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家:千秋家国梦

2017-09-06 22:52 生活·感悟 ⁄ 共 106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俗话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说。何谓六畜呢?就是古代主要的六种家养动物:马、牛、羊、猪、犬、鸡。这几种家养动物并非随意挑选,而是远古的人们从捕获的兽类中挑选出的最易驯化、较为温顺的种类。

家猪出现的时间很早,在距今9000多年前的贾湖遗址中,就发现了家猪的骨骸。猪在家养动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也体现在文字中。甲骨文中的家,就像是一只猪居于屋舍之中。上面是房屋的象形,古代的猪舍与房屋相似,下面则是“豕”,即猪。在古代,圈养动物就意味着有人居住、有稳定的住所,因此人们在屋子里养猪,就成为家的标志。还有一种说法,则是认为最初的家,是祭祀所用。人们在屋舍之中摆上猪用于祭祀,这就是“家”。

无论哪种解释,家首先得有一个稳定的住所。因为稳定,所以有依恋,有温馨。我们常说落叶归根、百川归海,对于人而言则是回归家园。离家千里客,戚戚多思复,游子思乡思家思亲人,漂泊无定而更眷恋家的港湾。

同时这种稳定不仅仅是住所的稳定,也是人与人关系的稳定。在中国文化中,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极其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也就是各个成员的职责和义务,比如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可以说,有一种责任感伴一直随着人的成长。这是“小家”,由“小家”可以延伸到“大家”。在中国人眼里,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个人对国家、国家对个人,都承担着无限责任,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中国传统文化将国家和社会视为一个大家庭,并且将慈孝友悌等伦理道德推广开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小家生发的责任感延伸到了国家和社会。

中华文化是家国文化,家国思想根深蒂固,家国情怀一脉相承。国和家不可分离,一个家就是国的最小单元,若干个家合起来就是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之处正是在于它将个人、家庭与国家、天下联系起来,从一个更广大的角度去思考立家立国的根本,这不仅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哲学或思想体系,也恰恰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心家事是第一步。“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谐是万事兴盛的基础。在修齐治平中,齐家这一环节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家风家规家训,其实正体现了人们对齐家治家的重视。忠厚传家、勤俭持家、睦亲治家……如此种种,都是从家庭开始为人处世的教导。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国情怀是心中永恒不变的追求。中国的文化孕育了华夏民族心理上的家国情怀,近则身家,远则天下,一进一远构筑了一个宏大的时空。家,是人之身的栖息安顿之所,更是人之心的依归之处。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