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飞:御风而行 自信腾飞

2018-10-30 17:58 生活·感悟 ⁄ 共 191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人类总是在挑战生理的极限,并利用工具突破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常规: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发明的载人动力飞机试飞成功,第一次实现了人类持续动力飞行的梦想;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谱写了中国人自己的飞天神话……人类对飞行的向往是源远流长的。飞机的发明决不是莱特兄弟心血来潮的幸运所得,而是一代代人前赴后继奋斗和积累的结果。而在文字的起源处,飞就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鸟。

金文中,飞字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向天上飞的样子,或许是古人看到鸟儿的这个动作,就把它画下来作为文字。《说文解字》里讲:“飞,鸟翥也。象形。凡飞之属皆从飞。”飞的本义就是指鸟儿振翅飞翔,汉字翱、翔、翻、翩等都是对“飞”的不同姿态的具体描绘。后来,飞由本义又引申指事物在空中运动,比如飞机、飞船、飞碟等等。由实物的飞行,飞又作飞逝,比喻时间的转瞬即逝。如“飞光”一词就是指飞逝的光阴,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唐代诗人李贺在《苦昼短》中就写有:“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叹惜人生易老,日月不居。

很早开始,人们就渴望天空、向往天空,希望能像鸟儿一样翱翔天际。远古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壁画中高飞入云的神女,都是古人脑中诞生的美丽幻想。或许庄子是第一个详细描述这种渴望的:“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他甚至让列子能够乘风游八荒。但御风而行的列子和梦中化蝶没能带着庄子飞离陆地,于是他又只好将期望寄托在了鲲的身上,“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用心的庄子最终也没分清自己是人还是蝴蝶,用手的人却早已开始制造飞翔。《韩非子》记载,墨子尝试做了一个木鸢,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后来他把这一技术传给了学生公输班(鲁班),《墨子·鲁问篇》记载,公输班用竹子做“鹊”,最终“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自此,御风而行不再只是神话。后来,三国时代有了孔明灯、晋代有了竹蜻蜓、宋代有了火箭,这些都是人类早期对重物飞行的尝试。

在文学作品中,对飞行的向往更是层出不穷。诗意的有《离骚》里的“驷玉虬以乘兮,溘埃风余上征”,讲的是要以玉龙为马、凤为车,扶摇上九霄。也有写实的,如《山海经》中出现的“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在这之后,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的跃跃欲试,苏东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的惴惴不安……都体现了中国古人对朗朗太空的好奇、向往和揣测。至于说到《西游记》里一个筋斗云能越过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更是把人类飞天的浪漫设想发挥到了极致。无独有偶,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传说中,维兰铁匠使用的飞行马甲,以及阿拉伯传说中的飞毯,都将当地常见生活物品赋予了飞翔的特性。看来,飞翔不是某个民族的梦想,而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愿景。

后来,飞字又被引申用来描述一种进步的状态。比如,人们常常期待好的人生际遇,能够飞黄腾达、平步青云。飞黄腾达这个成语的由来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有关。韩愈的儿子韩符少年时十分贪玩,韩愈看着儿子不愿读书,急得专门写了一首《符读书城南》来劝诫儿子,其中一句便是“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这里“飞黄”也叫“乘黄”,是传说中神马的名字。韩愈用飞黄与蟾蜍的对比告诉儿子,勤学则有成,不学则无成,以此教导儿子要努力读书。

由于都含有向高向上的意味,“飞”与“腾”就常被人们连起来使用,以“腾飞”一词来比喻迅速崛起、飞跃进步。若要用关键词来描绘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一定离不开“腾飞”二字: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随处可见的生活便利,让我们感受到“腾飞”;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升空,蛟龙号成功潜入海底并创下世界纪录,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在中国建成……高精尖科技的进步突破,让我们感受到“腾飞”;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来的劈波斩浪、新中国简历69年来的艰苦奋斗、改革开放40年来的滚滚春潮、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极不平凡,凯歌行进的中国犹如穿梭于大地的“复兴号”高铁,奔行不息驶出现代化的加速度,支撑起中国腾飞的自信和底气。

1917年,周恩来在东渡日本前夕为同学郭思宁题写了“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临别赠言。百年已过,前辈们顺利完成了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任务,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实现伟大梦想的接力棒交到了你、我、他的手里,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我们一定可以走好这复兴之路的关键一程,实现前辈们的美好瞩望,看中华腾飞世界。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