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伟人 > 正文

周恩来传(一):童年

2013-05-24 22:10 伟人 ⁄ 共 3249字 ⁄ 字号 评论 2 条

    淮安, 是苏北平原上一座古老的城市。它处在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和滔滔东流的淮河交汇的联结点。清朝的潜运总督衙门便设在这里。当铁路兴建以前, 淮安是南北交通通常都要经过的地方, 也是苏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 经济比较繁荣, 文化也很发达。一八九八年三月五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三日)清晨, 周恩来诞生在这座城内驯马巷中段的一所宅院里。

》》》毛泽东传(一):出乡关

    周恩来的祖籍原是浙江绍兴。绍兴周家是一个世代聚居的大家族。说起来很有趣, 鲁迅( 周树人)大概也是出身在这个家族的。在鲁迅逝世二周年的纪念会上, 周恩来还提起过这件事"在血统上我也或许是鲁迅先生的本家, 因为都是出身浙江绍兴城的周家。"① 但到周恩来的祖父周起魁( 字攀龙)  一辈时, 他们这一支就离开绍兴, 迂到了淮安。

    周起魁为什么要移居淮安? 这同绍兴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那时候, 绍兴的社会里除劳动者外, 中上层中比较多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封建知识分子, 一种是商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出路一般是应科举,绍兴人却大批地去当师爷,到全国各级衙门里管文案。师爷不算是官职, 是由主官聘请的幕僚, 所以被尊称为老夫子。在县衙门里, 刑名师爷管司法, 钱粮师爷管财政税收, 他们在幕后替县官出主意, 县官一般都要仰仗他们。因为师爷中绍兴人特别多, 人们常把他们称为"绍兴师爷" 。商人的出路则是在各大城市开杂货店兼卖绍兴酒。这两种人都是向外发展的。周起魁因为当师爷来到淮安,后来,代理了安东、阜宁、桃源等县知县, 并做过海州直隶州知州。③ 在他当师爷的时候, 同二哥周亥样合买下了驯马巷这所宅院。从此, 就定居在淮安。

    周起魁有四个儿子:贻康、贻能(后改名肋纲,字憨臣〉、贻奎、贻淦。他们和周亥祥同住在一起。按照封建大家庭的规矩, 叔伯兄弟间的排行, 分别是四、七、八和十一。肋纲便是周恩来的父亲。周起魁五十多岁就死了。他生前不事生产, 身后只留下自己居住的房子, 并没有田产。到周恩来的父辈时, 家庭的经济景况己经相当衰败。

   周恩来的母亲姓万,小各冬儿,因为排行十二,大家都叫她万十二姑。外祖父万青选原籍江西南昌,也是师爷出身,以后在同属淮安府的清河县( 一九一三年改名淮阴县) 做了九年知县, 就定居清河。万十二姑读过五六年家塾。她性格开朗, 精明果断, 很有办事能力。结婚后, 生了恩来( 字翔字) 和他的两个弟弟:恩溥、恩寿。恩溥比恩来小一岁, 恩寿比恩来小六岁。

    周恩来幼年时的小名叫大蛮。不满一岁时,他最小的叔父贻治病危。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习俗,特别看重有没有后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人们头脑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贻淦那时结婚还不到一年, 没有子女, 心里很难过为了使贻淦在弥留之际得到一点安慰,也使他留下的妻子陈氏能有所寄托,恩来的父母尽管那时只有这一个孩子, 还是把他过继给贻淦。两个月后, 贻淦去世了。幼年的周恩来由守寡的嗣母陈氏带在身边抚养。

    陈氏的娘家在苏北宝应她出身于一个比较贫寒的读书人家庭, 性格温和, 待人诚挚, 办事细心,在诗文书画上都有较好的修养, 那时才二十二岁。她因为年轻守寡, 从不外出, 就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对恩来的抚养和教育上。周恩来称陈氏为"娘",而称自己的生母为" 干妈" 。陈氏给他请来一个乳母,是当地人, 叫蒋江氏,一起住在西院的两间小屋里。周恩来四岁时, 嗣母就教他识字;五岁起, 送他进私塾读书。嗣母对他的要求很严格, 每天黎明时刻, 就把他叫起来, 亲自在窗前教他读书。有一次, 恩溥玩刀子, 几乎伤了他的眼睛。于是, 陈氏更不许他轻易出去, 整天把他关在屋内念书。空暇时, 就教他背唐诗, 给他讲故事, 如《天雨花》、《再生缘》等。

    直到陈氏去世前,周恩来几乎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她。嗣母的教育,对幼年周恩来的性格形成和文化修养, 影晌是异常深刻的。四十年后, 他还深情地说:" 直到今天, 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① 他又说"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 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 因此, 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均他还讲过:母教的过分仁慈和礼让, 对他的性格也是有影晌的。

