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识沆,是因为一个词语,沆瀣一气。沆和瀣是比较冷僻的两个字,一般很少在文章中看到,单独出现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单独拿出沆这个字,一般不容易读出来。
先不说字音,光看字形,大部分人或许就会觉得沆这个字,不那么招人喜欢,更不用说它后面经常带着“瀣一气”,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词”,哪怕单拎出来看,也觉得不怎么正面。可事实上,这种认识恰恰是对沆的误解。
沆从水亢声,《说文解字》言:“沆,莽沆,大水也。”莽沆,也写作沆漭、漭沆,是水波浩渺的样子,因此沆的本义当是形容水面广阔、水波浩渺、水泽无边的样子。张衡的《西京赋》说“顾临太液,沧池漭沆”, 宋祁的《城隅晚意》言:“瞑思输鳬鵠,归飞沆漭间”,张融的《海赋》写:“汪汪横横,沆沆浩浩”,用的都是这个意思。
而瀣,则是指沆瀣,沆瀣是一种气,作为一个双声连绵词,表示的是夜间的水气。屈原的《远游》中有这样两句:“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丹霞。”这个六气,汉代王逸注引《陵阳子明经》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饮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正阳者,南方日中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是为六气也。”把沆瀣看作北方夜半之气,其实也就是露水。
而露水一般是清冷的,洁净的,美丽的,因此古人在说饮沆瀣的时候,或多或少是带着一种对美、清洁的追求,乃至于沆瀣也成为了一个带有诗意的、甚至仙气飘渺的词。比如嵇康在《琴赋》中说“餐沆瀣兮带朝霞”,宋人洪咨夔也有“晚风不动稻苗平,叶叶头边沆瀣明”这样的诗句。古人甚至用沆瀣指仙人所饮之物,因此也引申用来指珍贵的饮料。金盘餐沆瀣,花界食醍醐,到底不是凡物。宋代还用沆瀣浆命名一种清凉饮料,醉酒之人喝了之后,“不觉酒容为之洒然”。
所以这样来看,所谓的沆瀣之气,是清净冷僻的,也是孤高贞洁的,与屈原说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并无区别,都是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因此,古人在取名的时候用沆字的并不少,南朝有人名到沆,唐代有人名崔沆,五代有人名张沆,宋代有人名刘沆,明代有人名石沆,清代有人名朱沆,等等。又因为沆、瀣常常连用表示,他们所取的字有时候也用瀣,比如到沆字茂瀣,石沆字瀣仲。民国时期国学大师王伯沆,名瀣,字伯谦,晚年自号冬饮,也是用了沆和瀣两个字。可惜到今天,沆瀣之气的这种含义却被人们遗忘了。
而有趣的是,沆瀣之所以成为今天人们眼中的贬义词,也恰恰是因为以沆、瀣为名的两个人。在唐代,一个名叫崔瀣的人参加科举考试,被考官崔沆录取。当时有人就嘲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从此以后,“沆瀣一气”就变为一个成语,比喻气味相投的人联结在一起,这样就多用于贬义了。
沆这个字的字意,其实从始自终没有改变,始终是指水的广阔、浩渺、无边,而沆瀣其实也从始自终指代夜间的水气,露水。文字本身带着高洁,而演变到今天带有贬义的沆瀣一气,却恰恰是因为用其高洁为名的两个人。今天我们认识沆这个字,也不过是回顾文字本身,去看看最初的那个美丽的沆字。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