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喜:提到你,嘴角就会上扬

2017-04-25 19:29 生活·感悟 ⁄ 共 919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唐代广德元年春,延续多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诗人杜甫当时正流落四川一带,听到这一消息,不禁欣喜若狂,即兴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位年逾半百、多年漂泊的老人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之态仿佛就在眼前,喜悦之情由笔尖溢出。

提到“喜”这个字,我们好像就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心情愉悦。喜的本义是指高兴、快乐。比如,喜不自胜,意思是高兴得自己都不能控制;皆大欢喜,是指人人都很高兴。

不过在古时,用象形的文字表示抽象的欣喜之情,实在太难。于是古人就构造了一个场景:有喜庆的事情时,就在门口的支架上架起一面鼓,人们敲锣打鼓,鼓声、呼声响彻云霄,自然喜气洋洋。这就是甲骨文中字的来源。选择打鼓,因为鼓是中华传统中极具代表性的乐器,普及度非常广泛,许多不知宫、商、角、徵、羽为何物的平民百姓,拿起鼓棰来照样擂得眉飞色舞、鼓声震天,这就是民间文化的魅力。

人们为何而喜呢?古时有“四喜”的说法: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中国人历来重感情,这“四喜”讲感恩,讲友情,讲爱情,讲成才立业、回报父母、报效国家,是传统社会中人们在与自然、亲友、婚姻、事业等关系中最朴实的期盼。

“喜”在中国民俗中有重要的意义。民间传说中的“喜神”作为五星神(福禄寿喜财)之一,身着红袍,长须喜面,象征吉祥喜庆,洞房花烛、喜得贵子、金榜题名、乔迁新禧等皆拜喜神。中国菜中有四喜丸子、四喜汤圆,民间刺绣、剪纸、织锦、印染中有不少吉祥图案被称作“喜花”。此外,“喜”字还逐渐演化出另一个符号——“囍”,每遇喜庆,门口屋内都要贴上大红“囍”字,盼双喜临门。人们还将喜庆的愿望寄托在事物身上,比如,久旱逢甘霖,人们称之为“喜雨”;喜鹊一叫,人们便认为要有好运;一些地区将鲫鱼称为“喜头鱼”,是逢年过节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

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的确,中国人朴实的念头、开朗的性格,让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喜事源源不断:生日、结婚、及第、乔迁、开张、节庆……每一份微小而确实的幸福,都值得我们发自内心感到喜悦,每一句“恭喜”,都承载着彼此之间最美好的祝福。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