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每日一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生离死别最伤人心,而人生相交一二知己,最是快乐。从来相知可喜,方才遇见,便可说山说水,千言万语,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相知,是彼此相交而能相互了解,知是了解懂得之意。懂得自己的人就是知音、就是知己。知音知己向来难求,因此古人有千里觅相知之言,纵在千里之外,也愿意为知音知己翻山涉水而来。所以中国传统士人一直有着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
阅读全文
2017-11-14 18:07 生活·感悟 ⁄ 共 1529字 暂无评论
古时候,饭菜里多点肉,就叫做“有油水”,吃得油水好些,穿得干净整洁一点,脸色红润一点,就是生活过得去了。人们还把占别人便宜叫做揩油、揩油水,《城南旧事》里的主人公曾说过:“我很喜欢妈生小孩,因为可以跟着揩油吃些什么。” 事实上,油水是古代水名,它从武陵孱陵西流出,最后注入长江。这也正是油的本义,金文中的油字就是水流的形状。因此,油油一词,在古代常常用来形容水流动之貌,比如《九叹》中说“江湘油油,长...
阅读全文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传诵已久。关于米,还有一则故事。唐代的大书法家颜真卿,有一年因为关中大旱、江南涝灾,农业歉收,而颜真卿为官清廉,生活拮据,家中没有什么余粮,导致好几个月全家都喝粥过日子,而且连粥都快喝不起了,于是只好写信向同仁借米,这就是著名的《乞米帖》。 米的甲骨文字形,中间有一横,上下各有三点,各个点都像米粒之形。后来,中间的两点变成长竖,然后连在了一起,与最先的一横交叉,形成...
阅读全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王维的《鹿柴》,描写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刻的景色,无言而有画意。鹿柴,是辋川的地名,这个柴,读作zhài。 《说文解字》言“柴,小木散材。”柴的本义是指枯枝。这些枯枝散木不能做栋梁,人们便将其收集拾落,用来烧火、做饭、取暖,或者上山砍柴、打柴,下山卖柴,来维持生活。汉代的朱买臣,原本就是依靠上山砍柴、下山卖柴为生的。另外,柴又可用于祭祀之中。《礼记·...
阅读全文
《列女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周朝时有个叫陶答子的人,在陶地做官三年,名声不好却家富三倍。他的妻子从其所作所为中,看出了祸患的征兆,劝他为政应当“家贫国富,君敬民戴”。这触怒了婆婆,将她赶走。她便带着孩子,毅然离开了家。后人对此评价,陶妻能有如此高洁品性和远见卓识,见富而不失义,实在难得。 “富”的小篆字形中,宝盖头寓意家庭,中间的一横寓意稳定,口是指人口,田为田地。田地是农业社会最好的资源,让人丰...
阅读全文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征讨荆州,刘备被迫逃走,因舍弃不下百姓,就带上百姓转移逃亡。扶老携幼必然影响行军速度,《三国志》对此记载: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中华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由此可见一斑。 在中国古代,“民”字主要指代没有官职的庶民百姓,《说文解字》中说:“...
阅读全文
《中庸》中曾记载过一个“子路问强”的故事。子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强”,孔子说:“你问的是南方之强,北方之强,还是你应当做到的强?”所谓南方之强,就是“宽柔以教,不报无道”,以宽容柔和的心态教化他人,不去报复横行无道的人;所谓北方之强,就是“衽金革,死而不厌”,以兵器甲戈为卧席,即便战死也不遗憾。而孔子期许子路做到的强,则是“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 “强”字往往让人...
阅读全文
歌曲《国家》中唱道:“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平实的歌词唱出了人民对国家的热爱与眷恋。 国,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个方框,表示一片土地,右边是戈,表示以兵戈来保卫这片土地。金文的国字类似“或”字,右边基本没变,左边在表示“国土”的“口”外边加了“国界”,仍表达以“戈”卫“国”的意思。到了小篆时期,在“或”之外又加了一个方框,仍表示国界、疆域...
阅读全文
“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欢的一个字:身体好叫健康,时世太平叫康年,生活殷实叫小康,前景光明叫走上康庄大道……人们为什么将种种美好的期盼寄托于“康”字中呢? 金文中的康,从上往下看像是收获的稻穗,被打谷所用的农具脱去了稻壳。这个脱下的稻壳,就被称为“康”。到了小篆时期,“康”被写成这样: 下面已经出现了“米”的字形,整个字像是双手捧着米谷。可以看出,“康”字的本义为谷皮、米糠,是今天“糠”字的本字。 “康”是...
阅读全文
清代文学家刘蓉在《习惯说》里曾记述了这样一件小事:刘蓉年少学习思考时,常喜欢在屋内踱步。屋里有处洼坑,直径一尺,每次经过,刘蓉都要被绊一下。起初,刘蓉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直到有一日父亲看到,笑问他道:“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随后叫仆童把洼坑填平。后来,刘蓉把这件小事记录在书里,因为他真正领悟到了“小中藏大”的道理。 小字甲骨文字形为 是个会意字。有人将其看作小雨点,有人将其看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