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心路 > 正文

为实现浙大“十一五”发展目标而奋斗

2009-05-18 08:28 考研心路 ⁄ 共 942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一、“十五”学校事业发展回顾

(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核心,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和层次

——至2005年9月,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983人,硕士研究生11883人(不含专业学位研究生4538人),博士研究生6050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由2000年的1:2.75提高到2005年的1:1.39。

——生源质量有了显著提高。2005年在大部分省、市的本科录取平均分(或最低分)排名居全国高校前6位;研究生生源中来自重点院校毕业生比例不断提高。

——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加强。五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海内外深造比例从2000年的18.9%提高到2005年的41.5%。

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加速学分制改革进程,努力推进教育创新。积极探索本科教育四学期制、选课制、导师制、副修制、弹性学制和学分绩点评价、专业二次选择等新的教学管理方式。努力办好竺可桢学院,不断探索本科教育新模式,促进高素质复合人才培养。不断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结构,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培育优秀教学成果。五年来共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第一单位获奖2项),二等奖23项,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3位。

——立足于提高培养质量,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实施硕士研究生两年制培养方案,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监督体系,规范学位论文评审和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等制度,强化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五年来共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2篇;2005年全校研究生(前2位完成人)共发表SCI论文1425篇、EI论文1054篇,分别是2001年的2.7倍和5.5倍。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已经开始成为我校一支学术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推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2005年选派398名本科生和258名研究生出国(境)进修和交流,比2000年分别增加2.7倍和6.8倍。

——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进一步整合,结构、层次和水平得到优化。现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2.89万人,远程教育注册学生3.01万人。

组织开展各类学术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持续深入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和学生创业计划。学校持续组织开展“挑战杯”、“蒲公英”等科技创新创业计划竞赛,五年来立项资助学生科研项目3929项,正式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近40篇被SCI和EI收录),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3项金奖。

——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五年来,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际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参加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获金奖6个;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获冠军2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17项;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一等奖5项;参加2004年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参加2005年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获特等奖1项。我校学生还获得Google编程挑战赛冠军、首届中法工业大赛冠军、IBM构件制作大赛冠军、欧莱雅工业大赛中国区冠军和国际亚军。

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两课”建设和教学改革,重视发挥“两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建设活动;探索创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活动形式,实施“一年级学生特别教育计划”,帮助新生实现学习和生活的关键性转换。加强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干部、教师对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整和完善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体制机制,修订完善各类学生教育管理条例,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了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探索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和研究生德育导师制。

(二)以高水平、强辐射为理念,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迈上新台阶

努力扩大科研规模,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全校科研总经费从2000年的6.2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1.3亿元,增长80.8%。其中,自然科学科技经费从2000年的6.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0.7亿元,增长75.4%;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经费从2000年的1496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5684.28万元,增长280%。

——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能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共获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突破1亿元,其中,面上项目300项,经费7270万元,均居全国高校第2位,分别比2000年增长100%和193.2%;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数达到13项,为历年之最;获得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产业化计划项目以及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共169项,比2000年的139项增长21.6%;获国防军工科研项目和经费分别比2000年增长110.8%和318.4%;有1项成果被总装备部评为“获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技术”,一个科研团队受到了载人航天工程领导单位的表彰。

——学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五年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7项,共有4人获得了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5年底公布我校2004年论文,被SCI收录1981篇,被EI收录1551篇,被ISTP收录781篇,分别居全国高校第2位、第3位和第3位;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长329.7%、235%和356.7%;首次统计被MEDLINE收录论文1027篇,居全国高校第1位;在NATURE、SCIENCE发表的论文取得突破。专利申请从2000年的115项增加到2005年的976项,年均增长53.4%;其中授权发明专利从2000年的25项增加到2005年的332项,年均增长67.8%(注:据最新核定)。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05年,获批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项,教育部社科项目19项(其中教育部重大攻关招标项目1项、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6项),浙江省社科项目63项,上述项目总数比2000年增长28.6%。“十五”期间,共获省部级以上研究成果奖195项,一些研究成果引起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或被采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进一步加强地方合作与社会服务工作

