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每日一字
    中国古代的房屋建筑非常有特色。它以木头为主要建筑材料,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立柱四根,上加梁枋,构成一“间”,斗拱为结构的关键。而房屋的建筑格局通常是堂室结构,即我们常说的“前堂后室”。堂三面有墙,南面对着庭院敞开。我们说的廉,其实最初就是指在堂南面的边角,堂屋的侧边。 廉,从广、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就说了,“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既然是边角,必然就...
阅读全文
2017-09-25 07:49 生活·感悟 ⁄ 共 1179字 暂无评论
    《水浒传》最早叫《忠义水浒传》,这本书与忠义两个字,紧密相连,明代有人说“《水浒》而忠义也,忠义而《水浒》也。”其中的那些梁山好汉,都是有忠有义之人,水泊梁山上聚会议事之所,名为聚义厅,后来宋江改为忠义堂。义之一字,贯穿了整部《水浒传》。 从甲骨文字形来看,义字是从我、从羊。羊被认为是美善的动物,美、善二字皆从羊,义也与此相似。《毛传》中有“义,善”之言,善,也可以理解为好的、正...
阅读全文
中国素有礼义之邦的声誉,在几千年的社会生活中,礼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育养理想人格和道德言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就是礼的文化。 礼源出于祭祀,繁体作禮,古作豐。事实上,最初只有豐,甲骨文字形像是两玉盛于豆中,以示献于神主,祈求祐福。后来在豐的基础上,加“示”,分化出了禮字。禮重于祭,本义是敬事神灵以求福,正如《说文解字》所言:“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而...
阅读全文
    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子张曾这样问孔子。孔子的回答有两点:一是言语的忠诚老实,二是行为的忠厚严肃。“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信 在春秋战国,信是一个使用极其频繁的字,尤其是战国时期,不仅大量用于人名、封君名(如战国四公子中的信陵君),还作为一种吉语铭刻在印章之中。但春秋以降,礼崩乐坏,社会动荡,背信弃义、欺诈虚伪...
阅读全文
    《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写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希望他做一个忠臣。这便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岳母刺字故事。岳飞以尽忠报国为己任,早在《宋史》中,就曾写到岳飞背上有字: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后来岳飞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精忠记》、《说岳全传》等中写的都是“精忠报国”,尽忠报国的说法才渐渐少了。 从字形来看,战国文字中的忠,上面是一个“中”,下面是“心”,这种从...
阅读全文
孔子的弟子中,有一个叫司马牛的人。司马牛没有兄弟,想到别人都有兄弟,他不禁为此忧愁。子夏开导他说: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因为君子这样的品行,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 人们总是喜欢将知己、友人用兄弟来表示,你待我如知己,我待你如兄弟。兄弟常常被喻为手足,兄弟之间的情分就是手足之情。当年苏轼下狱,苏辙上书,就是因为“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诗经》中有《常棣》一篇,是周人宴请兄弟时歌唱兄弟情谊的诗,...
阅读全文
2017-09-18 11:47 生活·感悟 ⁄ 共 1272字 暂无评论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历经数千年沉淀与凝结,深深影响了每一位炎黄子孙。 孔子的弟子有子曾感慨:“孝弟(同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认为孝与悌就是仁的基础,这种思想显然是承袭孔子而来。孔子说“使老有所终”,就是要让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能生活得很好。这也是孝字的原有之意。 孝的甲骨文,上面是一个略写的“老”,下面是“子”,像是小子侍奉老人的样子,可见孝的本义就是孝顺,即《说文解字》言...
阅读全文
很多人说,读《平凡的世界》给了他们勇气,也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时代,一片地域。文学的意义从不仅仅止步于文辞之美,而更在于其所表达的思想,透露的社会意义,给人的影响启迪。《平凡的世界》在数十年后依然能感动中国人,原因正在于此。而作家路遥的这个名字,也深深印在了人们心中。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要走远路才知道马力的强弱。路字本义即是道路,也就是人们往来通行的地方。人生在世,总是有很多路要走。现实生活中无...
阅读全文
    棋的本义,就是围棋之子。棋,最开始是上下结构,甲骨文中是从木、从其、从双手,其表声,好像是手拿着小木块。我们说举棋不定,就是指举着棋子。小篆写作棊,隶变之后,变成了左右结构,成为我们今天所写的棋。后来由围棋之子引申,代指围棋。     围棋起源于中国,相传是尧帝为了教导子丹朱发明的,距今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
阅读全文
《列子·汤问》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战国时候晋国的琴师俞伯牙奉命出使,行至汉阳江口兴致忽起,就坐在船头上弹琴。这时候来了一位名叫钟子期的隐逸樵夫,站在船下细听,时而感叹“峨峨兮若泰山”,时而感叹“洋洋兮若江河”。俞伯牙惊叹不已,竟然有人能听出自己何时意在高山,何时意在流水,遂下船与钟子期结为知音,约定来年再见。谁知,翌年俞伯牙再来的时候,钟子期已经病逝了,伯牙在子期墓前弹奏了最后一曲,便愤而摔琴,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