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乐:独乐乐与众乐乐

2017-08-21 22:31 生活·感悟 ⁄ 共 1442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孟子有一天去见齐宣王,听说宣王爱好音乐,便问宣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宣王答:“不若与人。”孟子又接着问:“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宣王答:“不若与众。”这里“乐乐”读作yuè lè,表示欣赏音乐之快乐。孟子巧妙地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作比,以赏乐之道告诉齐宣王治国之道。

是一个象形字,“从丝附木上,琴瑟之象也”,像弦附在木上,类似古代的琴。乐字本义指乐器,《说文解字》中对其作了引申性的解释:“乐,五声八音之总名”,这里乐有了音乐之义,“五声”即宫、商、角、徵、羽;“八音”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制成的乐器发出的乐音。

乐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之声,人的各种幽微深邃的情思,可能说不出也写不出,却可以通过乐表现出来,而好的音乐也能引起人情感的共鸣。因此,乐在古代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乐属君子六艺之一,个人立身成德需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治国则讲究礼乐刑政,“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只有这四管齐下,互相配合,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有序。这里乐以和其声,意即用乐来调和人的声音和思想。我们今天可能会难以理解,治国理政不是简单的事情,乐有这么大的功效吗?或许这是因为对古人来说,乐的意义远不止于音乐舞蹈:那个时代文字和书籍并未普及到普通百姓,除了音乐舞蹈,几乎少有其它能轻松有力地引起情感共鸣、将人心凝聚在一起的媒介了。故一个国家的音乐中正平稳,则人民和谐而不放纵;音乐严肃庄重,则人民齐心而不作乱。人民和谐齐心,则兵强城固,敌国不敢来犯。

孔子曾经在齐国听《韶》乐,说:“尽美矣,又尽善也”,听过以后竟然长达三个月不知肉味,这充分说明音乐可以让人快乐,所以《礼记》中说:“乐者乐也”,乐又有了快乐的涵义。人人都向往快乐,但每个人的快乐却有所不同。李白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莫使金樽空对月”;白居易说“随富随贫且欢乐”,并在《自在》一诗中描绘了自己最快乐的时光:“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移榻向阳坐,拥裘仍解带……自问我为谁,胡然独安泰?”能够在冬日解开大衣、向阳而坐,沐浴着闲适而温暖的阳光,舒服得连自己是谁都忘了,简直不能再快乐;欧阳修之乐则“在乎山水之间也”,既领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山水之乐”,也分享“觥筹交错”、“众宾欢也”的“宴酣之乐”,更“乐其乐”,以所有滁州百姓的快乐为快乐……清代文学家李渔曾说:“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保持一颗不苦之心,则随处能体察天地万物、气象万千的喜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但如果因此就认为中国人活得不快乐,那就错了。纵观古今,或许难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那样“乐活”:“恭喜恭喜”常在嘴边;读书义理、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无事不可乐;生日、乔迁、开业、节庆,事事值得贺。就连居于陋巷的颜回、屡遭贬谪的苏轼,都“不改其乐”——生活或许平淡甚至艰难,但总能过得快乐与感恩。这种生活态度早在上古时的神话传说中就已见一斑:神话传说的主题多是“人定胜天”,在诸如后裔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一幅幅人与天战的画面中,弥漫着坚韧不拔、乐观奋发的精神,即便一时受挫、失败,但从不放弃,而是一代又一代接续而上,人总能获得战天斗地的胜利,这便是中国人独有的乐感文化。

无论生活于怎样的境地,我们都应怀有一颗喜乐的心,因为最大的快乐不是一帆风顺,而是苦尽甘来。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