——至2005年,我校已与浙江省内外30多个市县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并与一些地方政府联合设立了科技合作专项资金。2005年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新签科技合作项目合同经费突破5亿元,比2000年增长108.3%。“十五”期间,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发和转移了3000多项技术成果,创造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向宁波、湖州、丽水等市派出20多名挂职或“柔性挂职”的科技干部。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于2004年11月主办了与全省各市县的合作峰会,进一步探索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模式。

——积极参与和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于2001年的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入驻企业达380多家,总注册资金达到15亿元,并分别在宁波、南昌等地建立了分园,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和辐射作用。面向区域特色产业和块状经济,构建政产学研相结合的产品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学校与省、市政府联合建立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浙大软件学院宁波分院、台州研究院等机构,开辟了新的合作领域和创新服务平台。

——继续支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宁波理工学院办学。两校在校生人数已分别达到11221人和11265人,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认真组织落实浙江省政府提出的有关重大研究专项,主动参与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立了“浙江文献集成编纂中心”和“宋学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对口支援贵州、云南、新疆等西部地区工作,支持贵州大学的办学,取得了扎实的成果。

(三)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根本,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大力推进“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

——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基础条件良好的重点学科体系。通过“211工程”等支持了一批重点学科建设。五年来,理工农医类一级学科博士点增加了29%,二级学科博士点增加了52%;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级学科博士点增加了150%,二级学科博士点增加了183%。学校现有4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保持在第2位。

——国家重点学科由13个上升到24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10个上升到18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据2002-2004年教育部组织的对全国所有80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我校进入前十名的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1位,进入前五名的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3位。

——积极推进学科交叉、会聚,促进新兴课题、领域和学科发展。在若干重要新兴领域组建了一批学科交叉研究中心,跨学科合作新成立了一批系、专业或研究所,并新成立了公共管理学院。“985工程”二期建设还正在重点支持一批学科交叉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努力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深化和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师资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竞争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了以竞争和流动为特征,以责任规定和考核为内容,通过业绩导向的定编定岗,实行教学科研岗位聘任和与教师学术水平、所履行的职责以及实际贡献相适应的岗位津贴制度。从2000年至今,岗位聘任共实施了三轮。这项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但应该充分肯定的是,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校的融合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员管理上,实行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人事代理制度和岗位聘任制,人才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与灵活。

——师资队伍结构和层次不断优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由2000年的19.4%提高到目前的51%。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2名,长江、求是特聘教授4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6人,入选首批浙江省特级专家15人,3个研究团队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创新团队。

——人才和智力引进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专门成立了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政策引导和全程服务。学校设立专项资金,并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基金支持,设立“光彪特聘(讲座)教授”、“求是特聘教授”等岗位。“十五”期间,学校共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春晖计划”及各类社会捐助基金支持56项,引进高层次人才300多名;一批在国内外有声望的知名学者登上浙大的讲台,为引领学科朝着国际学术前沿和高水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秀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注重培养中青年学术帅才和学术梯队,实施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出国研究专项计划(简称“新星计划”)和青年教师跨学科的交叉学习培养计划,提高青年骨干教师跨文化交流与跨学科交叉研究能力。努力改善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保持师资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加强博士后建设与管理,把博士后队伍建设纳入师资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博士后流动站从2000年的29个增加到39个,2005年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被国家人事部评为优秀博士后流动站。

(四)以国际化发展为取向,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

努力开拓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面向一流的开放型、国际化办学模式

——大力加强与世界名校的交流合作,主动参与国际性高等教育学术组织。几年来,学校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法国巴黎高师等国外60多所著名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加入了由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35所国际名校组成的“环太平洋研究大学联盟”(APRU),发起成立了“全球大学创新网亚太地区联盟”(GUNI-AP),并被选为理事长单位,在有400多所成员学校参加的全球农业高等教育与研究联合会中被选为主席单位。

