其意义相近。
《说文解字》说:“恒,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间上下。心以舟施,恒也。”对此,段玉裁注曰:“上下谓往复也。谓往复遥远而心以...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0-31 17:59
⁄ 生活·感悟
⁄ 共 1521字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朱子治家格言》里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教导后世子孙勤俭持家,不要奢侈浪费。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早过了那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有人甚至认为再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就是落后保守、不与时俱进。其实,无论什么时代,勤俭都是一种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质。
金文中,俭的左边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右边上部分是一张倒立的嘴,右边...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0-30 17:58
⁄ 生活·感悟
⁄ 共 1916字
人类总是在挑战生理的极限,并利用工具突破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常规: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发明的载人动力飞机试飞成功,第一次实现了人类持续动力飞行的梦想;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谱写了中国人自己的飞天神话……人类对飞行的向往是源远流长的。飞机的发明决不是莱特...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0-29 17:57
⁄ 生活·感悟
⁄ 共 1474字
一念之间、念念不忘、纪念、怀念……由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念字和我们的思维活动有关。唐代韩愈作诗道:“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泛澜。”可见有时念又不仅仅是思维活动--想,而是更添加了情感的因素,韩愈的“涕泛澜”使“念”成了一种忧虑的想。那么这让人牵肠挂肚的一个“念”字,在造字之初是什么意思呢?
念古今字形变化不大,本身是一个形声字。在金文中是上面一个“今”,下面一个“心”字底,用来表意。小篆的念承接金文,楷书又接续小篆,可...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0-26 17:55
⁄ 生活·感悟
⁄ 共 1312字
在今天的日常用语中,“要”好像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想要、不想要,需要、不需要,要干嘛、不要干嘛,这里要、那里要……表达自我的意愿,申明自己的需求,都有“要”的痕迹。然而要字原本却不是这个意思。
《说文解字》言:“要,身中也。”要的金文字形,下方是个女,上方是捕获.JPG,呈两手叉腰的样子,会腰部之意。小篆字形女变为了人,也是表示两手叉腰。因此其本义就是人的腰部,是腰的本字。“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句诗我们...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0-25 17:52
⁄ 生活·感悟
⁄ 共 1511字
有个成语叫安土重迁,表示留恋故乡,不愿意轻易迁居异地。在农耕时代的中国,人们大多不愿背井离乡,“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论语》里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说的是君子小人的品格有所不同,所思所怀也有所不同,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也就是说小人安土重迁,安于所居住的地方。安土重迁,人之常情,小民於其乡土,岂无桑梓之念?所以孔子此言,也只是为了表示君子与小人见识不同,追求不同而...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0-24 17:51
⁄ 生活·感悟
⁄ 共 1386字
秋意渐浓,带来了丝丝凉意,也催生了美丽和浪漫。范仲淹曾作一首《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落叶,是草木枯荣到最后定格出的唯美画面,是秋的名片。拾一枚落叶,留一叶知秋,捡一片红霜,藏一掌金风,不知是秋天成就了叶子的金色,还是叶子成就了金色的秋天。
看到叶这个字的时候,一般我们首先会想到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树叶。但其实这个字在古代有两种不同来源:一种就是现在这种字形本身“叶”,另...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0-23 17:43
⁄ 生活·感悟
⁄ 共 1385字
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两个节气分别叫“小寒”、“大寒”,这也是一年中最冷的两个节气。民间有谚语说:“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确,小寒一到,就意味着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进入“天寒地冻”模式。可以说,“寒”、“冷”、“冰”、“冻”这四个字,几乎构成了冬天的全部。那么,古人为什么偏偏选择“寒”字来命名节气?
寒字最早出现在金文中。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一个象征房屋的“宀”,屋子里面有一个明显的人形,在这个人下有脚(止),脚下有两...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0-22 17:41
⁄ 生活·感悟
⁄ 共 1446字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演义》开篇的一句话。分与合,我们常常相对使用,这里分表示“分开”的意思。那么古人怎样通过字形的构造来体现“分开”这样的含义呢?我们可以从分的字形中找答案。
分的甲骨文字形和今天的简体字十分形似。这是一个会意字,中间是一把刀,把上面的“八”分开成为两半。所以分字从八,从刀。“八”在古汉语中本身就有着背离、分别的意思,再加上一把“刀”,加深了把物体从中剖开,使得它...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0-19 17:38
⁄ 生活·感悟
⁄ 共 1442字
在小说《孔乙己》里,穷困潦倒的主人公孔乙己曾经炫耀自己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并以此来标榜自己的学识。其实常见的回字主要有三种写法,即:回、囘、囬,第四种写法 非常生僻,而孔乙己却偏偏以此为本领,显然是学无所用,显示出了他的可悲。这一个片段,也成为了鲁迅先生刻画孔乙己迂腐形象的神来之笔。
回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 像流水旋转的形状。金文 仍然是水的旋转之形,只是与甲骨文旋转的方向相反。到了小篆 ,和今天...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