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梅:愿得清朗留天地

2018-02-27 17:56 生活·感悟 ⁄ 共 125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槑”是继“囧”之后在网上流行起来的又一个古文字,由两个“呆”组成,其字形就像两个呆头呆脑的大头娃娃并肩而立,常被网友戏谑解读为“比呆还呆”。不过,“槑”的字义跟“比呆还呆”一点关系也没有,它其实是汉字“梅”的异体字。清人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在过去也写作《病槑馆记》,潘天寿先生所绘《先春花已到槑枝》中,落款即使用了“槑”。

说到汉字“梅”,我们首先会想到梅花,但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梅”字所对应的古文字字义却并非梅花。它的小篆字形为,是一个形声字,左边是木,表树木,右边是“每”,表音。《说文解字》中解释说:“梅,枏也。”古时汉字“梅”指代的是枏(nán)树,是一种材质有香味、可用来造船或做家具的树。古人最开始用以表梅花的其实是“某”字。后来,这个字被借去表示不确定指代某人某物的“某”,为表区别,人们在其左边加上形符“木”,得到“楳”字,这就是“梅”最初的字形。由于古汉语里梅与楳读音相近,人们在写的时候经常混用,便逐渐习惯以梅表示梅花等涵义。

“梅,为花之最清”,梅既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首,也与松、竹合称为“岁寒三友”。中国文化为梅花赋予了一种高贵的人格意义,说到梅就想到了“清”。

这种清,首先体现为一种清正。陆游词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无论周围环境何等恶劣,是冰雪来袭还是尘泥加身,都不改清香远溢;毛泽东词说“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悬崖的艰险、冰霜的降临,都不是美丽绽放的阻碍。因此寒梅代表了一种清正品格的坚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依然风骨犹存,在逆境的困苦打击里依然铁骨铮铮。

梅的清,又象征着清高。王冕的诗说“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梅花往往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的时候独自傲然挺立,姹紫嫣红的比拼、桃红柳绿的争艳,那不是冬日梅花独与雪花对舞的清奇追求——不肯媚俗,不肯变节,这份令人惊叹的清高,使寒梅一下子就恒定为君子之德的榜样。

梅的清,还是一种清雅。王安石诗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低调于角落静悄悄地香,暗香于枝头清凌凌地开,这是一种懂得收敛的矜贵,是一种不需张扬的自信。

有了这样的品性印象,梅吸引的便都是与它气场相投的知音:比如,梅与明月的交相辉映,人们说那是“梅影瘦,月朦胧,人在广寒宫”;梅与水墨的气韵一致,人们说那是“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梅与碧水的相互衬托,人们说那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与清洁冰雪的魂魄相依,人们说那是“狂飙过尽绝胜处,凌寒飘香九千里”……梅花清淡而来,乘清风而去,所以它能在“已是悬崖百丈冰”时,也“犹有花枝俏”,能“待到山花烂漫时”,也是“她在丛中笑”。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句诗,传递出了一种自信、坦诚和定力,也告诉我们应当时刻保持自知、清醒和谦逊。新时代,新征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共产党人不求清誉、不尚清谈,愿得清朗留天地,只留清气满乾坤。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