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微:因为其小,成就其大

2018-12-18 17:04 生活·感悟 ⁄ 共 162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微小的存在,能勾起每个孩子最原始的好奇。“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我们从“微”字中获得了最简单纯粹的快乐。

“微”是会意字,从彳,

声,本义为隐秘地行走,《说文解字》解释其为:“微,隐行也”,如微服私访。引申为微小,《广雅》:“微,小也”,对“微”的解释简单明确——无它,就是“小”。《察微算经》中说:“忽,十微。微,十纤。”在古代,“微”还是一个极小的量度单位,仅一寸的百分之一而已,以“微”度量它物,也足见微之小。再引申出微调、微妙、衰微等,如《古今韵会举要》中:“微,衰也”。古文中,“微”也有“无”的意思,如“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字本义虽然是小,但微的力量却是大的,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个微小的事物,也能构筑起庞大的体系。“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苍茫的大海上,微风也能激起千层浪,水花撞击石块,发出洪钟般的声响;“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微霜的两鬓也掩盖不住苏东坡的豪情壮志溢满腔,它是不服输的底气,也是再出发的动力;孔子写《春秋》时用词精练,以至于连文字高手子夏都“不能赞一辞”,但简朴的文字背后,却深藏着博大的胸怀,因此后人说,“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对“我为什么而读书”的回答,九个字很少,但字字铿锵有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几句“微言”,能凸显大义。语言是如此,行为亦是如此。微小的行动,蕴藏了厚重的情感,更蕴含了无穷无尽的“微”力量:它是老爷爷为老伴按好鞋扣的那一个微微的弯腰,动人情肠;它是小朋友面对国旗时微微抬头那真诚有力的敬礼,感人心房;它是夏天里好心人为户外工作者免费提供的冷饮和西瓜,清凉却暖心;它是遇到危险时平凡英雄们挺身而出、逆风而行的脚步,坚定而有力……

见微知著,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知著者也。”一个从树上落下砸到头上的苹果,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从洗澡时,水溢出盆外的现象,发现了浮力;受到用双翼飞翔的鸟的启发,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从细微之处得知事情发展的趋势及全貌。

一点点微小的改变,能让你成为不一样的自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中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告诉我们即便微小,积少成多亦能大成。有这样一道数学题: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8,而0.99的365次方只约等于0.03,差距之大,令人咋舌。“日计不足,岁计有余”,点滴努力的慢工,足以累积惊人的成绩。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就曾将其书斋定名为“积微居”,在那里,一张张学术资料卡片如百川汇海,最终融汇成为一部部传世佳作。静心做人、沉潜做事、久久为功,可说是最朴素的方法论。“积厚者流泽广”,没有微小之处的坚持,何来伟业之下的根基?从我做起,以“积微”的精神勉力向上,微的力量定可以成就你我。

今天,我们来到了“微时代”,科技的点滴进步,温润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你开微博了吗?互粉吧!”“你有微信吗?加我吧!”正逐步替代“吃了吗?”“天气不错!”等中国人传统的问候方式,成为陌生人初次见面的寒暄用语。微博、微信等软件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信息获取和社交行为的便捷,人们惊喜地发现,每一个人都能被看见、能被听见,即便以平凡人的微形态和微行动低调地呈现自我、发出声音,这样的呈现和声音最终竟然也可以凝结成巨大的力量——微诉求、微表达得到了重视;微力量、微公益汇聚起社会大爱。“微时代”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建立在每一个微小的、平凡的我们的奋斗之上。

微,因为其小,成就其大。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