    一九O 四年, 六岁的周恩来随同父亲、生母、嗣母和弟弟, 一起搬到清河县清江浦( 今江苏省清江市) 居住, 并到外祖父家的家塾里读书。外祖父家里人很多。家族间发生了纠纷,常要请他生母去调解。她在处理问题时,总是先耐心地昕别人把情况说清楚, 然后再发表意见,便问题得到比较顺利的解决。周恩来经常跟着生母去,在旁边昕着, 学到许多办事的方法。万家的藏书很丰富, 使他能大量地自由阅读。周恩来从小便喜欢看书, 他所读的第一部小说《西游记》大概就是在这段时间内看的。他很聪明, 性格中又有着活泼的一面。在外祖父家, 同辈的孩子比较多, 常在一起玩,使他度过几年比较欢乐的童年生活。

    这时家里的经济景况已经越来越不好了。父亲为人老实, 胆小, 能力比较差,到清江浦后, 只谋得一个月薪十六元的小差事。家里常靠借钱过日子。他的生母又劳累, 又愁闷, 很快就一病不起。那是一九0七年上半年的事。 夏天, 嗣母带他到宝应她堂兄家住过两个月, 仍回到清江涌。第二年七月间, 嗣母又被肺结核夺去了生命。@ 周恩来对陈氏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他写过一篇《念娘文)) , 可惜没有保存下来。抗战胜利后他在重庆对记者说到" 三十八年了,我没有回过家,母亲墓前想来己白杨萧萧, 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③ 两个母亲的死,使周恩来的生活陡然发生变化。料理完丧事,家里已是债台高筑。父亲经别人介绍, 到湖北去谋事。

    周恩来弟兄怎么办? 只剩一条路:秋冬之交, 他领着比他更幼小的两个弟弟( 九岁的恩溥和四岁的恩寿) , 重新回到淮安那个残破的老家。

    回到港安, 等候着他们的是艰难而凄凉的日子。那时, 周恩来还只有十岁。可是, 父亲和伯父在外地谋生, 收入都很微薄;叔父贻奎从年轻时起就偏瘫在床;家里有什么事需要人出头的时候, 周恩来己算是全家最年长的男子, 尽管他年龄还那么小, 却没有别人可以代他承当。

    周家没有土地, 只有那所自己居住的房屋, 有一段时间一部分房屋也给抵押出去。要债的人络绎上门。有时伯父寄些钱回来, 才还掉一笔账。借贷无门时, 就只能把母亲的遗物拿到当铺去典当。但是, 封建家庭素来好面子, 摆空场面, 各种礼仪和规矩特别多, 即便里边己那么破落,外头的场面还得硬撑着。周恩来后来回忆道"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 我十岁、十一岁即开始当家, 照管家里柴米油盐, 外出应酬。"① 墙上贴上一张纸, 按照封建家庭的习俗, "要把亲戚们的生日、死期都记下来。到时候还要借钱送礼。东家西家都要去, 还要到处磕头" 。

    这副生活的担子, 沉重得几乎不是童年的周恩来所能承受得了的。但他胶紧牙关, 默默地忍受并承担起这一切。他这时还到东门附近表舅龚荫环的家塾里读书。龚荫环的思想倾向维新, 到过日本, 家里除许多古籍外还有一些宣传近代西方文明的新书和报刊, 周恩来曾把他称作自己政治上的启蒙老师。龚家的表姐们和他共同学习, 在一起做组诗等游戏。只有在这里, 他还可以获得一点短暂的欢乐。此外, 那两年多的时间里, 留给他的只有令人窒息的痛苦的回忆。

    可是, 在他面前,一时没有第二条可供选择的道路。这种凄凉的经历,使他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难,磨炼了同他的年龄似乎很不相称的那种精明果断、富有条理的办事能力, 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埋下对封建家庭和习俗的强烈憎恨。

    到他十二岁那年, 伯父周贻屡( 字曼青) 在奉天( 今辽宁省〉度支司(相当于财政局) 傣饷科己升任科员, ① 生活稍稍安定一点。周恩来平时常同他通信,家里有什么难处理的事总是写信同伯父商量。伯父自己没有子女, 十分喜爱这个侄儿的才学, 也很同情他的处境, 就在这时写信要他到东北去, 跟随自己生活。

    这在周恩来生活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他后来说"十二岁的那年, 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 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来源专题周恩来传

目前有 2 条留言    访客:0 条, 博主:0 条 ,引用: 2 条

    外部的引用: 2 条

    • 金冲及版:周恩来传(1898-1976) 目录 « 求索阁
    • 周恩来传(二):在东北 « 求索阁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