——努力推动高水平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仅2005年,学校聘请外国专家424名,聘请名誉、客座教授50人次,其中包括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举办国际和双边学术会议57个,会议数量、参会人数(尤其是外国代表比例)、参会国别数等均创我校历史之最;进一步为师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创造条件,2005年共派出教师出国(境)交流1291人次,学生656人次,分别比2000年增长26.3%和369%。国际科技合作稳步发展,2005年新增合作项目经费比2000年增长163.7%。几年来,学校还建立了一批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如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光子联合研究中心、能源联合研究中心、药物研究中心、植物诱变种质创新与研发合作中心、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中乌高科技中心等。

——进一步扩大和提高留学生教育规模和层次。五年来共招收留学生5263人,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585名。2005年共招收留学生2281人,是2000年的4.6倍;其中博士研究生88人、硕士研究生79人、本科生385人。

(五)以强化管理为基础,办学环境和支撑条件进一步改善

——统筹校区布局和建设,优化学校发展空间。在省、市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占地3100多亩的紫金港新校区东区已基本完成一期建设任务,正在抓紧二期工程建设。新校区竣工和在建工程共计89.6万平方米,共计投入建设资金23亿元;已入住学生1.8万名,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等多个单位也先后迁入。根据学校发展的新要求,适时将紫金港校区功能从“基础部”扩展为主校区,成为杭州市和谐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核心部分。2005年,经学校努力争取,被批准再征地3000亩建设紫金港校区西区。未来紫金港东、西两区一体,与玉泉校区、大学科技园区呼应相连,将构筑起现代高水平大学全新的空间格局。2005年,还顺利完成了湖滨校区地块土地使用权出让工作,为进一步优化学校空间布局,集约利用办学资源开辟了新的局面。

——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步伐。2005年学校基本完成“十五”“211工程”校园网络升级改造工程,实现了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全面过渡,使我校成为省内唯一和国内少数几家全面实现双栈网络支撑环境的高校之一。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图书馆拥有外文电子期刊数量已经达到国外著名大学水平。建成新的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迈出了大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工程已于2005年正式启动。

——加强资金管理,保证财务良好运行。通过健全财务管理,创新理财机制,合理调度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审计执法力度,完善审计跟踪与督促检查制度,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防止资源浪费和资产流失。积极争取社会办学资源,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教育发展基金会和校友会的联络桥梁作用,五年来共向社会各界筹措办学资金约2.6亿元。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和设备管理工作,实行集中采购制度,推进设备、图书和教材采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稳步推进后勤社会化和校有产业改制改造工作,完善后勤保障体系建设,规范产业经营管理。进一步完善后勤集团、新宇集团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与学校的关系,促进后勤服务与学生宿舍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学校成立了浙江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组建浙江大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代表学校统一持有校办企业及学校对外投资的股权,负责经营、监督和管理。继续推进校有企业改制工作,规范国有股权转让行为,促进学校资产的保值增值。

——顺利推进“450工程”和学生宿舍建设。切实关心教职工生活,于2002年实施了经济适用房建设和“450工程”,努力改善教职工生活居住条件。学校克服种种困难,多方协调疏通政策渠道,落实建设用地,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建设步伐。至今已竣工教职工住房29.54万平方米,1772套住房均已配售或拆迁安置;已开工建设33.56万平方米,1876套住房,还将规划建设10余万平方米;累计将新建住房70余万平方米,比原计划增加了20余万平方米。“十五”期间,学校新建了学生公寓36.6万平方米,目前生均住宿面积比2000年增加近2倍。

——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浙大建设,保持学校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特别是面对2003年春天爆发的“非典”疫情,在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政各部门、各院系单位服从大局,密切配合,沉着应对,保持了学校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也有新的提高。几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治校、校务公开工作,完善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认真抓好以治安、交通、消防、公共卫生、网络安全等为重点的校园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正常秩序。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和校园环境整治,全面实施绿化工程,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切实加强教职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各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关心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充分听取他们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改革发展营造文明和谐、平安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

(六)以建设高水平医院为目标,附属医院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制约我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人才队伍。我校与世界一流大学最主要的差距就在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准和高端人才的数量上面。亟需加快高层次拔尖人才和一流创新团队的培养和引进,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结构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二是管理体制。面对创建世界一流的要求,学校现有的管理制度架构和管理方式在许多方面已经难以适应。在决策机制、校院两级关系,特别是科研、教学、人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亟待改革创新。

