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宇:天地入吾庐

2017-09-07 22:59 生活·感悟 ⁄ 共 102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中国诗人好像特别喜欢从窗户、栏杆、门墙等处去描绘世间万物,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和空间感,比如“一枝红杏出墙来”,“凭栏处,潇潇雨歇”。无独有偶,如果去园林走走,可以发现中国的园林之中,常常有洞门和洞窗,人们穿过这一重重的洞门、路过这一个个洞窗,便看到了一个空间接一个空间的景观,以小见大,由近知远,仿佛看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何为空间?上下左右、东南西北,归为一个字,就是宇宙的宇。宇,甲骨文中上半部分的“宀”为房屋,下半部分的“于”表示字音,最开始指的是屋檐。中国古代建筑为土木结构,其中宫室的基本结构形式,就是上栋下宇。《易经》里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从穴居到建造房屋,上栋下宇的构造为人们撑起了遮风挡雨的一方天地。

人们从屋宇上学到了空间的概念,并运用到更为广大的天地上。人本从宇宙中来,就在天地间生活。屋檐之下,这一空间是我们的栖身之地,而再扩大,这一天地也是我们栖息之地,于是宇就又囊括了上下四方的所有空间。古人说四方上下曰宇,便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将自己所居住之房屋去模拟比喻天地,以天地为庐,人处天地之间,不就像居于房屋之中、屋檐之下吗?所以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天地是万物的客舍。

古人从屋舍中获得空间的概念,用宇这一字来概括天地的广大无限,并在这天地之中、四方上下安顿自己的生活,从容不迫。“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即使是在最初的屋檐之下,人们的思想却并没有被拘束,《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身在这一“宇”下,思想却纵身大化,与物推移,遨游于另一个广袤的“宇”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这之中,人们认识到个人在天地间的短暂与渺小,也观赏到万物的繁盛与美丽,空间的寥廓反而带来对空间的向往与敬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人生在世,宇是屋檐,更是无限的空间,我们在有限中见到无限,向往无限,但最后又在无限中回归有限。就好像陶渊明说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无论是农人的日出而作,还是游子的出门远行,抑或是思想的漫无边际,最后都从外界回到自己的家里,回到自己的屋檐下,回到了最初的宇中。此身在小宇,此心看遍大宇,这大约就是:天地入吾庐。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