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耳得之而为声,耳朵听到的就是声音。这一句其实可以用来解释听。
今天我们所写的听,繁体写作聽。从元代以来,听就成了聽的简化字,因此在讨论字源的时候把听和聽区分开来是有必要的。听,从口斤声,《说文解字》解释是“笑貌”,即笑的样子,与欣、忻、䜣为同源词,都有开心、喜的意思。而聽,甲骨文和金文都是会意字,从耳从口,表示口有所言,以耳得之为声,得声的动作就是聽。
小篆字形加上的部分,也许是为了强调人耳朵听到之后、心有所悟之意。就像《礼记•大学》言:“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听见还是得心到,心不到,就是耳边风,吹过即忘。陆游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因为这种听见是敲打在他的心上的,让他联想起家国山河。今人化用这句诗,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意指梦中全是你,然而卧听风吹雨的那种心情,大概是比相思更为沉重的负担。严羽说江上谁家吹笛声,月明霜白不堪听,恰恰是因为笛声吹在人的心头上,正逢上这月明霜白,所以才是不堪听。不堪听此言,总是出于所听见的声音与当事人的心情、心思相挂钩,刘禹锡有“《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杜甫有“胡笳在楼上,哀怨不堪听”,都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有声无声这种事,有时候就是和你有心没心有关系,有心,再小再微弱的声音也能听到,听到之后还会引起内心的波动,而无心,哪怕就在耳边嘶吼,也听不到。鲁迅曾说于无声处听惊雷,在一片寂寞无声之中,你能听到阵阵惊雷。顾城诗里写: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这厚厚的墙。有声音吗,有,听得到吗,听得到,我们读着这首诗,能听见生命中有力的声响,一下一下,敲在我们心头上。
正是因为听见的声音敲打在人的心上,因此古人笔下大部分时候,听总能带有水墨画一般的美感。韦庄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春天的江水比天空还清澈,躺在画船之上可以听着雨声入眠。上官婉儿写“水中看树影,风里听松声”,行至有水处,在水波之中看树的倒影,迎面吹来风,从风中听见松树的韵律。孟郊说“卧冷无远梦,听秋酸别情。高枝低枝风,千叶万叶声。”卧冷而无寐,无寐而听秋,听秋而伤别,听到的秋,是风吹过枝枝丫丫传来的声音。
由本义引申,听可以表示听从、接受,比如我们说不要听无稽之言,不仅指听到,更指不要去听信,不要去接受。再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要开张圣听,其实是说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听还可以表示考察、治理,有一个词叫垂帘听政,这个听也就是治理的意思了。听当然还可以表示任凭、放任,听其自然、悉听尊便,就都不仅仅是听见听到的意思了。
韦应物有一首《咏声》,写“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颇有点哲理,声音自何而生,因何而起,无从知晓,只是耳得之而为声罢了。大部分时候,虚空之上是恒久的寂寥,安静,寂寞,且悄无声息,花开花落,云起云收,孤独且自由。
荒天迥地之中,我们面对的是天荒地老,听见的是万物微弱却顽强的声息。或许在恒久寂寞的宇宙中,听是寻找一个着落,是人寻找在宇宙的支点,从中获得内心的和平。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