三是办学资源。在国家投入难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要采取有效措施开源节流、筹措资金、优化资源配置,为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提供有力支撑。

二、“十一五”事业发展的

总体目标和思路

“十一五”时期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主要办学指标稳定居于国内大学的前列,部分指标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若干学科进入世界同类学科前列,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实施六大行动计划:

一是卓越教育计划。加快教育创新步伐,全面改革教育教学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努力造就一大批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人才。

二是学科会聚计划。积极推进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学术组织结构,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基地,促进学科会聚、交叉与集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引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

三是人才支持计划。深化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高效、灵活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对各类人员的分类管理和绩效考核,重点培育和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全面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四是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全方位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重点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国际合作项目,扩大留学生招收规模,拓宽师生出国(境)交流与合作培养渠道,着力提升我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五是资源优化计划。加快推进紫金港主校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总体规划,优化办学空间布局;加强资金管理,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优化资源配置,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构筑网络学术创新共享平台和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共享机制,争取更大更好的办学效益。

六是管理创新计划。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激发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活力,有利于发挥学科综合交叉优势,有利于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内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工作体系。

三、2006年学校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明目扩胸”,完善并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

对规划还要做三件事:一是进一步把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的新精神、新思路、新动向结合到我们的发展规划中去,将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与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结合起来,并定期比较分析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二是要落实实现规划目标的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只有落实分步行动计划和实施措施,才能将规划目标落到实处。三是要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学院、学科、系所、学术团队,并调动与激励全体师生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学校发展新的跨越。

(二)着力争取重大项目,提升学科水平和创新能力

要把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的任务摆在当前工作的优先位置。继续抓紧研究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凝炼“十一五”科技重点领域与方向,快速组织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整合力量,主动出击,争取承担重大项目任务,积极抢占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制高点。

国家各部委、各省(市、区)和各地方在今年上半年都将形成一批重大项目,我们都要及时将所构思的重大项目深入地向政府相关部门汇报,并听取意见,进行修改后再汇报,直至争取重大项目获得成功。同时,要加强与全国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联盟新机制,争取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在国家大力支持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拥有并扩大我们的阵地。加强国防科技研究,集聚优势资源,启动建设有特色、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防科技研究机构。

(三)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推进研究型教学改革

今年学校将召开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研究推进教育教学创新。继续认真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要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加强学科建设。

二是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是强化学生创新实践,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四)面向社会发展需求,改革科研组织结构

围绕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改革科研组织结构,建立新型交叉的研究机构,力争在若干重点领域集成力量,取得新的突破,形成新的增长点。

一是探索建立纵横型的科研结构。在学科型研究所的基础上,再创建一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交叉会聚的研究机构,这类研究机构应当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甚至跨一级学科进行整合。学校对这类学科交叉型研究机构予以空间与政策上的支持,同时单独加以考核和要求。“985工程”二期创新平台与创新基地建设,要积极引导朝学科交叉方向发展。

二是建立多元化的研究人员队伍结构。要建立以本校教师为核心,招聘校外专职研究人员、合同研究人员、协作研究人员、兼职研究人员等,形成开放式、多元化的队伍结构,集聚一支以教授为核心的、宏大有为的研究队伍,构建以浙大教授为核心的、面向区域辐射的研究机构。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改革现有的用人制度,采取更加灵活的人事、分配、财务管理办法。

(五)加大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工作力度,全面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一是要调整现有的岗位结构及其相应的工作目标责任和评价标准。

二是要加快培养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

三是加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与智力。

(六)认真抓好其他各方面的重要工作

——精心搞好校园总体规划,推进紫金港主校区建设。

——围绕加快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推进内部组织架构、人事分配制度、资源配置体制的改革完善和制度创新。

——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目标,全面规划和创新合作与服务体系。

——扩大开放,深化合作,进一步开拓对外交流合作新领域。

——积极推进高水平的附属医院和医学中心建设。

——提高管理效能,强化支撑和保障,推进和谐浙大建设。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