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8 17:04
⁄ 生活·感悟
⁄ 共 1624字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微小的存在,能勾起每个孩子最原始的好奇。“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我们从“微”字中获得了最简单纯粹的快乐。
“微”是会意字,从彳,
声,本义为隐秘地行走,《说文解字》解释其为:“微,隐行也”,如微服私访。引申为微小,《广雅》:“微,小也”,对“微”的解释简单明确——...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2-17 17:02
⁄ 生活·感悟
⁄ 共 1291字
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将军;伤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这或许是对“细节决定成败”的最好注解。
细是形声字,“糸”是形旁,是丝;声旁本为“囟”(xìn)字,后来演变成了“田”,失去了标音作用。《说文解字》中说:“细,微也。从糸也,囟声。”细字本义是微、小。生活中,有很多细微之美让人留恋:“不知细叶谁裁...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2-14 16:58
⁄ 生活·感悟
⁄ 共 1469字
时间是个常量,每年365天,谁都不会少。对勤奋者来说,时间却是个变量,在有限的时间单位里实现更多愿望,正是生命意义之所在。
间字是个会意字,在上古写作“閒”。《说文解字》解释为:“閒,隙也。从門从月。”段玉裁注释:“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金文字字形为门上有一弯明月,月下有两扇大门,这就表示由门隙间可以望见明月。之所以能够望见明月,也正因为两扇门之间有空隙,所以“间”字的本义就是间隙、空隙。小篆的...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2-13 14:48
⁄ 生活·感悟
⁄ 共 1478字
苏东坡曾写过一篇《冬景》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年好景,橙黄橘绿,关于万物与四时,古人说得多么简约而优美啊。四时的轮转,就这样与古诗词连为一体,再也无法分开。
时,《说文解字》释为“四时也,从日寺声”。甲骨文中时字上部为止,表示行进,下部为日,表示太阳,整个字形表示太阳的运行。到了小篆,止变为寺,由“日”、“土”、“寸”组成的“时”字写法如上,把太阳的运行描...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2-11 16:50
⁄ 生活·感悟
⁄ 共 1554字
“少年不识双亲意,养儿方知父母恩”。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曾经历过叛逆的阶段,把父母的金玉良言当做耳旁风,认为父母生养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但是真的自己有了孩子,才越来越知道父母的含辛茹苦,越来越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
养是会意字,甲骨文由“羊”和“攵”两个构件组成,表示手持牧杖、牧鞭来牧羊,其造字本义即为放牧羊群。据康殷《文字源流浅说》中说:古代牧牛称牧,牧羊称䍩,驱马为驭,各有专称,后才统称为牧...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2-10 16:48
⁄ 生活·感悟
⁄ 共 1962字
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既然是舞蹈,为什么叫秧“歌”呢?这是因为,“秧歌”最早的起源,是古代农民在拔秧、插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于是唱歌以相互娱乐,逐渐就形成了秧歌。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说:“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 这一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唱的歌,后来发展...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2-06 16:46
⁄ 生活·感悟
⁄ 共 1300字
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使用“培”这个字,我们说培护花草、培育友谊、培养人才……培,总是与促成事物的成长联系在一起。《礼记·中庸》中说:“培,犹治也。”王安石说“木茂贵培本,流长思养源”,可见,不论是植物还是人的成长,培育和养护都是少不了的。
培的造字本义是在植物根部添堆泥土来陪伴植物生长,《説文解字》中说“培,培敦。土田山川也。”从培的字形当中可以看出,它最早的字义与“土”是分不开的:堆土使植物生长、在田里加土筑...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2-05 16:42
⁄ 生活·感悟
⁄ 共 1431字
公元833-835年,杜牧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的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十年后他追忆这段岁月,写了一首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在追忆之中,更是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
十年一觉扬州梦,扬州十年好像做了一个大梦。觉,这里用作睡眠意,睡了之后方有梦。一觉扬州梦,一觉黄粱梦,睡一觉醒来,都空空。觉,在甲骨文、金文中尚未见到,但...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2-04 16:40
⁄ 生活·感悟
⁄ 共 1525字
中国人有句俗语,叫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个个都和困、睡相联系,真的是睡不醒的365天。
战国以前的古文字中,我们迄今为止尚未见到睡字。《说文解字》收录的小篆字形,从目从垂,垂亦表声,楷书写作睡。对于其意义,《说文解字》言“坐寐也”,也就是坐着打盹、打瞌睡。坐着打盹,眼睛就闭上了,头也就支撑不住垂下来了,所以叫垂头而睡。苏秦引锥刺股的故事大家都熟悉,《战国策》里写这件事,...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
2018-12-03 16:38
⁄ 生活·感悟
⁄ 共 1428字
小这个字,用法实在是多。写一首小诗,喝一杯小酒,唱一曲小调。雨下得不大叫小雨,桥建得不大叫小桥,站得不久叫小立,坐得不久叫小坐。凡是与大相对的,都可以用小来形容。
《说文解字》说小,是“物之微也。从八,丨见而分之”,小的甲骨文字形,像是细碎的尘沙微粒的样子,以此表示微小的意思,即物之微也、细也、不大也。金文字形开始发生变化,因此《说文解字》的析形并不正确。由微小、细微的意思引申,小就有了低微、低...
每日一字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